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文化与民族高师课程设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族论文,文化与论文,课程设置论文,高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民族高师教育为民族教育之“母机”。提高民族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办好民族高等师范教育,为民族教育提供合格的师资力量。其中,课程建设是民族高师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对民族高师教育的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由于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历史特征、风俗习惯,民族文化的差异决定了民族高师课程的文化制约性。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民族高师课程建设的关系,对于繁荣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提高民族教育质量、培养民族教育人才,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近十年来,随着民族师范院校、民族高师培训中心在各地的建立,民族高师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课程建设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民族高师普通化现象严重,课程的民族特色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实施成效,不利于民族教育人才的培养和民族教育的发展。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高师课程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是我们必须加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民族文化与课程的相互关系
所谓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①民族文化包括民族物质文化和民族精神文化。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属于民族物质文化的内容;语言、文字、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属于民族精神文化的内容。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构成该民族的重要特征,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民族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而课程则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和集中反映。因此,民族文化与课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关系。
民族文化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民族文化对课程的制约影响和课程对民族文化的作用两个方面。
1.民族文化对课程的影响和制约
民族文化对课程目标的影响。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传统,有适应本地区、本族的文化模式,不同的文化模式决定着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不同和人才培养规格、课程目标的差异。例如,同是资本主义国家,尽管它们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大体相同,但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因而在教育的培养规格上亦有所差异,“美国的教育是在努力培养‘民主社会’中确能适应生活需要的理想公民;西方各国的教育,尤其是中学,大体上较富有阶级性,英国着重涵濡文化、陶融品性及形成心能之训练,以养成绅士风范。法国注意普通教养及理智训练,其目的在造就才能出众的英隽。西德之中学教育则以培养德意志文化及为国为民、服务国家之精神为原则。日本之中学教育,战前是基于‘皇国之道’,培养忠君爱国之中坚分子,战后则以人格之完成为目标,造就和平国家及社会之主力;故须养成爱护真理与正义、尊重个人价值、重视劳动与责任,充满自主精神及身心健康之中等国民”。②由此可见文化对于学校教育培养规格的影响。这些不同的培养规格均在课程目标中得到进一步的详尽表述和具体体现,从而反映了民族文化对课程目标的制约性。
民族文化对课程的影响尤为明显地表现在课程内容上。因为,课程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和载体,离开了人类积累和创造的文化财富,课程就成了空洞无物的东西。学科课程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天文、美术、音乐等学校的基本知识、技能、观念,都是世界各民族有史以来积累下来的精神文化遗产。其中,在课程门类的设置、课程内容的取舍、比例分配上,文化传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不同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知识观、教育观决定了课程内容的选择性。例如,中国古代汉文化“礼”重于“法”,“礼”成为规范人们思想行为,协调社会关系,维系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武器,由此决定了课程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其中“礼”为核心内容,并演化出《三字经》、《女儿经》、《四书》、《五经》等教材,“明人伦”的道德教育成为课程内容的主导思想。而中国藏文化含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成果大都沉淀在宗教典籍里,《大藏经》的学习长期以来成为藏族人民获得文化知识的重要手段。
民族文化对课程学习方式的影响。不同的民族文化陶冶出不同文化地区人们思维方式的差异。一些文化善于形象思维,另一些文化长于抽象思维;一些文化侧重于聚合思维,而另一些文化侧重于辐散思维,这些差异既制约着课程内容的编定,又影响着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方法。如,渊源于古代希腊的西方文化崇尚理性分析和科学追求,在思维方式上重视逻辑思辨、精确论证,历来重视哲学和自然科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中世纪除外)。而东方文化比较直观、重整体把握和个人感悟、重视人伦关系,主张天人合一。因而,古代东方课程内容以道德教育为主,课程类型单一,学生死记硬背、食而不化。而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长于形象思维,所以少数民族儿童大多数对音乐、美术表现浓厚的兴趣,成绩优秀,而对数理学科兴趣不足,成绩不佳。
2.课程对民族文化的作用
民族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课程的目标设置、内容选择、学习方式,同时,课程对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反作用,体现为课程的文化传递、整合、更新等多种功能。
第一,课程具有文化传递和保存的作用。
