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逐渐提高,国内经济行业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特别是以建筑业为代表的重点经济行业也实现了信息化的转变,无论是施工技术还是施工质量的要求也日益严格。目前,大部分国内建筑企业和单位在水利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到钻孔灌注桩技术,作为要求十分严谨的建筑技术,钻孔灌注桩过程中也常常会受到来自外界的干扰因素所影响,从而对水利工程的最终质量造成破坏。文章首先对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价值做出了简要论述,然后分析了目前该技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弊端,最后就如何完善和强化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说明,旨在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水利施工;钻孔灌注;地基;丈量钻杆;漫灌深度前言: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施工环境的承载与保护,因此需要应用到多种科学施工技术。钻孔灌注桩凭借其“低噪声”“低震害”以及“高承载力”的技术特点成了大部分水利工程中的首要建设手段。建筑企业如果能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严格技术把关,不但有利于技术应用效率的提高,还能够促进水利工程质量的性能的完善。
1 钻孔灌注桩技术简介及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价值水利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施工地基土位置上打桩钻孔,再桩孔位置处安置钢筋笼以及桩以满足后期施工的需要,一般采用机械或是人工方式完成。
根据钻孔办法的特点一般将钻孔灌注桩分为两种:即沉管和挖孔。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钻孔灌注桩技术基本能够保存工程的结构功能,让工程经济利益实现最大化,因而应用优势和价值较为明显。但根据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特点,在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过程中应重点专注其隐蔽性以及复杂性,施工者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功能的完善与否。
2 钻孔灌注桩技术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弊端水利工程中得钻孔灌注桩技术运用已经有几十年得时间,在技术操作上也积累了不少经验,然而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条件得双重影响导致施工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不足和弊端。
2.1 勘测操作不当导致的计算误差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对钻孔得高度以及深度进行勘测,根据勘测数据规划下一步的施工操作。施工者在测量过程中忽略了废弃物的二次回填,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施工废料、废水和泥渣,测绳遇到水长度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往往会导致测量数据的不精确。此外,一些施工者本身缺乏基本的施工技术和专业水平,对丈量钻杆等一些常用的测量方法不熟悉也会造成数据误差。
2.2 钻孔垂直偏差过大引起的卡钻、脱孔根据钻孔灌注桩技术运用过程中要求钻孔和桩位保持一定的垂直角度,一半来说要求垂直偏差保持在灌注桩长度的百分之一以内,同时要求偏差范围不能超过五十米,一旦不能在施工过程中把握住钻孔垂直度将会导致钻头卡死在桩孔中,甚至是孔洞脱落。
2.3 钻孔深度不符合工程标准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实际施工中有三个施工要点,分别是塌孔、出灌以及埋管,必须保证三点钻孔符合施工要求才能够让钻孔深度与工程标准保持一致,否则将造成导管不畅或是钢筋下潜不足,埋下工程质量隐患。此外,一些施工者在钻孔灌注桩之前没有对地基的地质环境做好全面的了解和调查,两个控制间的互相干扰情况严重,一旦不能控制好施工速度,在地质环境较差的地基上过长的搁置钻孔不及时灌注,坍塌现象也会频频发生,工程安全难以保障。
3 完善和强化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3.1 前期准备3.1.1 人员准备人员准备包括管理人员准备和技术人员准备,由施工委员会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施工设计图纸,并考察施工场地地形、地质以及周围环境情况。
