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案例式教学方法探索
于姗姗
摘要: 本文将通过对《经济学原理》应用案例式教学方法的意义进行介绍,同时阐述选择《经济学原理》案例的基本原则,进而设计教学案例,展开教学实践和分析,以期为有关教师提供可靠参考。
关键词: 《经济学原理》;案例式教学;知识创新;教学设计
引言:案例式教学方法多被用到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电子商务、会计以及国际贸易等专业当中,而《经济学原理》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运用此方法,以便让师生、生生间一起展开研究,引导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实践应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经济类专业中,《经济学原理》是其核心内容,教师应对其予以高度重视。
一、《经济学原理》应用案例式教学方法的意义
(一)全面提升教师科研、教学水平
案例式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教师认真备课,准备最合适的教学案例,并且要确保理论知识点能够和教学案例相符,同时保证课堂探讨得以有效组织,以便顺利解答每一名学生所提出的不同问题[1]。这就要求教师全面掌握自己应当做好的各项准备工作,对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全面熟悉,对各种案例进行充分积累,对案例进行及时更新。而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能够促使学生不断提出全新的观点、问题,这也使得教师能够主动思考,进而在课后主动对各种文献进行查阅,并从中得到新的收获,最终全面提升了教师的科研、教学水平。
(二)充分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引用和课本理论知识紧密相连的经济学教学案例,相比于单纯理论讲解,能够避免学生拥有乏味、枯燥的情绪,从而引导学生主动联系理论与实际,进而使得整体课堂学习氛围更加轻松、和谐,最终使学生明确《经济学原理》理论知识的实践意义,充分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探索兴趣。
(三)满足课程实际需要
在通常情况下,《经济学原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其教学目标主要是对学生对实际状况展开分析的能力加以全面培养。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往往会涉及到各种理论知识,包含了完全竞争理论、消费者选择理论以及厂商生产等理论,这些理论都属于对社会实践以及有关现象的一种总结性理论。借助最新教学实践案例结合理论展开教学,不仅是对课本理论知识的验证以及解释,更能够将《经济学原理》生动性全面体现出来,这也是《经济学原理》课程的实际需要。
二、选择《经济学原理》案例的基本原则
(一)多样性
《经济学原理》课程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因此教师在筛选教学案例的时候,应当选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最常见的事情,或者筛选宏观的国家层面案例,比如选择国家政府有关部门对经济进行刺激的相关政策、方针等[2]。除此之外,教师应当结合理论知识合理选用国外或者国内的案例,需要的时候可以同时列举国内外两个教学案例,例如在讲解经济增长相关知识时,便可以充分比较中日两国间经济增速,随后和学生共同研究两国的经济增速差别点、相同点。
为了能让学生可以有效吸收价格弹性以及均衡价格的有关知识,同时把相应的前后知识充分联系起来,应当将有限的课堂时间细分成几个阶段:
(二)典型性
正如上文所述,《经济学原理》课程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关联密切,相比于其他课程拥有更多的案例选择,而这不仅是《经济学原理》的重要优点,也是其案例式教学方法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它会让教师在筛选案例时遇到如何选择难易程度合适、趣味性强且较为典型的案例。例如,教师在讲解“宏观经济财政政策以及其作用”相关知识时,便可以选择“微刺激”相应的典型案例,以便和学生共同进行研究。
(三)新颖性
(2)蛋白质含量的测定[10]:取100 μg/mL牛血清蛋白标准溶液0.2、0.4、0.6、0.8、1.0 mL分别加入到试管中,用超纯水补充到1 mL,再分别加入5 mL考马斯亮蓝溶液并混合均匀,放置5 min后依次在595 nm处测定吸光度,用Excel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以吸光度为x,牛血清蛋白浓度为y,绘制标准曲线。
在讲授有关“均衡价格和价格弹性”相关内容时,按照集体学习的实际需要以及学习内容特殊性,教师可以选取两类案例,即:
三、设计教学案例
步骤6:若i=n,算法结束,计算定位误差:其中EROi表示每个未知节点的定位误差;平均定位误差用节点通信半径归一化后的相对定位误差表示,EROAVE表示平均定位误差,(xR(i),yR(i))和(xE(i),yE(i))分别表示第i个未知节点的实际坐标和估计坐标,n表示未知节点总数。
(一)价格案例
教师为了能够对价格波动规律以及均衡价格的实现进行全面说明,可以选择自2016年至今大蒜、生姜等农作物价格波动的案例,并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将关于价格波动的各类热词写在卡片上。
(二)公司案例
1.衔接教学内容的创新
四、教学实践
(一)具体实施
总之,知识来源于实践。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合作的素材和机会。有效的课堂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提高能力。
由于椰子不但为人们提供稳定的经济来源而且提供食品和营养保证,所以在过去的30年中,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椰子种植面积明显增加,萨摩亚的种植面积也成倍的扩大,而椰果的采摘问题恰好是制约椰子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椰果采摘机的研究大大吸引了科研人员的注意力,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也成立了专项的椰子研究所。
(1)第一阶段:此阶段主要是引入案例,让学生将与价格波动相关的各种热词写在下发的卡片当中,其目的主要是将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对价格变动的规律、趋势等加以关注,以便为接下来的学习夯实基础。
(2)第二阶段:教师在此阶段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辅助设施,为学生播放有关学习内容的幻灯片,让学生们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浏览绿豆、大蒜以及生姜等农作物价格的变动趋势图,从而将价格变动现象上升至宏观经济角度,以便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能力以及总结能力。
