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输液致液体外渗及静脉炎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干预论文_张健

张健

[摘 要]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输液致液体外渗及静脉炎的影响因素,评价护理干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2015年10月,医院住院部收治需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纳入250例患者,对照组护理注重技术规范操作、输液管理,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例次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患者或家属满意率98.4%,高于对照组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留置针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时间、静脉炎控制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输液致液体外渗及静脉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用护理干预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延长留置时间。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输液外渗 静脉炎 影响因素 护理干预

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6.12.43

作者单位:271219,山东省新泰市,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

作者简介:张健(1976—),女,本科,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主管护师,研究方向:肿瘤科护理。

通讯作者:张健,Email:151685715@qq.com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fusion Liquid Leakage and Phlebitis Caused b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Zhang Jian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sis of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fusion liquid leakage and phlebitis caused by the impact of factors, evalu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application value.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5 to October 2015, hospital inpatient admitted to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transfusion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cluded 250 patients, control group nursing focus 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transfusion management operation, observation group nursing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dverse events time rate i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 or family intervention group patients satisfaction rate of 98.4%, 84.0%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Intervention group indwelling needle indwelling time, phlebitis occurred time, phlebitis control tim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fusion liquid leakage and phlebitis is the result of joint action of many factors,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reduce the risk of adverse events, extend the indwelling time.

Keywords: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fusion extravasation; phlebitis; lnfluencing factors; nursing intervention

静脉留置针(peripheral intraven catheter,PIC)又名“套管针”,是一种重要的输液工具,已基本取代头皮钢针,被广泛应用于儿科、神经内科等科室,调查显示仅美国每天便是用静脉留置针约1.5亿支,在我国约85%的病房输液采用留置针[1]。静脉留置针创伤小,留置时间相对较长,患者痛苦小,安全可靠,是一种较理想的短期静脉输液工具[2]。但需注意的是,留置针仍不能完全避免外渗、静脉炎等并发症,还可能出现堵管等不良事件。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静脉炎发生机制较复杂,与患者配合能力与依从性、护士操作与护理管理水平甚至病房环境密切相关。为提高留置针护理质量,降低外渗与静脉炎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满意率,本院试开展一次护理干预活动,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5年1月~2015年10月,医院住院部收治需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有静脉留置针指征;②血管条件良好;③入院后初次留置,仅1个月无留置史;④年龄>5岁;⑤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②依从性差,存在认知、精神障碍;③输液路径因非留置针原因变异,换其他方式输液;④恶性血液疾病。共纳入患者500例,其中男271例、女229例,年龄7~81岁、平均(45.6±15.6)岁。手背静脉325留,腋下静脉留置104例,其它71例。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305例、高中及以上195例。有家属陪护386例。有留置针史104例。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250例,两组对象年龄、性别、输液部位、文化水平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方法护理,主要包括置针、输液管理,主要内容如下。

(1)置针:①血管选择,首选粗直、有弹性、无损伤、血流丰富的血管,并避开其它输液侧、紧密瓣、关节等处,首选远离关键的体表浅静脉,次选足背静脉,必要时联合B超声检测;②以穿刺点为中心,擦拭穿刺点血管左右5cm、前后4~5cm范围皮肤,必要时两人配合,一人固定肢体,一人穿刺;轻轻转动针柄取出针套,右手持针顺血流方向15~30°入路,见回血或,压低较低入针,将外套管送入血管,拔出少数针芯,右手固定,将外套管送入血管0.2cm左右,送待,拔出针芯,无菌透明贴覆盖,三面粘胶,必要时标注穿刺、输液信息;③以5~10ml肝素盐水封管。