重点做好地基钻孔标记,全面掌握施工技术要求,明确工程验收标准,根据施工进程安排开始作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2 材料准备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准备有水泥、砂纸以及钢筋等基本施工材料,除了准备一定的施工材料数量之外还需要对材料做好质量安全保障工作,可以通过抽查的方式来检验混凝土配比是否达标。
3.1.3 场地准备水利工程施工首选需要选取合适的施工场地,场地的地形、地质条件都是选址的参考依据。一些施工场地土质较软,地形条件复杂,不满足施工要求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土质夯实、更换、搭建施工平台等方式解决。此外,还要保证施工场地的水电条件能够满足水利施工需求。
3.1.4 地基桩孔准备根据施工设计图纸确定桩孔位置,特别是桩位的长度以及放线量等数据都对施工者的预估技术有较高要求。此外,为了保证桩位恢复和核对,应该加强各个桩的四周绑点控制。
3.2 技术应用3.2.1 钻孔定位在前期准备过程中,施工者已经对桩位和放线量有了一定的把握,在实际作业时需要对钻孔位置和中心做好再次确认,特别是对对孔位和基准标高进行重点检查,位水利工程质量把好第一关。
3.2.2 开孔作业将持力层孔深情况与等高线进行对比,再根据钻孔工具自体重量以及吊挂参数等计算和检验,通过试成桩提取岩样标准,保证灌注桩入岩和桩体入持力层符合科学标准,分析地基岩石层构成情况,对土质情况开展多点监测,对岩石持力层和界面反应做好记录。同时,由于磨盘参数的不稳定性,需要就钻孔垂直与平整标准进行时刻控制。
3.2.3 清孔作业清空作业是继开孔作业之后的一项重要工程善后工作,具体就是对钻孔递补位置中残留的石头和泥块击碎,单位质量变小从而能够浮出。清孔作业一般需要进行两次,第二次是在下笼导管安装完成之后清理。开孔和钻孔过程中孔底会残留一定的浮渣,不利于孔壁的稳定性,甚至造成塌孔或是缩孔,因此在钻孔环节对作业工人要求较高,如果能一次成型将大大减少浮渣,提升混凝土浇灌质量。
3.2.4 笼安装下笼安装主要指钢筋笼的下放,首先要制作和准备合格的钢筋材料,采取错开焊接的方式将钢筋制成笼桩,这里要求工程管理者对钢筋笼焊清空做好详细检查,避免不合格的钢筋笼影响最终下放质量。其次,下放过程中要保证钢筋笼与孔位的垂直度,减少坍塌。最后,完成下下放工序后焊死护筒和上笼部位,避免混凝土托力过大造成坍塌。
3.2.5 灌注作业灌注作业首先要获得合格批准,对混凝土配比材料进行检测,避免实际施工材料与检测材料出现差异。灌注作业过程中要对单位桩柱的材料用量进行记录,时刻监测灌注情况,防止突发状况出现,做到有迹可寻。
3.3 后期检测完成施工作业后要对注桩情况全面检测,保证起承载力符合工程要求,保证桩身结构的稳定与完整。一般采取射线、钻芯以及声波穿透等方式检验。
4 结束语水利工程是一项以灌桩为基础的作业项目,灌桩的质量直接管辖到工程建设质量的优劣,科学、先进的灌桩技术是保证灌注质量的重要条件。
钻孔灌注桩技术经过几十的应用与发展已经在建设施工作业中占据了较大比例,郭嘉也出台了相应的规定以及标准要求。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过程中会受到复杂的地形地质环境影响,但最重要的还是在考验操作中的技术应用水平,因此要求施工单位做好钻孔灌注桩技术培训,提升施工者专业水平才能保证合理施工。
参考文献:[1]修林岩.海上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浅析[D].山东大学,2013.[2]NGUYEN VANLOC(阮文禄).后注浆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4.[3]程晔.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05.[4]赵春风,鲁嘉,孙其超,诸苕,李尚飞.大直径深长钻孔灌注桩分层荷载传递特性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05:1020-1026.[5]董晓星.桩端桩侧后注浆钻孔灌注桩竖向承载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2.[6]孙炎.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效果的模型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D].扬州大学,2006.作者简介:黄华南(1987 年2 月),男,浙江苍南人,助理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水利工程设计工作。
陈晓云(1989 年10 月),女,浙江苍南人,助理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水利工程设计工作。
论文作者:黄华南 陈晓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
标签:钻孔论文; 作业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水利论文; 钢筋论文; 地基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