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客流量也是非常大,有些线路未完善,导致某个节点客流量激增,车站客流组织科学合理性显得很重要。本文主要对换乘站客流组织特点及相关措施进行分析,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特点;措施
一、轨道交通客流组织特点
(一)站台换乘
站台换乘有两种方式:同站台换乘和上下层站台换乘。同站台换乘(见图 1)是指两条不同线路的站线分设在同一站台的两侧,乘客可同站台换乘。这种换乘方式适用于两条平行交织的线路,为方便客流组织宜采用岛式站台设计,要求站台能够满足换乘高峰客流量的需要,乘客无需换乘行走,换乘时间最短,但换乘方向受限。
图1 同台换乘断面图
上下层站台换乘是指乘客由一个站台通过楼梯或自动扶梯到另一站台直接换乘。适合两换乘线路相互交叉的情况。根据地铁线路交叉的情况及两车站的位置,可形成站台与站台的十字换乘、T 形换乘、L 形换乘和平行换乘模式。
①“一”字形换乘:两个车站上下重叠设置则构成“一”字形组合。站台上下对应,双层设置,便于布置楼梯、自动扶梯,换乘方便。
②“L”形换乘:两个车站上下立交,车站端部相互连接,在平面上构成“L”形组合。
③“T”形换乘:两个车站上下立交,其中一个车站的端部与另一个车站的中部相连接,在平面上构成“T”形组合。
④“十”字形换乘:两个车站中部相立交,在平面上构成“十”字形组合。
⑤“工”字形换乘:两个车站在同一水平面平行设置时,通过天桥或地道换乘,在平面上构成“工”字形组合。
(二)站厅换乘客流组织
站厅换乘(见图2)是指乘客由一个站台通过楼梯或自动扶梯到达另一个车站的站厅或两站共用站厅,再通过站厅前往另一站台乘车的换乘方式。站厅换乘一般用于相交车站的换乘,换乘距离比站台直接换乘要长。若换乘过程中需要进出收费区,检票口的能力成为制约因素。
图 2站厅换乘
(三)通道换乘客流组织
通道换乘是指在两个或几个单独设置车站之间设置联络通道等换乘设施,方便乘客完成换乘的方式。通道可直接连接两个站台。这种方式换乘距离较近,换乘时间较短。通道还可连接两个站厅收费区,换乘距离相对较远,换乘时间较长。
(四)站外换乘客流组织
站外换乘是指乘客在车站付费区以外进行换乘,换乘至另一条线路时需要重新购票,此种换乘方式往往是客观条件不允许或设计不当造成的。乘客换乘路线可分割为出站行走、站外行走及进站行走。该换乘方式需要在站外换乘路线上设置连续的换乘导向标志,并在沿途道路上搭建遮风避雨的顶棚,为乘客尽可能提供方便。在所有换乘方式中,站外换乘所需的换乘时间和换乘距离最长,给乘客的换乘带来很大不便。
(五)组合式换乘客流组织
上述两种及以上换乘方式组合而成的一种换乘方式,实践中往往是几种换乘方式的组合,以便使所有换乘方向的乘客均能实现换乘。例如:同站台换乘方式辅以站厅或通道换乘,可使所有换乘方向都能换乘。组合式换乘可提高换乘通过能力,具有比较大的灵活性。
二、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需遵循的原则
换乘站一般客流比较大,同时客流流线复杂,客流组织相对于其他车站较为复杂。换乘站根据不同的换乘方式在客流组织管理上应注意采用的方法,总的客流组织原则是组织好换乘客流、缩短换乘路径、减少换乘客流与进出站客流的交叉、干扰。
(一)掌握换乘站客流的变化规律,实时监控客流的突变,同时注意观测乘客的安全状况。
(二)合理设计换乘站导向标志、告示,明确换乘站乘客的乘车流线,减少乘客在站台、站厅、楼梯或扶梯处客流的交叉和对流;并设计标线,要求乘客在楼梯和扶梯上尽量靠右行走和站立,有序上下。
(三)设置隔离栏杆或必要的安全线在客流容易混行的区域,减少客流的交叉和对流。
(四)引导乘客在换乘通道单向流动,以免双方向大客流相互冲击。
(五)完善统一导向标识系统,准确快速地分散客流,避免乘客交叉聚集和拥挤。
(六)应尽量为乘客提供方便,减少进出站和换乘时间及距离。
(七)应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客流组织和统一指挥系统。
三、换乘站客流组织的对策
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的目标是有序、快速、安全的组织乘客进出和乘降管理。按照客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特征制定相应的客流组织措施,同时需要注意换乘站一旦发现突发状况应该按照一定的组织机构进行应急处理。