随着文字的出现、学校教育的产生,制度化教育日趋完善,改变了原始的口耳传授、行动体验、师傅带徒弟的文化传承方式,文化传承的内容、方式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课程编制日益完备和科学化,新生一代能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掌握,迅捷、经济、高效地占有人类所创造的文化财富,从一个脆弱无知的“自然人”变成一个能摄取、鉴赏、创造文化的“文化人”。如此,民族文化才得以保存、积累、发展,人类社会才不断地向前推演。因此,课程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课程具有文化传递与保存的重要功能。例如,我国春秋战国之际的“百家争鸣”,诸子百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观点纷呈、争相辉映,各家各派均通过各种手段宣传自己的主张。其中,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影响最大,他周游列国、编《春秋》,修《诗》、《书》,实行“有教无类”,广招门徒,弟子达三千多人。经过孟子、荀子的发展,汉代董仲舒独尊儒术、唐代孔颖达著撰《五经正义》,儒学“五经”遂成为历代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宋代朱熹集理学之大成,致使儒家文化成为汉文化的主流,延绵千年。这与课程的编订和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课程对民族文化具有优化、整合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演进,任何民族的文化都包含着先进与落后、积极与消极、精华与糟粕的成份,并且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特征。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课程不可能不作分析,一并采纳,只能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特征,从无限广阔的文化知识中撷取、选择文化中的精华,并精心设计,加以优化,编制成课程、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基本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以及知识技能,从而优化民族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当今时代,通讯手段日益完备,民族、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世界在逐渐缩小,“地球村”的预言依稀可望。政治接触、经济往来、文化交流的机会增多,一种文化只有对其它文化实行开放政策,主动接触、吸收其它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并与自己的本土文化进行整合,才能得到丰富和发展。因为,文化接触、交流、碰撞,有助于本土文化的自我反思、自我批判,从而摆脱地理位置和文化传统的局限性,为本土文化的发展、丰富注入新鲜血液,实现民族文化的自我超越和强大。而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文化,不管它的历史何等辉煌,注定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因此,课程不仅要选择优化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还要吸收、整合其他民族、国家的文化,以促进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富强。上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西方的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中国的国门,清政府不堪一击,一败涂地,从此外国军队蜂涌而至,中华民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社会,给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这与清政府一贯奉行的闭关锁国、妄自尊大、唯我独尊的文化态度与对外政策不无关系。在这种前提之下,学校课程长期为儒家经典垄断,文化单一,日渐衰落,终至抵抗不住外来列强的入侵。
第三,课程具有文化更新、创造的功能。
课程不仅保存、整合人类文化的优秀遗产,而且通过课程的实施,将人类的财富内化,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由于课程的设置、编制以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能力特征为依据,具有发展性。因此,通过课程的实施、教授,能培养、造就学生与文化发展、创新的有关能力、意识和个性,从而实现文化的“增值”。年轻一代正是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迅捷地、有效地占有人类文化宝库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更新。因此,课程具有潜在的文化更新和创造的功能。课程的学习是一个文化再生产的过程,它不是简单的复写、模拟和被动的吸收,而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文化重组和建构的过程。正如人类学家格里库·贝特森在《思想生态学的步骤》一书中所说:“文化本身是复杂的,学习文化的过程也复杂的,从某种意义上看,每一代人对他们自己的文化,都有一个重新发现和理解过程,每一代人不仅学习自己的文化,而且重新建构自己的文化”。③
二、民族高师课程设置的基本策略
近年来,民族高师课程建设取得不少成绩,出版和发行了一批课程和教材,培养了大批民族教育人才。但是,仍有许多方面不如人意,其主要问题是:课程内容全国“一刀切”,忽视了我国民族文化多元性这一事实。我们认为,民族高师课程建设应重视民族文化,其基本策略如下:
1.重视民族语言的教学与研究,开设民族语言课程。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表现方式。因此,民族语言的教学与研究对于民族平等、民族振兴和民族文化繁荣,具有重要意义,民族语言课程在民族教育课程中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几十个民族通用汉语外,其他都有自己固有的民族语言,不少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建国以来,我国重视汉语和民族语言的教学,在“双语教育”方面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不少成效。如,在基础教育阶段,一般提倡以民族语言教学为主,重视打好汉语基础,或以汉语教学为主,同时学好民族语文;在中等和高等教育阶段,一般以汉语教学为主,同时学好本民族语文和外语。在某些学校或专业仍以民族语言教学为主,努力提高汉语水平。建国40多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扶持下,我国少数民族文种的教材编译出版发行工作有了很大发展。除原有机构外,国家有关部门还先后设立了以研究、编译、出版发行蒙古、藏、朝鲜、彝语教材为主的多个协作机构。目前,广大边疆民族地区中、小学和一些高等院校以及民族学院,除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外,还根据民族的社会历史、生产生活实际,自己编写、翻译、出版发行了多种民族语言的教材。但是,应当看到,作为民族教育的“母机”——民族高师教育的课程之中,以民族文字的形式编写的教材比例很小,几乎无足轻重。这与民族高师教育所承担的文化功能极不相称,不利于民族师资的培养和民族文化的传递、发展、创新。今后,在民族高师教育中,应加强民族语言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增大民族语言课程的比例,使民族高师学生在校期间能得到必要的民族语的训练,为日后从事的民族教育工作和民族文化的挖掘、繁荣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2.开设民族文化课程,让民族学生了解、吸收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遗产。