(2)管理:包括健康教育、输液巡视、静脉炎导尿管并发症鉴别诊断,对于陪护家属需做好指导,避免触碰、自行拔除针头,落实皮肤管理,避免穿刺输液部位出汗过多。

1.2.2 干预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主要内容为:①护士干预,强调留置针护理的重要性,提高护士对留置针的认识;②患者与家属干预,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丰富健康教育的方法,发放宣传图册,减少介绍哪些不能做,哪些能做,不能做主要包括自行拔管、撕扯输液管、抓挠输液肢体、剧烈活动等,能做的主要包括提液上厕所、适量的运动、非输液侧简单的活动等,简明扼要的介绍需注意事项,对于家属还应强调其发挥作用;③环境干预,做好室温控制,做好返航保暖工作,避免患者因寒冷等原因出现颤抖等肢体症状,避免因过于炎热出汗过多浸湿透明贴、胶布,控制噪音;④医嘱家属配备芦荟、马铃薯,若自觉输液部位瘙痒等不适,可切新鲜果实片覆盖,以减轻患者不适,配备辅助垫,若有不是可以辅助垫支撑腕部垫高输液侧。

1.3观察指标

留置针不良事件,包括穿刺感染、堵塞、针头脱出、非计划拔管、外渗、静脉炎等。留置针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时间、静脉炎控制时间。患者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

收集数据建立WPS xls数据表,以SPSS18.0软件进行数学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表示,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良事件与患者满意率

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例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干预组患者患者或家属满意246例,高于对照21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留置针已被普遍应用于临床,具有留置时间长、便于管理、柔韧性好、抗性好、对血管刺激小等优点,在儿科、老年患者中应用十分普遍,有报道显示其在家庭中应用液体外渗率、静脉炎发生率甚至低于普通门诊输液室,成为偶发事件,操作简单,极大的便利了护士管理[3]。但留置针作为一种侵入性输液技术,仍不可避免存在相关并发症,在输注特殊药物如高渗药物时,并发症发生风险明显上升。留置针并发渗液、静脉炎的直接机制包括针刺、拉扯、导管压迫等原因皮肤刺激损伤,针头漂浮失效刺激血管壁,药物自身药理学作用[4]。进一步分析,患者自身活动、护士操作技术不规范、导管固定不当、套针型号与输液血管不匹配等都可能产生以上负面作用,过去护士护理注重提升留针技术水平,注重确保一次穿刺成功率,但实际上对于输液患者而言,绝大多数时间是独处的,即使在科学、牢固的固定,若患者自行牵拉仍可能出现松动,同时不同护士对留置针重视水平不尽相同,许多护士对留置针缺乏足够的重视,认为自己护理技术已达到较高的水平[5]。最后,输液部位感染等不良事件还与皮肤状态有关,部分患者为易出汗体质,汗液浸湿敷贴甚至渗透层针孔周围,刺激被破坏的皮肤组织,为细菌定植创造了条件[6-7]。

故,医院在开展护理干预,提高护士对留置针护理的重视程度,注重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干预,做好环境干预,同时配备简答可用的静脉炎预防材料。结果显示,干预组良事件发生例次率、留置针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时间、静脉炎控制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提示干预确实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获得患者及其家属好评[8]。

参考文献:

[1]姚艳,槐宇,薛菲.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2518-2519.

[2]邱梅,张华.PDCA循环护理队降低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感染率的作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3,12(30):3772-3773.

[3]贾凤平.Y型静脉留置针在家庭病床输液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1):2577-2578.

[4]朱庆红.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11,9(8):1291-1293.

[5]赵智华,袁小平,周鑫. 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失败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 现代医药卫生,2015,S1:69-70.

[6]张玉芳,何丽,钟晓燕.护理干预对静脉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6),2748-2750.

[7]周迎春.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0,17(10),51-53.

[8] 张丽华,龙小兰,张红.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临床研究[J].四川医学,2008,29(06),792-795.

(收稿日期:2016-3-2)

(本文编辑:高丛菊)

论文作者:张健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年4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0

标签:;  ;  ;  ;  ;  ;  ;  ;  

静脉留置针输液致液体外渗及静脉炎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干预论文_张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