记忆、理解、应用与人格发展--2002年高考历史命题的改革(上海)_高考改革论文

记忆、理解、应用与人格发展--2002年高考历史命题的改革(上海)_高考改革论文

记忆、理解、运用与个性发展——2002年高考(上海)历史命题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海论文,命题论文,记忆论文,个性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2年上海市高考是在二期课改“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已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形势下进行的。选考历史的学生是近年来最多的,达11600多人,比2001年增加了约47%。如何使“指挥棒”根据考生的实际情况,在完成选拔任务的同时,既保持稳定,又能促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这次命题的指导思想,也是难点所在。为此,我们在考查目标、试卷结构和难度处理等方面作了相应的改革。

一、关于史实的记忆

记忆是一种能力,而且是最基本的能力。历史学科以人及其各种活动的史实为对象,时间跨度大,涉及领域广,有微观,可宏观,对记忆能力有其特殊的倚重和要求。然而,作为有深造潜力的高中生,应当记什么?在怎样的掌握水平上记?却长期以来见仁见智。要求过高,显然会使学生负担太重,影响思维的发展,甚至为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推波助澜;要求过低,思维能力培养也会成为空中楼阁。上海命题曾针对以往记忆要求过高的情况,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一再强调适度降低记忆要求,并不断删减列入高考的史实范围,但由于对“基本事实、基本线索”缺乏一个能达成共识的“度”,使这个问题始终像达摩克利斯剑而高悬,让“教——不放心,学——不定心,考——舒心”。这次命题,我们试图有所突破:尽管列入《考试手册》“知识范围”的史实都需要识记,但一般只需理解性记忆或宏观结构性记忆。考生必须具体识记、并能通过回忆来再现的“基本事实,基本线索”是教材《大事年表》和每章开头引言的史实与线索,试题尽可能地以此为“题眼”。

二、关于历史的理解

所谓理解,指的是懂得史实与线索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主要联系。如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时间与空间,主要与次要,一般与特殊,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形式与内容,量变与质变,统一性与多样性,否定之否定,局部与全局等。另外,历史学科的学习还需对史实的原因、条件、矛盾、特点、目的、作用、性质、影响、意义等有比较具体的认识。从理论上说,以“基本事实、基本线索”为“题眼”的考查理解目标的试题应当有较高的效度,但从实践上看,由于当前的历史教学资源主要集中统一的教材,复习的“题海”式的强化,使这类试题效度很低,能考查到的基本上是记忆和熟练水平。从教学上看,这类试题的导向有其必要性,以促进教材的充分利用,但如何才能使考生的理解能力在考试中表现出来?我们认为,前些年简释题的许多做法是成功的,如考查把握历史概念思路之灵活性的“美国没有童年题”,对已学史实作进一步深化的“陈赓”题、“贺龙”题,以已学史实为背景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题、“广东某村近代以来迁徙谋生”题等。这次我们又推出了以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和多元理解为目标的试题——用从秦砝、汉瓦、画像石中提历史信息,来考查考生能否将在商周青铜器学习中习得的理解历史的方法用于理解“新”的文物;用学术界对日本明治维新的三种说法,来考查学生对不同观点的理解水平。

三、关于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

人的能力是一种累积的发展过程,理解能力中包含相应的记忆,运用能力中包含相应的记忆与理解。当我们将记忆、理解也看成是一种能力,并希望用“指挥棒”来反拨机械学习时,那么,即使是以记忆为目标的试题,也不应当用教材或练习册已使用过的文字、情景或问题来构成,应当有新意,有“运用”。因此,本次命题中,无论是以考查记忆为目标的试题,还是以考查理解为目标的试题,都置于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层面上来设计。其中,利用新情景、新材料试题的分值占整卷的80%以上。

如第1题,考查的是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活动范围,我们将其置于四种原始人活动范围的比较中设问;第4题考查的是南北朝时鲜卑旋的汉代,我们要求从“推动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角度来回忆;第8题考查的是台湾的归属,我们从元、清两朝所采用的相同管辖措施切入;第21题考查的是对“文化大革命”评价的了解,引用以邓小平关于“左”的谈话和比较式的选择;第24题考查的是德国资产阶级革命,采用了“法国人曾经自下而上干的事”这一比喻;再如第29题考查的是对安史之乱主要人物和原因的记忆,我们设计了对元稹《连昌宫词》节录的注释;第34题考查的是有关欧盟的知识,则用欧元为引子,从组织和影响这种纪事本末的方式来加以串线回忆。