(3)第三阶段:以“感性认知”为基础,推动学生深入思索三大价格变动形式,即均衡、上涨以及下跌。随后,教师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卡片下发给学生,让其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出他们脑海中对“均衡”的理解,教师对其进行评价以及总结。
(4)第四阶段:此阶段重点探讨对价格变动产生影响的关键要素,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先进行提问,如“在人们平时生活当中,产品价格是否始终处于均衡状态?”进而引导学生思索“大家认为对价格变动产生影响的关键要素都有哪些?”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随后把讨论出的结果分别写在组内的活页上,最终引导其总结出每一组的结论。
在案例式教学方法中,教师应当确保案例得到及时更新,以便确保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最新事件和理论基础知识相结合,调动学生探讨积极性。学生正处于充满活力的青春时期,对社会中的各类热点问题十分关心,个人看法千差万别,同时也会拥有很多困惑,亟待教师帮助解惑。例如在学习有关就业、失业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把学生最为关心的“就业难”案例引用到课堂当中,并且及时更新数据,从而充分激发出学生的探讨、学习欲望。
(5)第五阶段:组织小组代表归纳总结活页上的影响要素,进而得出关键要素,即需求价格弹性以及供给价格弹性。随后把公司案例导入进来,让学生在组内探讨哪部分属于需求弹性,哪部分属于供给弹性,哪部分的弹性较低,哪部分的弹性较高等,并且让学生总结归纳出相应的公式、含义[3]。最终借助成本和价格的“跷跷板”原理图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对于制造方而言,工资以及原材料缺乏弹性,且为正弹性;但是产品的营销价格具备弹性,且为负弹性。同时还要要求学生深入思索:“若企业产品的成本上升、价格下跌,企业应当采取哪些措施确保自身能够顺利渡过此艰难时期?”
(二)创新设计
教师为了能够在团体中进行自主学习,掌握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及其联系、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可以选取和以上农作物存在上、下游关系的相应企业案例。比如将蒜、糖或者豆当作生产原料的食品企业等,将棉花当作生产原料的服装、纺织企业等。上述案例都能够在每天的新闻报刊上寻找到,教师应当主动从中及时收集最新的案例动态,这不仅能够确保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开展,又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自身的各项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容易地理解并学懂高中化学基本原理,要在化学实验课堂中引入多样化的信息化技术,这样既能够保证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学习时的新鲜感,又能够缩短化学实验的教学时间,提升教学效果.而信息化技术包含的方面比较广泛,在其中对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起到促进作用的有下述的具体几种.
在价格理论当中,价格弹性以及均衡价格的相关知识属于其最关键的理论内容,更属于微观经济学当中相应理论的核心基础,它能够将消费者行为理论、市场理论、价格理论、成本理论以及生产理论等重要内容全部联系在一起,并且使之和其他理论相联系。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价格弹性以及均衡价格分属于独立、不同的授课内容,很难让学生将二者有机联系到一起。因此,在创新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可以将其有关案例紧密联系到一起,使学生能够连续展开讨论,把相关内容构建为一个知识整体。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相关原理把《经济学原理》内容和课程后续内容展开有效衔接。
2.创新教学方法和理念
教师在为学生讲授与“价格弹性以及均衡价格”有关的知识内容时,可以运用“行动导向”的全新教学理念,以小组团队为基础促使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对相关案例进行创新,将以往单一、固定的教学模式替换成活页挂纸法、小组讨论法、卡片教学法以及头脑风暴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创新教师的教学方法,使教师能够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位置上,全面增加师生之间的全方位互动和交流,进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热情,最终使之能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教师开展的相应教学活动当中。
这个小区也有曾经的辉煌,它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石油系统的家属院。当时,这里住了二百来户石油战线的职工与家属。大家几户共用一个厨房、一个厕所,亲近得如同一家人。东家今天包了饺子,必然给西家尝尝;西家明天炖了老母鸡,肯定留给东家荤腥。可是,时过境迁,曾经的一切都成了明日黄花。如今,这里大部分住的都是石油部门的离退休职工。老人们恋旧,在这里,他们似乎还能感觉到当年的意气风发,彼此之间还能有个熟脸。我的父母退休后也住在这里。
结论:总体而言,案例式教学方法在教育事业中属于一类挑战性较高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此方法,要求教师应当对原本知识架构全面了解,并且努力创新教学模式。只有如此,教师才能够在《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蔡荣江.微课应用于《经济学原理》教学模式中的设计研究与实践[J].山西青年,2016(23).
[2]时小侬.浅析实际经济案例在《经济学原理》解读中的重要性[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1):88-90.
[3]汪琳,韩可卫.经济类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机制研究——论研究生《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J].高教学刊,2016(23):81-82.
(作者单位:辽东学院)
作者简介: 于姗姗,(1980-)女,汉族。辽东学院经济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经济学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