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肿瘤患者临终阶段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及成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58例终末期肿瘤患者作为护理关怀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58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对照组29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29例患者则给予优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比2组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水平差异。结果 经不同模式干预后,观察组29例患者的SAS、SDS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肿瘤临终患者综合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状态,促使患者平静面对死亡,淡然走完生命的最后阶段,值得作现实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肿瘤患者;临床关怀;心理护理;干预效果
本研究系统纳入了我院2015年2月以来收治的58例终末期肿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58例患者均分为了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分别给予了常规护理模式及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并对不同临床关怀模式干预后,2组患者心理状态水平展开了综合对比,现将具体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肿瘤科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58例终末期肿瘤患者作为护理关怀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58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29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区间41~72岁,平均(54.5±9.4)岁,肝癌患者14例、胃癌患者9例、结肠癌3例、肺癌3例。对照组29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4例,年龄区间42~70岁,平均(55.1±8.9)岁,肝癌患者12例、胃癌患者10例、结肠癌4例、肺癌3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癌症类型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29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路径,观察组29例患者均于常规基础护理之上,给予肿瘤患者临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路径如下:
肿瘤患者确诊期,往往存在较强的恐惧心理,对于未来需长期面对的化疗治疗及病痛身份转变难以接受。且患者心理、生理上均承受着较大煎熬,易出现暴躁、偏执、易怒情绪,部分患者对生活丧失希望,终日郁郁不堪[1]。此类负性心理均会导致患者不能正确面对现实,也会造成疾病快速进展,最终严重影响生活水平。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本着人本服务精神,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文化程度,采取不同的沟通技巧与患者展开交流;并在交流过程中表现出对患者足够的理解与尊重,倾听患者的诉说,耐心细致的开导鼓励患者说出自身焦虑与痛苦,以评估患者所存在的心理顾虑问题,合理作出疏导解决。以此确保患者有机会发泄负性情绪,避免紧张、焦虑、愤怒等心理情绪所致的夜不能寐、精神萎靡、血压波动等问题[2],保持平和心态接受医护服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同时,做好肿瘤患者社会支持工作,也是临终关怀不可或缺的内容;因为从患者自身来讲,随着疾病进展患者也将知晓病情的不可逆性,而出于家庭责任心考虑,不少患者认为自身已然成为了家庭负担,而潜在滋生自卑心理,乃至绝望心理。同时,不少患者因长期病痛折磨,个体治疗意志力也会持续下降,对于治疗产生厌倦,自卑自责同时,表现出明显的医护工作不合作情况[3]。所以护理人员应定期与患者家属联系,强化沟通,促使家属了解到家庭支持对患者情绪状态的重要性,并将自身了解到的患者心理状态及情绪顾虑,以委婉的方式告知家属,呼吁家属在情感方面给予患者支持,日常在患者面前保持足够的关爱及生活信心,消除患者潜在的悲观意识,用于面对疾病现实,于亲情关怀下走完剩余时光。
1.3 观察指标
护理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 SAS),实施本研究2组患者心理状态测评,2项量表均含有20个项目,且均为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每一项目为10分,得分越低即代表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越低。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纳入SPSS18.0软件作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行t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相比可知:观察组29例患者护理干预前的SAS均值为(37.57±5.85)分,SDS均值为(37.54±6.18)分;护理干预后的SAS均值为(33.15±6.02)分,SDS均值为 (34.08±7.87)分;对照组29例患者护理干预前的SAS均值为(37.44±6.32)分,SDS均值为(37.41±6.4)分;护理干预后的SAS均值为(31.81±5.082)分,SDS均值为 (31.71±5.88)分;相比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各项评分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但观察组评分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基于不同肿瘤患者的个体差异,受多元因素影响,终末期肿瘤患者极易出现各类负性心理情绪,抵触治疗、悲观失落,从而导致病情持续恶化发展,健康状态急剧下降,亟待临床合理重视关注[4]。
本研究中,观察组29例终末期肿瘤患者应用的优质心理护理模式,是基于患者精神紧张、恐惧心理消除之上,希望辅助患者坦然度过生命最后阶段而展开,通过对肿瘤患者个体心理状态的综合分析把握基础上,定向通过疾病基础管护、患者心理支持、家庭支持等心理护理路径,对患者的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心理实施了综合干预,从而切实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
从本研究2组患者的SAS量表、SDS量表测验结果对比可知,观察组29例患者的焦虑状态、抑郁状态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29例患者;由此相应表明了肿瘤患者临床关怀过程中,采用优质心理护理模式的价值,值得预后综合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明彩.心理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3):637.
[2] 葛日光.心理护理在晚期肿瘤患者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9):261-261.
[3] 秦毅.心理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1):115.
[4] 明英.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效果[J].现代养生B,2016,(3):246-246.
论文作者:邓秋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2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肿瘤论文; 状态论文; 对照组论文; 焦虑论文; 均值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上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