从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上看,以问答题的方式来考查宏观把握(即大跨度)或深入分析(即小切口)史实的试题类型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在这次命题中进一步确立。与去年相比,大跨度试题的设小问上有所减少;小切口试题,在史实选择的自由度上有所增大,这可能是一种趋势,但这种趋势的发展进程,要视考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另外,第33题首次借用了英语翻译情景,体现历史知识的跨学科应用,符合二期课改理念。如何进一步发展?对命题来说,难度不低,却是方向所在。

四、关于个性发展的倾向与水平

以往我国中学历史教学对个性发展的倾向与水平不够重视,高考也回避了这一考查目标。一期课改的活动课为此打基础,二期课改则正式以研究型课程和研究性学习方式,将其列入转变学习方式这一焦点问题,大大推动了教学实践。因此,这一目标的突出也就成为必要而且水到渠成的事。然而,与个性发展的倾向与水平相对应的最佳测量方式应当是个别化测量。在历史学科高考这样大规模的考试中,测量考生的这一倾向与水平确实是个新课题,最大的难点是类似于语文学科作文的阅卷评分问题。由于历史学科即使同一个史实,同一组史料,因为个人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无论立论、推理,还是选择用什么材料中的什么信息都可千差万别,可能比作文有更大的自由度,会使阅卷评分产生更多的误差。所以,我们这次设计了一道准小论文式的大型试题,给考生一组反映上海外滩近代以来五个历史时期变化发展的图片和文字,要求考生通过观察其变化、理解其背景、透析其启示、自己选题加以史论结合地论证,并为世博会提出自己的创意。之所以设计成准小论文式的试题,是试图通过它进行不同评分方式的实验比较,尽可能寻找出一种既有效度、信度,方便阅卷操作,又能为社会接纳的以考查个性发展倾向与水平为目标的大型开放式试题的阅卷方式和方法。当然,对考生来说,这是一种过渡,对教学来说,也是一种信号和鼓励。我们认为,虽然大规模考试不可能包测考生的个性发展倾向与水平,但小论文题、设计题、情景讨论题等试题在这方面是会有较大贡献的。

五、关于“热点”问题

所谓“热点”问题,指的是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为学生所关注的问题。上海命题向来不避“热点”,这是因为考试不能与实际教育活动相悖。另外,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往往知识的记忆障碍较小,从而提高试题考查能力的效度。2002年有三个比较集中的“热点”,一是申博,二是“9·11”事件及其余波,三是二期课改提出的文明史问题。申博问题我们将其与第37题上海外滩的变化这一准小论文题相结合。“9·11”事件就其具体内容来说,与中学历史相距甚远,命题时确使我们伤透脑筋,但当我们从文明史的高度来思考时,就豁然开朗了。江泽民主席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时的讲话,使我们能够运用学生熟悉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史实,从“反对危害人类,危害生命的公敌”这一角度来设计试题。同时,作为一种导向,也可以促进中学历史教学在理论上与时俱进,从“冷战思维”、“斗争哲学”中升华出来,站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高度和现实的立场上来看历史。另外,第35题关于水和水利问题的设计,也有向文明史导向之意。不避“热点”,又要以能力为考查目标,更不能做作,这样的试题设计难度很大,尚需深入研究。

六、关于试卷的板块结构

为了使教学能集中精力在目标和内容上下功夫,上海命题不断采取了谈化题型的措施。近年来,将各种小题型根据它们试题涉点不多,答案简明扼要并由学生自己书写,判分比较客观等特点,一起并入简释题中。这样,试卷就形成了选择题、简释题、问答题、材料分析论证题四大题型板块。但就考查功能和难度而言,四大板块分工并不自觉。根据不设会考的现状和二期课改对学业水平考查向等级判断方向发展的趋势,这次我们对这四个题型板块作了功能性的改革,使其向台阶式的功能性板块靠拢:选择题作为第一台阶,主要考查知道什么?辅之以理解什么?是整卷难度较低的部分;简释题作为第二台阶,主要考查理解什么?怎样理解?是整卷难度稍高部分;问答题作为第三台阶,主要考查对已学史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或演绎推理能力,是整卷难度次高部分;材料分析论证题是第四台阶,主要考查一般和有个性倾向的研究能力,是整卷难度最高的部分。从分值比例上看,这次大约是6:4:3:2,这是根据《考试手册》的难度要求来分配的。今后,这个比例应当根据教改的进程和考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七、关于试题的难度处理

