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直以来,乡村景观都是我国景观设计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改造。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地提升,现代化、工业化的元素大量出现在乡村景观与生活中,使传统的田园文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因此,为了保证乡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保证农村生活质量的同时,将传统的乡村景观融入到现今的乡村园林规划和景观设计中。文章从乡村景观概念出发,具体分析了乡村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并提出了将来乡村景观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规划;乡村景观;设计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风景园林建设是一项基础的工作。在进行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要对各个景观之间的连续性进行有效的协调,提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以及美观程度。通过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能够对人文因素进行体现,为城市营造出了更加舒适的空间环境,对减轻人们的压力、放松人们的心情有着更好的效果。本文结合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进行研究。
1.乡村景观概述
乡村景观是由自然要素以及人文要素共同构成,以纯自然景观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景色或景象。与城市景观不同,乡村景观首先要满足的是人类基本的生产、生活,如农田、副业、鱼塘、果园等,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对乡村的生产生活环境进行改造,以满足某种审美需求,因此乡村景观也成为园林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相较于城市景观,乡村景观具有浓郁的自然气息,其特点也更加鲜明:第一,地域性,乡村景观是基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形成的,这是其在发展中区别于其他景观的精神内核,也是在园林规划中需要重点分析与体现的;第二,生产性,乡村景观的基本功能是为了从事生产,与城市单纯的观赏性景观不同,在满足人们基本生产的前提下进行审美创造是乡村景观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第三,生态性,乡村景观受人类干预的程度较小,其在生态环境上更具优势,因此也更能够满足人们走进自然、享受自然的心理需求;第四,统一性,即在乡村景观中,我们能够看到历史、文化与地理环境的融合,并从中探索时代变迁的印记。
2.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延续设计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城市园林设计的不断发展,将园林设计理念延伸到乡村景观设计中来,则成为许多设计者不断探索的一个领域。对乡村原生态景观进行在创作,对于拓宽城市园林设计领域,推动乡村的振兴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讲:首先,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政府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城市建设中来,对乡村的忽视不仅造成了经济的落后,更造成了文化的凋敝,而将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延伸到乡村景观的设计中来,能够在新时期为乡村的发展创造一个新的空间,这不仅是我国国土资源开发的新思路,也是推动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必然要求;其次,在乡村景观的挖掘与创造中,设计者一方面基于园林设计的指导,对乡村景观进行优化,另一方面还能够根据乡村的地域性,对气候特点、土地资源、自然风光、人文风情等进行整合,让人们在乡村景观中不仅欣赏到优美的自然风光,更能够体会质朴的乡村文化;最后,相较于城市园林,乡村景观中呈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这是对自然资源的最佳利用,同时也为城市园林设计者的实践工作提供了借鉴经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园林规划中乡村景观设计现状
3.1破坏乡村生态系统
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我国提出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号召。但在实际的乡村规划设计中,往往因缺乏科学性的指导,导致出现农村生态系统严重受损的不利情况。一方面,农村人民生态保护意识不强,大面积建造水泥路、广场、楼房,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大量珍贵的植物群落逐渐消失,乡村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大量制造业工厂建立在乡村周围,大量排放污水废弃,再加上农民种植作物过程中长时间使用化肥农药,乡村环境受到极大的威胁。
3.2影响乡村居民正常生产生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新农村建设与规划的规模越来越大。但在实际情况中,这样大规模的设计规划常常建立在盲目模仿的基础上,缺乏地域特点,设计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严重影响了农村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由于我国人口密集、耕地面积少的现状,我国农业生产距离现代化、机械化还有一定的距离,大多数乡村还是沿袭传统的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广泛采用传统的人工加工方法。然而,很多乡村规划过程中忽视了这些农村的实际情况,与农村人民的实际生活生产需求脱节,从而导致了很多不合理的现象发生,例如农民将大量的作物晒在公路上,相关的作物加工厂房由于缺乏设备而闲置,浪费了大量的土地与财力。因此,乡村景观规划的设计者需充分结合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而不应该盲目效仿一些中小型城市的布局,因地制宜地科学规划才是符合园林设计的本意和新农村建设的初衷。
3.3?乡土气息缺失
大量有关乡村规划的调查表明,我国乡村景观设计严重缺乏乡土气息。在乡村实际建设中,为了减少设计成本、节约建造时间,一些历史悠久的乡村古镇在规划上盲目追求城市布局,非但没有突出一些传统乡村景观的特色,还大量建造千篇一律的房屋,导致乡村独特的地域风貌与人文风情消失殆尽。此外,在道路建设和植物建筑布景中,设计规划人员只是片面地以单一的形式将景观合并一起,缺乏了自然给以乡村特有的自由感和亲切感。
4.园林规划中乡村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4.1突出乡村景观设计的生态价值
随着我国现代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生态环境问题逐渐由城市蔓延至农村。由于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农村居民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导致土地污染。另外,农村周围的工厂大量排放污水废气,对农村生态环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在乡村今后的规划与发展中,要注重园林景观的生态性。在具体的规划中,要合理优化植物配置,采用当地特色植物种类,保证农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多样性。
4.2提供丰富居民的活动空间
任何园林景观设计都要遵循“以人为本,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乡村景观设计也是如此。在增加一些人性化的功能性景观设施的同时,还要注重景观整体设计的空间感,给人以足够的活动空间,充分发挥乡村景观的共享价值。
4.3彰显乡村景观地域特色和风俗
虽然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势在必行,但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还是要传承一些具有独特历史文化意义的景观,彰显乡村景观的地域特色和风俗。例如苏州在当地乡村建设中突出亭台楼阁等江南古城独特的文化元素,大大彰显了其独特的园林文化,在提升乡村景观品质与乡村文化魅力上有了极为重要的意义。
5.结束语
合理化的乡村景观设计是实现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在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乡村城市发展单一的情况下,乡村景观设计必须符合实际的生活生产需求,突出乡村景观设计的生态价值、提供丰富居民的活动空间、彰显乡村景观地域特色和风俗,才能推进我国乡村园林景观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萍.在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保护与传承[J].吉林农业,2018(3):99-100.
[2]褚昌昊.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价值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24):74-75.
论文作者:王玲,王晓丹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
标签:乡村论文; 景观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农村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城市论文; 我国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