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与方法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理论文,思想论文,中学论文,方法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指出:“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1]278 我国从2001年开始地理新课程改革,其基本理念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2]2,地理素养一般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与经济活动及个人决策所需的地理科学知识、探究能力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简言之,地理素养就是地理知识与技能、地理思想与地理方法。而要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地理教师就要更新地理教育观念,不仅传授地理知识与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思想与方法。笔者通过对《地理教学》、《地理教育》、《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及CNKI收集的有关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与方法研究的相关论文进行综合分析,探讨课程改革七年来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与方法研究和实施所取得的成绩与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与方法研究的主要成果
1.中学地理教学中涉及的地理思想与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文献分析,中学地理教学中涉及的地理思想可以归纳为如下四种:(1)人地关系、空间观和因地制宜观[3]21;(2)人地协调观、可持续发展观、空间观和因地制宜观[4]2;(3)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它为什么在那里?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它产生了什么作用?怎样使它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环境?[1]280;(4)可持续发展观、人地关系、综合性、地域性、系统性、双重性(文、理性)和实践性[5]19-21。笔者认为上述四种观点都不同程度地揭示了地理思想,但如何科学、准确、全面地阐述地理思想还需要深入研究。我们认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贯彻地理思想的主要任务是以人地关系为核心,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即人地协调观,也就是今天我们提倡的可持续发展观,具体包括: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灾害观、地域性观点、地理综合性观点、地理空间观和因地制宜观等。
关于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地理方法,主要有如下两种观点:(1)地理观察法、野外调查法、区域比较法、区域综合分析法[6]15;(2)地理实验或观测、地理野外考察、地理社会调查、地理文献研究、地理畅想论证、地理思辨探究和地理建模规划[7]395。笔者认为上述两种观点基本上概括了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主要地理方法,只是需概括得再全面些,比如应该强调地图法、3S技术等地理方法,同时新的地理课程改革也特别强调地理方法的培养。
2.地理教育界已经开始重视地理思想与方法的实施研究。
首先,国家通过地理课程标准已经明确了地理思想与方法是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内容,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都对地理思想与方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次,新编的初高中各种版本的地理教材中均重视了地理思想与方法方面内容的阐述。第三,地理教育研究人员已开展了地理思想与方法实施途径研究,如夏志芳探讨了地理研究性学习模式[7],褚丽娟和梁万库等人也探讨了这方面问题[3][4]。第四,中学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探讨了地理思想与方法实施途径问题,如崔准等试图在高三地理知识整体构建中贯穿地理思想[8]43-46,鲍国达提出“定性”与“定量”结合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9]16,体现了现代地理科学研究的思想与方法。
虽然地理教育界已经开始了地理思想与方法实施途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有关实施的研究还需要深入,广大中学地理教师对此重视的程度还有待提高。
3.系统的思想是自然地理的重要思想。
运用系统理论的思想研究自然地理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如孙九林认为“地球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地幔和地核等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密切联系而相互作用着的整体,是一个所有的组成要素处在相互作用之中的动态系统”[10]4。张纪林认为各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11]78;盛惠宾运用关系图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2]15;杨国栋等比较分析教材中自然地理环境主要要素,认为气候、水文、地貌、土壤和生物等五大要素构成了自然地理系统[13]22。正如陈启洪所说“运用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来认识和分析地理环境,把地理环境看成一个庞大的系统,是当今地理学重要研究方法与学科思想”[5]20。
4.区位论的思想是人文地理的核心思想。
一些文章中明确提出了“区位论”思想与方法在人文地理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如刘希信等认为“高中地理课本新增加的区位论,是人文地理的重要内容”[14]14。邹少华也认为“高中地理教材有关人类空间活动的章节中贯穿了区位理念”[15]13。赵学民也指出“区位问题是人文地理的核心内容”[16]43。中学地理教师还对如何分析区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如朱立新等人构建了区位分析的一般模式,即从自然与人文两大要素分析区位[17]19。可见,区位论在人文地理内容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蕴涵其中的地理思想。
5.综合分析法与比较法是区域地理的重要方法。
综合分析法与比较法是区域地理教学的重要方法,突出了地理学科的区域性与综合性。如朱雪梅等提出“地理学科思想是区域地理复习的理论支撑”[18]40。而区域特征是区域地理核心知识,运用综合分析法学习区域特征的研究比较成熟,具体思路与程序为:明确区域空间范围-综合分析区域自然特征-综合分析区域人文特征-归纳区域特征-区域利用评价[19]37。刘国谱认为“有比较才有鉴别,区域特征的特点决定了比较法是探究区域地理基本特征的重要方法”[20]12。李宗录也认为“通过比较,就可以让学生准确地掌握各地理区域的不同特点”[21]10。高春媚等也指出“抓住区域主要特征,经常运用比较方法”[22]24。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已经注重运用综合分析法与比较法构建区域地理知识体系,并探究教学策略。
6.地图法是研究最深入、最广泛的地理方法。
