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静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徐东门诊 湖北 武汉 430070)
【摘要】 目的:探讨喜辽妥减轻婴幼儿头皮静脉输入阿昔洛韦外渗的效果。方法:将156例婴幼儿头皮静脉输入阿昔洛韦外渗的婴幼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8例用50%硫酸镁进行湿热敷,观察组78例局部外涂喜辽妥,观察两组婴幼儿输液外渗24小时后的局部的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局部反应减轻和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均P<0.01)。结论:喜辽妥对减轻婴幼儿头皮静脉输入阿昔洛韦外渗所致局部反应方便、安全、有效,是处理婴幼儿头皮静脉输入阿昔洛韦外渗的理想用药。
【关键词】 喜疗妥;婴幼儿;头皮静脉;阿昔洛韦;外渗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3-0195-01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toobserve thepainreducing effect ofpainlesspostoperative patients//Huang Wan Jing
阿昔洛韦是儿科静脉输液中常用到的抗病毒药物,在输液中常容易引起皮下组织外渗,且不容易自行吸收,严重者可能会导致局部水肿需切开引流。因而家长非常焦虑和担心,婴幼儿也因局部不适哭闹烦吵,甚至搔抓而导致皮肤溃破而引起感染和头皮坏死。为尽快减轻婴幼儿头皮静脉输入阿昔洛韦外渗的问题,我院门诊对156例头皮静脉输入阿昔洛韦外渗的婴幼儿应用喜辽妥外涂治疗,效果满意,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12月于我院门诊采用头皮静脉输入阿昔洛韦的婴幼儿156名,男86名,女70名,年龄1个月~3岁,输液部位均为头部,均在输液过程中出现了渗漏,直径为1~5cm。将156名婴幼儿随机分成观察组78名,对照组78名。两组性别、年龄、输液部位、药物剂量、药物浓度、输液开始至出现渗漏的时间、渗漏反应的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发生头皮静脉输入阿昔洛韦渗漏后,护士马上停止输液,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渗漏部位取4层纱布1块,浸于50%硫酸镁溶液中,拧至不滴水,直接覆盖于渗漏部位,范围超过外渗区域2cm,并在纱布上覆盖一层一次性薄膜,4h后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肿胀消失。观察组在液体渗漏区域上方挤出2~3cm长的喜辽妥软膏,在渗漏区域以螺旋式手法顺时针方向轻轻涂抹1分钟,范围超过渗漏区域3cm,4h后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渗漏肿胀消失。
1.3效果评价方法 显效:24h内红肿消退,血管的弹性恢复,皮肤完整;有效:36h内红肿消退,血管弹性明显好转,皮肤完整;无效:治疗36h后肿胀才小时,皮肤坏死。总有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计数资料卡方(x2)检验,使用统计学专用软件SPSS20.0进行相关数据运算。
2.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统计对比数据见表1。
3.讨论
由于输液外渗后,发生局部疼痛、红肿。喜辽妥软膏的主要成分是多磺酸黏多糖,从动物脏器中提取制成,能迅速穿透皮肤在患处发挥作用,具有抗感染、促血肿吸收作用,可抑制血栓形成,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刺激受损组织的再生功能,并能迅速缓解疼痛和压迫感,对皮肤无刺激性,取适量喜辽妥外涂于患侧可迅速缓解疼痛和压迫感,减轻水肿和血肿,其有效成分需透过皮肤,才能在患处发挥作用,待局部红肿消退,停止外敷。喜辽妥通过作用于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而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另外可抑制各种分解代谢的酶,影响前列腺素和补体从而具有抗炎作用,阻止局部炎性反应的发展和加速血肿的吸收[1]。患儿耐受性好。
综上所述,喜辽妥治疗门诊患儿输液外渗安全、简便、省时、高效,患儿舒适,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25%硫酸镁湿敷法。
【参考文献】
[1] 童榕艳.喜辽妥软膏预防脂肪乳剂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3):455.
论文作者:黄文静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6
标签:婴幼儿论文; 静脉论文; 头皮论文; 局部论文; 外渗论文; 硫酸镁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