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论文_苏胜

苏胜

玉林市玉州区仁东中心卫生院 537000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对照试验的方法,给予对照组60例患者单纯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60例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评价,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3%,观察组为8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临床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表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对比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原因为病毒和细菌的反复感染形成了支气管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当气温下降、呼吸道小血管痉挛缺血、防御功能下降等利于致病;烟雾粉尘、污染大气等慢性刺激也可发病;吸烟使支气管痉挛、黏膜变异、纤毛运动降低、黏液分泌增多有利感染;过敏因素也有一定关系。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是指除外慢性咳嗽的其他各种原因后,患者每年慢性咳嗽、咳痰三个月以上,并连续二年。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是支气管、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发生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以中、老年为高发年龄阶段,临床特征表现为长期反复性咳嗽、咯痰、喘息[1]。由于病程长,本病可能引起心肌、水肿、肺胀等危急病症,因此慢性支气管炎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严重影响。文章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2年10月12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19~78岁,平均(36.8±3.5)岁;病程1~28年,平均(4.1±1.8)年。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及诊断:患者咳嗽、咯痰、喘息等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所有患者西医诊断均符合1979年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业会议拟定的诊断标准[2];中医诊断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拟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用中医基础理论进行辨证分型,主要分为:实证包括风寒壅肺型、表寒肺热型、痰浊蕴肺型、痰热郁肺型;虚证包括肺气虚型,脾阳虚型,肾阳虚型,肺肾阴虚型。排除其他具有上述相似症状的疾病如肺结核、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鼻咽疾病、肺癌等。

1.3 方法:①西医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西医治疗,根据患者情况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2 g(用0.9%氯化钠100 ml稀释)静脉滴注,2次/d;或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0.2 g(用2%葡萄糖盐水100 ml稀释)静脉滴注,2次/d。溴已新注射液 4mgx100ml静滴,2次/天,部分症状较重的患者加用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等口服或吸入;或用0.25%~0.5%异丙肾上腺素雾化吸入,以及对症治疗;②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中医治疗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给予不同中药治疗。实证(1)、风寒壅肺型 症状:咳嗽气喘,呼吸急促,胸部胀闷,痰多稀薄而带泡沫,色白质黏,常有头痛,恶寒,或有发热,口不渴,无汗,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治法:宣肺散寒,以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药用:麻黄8g 杏仁10g 炙甘草8g 桂枝8g 桑白皮10g 紫苏子5g 赤茯苓10g 陈皮10g 。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温服。(2)、表寒肺热型 症状:咳而不爽,喘而上气吐痰稠黏,伴形寒,身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舌苔薄白或罩黄,舌边红,脉浮数或滑。治法:解表清里,化痰平喘,以麻杏石甘汤加减,药用:麻黄8g 杏仁10g 甘草6g 石膏20g 苏子10g 半夏8g 款冬花6g 。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温服。(3)、痰热郁肺型 症状:咳喘气涌,痰多质黏色黄或夹有血色,伴胸中烦闷,身热有汗,口渴而喜冷饮,面赤咽干,小便赤黄,大便或秘,舌质红,舌苔薄黄或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平喘。以桑白皮汤加减,药用:桑白皮10g黄芩10g 知母8g 贝母10g 射干10g 瓜蒌皮10g 前胡10g 地龙8g 半夏8g 苏子8g 黄连8g 山栀子10g。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温服。(4)痰浊阻肺型 症状: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咯吐不利,喘而胸满闷塞,甚则胸盈仰息,兼有呕恶,食少,口黏不渴,舌苔白腻,脉滑或濡。治法: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以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药用:半夏8g 陈皮10g 茯苓10g 甘草5g 生姜10g 苏子8g 白芥子10g 莱菔子8g。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温服。虚证(1) 肺气虚型 症状:病发时常以咳为主,咳声清朗,多为单咳或间歇咳.白天多于夜晚,痰量不多。舌质正常或稍淡,舌苔薄白。脉弦细或缓细。治法:补肺益气 以补肺汤加减。药用:人参8g 黄芪10g 五味子10g 熟地10g 桑白皮10g 紫菀10g 款冬花8g. 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温服。(2) 脾阳虚型 症状:病发时常咳声重浊,多为连声咳,夜重日轻,咳粘液或浆粘痰。痰量常较多。舌质淡或胖,有齿痕,舌苔白或白厚腻。脉濡缓或滑。治法:温运脾阳,袪湿化痰 以参苓白术散加三子养亲汤加减。药用:党参10g 白术10g 山药10g 白扁豆10g 炙甘草6g 茯苓10g 苡仁10g 陈皮8g 半夏6g 木香60g 炙苏子10g 莱菔子10g 白芥子10g。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温服。(3) 肾阳虚型 症状:以动则气短为特征。病发时常咳声嘎涩,多为阵咳,夜多于日,痰量多。腰酸肢软,咳则遗尿,夜尿颇。头昏耳鸣,身寒肢冷,气短语怯。舌质淡胖或有瘀象,舌苔白滑润。脉多细(沉细、弦细、细数)。治法 温补肾阳 以金匮肾气丸加减。药用:附子6g 肉桂6g 熟地10g 山萸肉10g 山药10g 泽泻10g 丹皮10g 茯苓10g 半夏8g 陈皮8g 桔梗 10g。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温服。(4)肺肾阴虚型 症状:咳嗽气逆,动则气促,反复咳血,失音,口干,潮热,盗汗,遗精,腰酸腿软,形瘦,舌质红,脉细数。治法:滋养肺肾,清降虚热。以百合固金汤加减。药用:百合10g 麦冬10g 生地10g 熟地10g鳖甲10g 知母10g 秦艽10g 银柴胡10g 地骨皮8g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温服。 两组均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