(一)针对换乘站客流在时间上不均衡时客流组织的对策
客流在时间上的分布是不均衡的,特别是换乘站不均衡的程度更为突出。因此,应随时掌握车站客流的变化规律,随时进行换乘站客流调查和客流预测,而且要考虑换乘站周围环境或线网改变对于客流的影响。做好换乘站节假日客流的预测,制定好换乘站大客流应对方案,对于换乘站出现的突发大客流要时刻保持警惕,车站制定好应急预案。
除此之外,为了防止换乘站在短时间内聚集到换乘通道或站台的客流量,车站工作人员时刻注意观察,必须控制进入此区域入口的人流密度,尽快调整和疏通出口人流密度。
(二)针对换乘站客流在空间环境中的客流组织对策
当进入换乘站的客流量不断增加的时候,车站内的设施设备、客流组织措施会逐渐达到它的最大负荷,站台、站厅、楼梯和扶梯,换乘通道人流量特别大,乘客会紧张、恐慌,这时乘客心中产生潜在的内心压力。此时,地铁换乘站应该密切关注站台、通往站厅的楼梯、站厅和通道。地下车站应由里向外、由下而上的关注人流密度,掌控这些区域入口的流量限制。
从运营安全的角度,首先应避免站台乘客过于集中,其次要防止狭长换乘通道人流流动缓慢和滞留,当监测中达到或接近车站最大容许的乘客密度时,必须立即采取应急疏散或限制客流量的措施。
(三)换乘站客流组织中信息传递的对策
当换乘站出现突发状况的时候,如何快速、安全、有序地进行客流组织?工作人员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够快的反应能力。因此,要通过各种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变能力。首先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进行换乘站客流资料的收集,对换乘站的客流进行分析和预测,明确不同状况下客流组织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每种情况下客流组织措施需要熟练掌握,其次建立换乘站线路之间相互统一协调的快速信息处理反应机制,并建立在特殊状况时,向乘客发布信息及向上级主管通报的管理办法。
(四)规范换乘站乘客乘车流线的对策
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的核心是保证客流运送安全畅通,减少乘客出行等待时间,避免拥挤,并可以保证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及时疏散。在地铁换乘站乘客要遵守客流组织的原则;当车站出现大客流时,乘客按照工作人员的要求进行乘车,尽量实行单一流向,避免混行;当对流比较严重的时候,可以通过设置隔离栏杆或者用标线将乘客进行分流或缓冲乘客流动速度,缓解乘客之间的影响,规范乘客乘车流线,避免发生事故。
四、合理设置引导标识系统
乘客在进入地铁车站乘车时,通过一系列导向标识来引导乘客乘车,对于换乘站而言,乘客在进行换乘的时候由于不同方向的通道相互交错,站台、站厅等人流相互交织,此时,为了给乘客明显的指示,就必须依靠地铁车站乘客导向标志,它是引导乘客在地铁系统内任何位置进行活动的信息标志。它应在恰当的位置,以最佳的方式提供人们需要的公共信息。因此,地铁中的乘客对标识的依赖程度相当高。乘客在人流密度大、多岔道、多方向和狭小的封闭空间中行进时,引导标识起着安全、高效、方便的指南和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周立新,李瑛,缪和平.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换乘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1(4):35.
[2]蒋永康.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3(3):37.
[3]康海燕,郑世枚,吴倩.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8):89-91.
论文作者:廖楠糈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客流论文; 乘客论文; 站台论文; 组织论文; 车站论文; 方式论文; 组合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