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入手,细读文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符号论文,文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文本细读,适当将语言和标点符号统一起来研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结合科学的教学方法,便可以通过师生、生生在文本细读中的探讨,提高学生文本细读的能力。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经典释文》) 比较两段2013年浙江省语文高考试题的选文,差别在于对标点符号的运用。切入文句,细读标点符号和语言,第一句中“不问马”,中间并无停顿,自然生成只问人不问马之意;而第二句中将“不”字单独成句,加引号和句号,独立完整地表达意思,“不”是被问者的回答,即没有伤人。接着一个逗号,将“不”与“问马”隔断,生成先问人后问马,人马并重之意。后段中,唐人陆德明对经典的解读拔高了孔子的思想境界,是后儒对孔子的过度推崇,实非孔子的本意。因为“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1],并非兼爱、博爱。 抛开应对高考的功利念头,只就文本细读来看,笔者有三点认识。第一,课标强调阅读教学,而文本细读是目前教师实现有效阅读教学的途径之一。第二,走在语文教学研究前沿的专家在通过高考这个平台,向师生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要重视标点符号在文本细读中的功用。第三,反思师生在文本细读、沉入语言、品读推敲中重视细读字词句,但渐渐淡忘文本是语言与标点符号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 为什么要兼顾细读标点符号和语言呢?其实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叶圣陶先生和朱自清先生就曾设想过:“国文教本要有两种本子:一种是不分段落,不加标点的,供学生预习用;一种是分段落,加标点的,待预习过后才拿出来对勘。”两位先生认为:“预习的成绩当然不免有错误,然而不足为病。除了错误以外,凡是不错误的地方都是细心咬嚼过来的,这将是终身的受用。”[2]笔者认为,两位前辈之所以这么设想,是希望师生都能在文本细读中读出语言文字背后的味道,加强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一、关注逗号,于停顿处涵泳 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老王》) 改动后: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比较阅读是将文本本身、文本与文本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相同或相异的地方加以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这是深入理解文本的一种阅读方法。教授此课时,教师与学生探讨是否可以删掉“哥哥”和“两个侄儿”后面的逗号。结论是,若删掉逗号,就无法将“死了”和“没出息”两处句眼独立出来,读来是一种陈述的语气,平淡、死板地诉说一个老王孤苦的事实。而独立出来,起强调之用,先给人一种希冀,“有个哥哥”,但是“死了”,可悲;“有两个侄儿”却又是“没出息”,有等于没有。学生读过后,感受到希望之后是一种更深刻、更沉重的失望,当然老王悲苦的味道就要重一些、浓一些。 后来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老王》) “他说”后面运用逗号,以示停顿,为什么老王要在回答时“一顿”?这一顿,说明老王在迟延犹疑,其中的味道,值得师生共同研讨。按常理,老王应回答是家,但家是温暖的,亲切的,有亲人的。老王回答“住那儿多年”,从其言语中可以细读出老王并没有认可“那里”是他的家,因为家与住的地方含义大不相同,“那里”是孤独一人的老王的住所,虽然住了多年,但终究不能成为家。没有亲人,没有关怀,何处为家?逗号不仅是起强调语言、独立语言的作用,而且深层次地揭示老王内心的孤苦。 