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修文物》对古籍修复工作的启迪与思考论文

《我在故宫修文物》对古籍修复工作的启迪与思考论文

《我在故宫修文物》对古籍修复工作的启迪与思考

佟燕华

(河南大学图书馆,河南 开封 475001)

摘 要: 《我在故宫修文物》讲述了故宫里被历史尘封的世界顶级破损文物和修复它们的师傅们。文章论述老一代故宫修复师对待文物格物致知的专业素养,80、90后年轻修复师对文物修复技艺的继承和发扬,结合古籍修复工作中的实践操作,提炼修复中的经验教训,探讨新技术设备在古籍修复工作中的运用。

关键词: 故宫;文物修复;古籍修复

一、引言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纪录片,并于2017年编辑成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为我们讲述了故宫里被历史尘封的世界顶级破损文物和修复它们的师傅们,他们“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深深触动了无数年轻人。

2017年11月,美国总统访华期间,习近平夫妇专程陪同特朗普夫妇参观故宫文物医院,参与体验书画修复技法。国家领导人对文物修复工作的重视,再一次引发公众尤其是90后对文物修复的浓厚兴趣。图书公藏界也有这样一群技艺高强的师傅们,他们让久经岁月风霜,残破不堪的珍贵古籍重获新生,让汇集了中华民族文明精蕴的国学经典得以在千年以后,不断融入后世子孙的血脉中。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考察孔子研究院时指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1]

2019年是国家文化部实施“中国古籍保护计划”第十二年。十二年间古籍保护修复技术也在快速传承发展和创新。笔者曾近距离接触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籍修复技艺传承人潘美娣、林明、万群、肖晓梅老师等许多古籍修复界的前辈。工作中老师们格物致至的作风和故宫文物修复师傅们精益求精的精神,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

二、修复必备的专业素养:思心一致慎重则必成

无论是瓷器、木器钟表修复、字画修复,故宫的修复师傅们对待手中文物都有妥善镇定、沉着从容的修养和气质。钟表组王津师傅修复的是乾隆皇帝最喜爱的“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是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时,把它作为特殊贵重的礼物敬献给皇帝的。它代表了当时西方最先进的制作技术和工艺水平。钟表机械传动系统极为精巧复杂,外表雍容华丽。故宫博物院的钟表大多数是孤品,没有配件可以替换。恢复钟表的走时功能还不是修复工作的重点,让钟表上所有的动物都活动起来,恢复他的演艺功能才是最难的。

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铁皮石斛中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的残留量………………………………………………………………………… 陈思颖,等(8):913

中国书画有着近2000年的发展历史,独特的结构技法,水墨关系以及用色等经过演变,发展出其独有的形式美。《我在故宫修文物》第三集中,杨泽华老师和他们的书画修复组,面对绢面残损断裂,画面有霉迹,二百五十年前的巨幅古画,是怎样进行修复的呢?这幅画没有作者落款,没有画面内容介绍,没有确切的创作时间。只有长时间一点一滴的观看分析,跟古画交谈。研究笔画之间的走势,对话画面里各种人物的表情形态、穿着举止,感受画中人的内心状态,感受作者当时的人生状态。

经过仔细的研究,肖晓梅老师带我们制定修复方案有可逆性原则:即修复后的古籍,必要时可采取措施比较容易地把修复材料从古籍上取下来。[3]和整旧如旧原则:即在图书修复时,尽可能地保持书籍原有特点,使经过修复的图书,在外观上尽量保持原貌,从而保证图书的资料价值、文物价值不因修复而受损。[4]采用干揭法在书页干燥状态下分离粘连在一起的书页。用较细的竹起子,力道柔和地把一张张粘连的书页从有缝隙的地方慢慢翘起一点点揭开,起皱折回的部位都一一展平,把生锈发黑的部位用竹起子沿边缘轻轻刮除。

经年累月地工作,一次次返工修改,换了谁也有不耐烦和心情不好的时候。漆器组闵俊嵘师傅说,“状态不好的时候我不会动文物,你端着它的时候,中间就容易出问题。有的时候可能一上午就工作一两个小时,心里很焦灼”。一定要把一天中状态最好的时候用在文物修复上。这像准则一样刻在每位师傅的心上。在中山大学古籍修复中心,修复清府刻本《钦定兵部处分则例》时,对这个准则有深刻体会。这本书封面封底缺损90%;护页、书口开裂、书脊缺损;部分书页霉变、水淹、粘连;有些书页受水部位絮化严重,整书起皱。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纪录片中年轻的80、90后小师傅们给沉闷寂静的故宫文物修复增添了不少新意。他们的加入使古老的修复手艺春意盎然,焕发出勃勃生机。他们坚守师徒传承之道,从开始的一支笔、一把剪刀、一把刷子,用简单的修复工具进行反复磨砺……到把谷歌眼镜、3D打印技术灵活的运用在修复工作中。他们是怎样逐步成长起来的?亓昊楠——第四代宫廷钟表修复师。他利用摄像、摄影、多媒体等技术收集修复技术的各种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一套更适用的修复办法。并通过外出考察、交流的学习机会,寻找一些新的材料、技术,用于修复工作更高效地进行。[6]在清洗零件时,他尝试使用国外进口专业药液,代替以前使用的煤油,效果好又不伤手。

