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3;11”事件对国际环境影响的新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事件论文,环境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9·11”遭恐怖袭击事件虽然已过去近8个月,但“9·11”事件对国际大环境造 成的深刻影响,则随着时间的推延和美国反恐后续行动的推进正在愈益显示出来。
一
“9·11”事件表明,当前国际形势局部层次中影响全局的因素在发展。冷战后的国际 形势呈现出三个总体(总体缓和、总体和平、总体稳定)与三个局部(局部紧张、局部战 争、局部动荡)相交织的特点。从局部层次来看,地区冲突虽有复杂的民族、种族、宗 教、社会等矛盾因素,但新干涉主义盛行也是造成地区局势动荡不定和使恐怖主义成为 新威胁的主要原因。道理很简单,当一个民族的生存方式要由另一个民族来规定时,反 抗是必然的;当一个民族的反抗处于弱势时,寻求宗教或信仰群体的支持是必然的。因 为,只有宗教和信仰最具凝聚力,一旦宗教和信仰成为武器,就具有了极端破坏力,20 世纪90年代以来频发的自杀事件就是明证。尽管各种地区冲突的背景不尽相同,但是同 一种宗教信仰往往能够成为连结各种不同地区冲突的一种纽带,进而有可能将局部地区 的冲突演变成全球规模的冲突。“9·11”事件就是一个例子。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 ,这种以宗教信仰为背景的冲突又往往同贫富差距和南北矛盾相交织在一起,成为新形 势下引发动荡和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9·11”事件后沉静一段时间的 反全球化运动再度活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9·11”事件成为南北矛盾新的或特殊 的表现形式,其放大效应使一些地区问题更趋突出,解决难度更大。
“9·11”事件后国际政治出现了两股向右转的趋势。在美国国内,保守势力利用“9 ·11”事件为其强权政治理念提供了难得的口实。在美国的支持和纵容下,日本、澳大 利亚、以色列、意大利的右翼执政党的支持率出现上升,这从客观上为其实现政治理念 提供了条件。如,导致日本修改和平宪法,放宽了对自卫队活动范围及武器使用标准等 的限制,通过《有事法案》制造了战时向海外派兵的法律依据;在中东,以色列的沙龙 政府把打击巴勒斯坦与美国的反恐相挂钩,导致巴以冲突激化,中东和平接近夭折的边 缘。
在欧洲、极右势力政党头目勒庞在法国的第一轮大选中轻易过关。舆论将其称作是法 国政坛的大地震。法国政坛的“勒庞现象”并非偶然,从深层次来看,同“9·11”事 件也有一定的关联。像法国这样一个与非洲、中东联系较深的国家,受“9·11”事件 的冲击尤为巨大。法国曾经殖民阿尔及利亚等阿拉伯国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迅速 发展时又从这些阿拉伯国家引进了大量移民劳动力。他们成为今天法籍阿拉伯后裔的来 源。这些阿拉伯后裔有的已经完全被法国社会所同化,有的仍然信仰伊斯兰教,其中不 乏同情本·拉丹的极端分子。事实上,今天的法国社会,已经不自觉地以人种和宗教信 仰划出一条线:法国正在分裂成为一个“白人的法国”和一个“阿拉伯—穆斯林的法国 ”。“9·11”事件无疑加深了法国社会的这种裂痕,使极右势力有机可乘。
二
另一方面,随着美国反恐后续行动的推进,各大国与美国在反恐问题及其在战略层面 上的矛盾将牵动大国关系的新变化。“9·11”事件发生在世界总体力量严重失衡的情 况下,这为美国在“9·11”事件后组建起一个以它为主导的反恐联盟提供了机会。这 就使美国在反恐问题上具有明显的单边主义色彩,更符合美国的战略意图。
众所周知,冷战后,国际总体力量曾两度失衡。一次是前苏联的解体,美国成为了惟 一超级大国。另一次是美国利用其在20世纪90年代新高科技方面的优势,继续拉大了同 其它大国之间的实力差距,使其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得以巩固和加强。在这样的背景下 ,美国开始全面推行它的单边主义,图谋构筑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然而,这种单 边主义的图谋与冷战后国际形势出现的多极化客观趋势形成了尖锐的碰撞,构成了冷战 后国际形势中的一对主要矛盾。突如其来的“9·11”事件,使美国遭受了一次重创, 但这种重创主要是表现在心理和精神上。就其实力而言,“9·11”事件并没有使美国 的综合国力伤筋动骨。“9·11”事件后美国向恐怖主义宣战,发动了打击塔利班的阿 富汗战争,反而又为美国重振军事工业带来了机会。如果说,当年美国发动海湾战争还 需要靠盟国的摊派,那么此次阿富汗战争美国不仅一家掏钱,而且国会还慷慨地一再追 加战争拨款。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这个惟一超级大国的实力底气。
