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福建省福州市 350003
摘要:在我国工程建设中,具有多种投资方式,特别是我国的市政工程建设,由计划经济下的市政工程建设,到地方政府全权出资管理,以及现在的BT模式、BOT模式下的市政工程建设。新的建设模式的产生必然造成与现阶段社会发展、公共基础建设存在一定的不匹配性,特别是在工程建设的实施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BT模式下的市政工程建设具有很多优势,但是其所带来的风险也是唇齿相依,因此,笔者针对此模式下市政工程建设的风险及预防措施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字:BT模式;市政工程;风险管理;考核约束;
引言:
BT是Build(建设)和Transfer(移交)缩写形式,意即"建设--移交",主要是政府利用民间资金进行非经营性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融资模式。BT模式是BOT模式的一种演变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深圳沙角B电厂项目是由我国实施的第一个BOT项目,这个项目的建设成功,使BOT模式逐渐进入到各个地方政府眼界,这种融合政府资金、民间投资、银行借贷的新的融资模式,迅速得到地方政府和民间组织及个人的青睐。在2004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年20号),明确规定允许社会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为社会资本注入市政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政策支持。
1、BT模式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的风险分析
BT模式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整合了社会资本和政府财政收入,对于资本的运用提供了更加针对性的选择。但是投资成本的整合,也就意味着多元主体的加入,政府、BT投资方、BT项目建设方、银行或者其他民间组织等多方主体的加入,必然给项目建设增加许多不可控因素。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政府不确定性因素造成投资风险加大
采用BT项目的项目发起人一般为地方授权政府,而政府官员变动的不确定性给BT项目建设带来了未知的风险。BT模式为融资、建设,建设的项目大多为公益性项目,没有项目建设后的运营阶段,也就是没有收益,一般采用项目建设完工后政府回购的方式实现建设利润的提现,这也无疑对地方政府的诚信等级提出更高的要求。项目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政府极有可能发生领导换届、政治风险、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的转向等风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地方政府不确定性因素无疑给BT模式投资方带来巨大的投资风险。
1.2 政府重视点偏颇造成风险加大
目前BT项目建设,政府的主要重视点在项目立项,项目建设施工过程,项目进度管理等项目建设信息上,而对于融资风险管理等资金风险重视不足。一个项目建设的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投资人的融资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如果地方政府在引进投资中,没有把好关,让没有经济实体、或者应对风险能力大的金融公司或者证券公司投资,那么项目建设风险、完工风险将会被无限扩大。市政工程一般为民生公益性工程,此类工程建设的失败会造成更大的社会影响,其重要性可想而知,所造成的社会风险也相对严重。
此外,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层层审批也无疑对项目建设施工进度造成影响。进行BT模式融资的市政工程,一般建设施工周期大(少则1年,多则5、6年),施工难度大,面临的民事协调等关系也格外复杂,政府为管理BT项目,最大化的减小BT项目建设风险,设置了层层的审批制度,这些制度的实施固然一定程度上减少风险,但是建设方缺乏建设主动权,层层的审批流程耽误施工周期,给项目建设按计划完成带来不确定的风险。
1.3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
BT模式,是一种融资手段,因此,融资主体的多元化不可避免,这样的模式下,多家主体具有共同的利益链条。这样的利益链条下,会产生两个极端表现。首先,对于工程质量要求更高,对于施工进度要求更快,因此,会发生不断追加投资的情况,造成成本不断上升。其次,多方单位形成利益共同体,缺乏监督监管机构和人员,造成工程质量等工程建设指标下降。
1.4 法律规定不完善
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BT模式专门法律法规,BT模式涉及大批资金的融资管理 ,同时建设周期长,而我国经济形势变化大,在建设期间,劳动成本、机械成本、原材料成本等波动比较大,同时工程建设面临多种不确定因素追加投资的情况,资金紧张时的处理方法以及出现纠纷时的法律程序,我国都没有相关规定。并且,作为一种多元化的融资手段,其面临的法律纠纷是相当复杂的,处理起来也相当棘手。
2、风险评价体系在BT模式市政工程建设中应用
2.1建利投资环境评价机制
BT模式,作为一种融资再投资的手段,尤其是针对大型市政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BT模式项目投资对于投资环境的要求应该更为严格。在项目立项之前对项目建设投资环境做好风险评估。对于政府而言,应该加强对于BT模式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把好融资阶段的风险关,做好投资方的资质、企业能力审核。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严禁发生暗箱操作、领导拍板的事情的发生。对于投资方来说,要细致的做好投资风险的评估工作,虽然BT模式存在有其一定的利润空间存在,但是系统与非系统的风险诸多存在,造成高投资、高风险的现状。投资人在投资之前,不应只是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同时针对地方政府财政承受能力,履约情况及过往记录进行多方面评估,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选择。
2.2建立风险预警和积分考核机制
从项目立项开始,一个工程建设项目包括设计、材料、资源配置、施工、完工、项目回购等众多流转环节。周期长、环节多难免会有不确定因素影响项目建设实施以及资金危险,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投资方或者其他的社会组织,提高自身的风险辨识和防控能力,积极配合政府建立风险预警体系,也是对双方利益的保证。同时,笔者认为,应该建立BT项目建设保险机制,增加此项目抗风险能力。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绩效考评考核制度。将BT项目参与单位纳入绩效考核范围,采用积分制管理模式,对于触发红线的单位给予惩罚,对于表现突出的单位给予奖励。利用考核制度实现对企业、供应商的约束,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2.3 合理分配多方主体下的项目实施控制权
BT模式下,多方主体的存在虽然分散了政府一方主导时期的责任承担风险,但是职能交叉和关键决策点的交叉必然造成多方决策和无人决策两种极端表现。因此,必须规范项目建设多关键决策点的控制权,合理分配。当然,政府作为项目的发起者,以及市政工程公益性和其特有的公共属性,拥有更大的支配权理所应当。但是,也面临着专业技术人员不足,项目管理经验不足等现实因素。因此,笔者认为专业工作应放权于企业,减少审批流程。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不同项目建设应根据需要制定放权制度,权力的分配,以及放权的深度应该根据项目建设的公共属性的比例,项目建设的复杂程度,以及公私双方的信任程度,以及投资企业所涉及的历史项目业绩等多种情况制定。
结语:综上所述,笔者认为,BT模式下市政工程建设还需要继续探索,如何规避风险,提高资金利用率,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组织,都需要在探索中总结既有经验。人才的短缺也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后续的职业技术教育、项目建设风险辨识能力教育,以及对于项目管理人员风险防范执行能力教育也必须跟上,才能有效保证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体系的合理推进。
参考文献
[1]严玲,杜亚灵,郭晋杰.基于控制权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BT 模式创新[J].综合运输.2010(8):35-39.
[2]赵金峰.BT模式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J].交通财会. 2011(05)
[3]李军,祝宝靖.基于一种新兴项目融资模式-BT模式的浅析[J].科技信息.2011(03)
论文作者:代颖,许奇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项目建设论文; 模式论文; 风险论文; 项目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政府论文; 融资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