1.4 观测项目: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情况、X线胸片检查,治疗前后检查血常规、肺功能。

1.5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治疗2周后,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X线胸片示炎性病灶完全吸收;显效:患者症状及体征缓解、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X线胸片示炎性病灶基本吸收;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观测项目无变化。以治愈率加上显效率为总有效率。

1.6 统计学方法:用SPSS 10.0软件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3%,观察组为8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初期无特征性临床症状,难以引起患者的重视。由于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加上呼吸道反复感染、呼吸道过敏等因素,极易引起支气管黏膜发生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病理变化为有害气体、颗粒等损伤气道上皮细胞,导致支气管腺体增生、分泌功能亢进,同时支气管壁充血水肿、纤维化增生,本病的病变部位主要为内径<2 mm的小器官内,晚期则波及大气管。本病在中医学中归属“咳嗽”、“痰饮”、“喘证”范畴,早期治疗可避免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严重合并症[4]。慢性支气管炎重在预防,特别是在缓解期,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饮食应富有营养,增加新鲜果蔬,提高患者自身的抵抗力及医务人员对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防治重要性的认识,需真正做到治未病,防病于先,也可以选用三伏贴治疗,对慢性患者能起到调节免疫、改善肺功能,平喘止咳的效果,是现代规范治疗的一项重要辅助治疗手段。大量临床资料表明,中医辨证,西医辨病,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支气管炎,其疗效又显著优于单纯中医药或西医药。缓解期重在扶正固本,采用多种方法,防治结合,以防止本病的急性发作,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则主张中西医药合用,发挥协同作用,以提高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结合中西医辨证施治,对疾病的急性期和缓解期给予中西医辨证施治能达到满意效果。本调查结果显示,在西药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能够调节患者的机体免疫机能、明显改善肺功能而达到满意疗效,中西医结合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理想方法。

4 参考文献

[1] 葛均波,俆永健.内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3.

[2] 朱元珏,陈文彬.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78.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256.

[4] 白惠芙.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5):881-883。

论文作者:苏胜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0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论文_苏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