事实证明,“9·11”事件并没有改变冷战后国际格局基本力量的对比,多极化趋势与 单极化图谋仍然是当前世界的主要矛盾。“9·11”后的第20天,美国国防部发表了新 的《四年防务审查报告》。尽管《报告》对美国面临威胁的判断更加强调现实性,但对 威胁的总体判断并没有变化。《报告》强调在“9·11”事件后,“美国的目标依然明 确”,即在全世界“保卫和促进美国的利益、责任和义务”。舆论认为,这篇布什政府 “9·11”后公布的首份国家防务报告是体现美国主导新时期军事意志的纲领性文件, 标志着美国企图建立美国主导的国际新格局的正式启动。
“9·11”事件发生后,大国在反恐问题上很快取得了共识,因此美国提升了反恐在其 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后,自然增加了大国之间新的利益的交汇点,拓宽了大国合作的 新领域,美国与各大国关系得到一定的调整和改善,也缓和了同中国和俄罗斯关系的紧 张度。
但由于美国谋求全球主导地区的基本战略目标没有变,因此美国的反恐也不可能脱出 这个框架。这就使美国的反恐具有明显的单边主义倾向。这主要表现在:
1、反恐以美国标准划线,凡同意按美国标准反恐的则为友,反之则为敌,并要求每个 国家在美国和恐怖主义之间做出选择,因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中间地带。
2、反恐战争成为美国的单独行动,对中俄等一些国家要求主要以联合国为平台加强反 恐怖合作的提议不予理睬。阿富汗战争打赢后,美国国防部更是认为在反恐问题上与其 它大国合作协商的姿态,目前已经是多余的了。
3、不断将反恐升级并扩大化,力图把反恐战争变成一场全球范围的持久战,从而使各 大国的利益及世界经济的风险明显上升。布什将2002年称为“战争年”,在《国情咨文 》中称反恐战争才刚刚开始。五角大楼的决策者们不仅已经选择了一系列新的打击目标 ,而且布什还将一些国家无端视为“邪恶轴心”。
4、利用反恐为名在中亚和世界的其它地区驻军。阿富汗战争取胜后,美国宣布将在中 亚地区长期驻军,与此同时,美国以反恐为名,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战后以来最大规模的 军事部署,美国军队几乎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这里既有反恐的需要,更有美国全球军 事战略上的考虑。
显而易见,美国在反恐问题上的单边主义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损害其它大国 利益的基础之上的,这势必使大国之间在反恐问题上的协调与合作受到影响。大国之间 关系的调整终究也不可能摆脱矛盾与合作、借重与制约并存的局面。以中美关系为例。 “9·11”事件后中美关系虽出现了许多新的支撑因素,但中美基本的、潜在的战略紧 张态势没有变化,台湾问题依然存在。中俄自然难以接受美国的这种单边主义。美国的 盟国也难以接受这种单边主义。正如西方舆论所指出的,阿富汗战争的胜利有可能诱惑 美国的军力“过度扩张”,如果美国选择像伊拉克这样更具争议性的国家作为打恐目标 ,可能会冒反恐联盟出现裂痕之险。美国在反恐问题上的单边主义做法已经造成欧美关 系的疏远。随着美国反恐行动转入第二阶段,各大国与美国在反恐问题上的分歧、碰撞 与冲突已表面化和深刻化。国际社会对美国在“9·11”事件中遭受惨重损失的同情开 始转变为对它的反感。在反恐问题上,许多国家与美国拉开了距离。这些动向都会对今 后的大国关系产生影响。
三
“9·11”后美俄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今年5月下旬,布什在对俄罗斯为期4天的首次 正式访问中,与俄国签署了双方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的条约和俄美关于新型战略关 系的宣言。两位总统称,这是开创了两国建 立新战略伙伴关系的“新纪元”。俄美关系的这种变化必然会给今后的国际局势和战略 格局带来重大的影响。