二、关注冒号、分号,理清文句或文段的结构层次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祝福》) 用了分号,代表前后分句是并列关系,此句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读出,乞讨无果,人心冷漠;第二层读出,乞讨时长,人心冷漠更进一层。用了一个冒号,后句是一个总结句,整个文句是分总的关系。进而再细读“破”“空的”“下端开了裂”几处细节描写,寥寥几笔,鲁迅先生就刻画出祥林嫂沦为乞丐的形象,也揭露出当时世态炎凉、社会黑暗。 “……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林黛玉进贾府》) 分号关涉的两个分句,在内容上同等重要,一管物,二管人,透露出王熙凤掌有贾府实权,也是对黛玉这个新人不怒而威的告诫。 三、关注引号,于细微差别中探究文本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师说》)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有细心的学生发现韩愈此处的引用与他们初中苏教版教材中学过的文本是不同的,比照之下,很明显韩愈在此引用了孔子之言,但引用又不是完整版的,而是略作了修改。这一改意味就大不相同了。笔者引导学生关注此处标点的运用,既然是引号且加了冒号,按照规范应属直接引用不应作改动,缘何这里有如此细微差别?是韩愈无心之失,笔误致之,还是他有意为之,传情达意?经过师生对这个问题共同深入分析,联系不同的语境、不同的时代背景,最终品出语文味。第一句的译文“(假如)三个人一起行走,就一定有我的老师”,特别在“必”字前加了“则”字,在朗读这个陈述句时,增强了肯定语气,与整个世俗“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风气是相对抗的,直接肯定了老师的存在,对当时的流俗是一种强有力的回击,没有“则”字,味道全无。“诗歌课,还有文言文的课,更要求阅读主体的融入,没有反复的阅读,那情味就出不来,语感就出不来”。[3]而第二句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字可译为“了”,译为“三个人一起行走,一定有我的老师了。”整一句属孔子与弟子的交流对话,此处颇有些“沂水春风”中的“盍各言尔志”的温和、亲切的感觉,而少了韩愈那般的严词厉言的斗争气势。 四、关注叹号,于感叹中感受人物情感和形象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为政以德》)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克己复礼》) 众所周知,孔子对弟子是温文尔雅的,是经常鼓励的。比如《沂水春风》中弟子言说志向,对于子路不知谦退的回答,也仅仅“哂(微微一笑)之”。对弟子回答时有顾虑,孔子鼓励道“何伤乎?(有什么关系呢?)亦各言其志也”。孔子对弟子的教诲充满爱意,教学气氛和谐。然而此处的两个句例,却不是如此。 季氏将要攻伐颛臾,冉有和季路料想无法欺瞒孔子,只能直诚报告。故用句号,将大事用平静的陈述语气告诉孔子,试探其反应。孔子听闻此事,复杂的感情全都包容在一个叹号里面。学生应将此叹号读成什么样的语气?是感慨、惊叹,还是呵斥、愤怒,还是偏向二者融为一体?为感受人物情感和形象,教师引导学生在一个“求”字上下些朗读的功夫。此处表达了孔子瞬间迸发的情感,语调短促但厚重,须重读。 宰我不守三年丧期,子曰:“予之不仁也(宰予真不仁爱啊)!”是对弟子失望、伤心,还是对礼崩乐坏的现状感到痛苦、无奈,还是二者兼而有之?“不仁也”是整个文句朗读的核心,语调是轻缓的,语气可适当拖长,有那种叹息不止的味道。 五、关注问号,于疑问处读出真假问 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老王》) “你还有钱吗?”中一个问号带出许多思考,笔者让学生考虑三个问题:第一,问号表达的是什么语气?第二,针对老王的问,到底杨绛还有没有钱?第三,既然老王问杨绛,为什么还是拿了钱? 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争论研讨达成共识,其实老王心里明白杨绛此时也是穷困之极的,从后文“他拿了钱还不大放心”得到印证。这里问号并不能读成疑问语气,而应读出反问语气,而且这个问句还要伴着哑着嗓子的声调去读,声音沙哑低沉,本身带有老王对杨绛的深切关怀之情。老王担心杨绛给了他钱,杨绛一家就生活窘迫了。 杨绛到底有没有钱?通过背景了解到,“文化大革命”开始,杨绛一家的待遇大不如前。