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消炎方联合针炙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论文_陈信佳,关敏霞

中药消炎方联合针炙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论文_陈信佳,关敏霞

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545001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消炎方联合针灸治疗骨性膝关节炎患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随即选取我院中医科门诊2015年7月-2016年7月间收治的85例患有骨性膝关节炎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西药治疗,实验组42例患者给予中药消炎方联合针灸治疗,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实验组有28例患者治疗有效,对照组有26例患者治疗有效,其中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5.2%vs85.7%)。结论:对患有骨性膝关节炎的患者给予中药消炎方联合针灸治疗,可以有效患者患者膝关节红肿、疼痛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中药消炎方;针灸;骨性膝关节炎;临床护理

骨性膝关节炎主要见于中老年人,且近些年来临床发现老年患病率在逐年升高,骨性膝关节炎又称为退行性骨关节炎,主要是指患者由于早年膝关节损伤以及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骨密度降低、骨骼中钙离子的沉降率增加,膝关节软组织出现水肿炎症,临床出现膝关节红肿、疼痛、伴有膝关节活动障碍等临床症状[1]。本次实验通过对我院近1年收治的85例患有骨性膝关节炎的患者分别给予西药治疗以及中药消炎方联合针灸治疗和有针对性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近1年中医门诊收治的85例患有骨性膝关节炎的患者,实验组42例患者,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在55~83岁,平均年龄在(67.2±2.6)岁。,病程在2-9个月,平均病程在(6.2±0.6)个月。对照组43例患者,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在56~79岁,平均年龄在(65.2±2.8)岁,病程在2-8个月,平均病程在(5.8±0.6)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任何明显的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排除标准:(1)排除患有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损伤的患者[2]。(2)排除患有胃炎以及消化道溃疡的患者。(3)排除患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在知情同意下签署相关协议,均为自愿参与本次实验。

1.2方法

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硫酸氨基酸葡萄糖胶囊(生产厂家:永信药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台中幼狮厂,国药准字:HC20130008)西药治疗,其中硫酸氨基酸葡萄糖胶囊每天3次,每次口服2粒。实验组42例患者给予中药消炎方以及针灸治疗以及有针对性的护理,其中中医消炎方的药物组成:黄柏、大黄、姜黄、陈皮、白芷、山枙子、透骨草、白鲜皮、鸡血藤.等(《医宗金鉴)金黄膏)。用醋将药粉调成糊状用纱布制成片状外敷于疼痛处,将药膏敷于患处并于红外线灯照射,非急性期且无水肿情况下可以照灯,促进药物吸收.针灸选取:患侧足三里、外膝眼、内膝眼、阳陵泉、阴陵泉为主穴,并辅以阿是穴、血海、梁丘等穴位为辅助穴位每天针灸一次,每次行针2-3次,每次约20分钟。相关个性化护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前,应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向患者讲解临床治疗过程以及相关注意事项,防止患者由于情绪紧张等原因造成进针困难以及晕针等意外事故的发生。(2)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包扎时,应注意力度,防止包扎过紧或者是过松。与患者进行适度的沟通和交流,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并嘱患者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可适量活动趾指末端。换药时,应注意患者患处皮温以及皮色的改变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骨性膝关节炎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其中骨性膝关节炎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评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分型临床表现

显效患者膝关节红肿、疼痛等症状消失,膝关节运动正常。

有效患者膝关节红肿、疼痛等症状与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变,膝关节运动轻度受限[3]。

无效患者膝关节红肿、疼痛等症状没有消失,且膝关节运动受限严重。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组别 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实验组42 28 12 2 95.2%

对照组43 26 10 7 85.7%

X2值5.627

P值<0.05

3讨论

目前西医治疗的主要方式是使用硫酸氨基酸葡萄糖胶囊,从而改善患者膝关节红肿、热痛的症状。骨性膝关节炎中医将其归属于“痹症”的范畴,临床认为本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发病人群多为老年人,患者肝肾亏虚,精血不足,无以充养骨髓,经筋,外寒风、热、湿之邪,内陷筋脉。中医消炎方中黄柏、大黄、姜黄、天花粉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红肿疼痛的症状、陈皮、白芷、厚朴、苍术等等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用醋将药粉调成糊状用纱布制成片状外敷于疼痛处(醋调有消炎作用)将药膏敷于患处并于红外线灯照射(非急性期且无水肿情况下可以照灯,促进药物吸收),红外线照射(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药物吸收提高疗效),针灸选用膝关节外膝眼、内膝眼、阳陵泉、阴陵泉等穴位具有调理膝关节血运的作用。在对患者给予中药消炎方外敷以及针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的护理,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对患者给予相关日常指导,有利于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本次实验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其中实验组有28例患者治疗有效,对照组有26例患者治疗有效,其中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5.2%vs85.7%),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对患有骨性膝关节炎的患者给予中药消炎方联合针灸治疗,可以有效患者患者膝关节红肿、疼痛的临床症状,在中医临床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提高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信任,提高患者临床用药的依从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资料:

[1]高伟芳.中药消炎膏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J].海峡药学,2016,01(13):171-172.

[2]张亦廷,刘农虞.经筋针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文献研究[J].中国针灸,2015,13(51):102-110.

[3]黎沛裕,陈海鹏,丘宏龙.原发性膝骨关节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中医研究,2014,11(14):72-75.

[4]李勇,龚利,姜淑云,朱清广,黄斌.中医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02(13):101-104.

论文作者:陈信佳,关敏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  ;  ;  ;  ;  ;  ;  ;  

中药消炎方联合针炙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论文_陈信佳,关敏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