战后的历史表明,美俄(前苏联)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世界政局的变化。冷战期间 双方对抗,冷战后又互为潜在对手。“9·11”后俄国顺应形势迅速调整了对美关系: 主动向美国提供反恐合作,关闭越、古军事基地,以“平静的心态”对待美国退出《反 导条约》,同北约建立“新型关系”,与美国达成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和与美国建 立新型的战略关系等等。美俄关系的这种变化。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俄国属主动,但 从深层次来看,并非出于轻率和单方面的妥协。实际上这是普京执政后对外战略调整的 自然延续,是其实施收缩战略的重要一环,根本目的在于将俄美关系纳入“正常发展轨 道”,营造对俄国有利的国际环境,以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多年的实践证明,与美国对 抗不仅削弱了俄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而且制约了其国内经济的发展。俄国发展经 济也需要美国和西方的投资、技术和援助。俄国迫切希望美国取消对它的贸易歧视政策 ,让其产品能平等地进入欧美市场,为加入世贸组织提供有利条件。至于从美国方面来 看,与俄国改善关系也大有利可图。美国的反恐行动需要俄国的支持;俄国在欧亚地区 拥有特殊的影响力,美国在解决地区冲突、防止核扩散等问题上离不开俄罗斯的合作。
但从深层次分析,美俄关系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出于相互之间的需要。从具体内容来看 ,双方的互补性要大于共同性。事实上,冷战后俄美各自的政策取向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主张多极世界和重振大国地位意图的俄罗斯,与美国全球战略利益难以完全吻合。俄 美之间除了拥有历史积累的种种分歧,而且还面临着许多新的难题,俄美在北约东扩、 打击伊拉克、俄罗斯和伊朗核能领域的合作、美军事力量在中亚及外高加索长期存在以 及独联体一体化等问题上利益相左,分歧严重,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俄美关系出现新 的危机。总之,俄美双方暂时利益上的需要无法掩盖双方在建立国际新秩序等问题上的 深刻分歧,因此双方难以成为真正的“战略同盟”。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防止美国利用俄美关系的这种变化,加强它在中俄美三角关系 中的地位,导致因三角关系的失衡而给我国增加压力。
四
中国如何来应对“9·11”事件后国际大环境的这些变化,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现 实的课题。“9·11”事件告诉我们,既要把反恐斗争提升到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来认 识,同时也要防止反恐走向极端,特别是要重视反恐中出现的某些负面影响。
“9·11”后,美国在反恐问题上的单边主义做法,限制了大国关系的重新调整和改善 。但美国的对外政策往往是实用主义的。鉴于反恐是一个新课题,也关系到我国今后的 安全,因此,我们在反对美国在反恐问题采取单边主义的同时,也不要忽视美国在反恐 实践中形成的一些有效机制。“9·11”后反恐问题只是大国关系中的一个内容,并不 是大国关系的全部。应该把大国关系放到全球化的背景下,去寻找大国之间更多的利益 交汇点,推动大国关系的良性互动。俄美关系的新变化对今后美俄、美中、中俄关系的 走向提出了挑战,大国关系将继续处于一个调整时期,如何建立一个稳定的战略框架将 是大国处理双方关系的重点。“9·11”后大国关系的矛盾与合作、借重与制约的特点 没有改变,即使在反恐问题上,美国同其它大国的关系也存在着两重性,一方面是要突 出它的主导,另一方面也要借重各大国的协助,因此,美国需要保持与中俄的合作关系 。而中俄双方出于各自的国家战略利益,在相互保持友好关系的同时,都不会与美国对 抗。冷战后的大国关系也不再是“零和游戏”,就拿中俄美三边关系而言,俄中关系已 有相当好的基础,而俄国调整对美国关系,需要良好的中俄关系作支撑。因此美俄关系 的改善,不会影响中俄关系的基础。因此,尽管美国的单边主义给今后的大国关系会带 来新的负面影响,但只要我们应对正确,协调得当,推动建立起一个相对稳定的中俄美 三角关系的框架仍然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