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通过PPP模式改善私营经济融资现状论文_沈琦

浅析通过PPP模式改善私营经济融资现状论文_沈琦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4

摘要:近年来,私营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占据的比例逐渐增加,对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就当前国内私营企业整体运营情况来看,资金短缺已然成为企业发展中普遍面临的一项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企业的长足发展和进步。面对这种情况,改善私营企业经济融资模式势在必行。ppp融资模式是一种新型融资方式,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本文首先对ppp融资模式进行简要介绍,并在基础上探讨如何通过该模式改善私营企业经济融资现状,以此来为日后私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PPP模式;私营企业;经济融资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社会经济市场得到了飞速发展,私营企业在市场中越来越活跃,企业数量和规模正逐年增加,并且逐步在整个经济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私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模块,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但近几年,由于私营企业融资困难,从而使得大部分企业经营艰难,效益低下,严重的甚至濒临倒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相关部门推行了PPP融资模式,以期通过一个全新的融资渠道,解决私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降低财政压力,稳定社会经济市场架构,促进社会经济市场的全面进步。

一、PPP融资模式概述

1、PPP融资模式概念

PPP融资是一种全新的融资方式,由于不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不同,所以对PPP融资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角度来看,可以将PPP融资模式定义为:政府部门、盈利性企业和非盈利性企业基于某个项目而建立的合作关系,通过多方短期或长期的有效合作,优化项目融资,最终实现“双赢”或“多赢”的合作模式。这一定义也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对其进行界定。狭义的PPP融资模式可视为一系列项目模式的总称,包括TOT、BOT和OBFO等。狭义的PPP融资比较注重风险分担机制的建立和衡工量值原则,在整个合作过程中,政府和合作企业全程参与到项目建设中,合作周期较长,信息也相对来说比较对称。而广义的PPP融资则主要指“公私合伙制”,参与合作的双方或多方主要是公共部门和私营企业,合作内容则主要集中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

2、PPP融资模式的优缺点

PPP融资之所以在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都有广泛应用,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该模式具有其他融资模式无法比拟的诸多优点。归纳起来,PPP融资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最大限度节约费用支出。项目建设前期准备阶段,合作各方共同参与其中,从技术、经济等多方面出发,探讨项目可行性。多方参与可以进一步提高项目的科学性和现实价值,同时可以促使项目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降低项目费用;(2)促进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过去的时间里,私营企业融资途径单一,多为融资租赁或不动产抵押,而在PPP融资模式下,投资主体逐步趋于多元化,参与融资的单位越来越多;(3)实现了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的互补。在PPP融资模式下,政府部门、盈利性企业和非盈利性企业都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而且通过多方合作,可以有效弥补各自的不足之处,使各项工作的开展均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升;(4)风险分配合理。对于融资风险的分配,PPP融资模式可以在初期来实现,因为政府部门的加入可以为其他投资商分担一部分风险,所以融资难度会大幅度降低,可以实现快速融资。当然,政府部门在承担风险的同时,也握有一定的控制权。

尽管PPP融资模式具有诸多优点,但该模式并不是完美的,同样具有一些不容忽视的缺点存在,比如说,从政府角度出发,因为在合作中要承担一定风险,所以合作企业的选择至关重要,但在选择合作企业时,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企业经营达到什么水平才能开展合作,缺乏一个标准作为参考。此外,由于参与合作的主体较多,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的难度,这对各参与方的管理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上述两个问题还需要相关部门在以后的时间里,采取相应的措施将其解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通过PPP模式改善私营经济融资现状

为了减轻财政负担,解决私营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国家财政部门开始将PPP融资模式应用到私营企业发展中,经过多年的实践,PPP融资模式在改善私营企业经济融资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但由于PPP融资模式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所以仍然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国内私营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完善对策,进而将PPP融资模式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PPP融资模式在私营经济融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PPP融资模式在私营经济融资应用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风险分担机制不合理。周期长、投资大是当前PPP融资项目的主要特点,也正因为如此,从而使得PPP融资项目具有较大风险。为了能够确保各合作方所承担的风险具有合理性,手摇任务就是确保风险分担机制科学、完善。然而就目前所实行的风险分担机制来看,却严重缺乏合理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政府部门在合作中的地位导致的。作为合作的投资方之一,政府部门除了是投资者之外,同时也兼有经营者和监管者的身份,所以项目设计初期,政府部门承担风险较少的问题普遍存在,这对民间资本来说无疑是不利的,对日后各投资方的合作也会造成影响。

其次是合作方之间容易产生纠纷。上文提到,在PPP融资模式下,参与投资的主体除政府部门之外,还有盈利和非盈利性企业,组织形式要更加复杂。在这种合作模式下,合作各方势必会在某些方面达不成共识,这些分歧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势必会导致各类纠纷发生,严重的甚至还会导致合作瓦解或项目失败。加上PPP融资模式在我国刚刚起步,尚没有健全的法律体系作为支撑,这使得运作中许多依据无章可循,更加剧了合作各方的矛盾和纠纷,不利于项目合作的顺利开展。

最后是缺乏相关法律法规。PPP融资模式若想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完善,对其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是不容忽视的。一旦缺少法律法规作为支撑,那么一切优化措施都将成为纸上谈兵,发挥不了实质作用。目前,国内对于PPP融资模式的规范还很少,并不能支撑该模式继续推广和完善。法律不健全、体系不完善已经成为制约PPP融资模式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

2、完善PPP融资模式的建议

针对当前PPP融资模式在私企经济融资中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将其解决:首先,设计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由于PPP融资的参与方较多,且风险承担问题直接关系各个主体的切身利益。因此,确保风险分担机制公平有效非常重要。在PPP融资方案设计初期,就应该根据各投资方实际情况,对项目建设中面临的风险进行合理分配。一般来说,想要确保风险分担机制合理,可以由私营部门承担建造、运营、技术等风险,政府部门则承担政治、法律、政策等风险。与此同时,风险分担机制的设计还应该遵循承担上限和回报相匹配原则。只有做到风险分担科学、合理,才能够促进项目合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对法律法规进行不断优化与完善。对于PPP融资模式现行的规章制度内容,应以新时期社会经济市场发展需求为依据,进行不断改革与完善,使规章制度与时俱进,能够在合作中切实发挥作用。与此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对各投资方合作过程中需承担的责任、义务、风险进行合理界定,为项目合作提供充足的参考依据,保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只有拥有了健全的法律体系作为支撑,才能够更好的推动PPP融资模式在私营经济融资中的合理应用。

最后,应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PPP融资模式的开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具有较高要求,不仅需要其对经济、财务、投资等领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而且对法律、技术也要有所涉猎。但就目前我国该领域人员的综合素质来看,却并不能达到这一要求。所以,加大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非常重要。国家应加强复合型、开拓型人才的培养,只有拥有一批专业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才能够保证PPP融资模式项目高效、及时完成,进而更好的推动私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从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解决私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已然成为国家财政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不仅关系着私营企业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而且对社会经济市场体系的完善也具有重要意义。PPP融资模式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方式,可以通过公私合作的方式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私营企业的运营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同时也推动了私营企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方坚,李文明.PPP融资模式特点、作用及推广[J].区域金融研究,2015(08).

[2]杜莹冰.新时期我国PPP融资模式问题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1).

论文作者:沈琦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7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

标签:;  ;  ;  ;  ;  ;  ;  ;  

浅析通过PPP模式改善私营经济融资现状论文_沈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