有关地图法的文章非常多,《地理教育》中还专门设有“地图世界”专栏,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学者们在地图的重要性与作用、地图的教学方法、地图的绘制和地图学习评价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关于地图重要性与作用的研究,如高霞认为《地理的“命脉”——地图》[23]67;李晴认为地图是教学的专门语言、常用工具、信息库[24]27-28;张桂兰等认为“地图是和课本文字同等重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25]31。陈莉提出运用地图教学,培养学生视觉——空间等智能[26]65-66;饶水平等提出利用地图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思维、逻辑思维等[27]64-65。刘桂侠等结合脑科学、心理科学,提出发挥地图表现空间信息的优势,提高学生空间认知和定位能力,构建空间位置概念[28]66-67。
关于地图教学方法的研究,崔超英提出在地图上寻求地理规律的方法[29]38-39;杨士军等提出读图分析方法等[30]100-101;还有各类地图的教学方法,如等值线地图、区域微观图的判读,教学方法多样。
关于数字化地图的制作与应用研究,胡建民等对电子地图进行研究,并应用于地理教学[31]60-61,体现了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理念。
关于地图学习评价的研究,如张志霞的《地理应考入场券——地图空间定位》[32]94 一文阐述了地图学习评价的有关问题。
二、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与方法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学地理教学中关于地理思想与方法的研究意识薄弱。通过文献查阅发现,研究中学地理的地理思想与方法的文章比较少。地理教与学的方法有两大方法论基础:一是地理科学方法,二是教育科学方法。可见地理教与学的方法要受到地理科学方法的制约,目前虽然地理教师和学生已潜移默化地运用着某些地理方法,但自觉地将地理研究方法转化为地理教与学方法的意识还不强,有关地理学家思想与方法转化为地理教与学的思想与方法的文章还凤毛麟角,仅发现高建军所作《赫特纳地理教育思想评介》[33]15-17 一文,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地理教育研究人员在这方面的研究意识也比较薄弱,亟待加强。
2.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与方法内容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与方法内容虽然多种多样,但对于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与方法内容的系统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究竟中学地理教学中应体现哪些地理思想与方法还需要深入研究,明确地理思想与方法的内容是开展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与方法教学的基础。
3.中学地理教材中地理思想与方法的研究力度不够。目前研究地理教材中地理思想与方法的文献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地理教材中学科逻辑与学习逻辑关系研究,如韦志榕认为学科逻辑能够反映学科思想和方法的内涵,是通过学科知识结构体现的[34]4。第二类,地理教材中地理思想的体现研究,如韦志榕提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反映地理学科的基本思想有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区域联系及影响等[35]。第三类,地理教材中科研方法的统计研究,贾明灯对地理教材中科研方法做了粗略统计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36]30。笔者认为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地理教材中地理思想与方法,因为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工具,一本好的地理教材可以将地理思想与方法巧妙的渗透其中。因此,要深入挖掘地理教材这方面的内容,以便更好地发挥地理教材的育人功能。
三、进一步加强中学地理中地理思想与方法研究与教育的建议
1.加强地理思想与方法研究意识,树立地理思想与方法教学观念。了解和掌握地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已经成为21世纪的中学生必备的素养。地理新课标非常重视学生地理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的核心就是地理问题的发现与提出、地理问题的探究与解决,地理成果的表达与交流,而这正是地理方法的体现。地理思想与方法的教育可以满足这些能力的培养。为此,要重视地理学的认知价值,要学习地理学的思想与方法;了解地理学家是如何进行地理科学研究工作与思维的;挖掘地理课标和地理教材的地理思想与方法方面的价值。要加强学习与训练地理学的方法,必须加强地理思想与方法研究意识教育工作,使人们认识到学习地理,不仅要学习地理理论知识,更要学习地理理论知识所蕴含的地理思想与方法。使人们认识到学习地理思想与方法是地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因此,需要开展地理思想与方法的内容研究、教学方式方法研究和评价研究等工作。在研究的基础上,逐步使人们确立地理思想与方法的教学理念,从而使地理教学发挥其学科的应有的教育价值。
2.多层次、多角度开展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与方法研究。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与方法研究方法多样,高培英运用经验总结法与行动研究法[37]51;洪婷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行为研究法[38]1;陈启洪运用文献法与行动研究法;刘冬花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方法[39]12-13。但是,笔者认为研究方法还缺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目前研究者所用文献主要包括教育类书籍、《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和地理教材等,缺少对地理思想与方法类专著的研究,应将研究文献全面化;渗透途径不仅包括学法、教法,还应培训地理教师专业素养,使教师队伍专业化;编写地理教材时,将地理思想与方法同教学内容完美结合,使学科逻辑与学习逻辑一体化;开发地理课程资源,开展地理专家在中学的专题讲座活动,使研究与教学同步化;吸收国外优秀研究成果等,多层次、多角度开展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思想与方法研究。
3.深入研究中学地理教材中的地理思想与方法,更好地发挥地理教材的教育功能。把握教材所体现的地理思想与方法,需要深入挖掘教材,分析教材,为此,地理教育研究人员与中学地理教师有必要开展地理教材中地理思想与方法体现研究,这既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教材,传授地理学科思想与方法,也有利于促进地理教材的建设与发展。
总之,需要让学生感知地理学视角,掌握一定的地理思想与方法,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用的。基于地理学科强大的地理思想与方法教育功能,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了适应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中学地理要全面贯彻地理思想与方法教育。
收稿日期:2008-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