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青少年错颌畸形的临床研究论文_李伟奇

长沙市口腔医院星沙门诊部 湖南长沙 410005

【摘 要】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青少年错颌畸形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间在我院实施错颌畸形的80例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正畸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斜角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2.5%,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相对传统正畸法治疗,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微型种植体支抗;错颌畸形;青少年;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implants micro treatment of the clinical value of teenagers wrong micromaxillary deformity. Methods:choose in October 2014-2016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October to implement fault micromaxillary deformity of 80 adolescent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random Number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implants micro treatment,control group given conventional orthodontic treatment,two groups of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molar shift,high cutting teeth protruding distance difference,high cutting tooth Angl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bviously improved and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7.5%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22.5%,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ignificantly(P < 0.05). Implants conclusion:tiny relative to conventional orthodontic treatment method of treatment,the operation is simple,safe,effective,les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is worth promoting in the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implants micro;Wrong micromaxillary deformity;Teenagers;The curative effect

青少年错颌畸形是指在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因多种环境因素造成牙齿错位、牙列不齐,上下牙弓合关系及颌骨大小形态位置出现异常的一种疾病统称,它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容貌形象,而且还一定程度影响了患者颅颌面的发育、口腔颌面部的功能,严重者还会出现咀嚼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和身体健康[1]。因此对患者进行撮合畸形治疗非常关键,早些年前临床上主要采用传统正畸法治疗,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微型种植体在临床中越来越被广泛关注和应用。本文结合临床数据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旨在提高临床疗效,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间在我院实施错颌畸形的80例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牙弓前突者32例,开唇露齿者26例,牙齿排列异常或错位14例,均被告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已排除牙周病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8~25岁,平均(16.2±2.4)岁均给予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9~24岁,平均(16.8±2.6)岁,均给予传统正畸法治疗。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2]

两组患者均给予洗必泰含漱3次进行口腔清洁,2%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浸润局麻,应用直丝弓矫正实施矫正治疗,矫正后关闭牙间隙,进行支抗。

观察组,给予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切开表面牙龈组织,然后用骨钻引导种植窝,上、下颌植入部位均为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植入的方向要尽量与牙根平行,角度与颌平面平行,避免损伤牙根和神经组织,再用手柄向内向上旋入微种植钛。种植体颈距离骨缘1~3 mm,不能压迫黏膜。操作时避免种植体的移动,在微型种植体植入后对其进行牵引加力,使用种植器械将种植钛钉旋出,植体窝无需进行处理。术后常规拍片观察种植体的位置、种植体与牙根的关系并医嘱口服抗生素14d以防感染。

对照组,给予传统正畸法治疗:口内佩戴口外弓支抗,牵引力0.3kg/侧,佩戴时间大于8h/d,术后叮嘱患者注重口腔卫生,避免发生感染,每月复诊1次,复诊时依据患者牙齿位移情况对加力值进行调整设定。

1.3观察指标

术后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倾角差及凸距差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版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内用t值检验,组内计数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观察组磨牙移位(3.89±0.35)mm明显小于对照组的(4.86±0.38)mm,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斜角分别为(4.32±1.55)mm、(29.25±6.82)°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的(2.38±1.82)mm、(13.11±3.67)°,以上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错合畸形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口腔畸形,随着健康意识和对美观要求的不断提高,此类手术的患者近年来呈现不断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传统的治疗多为支抗治疗,但是口腔部位比较特殊,尤其是粘膜薄弱,此外口腔的日常使用频次较高,因此支抗治疗中最为棘手的两个问题一直无法解决:一是稳定性,二是抗感染[3]。因此治疗效果并不显著,本研究中对照组出现2例口腔溃疡、2例口腔炎症、2例口腔不适、3例牙床软组织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为22.5%,远远高于观察组的7.5%。

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微型种植技术在临床中越来越被广泛关注和应用。这是由于微型种植体具有积小、创伤小以及感染率低;还具有较强的稳固性和较方便的可操作性;患者的可耐受度也相对较高[4]。这在本研究中也得到体现:观察组磨牙移位(3.89±0.35)mm明显小于对照组的(4.86±0.38)mm,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斜角分别为(4.32±1.55)mm和(29.25±6.82)°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的(2.38±1.82)mm和(13.11±3.67)°,这也与刘泽忠等[5]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相对传统正畸法治疗,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谢文高.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运用效果观察[J]. 医学综述,2014,20(11):2112-2112.

[2] 桂娟,龚青华. 微种植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4):83-83.

[3] 罗哲,王照林,赵健. 口腔正畸治疗中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效果分析[J].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6,03(02):40-41.

[4] 范磊. 微种植体支抗技术应用于口腔正畸中的临床疗效[J]. 当代临床医刊,2016,29(02):2002-2003.

[5] 刘泽忠. 微型种植体支抗和非种植体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效果对比[J]. 中外医疗,2016,35(08):90-91.

论文作者:李伟奇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3

标签:;  ;  ;  ;  ;  ;  ;  ;  

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青少年错颌畸形的临床研究论文_李伟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