世界各民族文化都有适合本民族生存、发展的优秀成分,它是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在同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共同创造的成果,是各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包含着先辈们认识自然、改造社会、探讨人生的睿智,至今仍不乏现实意义。如彝族著作《宇宙人文论》里的许多关于自然科学的知识和哲学原理;沉淀于浩如烟海的藏族历史文献中的关于人类在世界屋脊上同自然斗争的宝贵知识;各民族关于医学、建筑、天文、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等都是民族高师课程内容可供选择的重要来源。根据各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沿革,开设民族文化课程,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继承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优秀遗产,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大放异彩。学习这些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激发学生从事民族教育、培养民族人才的热情。民族文化课程设置有多种方式,基本方式有二:单独开设民族文化研究课,如为藏族学生开设《格萨尔王》研究,为蒙古学生开设《江格尔》研究,为柯尔克孜族学生开设《玛纳斯》研究。或者,将民族文化贯穿,渗透在普通文化课程之中,加强普通文化课程的民族性。总之,以多种方式把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有机地纳入教材,让学生知晓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与此同时,也要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克服唯我独尊、封闭保守的文化态度。
重视和加强民族文化课程,并非否定现代科技课程。没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就难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应加强科技课程的学习,将科技课程和民族文化课程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3.加强课程的师范性,提高民族学生的教育素质。
民族高师教育除了民族性特点之外,还具有师范性,因此,师范性也是民族高师课程的重要特征之一。由于民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各自的特点,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各异,活动范围与方式也不尽相同,又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所以,民族高师的教育类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应有所区别,使其能体现民族地区的文化特性和学生的个性特征。而现行的民族高师的教育类课程民族性不强,有的使用的是普通高师的教育类教材,未能反映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和身心发展状况,难以适应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因此,应重视研究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发展特征、个性特点、思维方式,积累有关资料,尽快编订出体现少数民族学生身心特点、文化特征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材,增强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的民族适应性。其次,开设民族教育调研课程。组织民族高师学生到民族地区进行教育调查和研究,认识民族教育的历史、成就、问题,了解民族教育的目标、政策,增强历史责任感、使命感,为将来从事民族教育工作做好思想上、认识上的准备。再次,改进民族高师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环节。为了使民族高师学生更快地适应民族教育工作,应鼓励和组织他们到民族地区进行教育实习,以便他们尽早地接触民族中小学生,在实习活动中了解和研究民族学生的生理、心理和个性特点,锻炼实际教育工作能力,提高民族教育素质。
4.设置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虽然在知识的系统性方面不及学科课程,但它灵活、多样、生动,更能适应学生的兴趣、需要和个性,可以在一定程度弥补学科课程之不足,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我国课程结构单一,学科课程独尊,活动课程作为点缀,给人才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活动课程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活动课程的理论研究渐成热点,一些学校进行了活动课程的实验。从民族文化的继承、发展、民族感情的培养这一意义来看,民族高师课程结构也应突破过去学科课程一霸天下的格局,开设活动课程,作为学科课程的重要补充形式。民族高师活动课程的基本类型有以下一些:一是传统节日活动。我国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独特文化意义的传统节日,如藏族的“藏历年”、回族“尔德节”、维吾尔族的“克尔巴节”。利用这些节日,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让学生从中了解自己的历史传统;二是社会调查研究。就某一课题组织学生深入民间,调查本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教育发展成就、状况、问题,研究对策。这既可培养民族自豪感,又可增强民族责任感、使命感;三是参观访问。参观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了解名胜古迹,访问民众,从而树立历史观点、群众观点,培养服务家乡、献身民族教育的热情;四是民族文化典籍研讨活动,如让藏族学生研究《大藏经》,撰写论文,开展藏学术研讨活动,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文化素养;五是开展民族知识竞赛活动,以此来丰富学生民族文化的知识,开阔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民族语言的运用能力,提高教育素质,为将来的民族教育工作打下扎实语言基础。
注释: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第313页。
②林本:《现代的理想中学生》,台湾开明书店印行,1974年,第27页。
③[美]辛格尔顿著《应用人类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73页。
标签:课程设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