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型铸造常见缺陷原因及解决措施分析论文_杨家亿

砂型铸造常见缺陷原因及解决措施分析论文_杨家亿

广西玉林达业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摘要:一些大型设备的构件存在铸造缺陷,这些缺陷不但会影响到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还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要想提升铸件质量,就要先找出铸件缺陷产生的原因,然后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缺陷。

关键词:砂型铸铁;常见缺陷;解决措施

0.引言

孕育铸铁是通过在铸铁熔体中添加孕育剂,从而细化石墨和基体共晶团,得到细小的珠光体石墨组织,实现提升铸铁机械性能的目的。因为常用的酸性冲天炉熔炼和砂型铸造的铸造成本比较低,而且很容易进行质量控制,所以孕育铸铁被广泛使用。铸铁性能不合格主要包括铸件强度、韧性、塑性和硬度等方面无法达到标准,而砂型铸铁产品硬度高,可以达到技术要求,有利于进行机械加工。但是,砂型铸铁仍然存在自身的缺陷,比如缩松、缩孔和机械性能不合格等等,从而导致铸件无法正常使用,只能作报废处理。

1.三孔缺陷出现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1.1气孔

1.1.1产生的原因

气孔出现的原因主要有7小类:(1)熔炼操作不当:溶剂量不足、底焦高度过高和入炉风量太大等原因会造成浇注温度过低、铁液氧化和熔炼温度低等现象,从而导致铁液气体增加,无法从铁液中逸出。(2)炉料质量差:锈蚀和废钢油污都会造成铁液中气体的增加,如果炉料中含有金属就会产生针状气孔。(3)入炉的空气湿度太大或者炉料水分过高会导致铁液气体的增加。(4)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或者浇注速度没有控制好,速度太快就会导致铸件卷入太多型腔,而型腔又无法快速排出从而产生气孔。(5)型砂混制不良、掺杂其他物质或者水分太多都会致使气孔的产生。(6)孕育剂预热工作没有做好、孕育剂氧化或者使用的含量太多以及孕育处理不当。(7)浇注工具没有烘干就开始工作,铁液覆盖不合理。

1.1.2防止气孔产生的解决措施

(1)严格遵守熔炼操作,控制好底焦高度和入炉风量,提升铸件的出炉温度。(2)加强戳炉料的管理,仔细筛选炉料,选择轻度和块度合适的炉料,并确保炉料当中没有混入杂质,譬如金属等物质是不能掺入炉料当中的。(3)控制铁液的化学成分,降低铁液的硫含量,提升铁液的流动性。(4)控制铸件入炉的空气湿度,采取冲天炉预热送风或者除湿送风等方式进行控制。(5)提高浇注温度,让高温的铁液静置一段时间以后再进行扒渣和浇注操作。(6)浇注的时候要注意控制速度,以免出现紊流和断流的情况,还要及时点火引气。(7)孕育剂预热要达到400摄氏度才可以停止,孕育剂加入量要合理控制,扒渣后再进行浇注。(8)型砂的水分要注意控制在合理范围,而且要保证透气性良好;(9)浇注系统要保证排气能够顺利进行,注意设置排气槽孔。

1.2缩孔

1.2.1缩孔产生的主要原因

(1)铁液成分不对,比如说碳和硅的含量太低,而锰元素的含量又太高,所以铁液的凝固收缩量就会增大。

(2)浇注温度过高,但是补缩冒口或者浇注温度太低,所以冒口就会快速冷却凝固,进而丧失了补缩作用,甚至造成倒拉缩孔。

(3)铁液氧化或者含气量太高导致铁液收缩。

(4)浇注速度太快或者浇注时出现漏箱导致铁水流失。

(5)铸型工艺设计不合格,导致铸件凝固部位无法补缩铁液,从而导致缩孔的出现。

1.2.2防止缩孔产生的解决措施

(1)严格控制铁液成分,选择合适的孕育剂量,并进行正确的孕育处理,完成孕育操作后及时浇注铁水。

(2)根据铸件的结构特点和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浇注温度和速度,浇注的时候要注意保持浇注速率的平稳,如果出现漏箱的情况要及时堵住,并补浇高温铁水。

(3)为了防止铁液氧化,要注意减少铁水吸气量。

(4)在铸件的凝固过程中要注意从置口不断补充液态金属,从而确保铸件内部厚度均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渣孔