在选拔性考试中,试卷的难度与选拔率有关。选拔率愈小,试卷难度就愈高。近十年来,由于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参考人数的逐步减少,高考选拔率也逐年增大。因此,整卷难度基本稳定在0.65~0.70,即平均分约100分。选择历史考试的人数是“流动户口”,今年人数突增,使参考群体水平下降。然而,考查能力目标的分值加大,客观上会提高试卷难度。为了使考试难度相对稳定,也为了使改革措施为社会所接受,基于以上六方面的考虑,我们按照“起点低一些,坡度小一些,100分以上有较大区分度”的思路调整了试卷的结构性难度:再一次降低第一板块选择题的难度,其中2分题难度控制在0.85左右,只在第22~27的3分题上略“翘尾巴”;提高第二、第三板块简释题和问答题的可理解和可答性,尽可能从学生最熟悉、有相应知识储备的重点内容切入试题;第四板块材料分析论证题增加了问题的导入,即为考生提出由浅入深、从简至繁的系列性问题,帮助我们确定思路。另外,还用了许多技术性措施,如第28题用了案例式的提示,第35题用了背景式的提示,许多试题用了关键词式的提示,并尽可能用分值大小加以提示。本次命题不仅继承了上海命题的老传统——同一题排在同一页(或面)上,减少学生翻页之烦恼,而且向二期课改的特色靠拢,在图文并茂上下了许多功夫,尽可能使文字规范、优美、贴近学生,图、照片也是历年来最多的,达14幅。这些做法都希望有利于学生发挥正常水平,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八、关于考生的薄弱环节

从阅卷情况看,这次命题改革的目的基本达到,得到了同行的较高评价,也受到了广大考生的欢迎。从数据处理的结果看,总体难度为0.66;四个板块的难度分别为0.80,0.57,0.60和0.56;两道问答题的难度分别为0.70和0.54,区分度为0.70和0.75;最后的准小论文题难度即第四板块的难度,区分度为0.50。

学生的薄弱环节如下:

第一,审题能力较差。相当多的考生对特别用黑体字强调的关键词视而不见。如第35题,试题明确提出“请按前述四个方面分别……”,这四个方面是远古先民聚族而居、防洪治水、农田灌溉和舟楫航运,均在题目中用黑体字突出,但有相当多的考生仍按朝代顺序列举,有的干脆连朝代也不分;

第二,读表能力不足。双向表的读法有两处,一种是以纵坐标为经,以横坐标为纬;一种是以横坐标为经,纵坐标为纬。第32题双向数字表的形式,在近几年高考中已多次出现,但仅极少数学生按规范读表答题,大多数考生表现出阅读理解上的任意性,看到一点说一点,失分也就在所难免了;

第三,缺乏从史料中汲取信息的能力。第28题已在题干中用商周青铜器作了示例,但大多数考生只看到秦砝、汉瓦、画像石中的表面信息,如文字、画中人在干什么,很少人看到其中的深层次信息,如制材、建筑、生产、艺术等。

第四,没有多元理解的能力。对第31题明治维新的三种观点,几乎所有的考生都沿用了教材的说法,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正常的。但50%以上的学生根本不知对不同的学术观点还有“可以理解之处”,故失分严重。

第五,有相当多的学生不懂历史小论文与语文学科的作文有哪些重大区别,不懂得历史学科必须“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一根本特点。最可惜的是从卷面上看,有些考生文字能力相当不错,但错将历史小论文写成了一般议论文或散文。据笔者所知,这可能与目前在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中,有些学校只注重成果交流的形式,而不注重研究过程与学科特点有关。

第六,总体上看,考生文字表达水平很低,书写不规范,标点错乱,词不达意,逻辑不通,颠三倒四,这可能与以住阅卷按要点给分有关。尽管该要求曾经提出过,但因力度不大而效果甚微。其实,从本质上看,这是数学过程造成的问题,过去文史不分家的传统在现在的教学中踪影全无。这不是进步,而是倒退。

标签:;  ;  ;  

记忆、理解、应用与人格发展--2002年高考历史命题的改革(上海)_高考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