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较中借鉴收获的思考--从“青年与小的联系”看教育比较的基本思想_幼小衔接论文

对比较中借鉴收获的思考--从“青年与小的联系”看教育比较的基本思想_幼小衔接论文

在比较中思考 在借鉴中收获——从“幼小衔接”看教育比较的基本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小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外面的世界不仅多有了解,而且已经多有研究了。与人的发展直接相关的教育,自然不会例外。于是,“比较教育”作为新兴学科应运而生,且日渐走“红”。大多数人虽然并未走近这个“专业”,但是,人们确实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开始注意与国外、境外的教育进行“比较”了,主要是迫切希望能通过“比较”,在改革中破解自己的难题。尽管很多研究还处于浅层探讨的“初级”阶段,还不能称为“比较教育”,只能看作教育“比较”,但我们也应当特别重视“比较”之后的思考及思考之后的借鉴。这个思考和借鉴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转变观念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转变观念的过程,我们“比较”了半天,结果不是“望洋兴叹”,便是简单照搬,“比较”的真正价值很难显现出来。可以说,重视“比较”之后的思考及思考之后的借鉴,是进行教育“比较”的基本思想。

要说“观念”这东西可不得了,人们常说“观念决定行为”,实践证明,这话一点儿也不夸张。所谓观念就是“客观世界在人头脑中的反映”(《新华词典》2001年修订版346页)。由于“世界”总在不断变化,所以“观念”也要随之变化。可以说“变化”才是观念的常态。如果“观念”跟不上,那么“行为”势必要落后。显然,我们借助教育“比较”,能更多地领略外面的“变化”,更好地体验时代的节奏,更深地引发观念的碰撞,更准地把握改革的走向。解决那些让人莫衷一是的“热点”问题,尤其要借力于此。

这些年,“幼小衔接”就是一个研究“热点”。目的当然很好,谁都是为了让孩子早起步、高起步。但是,业内、业外均感到此项研究收效甚微。这两个不同学段的“衔接”,究竟该向“幼”靠,还是该向“小”靠,至今还在各说各的理儿。反正实情是后者占了上风,有些幼儿园,孩子一进大班就紧张起来了,说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要做好入学“准备”。小学的内容经过改头换面,便被塞进了幼儿园。语文要教拼音写字、数学要学加减运算,甚至还有外语,也得会背点儿单词、会说点儿口语。有些顶着幼儿园名义办的学前班则更有过之,教学组织形式基本“小学化”了。孩子趴在桌上埋头写字、做题,这种现象在那里已经见怪不怪。刚刚进入小学,孩子又立马被“规矩”起来,课上的欢声笑语没有了,身体必须坐直,有时双手还要背后;课下游戏活动少多了,回家就写作业,有的家长还要签字。理由好像非常“充分”,说他们现在是“学生”了,不是“幼儿”了。可是,这样巨大的教育“落差”,给这些孩子造成的巨大的心理“落差”,却很少有人体验,更少有人研究。孩子们因此而由“顺从”走向“逆反”。

再来看看我国的台湾地区,则是另一番景象。那里幼儿园的大班,真的没有我们这样“严格”。孩子们还是在游戏、舞蹈、绘画、说笑中度过每一天。最让人们“费解”的是,入学以后并不“正式”上课。课桌靠墙摆在四周,椅子围成一圈儿,教室中间留出一片“空地”,专供孩子们活动。上课了,教师或带着孩子们在教室里做游戏、讲故事;或领着孩子们到校园里看环境、辨标识。这里完全没有语文、数学、外语之类的“学科教学”,就是认些字、算个数、背背诗文、写写名字,也都充满了乐趣和欢笑。有时,孩子们还会像在幼儿园时那样,随时提出喝水、如厕的要求,教师也总是面带微笑地随时满足他们。即使看出来有的孩子明明是在“成心”“起哄”,想跑出去玩儿,也绝不当着大家的面说破。总而言之,教师是想方设法帮助孩子们以愉悦而积极的心境,熟悉新鲜而生疏的环境,包括熟悉新校园、新教师、新同伴、新生活。据说,这种教育“状态”要延续10周之久。我们问当地的校长:“半个学期不上课,教学任务能完成吗?”校长对我们的问题似乎也有“疑问”:“这些难道不是教学任务吗?”接着,又非常形象、风趣地作了一番阐述:“入学对孩子来说就是个‘巨变’,需要‘平滑’过渡。这就是最大的教学任务。至于那么一点点儿读、写、算的知识,只要孩子真的喜欢上学校,喜欢学习,很快就能学会,而且他们会学得更有创造性。咱们的古人不是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吗?”这话实在耐人寻味。在他们看来,“平滑”过渡就应该以“幼”为起点,为“小”做准备;绝不能以“小”为起点,把“幼”丢在一边。因为我们的教育哪怕让孩子感到一点儿的不适,都可能给他们脆弱的心灵带来一定的压力,而这种压力的负面作用决不可低估。实践证明,它必然要影响到孩子未来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见,是用教育的“渐变”,应对学段的“巨变”;还是用教育的“突变”,应对学段的“巨变”。人们选择的不同并不在于教育策略,而在于教育观念。其实,“小升初”、“初升高”乃至“高中升大学”,都是一个理儿,任何两个不同学段的衔接过程,没有“平滑”过渡,必然欲速不达。

和一些台湾的同行朋友谈起这些问题,他们也很有感慨,且想法大致相同。有这样几段话,至今令我记忆犹新。“其实,两岸情况基本一样,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想让孩子出人头地,毕竟我们同在一个民族文化背景之下。”“台湾引进西方的‘比较教育’要早一些。我们在用‘比较’的方法,研究教育现状的时候,深感差就差在‘观念’上。”“教育改革最艰难的是转变‘观念’,最关键的也是转变‘观念’。因为现成的东西谁也不愿放弃,更不想打破。”“经过比较看到差距,还仅仅是开始,此后的缜密思考和审慎借鉴,才是理性的研究。”是的,他们“幼小衔接”的改革,不就是这样走进成形、走向成熟的吗?的确,“比较”不是课题研究的全部,我们还应该在比较中思考,在借鉴中收获。

标签:;  ;  

对比较中借鉴收获的思考--从“青年与小的联系”看教育比较的基本思想_幼小衔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