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珠算发展的新里程——《世界珠算通典》评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珠算论文,世界论文,新里程论文,通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元月,由东瀛传来了喜讯:珠算史专家李培业、铃木久男主编,中日两国专家学者共同编写,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珠算通典》一书,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亚太地区出版家联合会设立的APPA出版奖评选活动中,荣获学术类图书金奖。该书从酝酿到出版发行,历时近六年,凝聚了编著者和出版者的大量心血,这次获奖来之不易,可庆可贺。
泱泱中华大国,上下五千年,有着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中国珠算是这一文化的一朵奇葩,是国宝。它不仅作为一种千载流传的算具、一种古代文化遗产传至今日,而且它所形成的一整套独特、简洁、实用的算法体系,在我们的现实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它在筹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算法体系,比现代数学的另一流派——公理化演绎体系,更能迎合计算机的发展。所以,它不仅不会被计算机所淘汰,而且还将对计算机的发展辟出意想不到的蹊径。与此同时,它也将从和计算机的融会中,获得长足的发展。
珠算的故乡在中国,中国珠算传遍全世界。明代程大位的《算法统宗》和现代华印椿的《中国珠算史稿》,在中国珠算图书史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反观近十多年来陆续出版的一些珠算图书,均在理论深度、知识容量、最新科研的反映等方面存在较大的欠缺,未能全面、深入地反映中国和世界各国珠算发展的状况。《世界珠算通典》的问世,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该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知识、珠算初级方法、珠算高级方法、珠算史、算具、珠算教育、珠算比赛及鉴定、各国珠算发展状况、珠算团体组织、珠算刊物、趣味算题,其他等十二个部分,并附有20幅彩图和中日珠算大事年表、中日英珠算术语对照表等。如此全面、系统、深入地介绍珠算科学的书籍,在当今世界是绝无仅有的,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它的出版,将对珠算文化的积累,对珠算这门学科在世界各国的交流和发展,对计算机的发展和研究,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纵观全书,其主要特点是:
一、知识容量大。《通典》是一部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选材广泛、资料翔实的工具书。全书列有二千余词条,对古今中外珠算知识均作了反映。既有古代的各种算法,又有最新的发明创造;既有近些年重大考古发现的详细记述,又有珠算与电子计算机接轨的研究成果;既有中国珠算介绍,又有世界各国珠算简述,其中特别对日本珠算重点加以介绍。如此全面介绍外国珠算的珠算图书,实属罕见。它在知识容量方面为世界珠算辞书之最。
二、学术价值高。以往的珠算类图书,多是介绍珠算的计算方法,未深究其理论。本书的作者中有很多数学教授,故对珠算中很多结论均给予了数学的严格证明。在珠算基础理论方面,本书作了可贵的探究,如珠算公理、中进率定理、最少珠数定理、对称性定理等最新科研成果的提出。这些,虽可能有不完美之处,但它开了珠算理论研究之先河。在珠算算法方面,总结归纳了传统方法和技能,并以现代观点对这些方法作了阐述和整理。而且在此基础上详尽地介绍了中、日两国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珠算算法研究的新成果,如珠算代数、珠算几何等等,反映了珠算发展的全貌。在珠算史方面,《通典》对世界各国,特别是中国各种古算具、古算法、古算术的介绍,对中日历代珠算家的介绍,对近几年来珠算考古方面的重大发现的介绍,以及对各种珠算史学的传误进行的重新订正,都反映了珠算史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珠算史有关条目的编撰,是该《通典》最具有价值、最为精彩之部分。两位主编均为珠算史家,造诣颇深,自然就会有点睛之笔。在算具方面,著者提出了算盘分类法,这对珠算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
三、趣味性、实用性强。珠算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应用十分广泛,但在电子计算机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珠算也面临着生存问题的挑战。《通典》的著者通过大量事实论证了珠算存在的价值,以及为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应进行的改进和使它永葆其计算技术上的价值的具体方法,从而使该《通典》具有了较强的实用性。同时,《通典》中还收编了大量的珠算趣题。这些趣题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长期实践中发现的精彩而富有美学价值的实例,对激发初学者对珠算的兴趣极为有益。
《通典》的出版,标志着中国乃至世界珠算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正如数学教授孔庆新所认为的那样:“《世界珠算通典》堪称当代珠算巨著,……此前尚无这样高质量的珠算著作出现。”
当然,“金无足赤”,首次在国际范围内组织编写这样一部全面反映世界各国珠算科学知识的大型辞书,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比如,由于作者间稿件写作水平和进度的限制,某些国家的个别作者的稿件未能编入;在反映珠算与电子计算机接轨的最新成果方面,论述不够充分;词条索引的编排上存在简单化的现象,等等。这些,将有待于作者在该书再版时加以解决,以使其更加完美。
标签:通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