三、修复必备的专业技能:古迹重修如病延医

前两天已经修好的一个零部件,由于工作室潮气湿度的变化又不转动了。师傅说:“干的时间长了,也就磨出来了。你要是坐不住,就只能改行呗。越干越没兴趣,这活儿就越转不了,越着急它越不转”。修复时,钟表破损比较严重,已经在库房存放一百多年,曾经有人修过但没成功。整个修复过程历时八个月,其间的艰辛反复百转千回,从王津师傅的话语中可以真切地体会到。师傅说:“主要你还得喜欢他,越干越有兴趣,你就能坐得住,就不觉得枯燥,你要真是说干不下去了,干脆就先到外面溜达溜达转转,回来再干,这样可能比刚才没有耐心地干下去更好!心情烦躁的情况下,还容易出娄子,弄不好一个毛病没有解决,又添一个毛病”。[2]

通过古画上官员的帽子,庭院的竹子,主要人物的动作神态来确定它的创作时间和主题。最终故宫修复师傅们确定这幅画是:乾隆皇帝给他母亲崇庆皇太后过八十大寿的祝寿场景图。然后他们运用现代科技对画中颜料进行测试,分析出画师当时作画时的颜料产地,为修复过程中全色这一阶段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最终修复方案的确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湿揭光绪年间一幅贴在门扇上的画作时,杨泽华老师说:“浆糊抹得不是特别厚,不知道那人长什么样?一定是高高大大的。”——隐约中,我仿佛看到紫禁城里一个高高大大穿着长袍马褂的清朝官员,在门框上刷着稀稀的浆糊,认真地对准门框粘贴画作。

我国装潢学古籍《装潢志》云:“古迹重装如病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剂而毙,上品名迹视之匪轻,宝书画者,不可不究装潢。”修复师就像医生,残破的传世书画就像病重的病人。修复前要对书画的版本年代、装帧形制进行仔细鉴定,通过观察其破损情况,分析流传过程中导致书画破损的各种原因,对残破的纸张进行科学仪器检测,制定出相应的修复原则修复方案,经过洗、揭、染、溜口、补、托、裱、压、折、锤、剪、装、订等技术,操作时如医生为病人做手术一样必须屏息凝神如履薄冰,才能使书画流光溢彩,复原其神韵。

修复民国地契时通过研究它的文字内容,上写有“立卖约人卢玉珠” “因不便” “出卖与卢玉清名下” “两家情愿恐后反悔立约为证”等字样。可以看出,立卖约人当时由于种种生活无奈和不便出卖了自己的土地。又从它的破损情况:纸张折叠处断裂缺损、卷皱、有蛀洞、水渍、油渍、锈渍等。这是一张普通人家的土地买卖契约,它不同于名贵书画,所以持有人没有妥善地进行收藏保管。修复时用纸张厚度不能超过0.2~0.4mm的薄皮纸,撕成长条状,溜补地契折叠断裂处;对蛀洞锈洞的修补时,补纸的颜色、质地、厚度与帘文要与原叶相仿,边缘必须有毛茬,补纸与书页黏连处应控制在2mm以下。修补过的地方要不缩不皱,平整洁净,无浆糊痕迹和水渍。[5]书画藏品往往百八十年修复一回,现在的人,可以看出当时书画的作者、收藏者、修复者的技艺和生活痕迹,甚至可以猜到,他们当时的心理和外貌,真是穿越古今的奇特体验!

钢制安全壳(C V,Containment Vessel)是核电站反应堆第三道安全屏障,也是最后一道安全屏障。我国在建的AP1000三代核电机组,现场钢制安全壳的焊接所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手工焊,焊工劳动强度高,焊接效率低;同时,手工焊接容易受工作环境、焊工状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焊缝质量不够稳定。在西方发达国家,自动焊工艺已成功应用于核电机组钢制安全壳的拼装焊接。因此,为适应我国核电产业快速发展、缩短安装周期、提高焊接质量,有必要研究核电站钢制安全壳自动焊工艺,并逐步应用于工程建设中。

四、科技创新设备在修复行业中的运用

此书书页表面看上去缺损不严重,但由于留存时间久远,纸张酸化脆化严重,一触即破。一经手操作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就出来了。把书页喷湿展平、连口补缺后,觉得书页补过后不太平整,就又喷了一点水,当时想赶在下班之前能再补一张,就急切得提起两边书页天头,可是书页不但没提起来,反倒被我又撕裂了一个很长的裂口。当时的心情真是糟糕透了。后来反思:书页本身太薄且脆化已经不受水了,此时喷水一定要注意适度,就是上完吸水纸也不能马上提书页,要等补过的弱化脆化部位稍干一些再提起。真是:一切言行,都要安详,十差九错,只为慌张啊。在中大修复室能经常听到潘美娣老师说:“不要着急,慢慢来”。现在想想,这简单质朴的话语,不就是潘老师从业几十年提炼的七字真言么?