1.3.1渣孔产生的原因

(1)铁液温度过低,不易流动,在浇注前没有彻底清除炉渣。

(2)熔剂加入量不对,溶剂量过多会致使炉渣勃度大,难以清除;加入量少会导致炉渣过稀,同样也很难清除。

(3)炉料掺入杂质,出现严重锈蚀,导致铁水发生氧化,夹渣情况比较严重。

(4)孕育剂加入量过多,孕育处理不恰当,造成二次夹渣情况的出现。

(5)铸型工艺不合理,浇注系统没有设计炉渣过滤区,导致炉渣进入型腔。

1.3.2防止渣孔形成的解决措施

(1)提高铁液温度,防止铁液出现氧化情况;选择合适的熔剂,在熔炼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渣滓情况,如果发现渣孔形成要及时处理。

(2)孕育剂加入量要控制得当,使用前要进行预热处理,然后搅拌均匀,执行扒渣和覆盖操作。

(3)浇注时正确进行扒渣和挡渣操作,如有必要可以增设封闭式滤渣网浇注系统。

2.白口缺陷出现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2.1白口缺陷出现的原因

(1)铁水原因:铁水原因主要包括化学成分和熔炼质量等,首先分析铁水的化学成分,主要是指产品的化学成分超出规定范围,例如碳、硅和硫等元素的含量过多,就会增加灰铸铁的白口倾向;其次是熔炼质量的影响,如果在熔炼过程中冲天炉的风量太大或者太小、焦碳质量太差或者风口不通畅,都会造成铁水出炉时温度过低,甚至出现氧化情况,铁水中的合金元素也会被烧毁,出炉的铁水表面就会发白,其流动性也会变差。出炉前制作三角试样敲开,就会出现白口,对其成分进行化验时,因为硅碳等元素含量过低,铁水化验结果就无法达到标准,这样浇注出来的产品,也会出现白口、缩松和缩孔等问题。

(2)冷却条件原因:冷却条件导致构件白口的原理是:铸型铁水在极冷条件下的合金过冷度较大,内部的形核结晶能力强,而石墨的析出能力和渗碳体含量多,在凝固的时候石墨无法充分析出,甚至造成扩散性马氏体相变,导致铸件机体的白口缺陷过大,浇注产品的硬度过大。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砂的含水量过多、碾砂不均匀以及透气性不好,从而导致铸型内刷水过多,挥发的水蒸气无法及时排出,对铁水形成极冷或者局部极冷。另外,铁水温度过高和铸件冷却时间过短也是造成白口的原因。

2.2防止白口缺陷出现的解决措施

针对铁水的化学成分导致白口的问题,可以通过调整配料、补加合金的方式来解决,因为在铸造构件的过程中很少会注意到这些问题,所以也不会针对这些元素进行化验,但是它们的含量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其次,铸型传热性太强也是导致产品硬度大的原因,可以通过提高配砂和碾砂质量来解决。为了防止铁水表面氧化出现极冷现象,可以增加煤粉用量。针对铸件冷却时间过短这个原因,工作人员可以适当延长铸件的冷却时间,如果铸件已经过早落砂,可以使用干砂覆盖实现冷却,从而降低产品的过冷度实现。最后,要控制好铁水浇注温度,并根据产品薄厚件的差异确定浇注温度,产品偏薄的产品要相对高温浇注,产品偏厚的产品要相对低温浇注。

3.结语

砂型铸造时铸铁件在会出现各种缺陷,有时它出现在铸件表面,有时要退火后或者喷丸清理才能发现,甚至在加工时被发现,这样就会造成能源和原材料的浪费。为了预防铸件缺陷的产生,就要先了解其中的机理和影响因素,本文就砂型铸造的常见缺陷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提升铸件质量和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

参考文献:

[1]葛厚彦.大型铸铁件砂型铸造生产实践[J].现代铸铁,2009,02:21-24.

[2]刘江.冲天炉砂型铸铁白口缺陷原因及解决措施[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03:103-105.

[3]胡林,翟中波,周云,叶元海.砂型铸铁件常见缺陷的挽救[A].重庆铸造行业协会、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2013(第23届)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重庆铸造行业协会、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2013:4.

论文作者:杨家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  ;  ;  ;  ;  ;  ;  ;  

砂型铸造常见缺陷原因及解决措施分析论文_杨家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