“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虽然杨绛在此并未交代,但知晓钱钟书是受人迫害)而上医院看病。此时家庭状况更是雪上加霜。面对老王的反问,杨绛听出老王的意思,但是为什么“我笑着说有钱”,这个“笑”并不是觉得老王问得多余之后轻松自如的回应,而是对老王的反问说了一个令人心酸、善意且坚强的谎言。虽然没什么钱,但一个文人笑对生活的不屈的气质显现出来。 “文革”来临之时,载客三轮取缔,老王的生活来源已然切断,原文提到“他并没有什么力气运送货物”,“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送”,可见老王的生活来源是靠杨绛一家的接济。最终老王还是拿了钱。 这个问号,包含许许深情。一个病了多时而受杨绛照顾的老王,一个受尽凌辱而内心不屈的杨绛,两个同陷困境生活拮据的人,能够互相关怀,着实令我们感怀可敬。 六、关注省略号,于无声处叩声响 “阿阿,你……你倒自己试试看。”她笑了。(《祝福》) 笔者在研读此处时,对祥林嫂的“笑”产生疑问。此处的“笑”到底是何种意味?如果孤立地研读语言,恐怕很难进入人物内心。师生共同研读“你……你倒自己试试看”,发现文句是先有省略号,后有“她笑了”。应视为由省略号里的内容来确定笑的意味。从省略号入手,于无声处叩出声响。省略号表示引文中省略的部分或话语中没有说完全的部分,或者表示断断续续的话语的停顿。教师提出三种猜想:第一种“表示引文中省略的部分”,很快被学生否定了。第二种“话语中没有说完全的部分”,师生、生生在研讨时,应语境填入“你怎么拿我这样一个寡妇寻开心”“你这个人怎么揭人家的伤疤”“如此无聊”等等话语,那么这里的“笑”极有可能是自觉失语后一种自嘲的笑。第三种“表示断断续续的话语的停顿”,一时气愤或被误解而急了,导致语塞。省略号的作用不同会导致文本细读的结果大不相同。还原语境,验证到底怎样才是契合鲁迅先生的本意呢?祥林嫂与柳妈的这次对话,本来是在祥林嫂回想儿子阿毛的背景下展开的。被强卖给贺老六的那段婚姻生活带给祥林嫂痛苦,更带给她欢笑与甜蜜。一个做了童养媳、受尽婆婆多年折磨的普通女人过上几年安定稳当的生活,又有可爱的儿子相伴,对其而言得到的幸福要远多于初嫁时的痛苦。当她回忆起那段甜蜜多于苦痛的岁月时,脸上浮出笑容。这种笑是发自内心,而绝非是尴尬的笑、无奈的笑。 有三处明证。第一处,从“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中可以得到线索。引导学生研读鲁迅先生是如何描写柳妈看到祥林嫂幸福的笑容后的面貌的:先是“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个核桃”,这种笑容是多么的难看与尴尬,本身传递出鲁迅的厌恶之情。随即看额角,“钉住她的眼”,鲁迅先生为何要用“钉”字,说明柳妈看到祥林嫂笑得如此幸福,农村小女人的内心是不平的,是不满意的。第二处,柳妈对祥林嫂说的“诡秘”内容,是不怀好意的,给祥林嫂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从“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可得到印证。如果是姐妹间真诚的关怀,又何至于此,难道柳妈不知道这样说会引起祥林嫂内心的恐惧吗?第三处,鲁迅先生揭露人间悲剧,却每每在作品中着一处亮笔,如《药》中坟头上的花环,《记念刘和珍君》中对女子反抗压迫而称赞“中国女子之勇毅,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也为激励国人而说“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祥林嫂确实笑得不多,鲁迅先生在此涂抹了些亮色,也更是为揭露吃人社会的本质,引发读者的深恶痛绝。可以想见当年鲁迅先生创作时在“你”字后面打上的省略号,一定是琢磨良久,意味深长。 不同的标点符号在不同的语境下,会产生多种变化。文本细读时师生到底能结合标点符号从文本中读出什么和读出多少,也都不尽相同。教师在引导学生将标点符号和语言结合起来品读文本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文中所用的替换法、删除法、补充法、对照法、排除法等,指导学生在朗读时注意挖掘句眼,让学生读出语气的轻重缓急,在多读中理解,在理解后回读。从符号开始,仔细阅读课文_文本分析论文
从符号开始,仔细阅读课文_文本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