图5展示了一个跨越3个块区域b2、b5、b8的缺陷,上一步中利用了连通域标记的方式对其进行了合并,使得跨块缺陷处于同一连通域。假设该跨块缺陷的连通域标号为m(m

古籍保护与修复领域的科学现代化在近十年间迅猛发展。其技术和设备广泛运用于各大型图书馆博物馆。装具方面有多种型号的无酸纸装具,具有防虫防霉防潮防尘防光照等功能,隔离外界酸性物质和污染物对书籍的影响,延缓纸张的老化,延长古籍的寿命;修复材料方面有各种小型工具,小型定位烙铁、卧式电脑拉力仪、纸张厚度仪、纸张脱酸溶液喷雾、LED手持放大镜、PH值测试仪、热空气笔……使修复工作精确省时,为科学化修复提供了方便;大型修复设备方面有纸浆补书机,运用于近代文献和少数民族文献的修复,它依靠负压抽吸功能将纸浆纤维填补在书籍的缺损部位,大大提高了书籍修复的工作量和工作效率。充氮除痒灭菌器采用无氧杀虫系统和气密装置舱门设计,能安全无毒地杀灭书籍里的虫卵,延长了古籍的寿命,保证了修复人员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下进行工作。

Bin 707:名字源于波音707,而非酒窖编号,多产区混酿的单一品种赤霞珠葡萄酒,首个年份1964。

我国失传已久的开化纸制作工艺,将在复旦大学杨玉良院士团队的研究下得以复活;2017年4月由浙江图书馆编撰,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籍修复纸谱》问世,它收集了我国19个省份,146种古籍修复用纸,由国家图书馆古籍保护科技文化部重点实验室对其进行技术检测,为古籍修复纸张提供了高品质的材料资源,和科学性规范性的纸张选配依据。[7]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国家图书馆协同研究项目“古籍脱酸及加固技术装置协同创新研究”已正式启动。相信不久,无水液相脱酸法、古籍大批量脱酸技术、古籍纸张加固设备、加固方法等现代化高科技技术将在古籍修复工作中得以广泛运用,将对古籍修复技术和工作效率产生重大的影响。

五、结语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决策部署,深入做好“十三五”时期中华古籍保护工作,2017年8月文化部颁发了《十三五时期全国古籍保护作规划》。在基本原则中指出:坚持抢救第一。把握古籍具有易损性、不可再生性等特点,重点加强对濒危珍贵古籍的抢救,加大古籍保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培育古籍修复人才,改善古籍存藏条件,提升古籍修复能力。在重点任务中指出:全面提升古籍修复能力。加强珍贵古籍修复,促进古籍修复技艺传承发展,加强古籍保护技术研究。[8]古籍修复研究与技法的传承创新实践任重而道远,还需我们不停地探索积累经验,才能更好地为古籍续命,让经典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参考文献:

[1]王守国.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N].河南日报,2015-10-22第006版“政教科文”.

[2]萧寒.我在故宫修文物[EB/OL].2017-4-11.http://v.sogou.com/series/orswyzlqnrqxsxzvhe2dcobybhhnfvg2xhfltlgq33hmjtxp.html.

[3]杜伟生.古籍修复原则[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7(4):79-83.

[4]杜伟生.中国古籍修复与装裱技术图解[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3-5.

[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WH/T23-2006《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2006-10-01.

[6]头条号.江南收藏家.[EB/OL].2016.2.24.http://toutiao.com/i6254857422439973377/.

[7]浙江图书馆.中国古籍修复纸谱[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1-6.

[8]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关于印发“十三五时期全国古籍保护作规划”的通知.2017年9月6日.http://www.gov.cn/xinwen/2017-09/06/content_5223039.htm.

Enlightenment and Thoughts on the Restoration of Ancient Books from “I Build Cultural Relics in the Palace Museum”

Tong Yanhua
(Henan University Library, Kaifeng Henan 475001)

Abstract: “my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Imperial Palace” tells the story of the the Imperial Palace cultural relics repair by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s top cultural relics and repair their broken Xun master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storation of the old generation of the Imperial Palace cultural relics Gewuzhizhi division treat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and carry forward the 80, 90 young teachers inherit the restor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repair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operation of ancient book restoration, refines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and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in the restoration of ancient books.

Key words: The Imperial Palace;Restoration of cultural relics;Restoration of ancient books

中图分类号: G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079 (2019) 21-0149-03

作者简介: 佟燕华,女,满族,河南开封人,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情报文献学、古籍保护与修复。

标签:;  ;  ;  ;  

《我在故宫修文物》对古籍修复工作的启迪与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