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县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衢州市 324300
摘要: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建筑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规范化监管工作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内容。但是,在现阶段的质量监管工作中,部分监管单位在质量监管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亟待整改。基于此,针对建筑施工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管理;加强工程质量监管;措施探讨
引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建筑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尤其是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火热更是让建筑行业成为高利润的代名词。巨大的利益不可避免地引发更加激烈的商业竞争,有些不良商家为了谋取快速利润,背离职业道德,在建筑工程中偷工减料,造成工程质量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问题,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重大威胁。
1在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现实意义
在建筑工程中,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就是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从建筑物的质量方面来说,对该方面的监管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建筑物主体结构的质量以及建筑物的使用性能质量是质量监督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尤其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相比过去几年更加完善和进步,各个行业的竞争越来越大,其中最为突出得到就是建筑行业,因此所有建筑企业都在努力提升自身建筑工程的质量以求在行业中能够立足和生存的。在这样大的发展背景下,就对建筑行业的工程质量监督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的是为了通过相关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强化对建筑的管理,运用科学且先进的监督办法来确保建筑工程的品质安全。
2建筑施工管理中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工程施工标准不统一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开展期间,部分施工内容比较复杂,为了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会对外聘请专业的施工团队参与施工,由于部分聘请方与原本施工方之间的施工标准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并且在施工项目招标工作开展期间,部分企业之间的工程评价标准不统一,如果盲目将工程项目承包出去,由于部分参与施工的单位未经过招标单位审查,因此,其施工标准与实际施工标准之间存在差距,此种问题的出现很容易导致施工单位对规范化质量管控工作的不重视,从而造成工程项目质量降低。
2.2项目质量监督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升
在工程施工现场中,项目质量监管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对工程最终的竣工验收质量具有极大的影响。在我国,部分比较小型的建筑企业开展的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效果并不理想,其中,比较重要的因素是质量监管人员却并未意识到自身的不足,造成监管中原本能够纠正解决的问题,失去最佳解决时间,导致施工质量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施工人员在技术应用方面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是由于缺少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的机会,致使个人的施工技术无法实现提升,此类问题也亟待解决。
3优化措施分析
3.1完善工程质量监管体系
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也应当建立健全管理体系,这样既有助于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也方便不同部门之间工作的相互交接,使施工能够有序进行。监管体系为监管工作提供理论依据,质量监管工作人员根据相关的监管条例来安排工作,根据不同的施工情况要事先制定合理的质量监管办法,这样的监管才更有针对性,提高质检效率。质检人员要与施工单位做好沟通工作,每一个步骤都要认真检查并做好记录,以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减小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问题。此外,应该充分利用好社会评价体系,由社会专业机构对施工质量进行评定,减小因为质检部门专业素养不高而导致的评定误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加强工程进度管理
在施工前期,企业需要与业主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为后期安排施工工序和组织施工打下基础,避免技术指导错误引发的工期延误。在技术交底的过程中,企业需要重点分析设计的经济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变更的必要性,分析实际施工情况与设计图纸是否存在矛盾,审查配套设计方案是否存在问题,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在审核过程中需要保证施工总平面科学、紧凑、合理的布置,保证施工进度不受影响。监理人员需要负起责任,降低设备和各类材料在施工区域内的运输,避免场地内的交通矛盾,降低二次搬运的发生率,避免无效工作。合理计划安排设备、建筑材料、劳动力退场。针对雨季等特殊天气,制定完善的应急施工处理方案,设置防潮和防雨措施,合理调整施工工序,降低雨水对施工产生的影响。在冬季施工,需要采取防护措施,加强对地下室等基础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重点监督边坡支护以及排水系统施工,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3.3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
建筑工程需要使用大量施工材料,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质量,为此企业需要加强施工材料监督管理。依据材料的标准规范要求,在材料进场前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检验,避免设备和材料因素影响工程质量。对于各类混合型材料需要在配制的过程中严格监督,安排专人负责管理,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地基施工是建筑施工的基础环节,目前主要采用的施工模式包括摩擦型和端承型,端承型主要是指利用端庄侧向阻力承载建筑垂直方向产生的负载。摩擦型主要是指利用柱磨阻承载垂直方向的负载。同时,大部分建筑工程采用灌注桩的模式,在施工现场利用机械设备进行钻孔,也可以通过人力挖掘或钢管挤土的方式,将桩孔设置在地基中,灌注混凝土,放置钢筋笼。地基施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稳固,施工过程专业性比较强,为此需要加强各个操作环节的质量控制,设立专门的质量检测部门,确保地基质量达到标准。混凝土施工质量也是重点的监督内容,目前采用的混凝土浇筑方法主要包括预制法和现场浇筑法,现场浇筑法需要在混凝土材料配置完成后及时浇筑,也是现阶段主要采用的浇筑方法,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准确称量原材料质量,将适量的外加剂和水共同搅拌。浇筑前,在内侧模板涂抹隔离剂,确保混凝土板边和板角的整体强度。在抹灰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外加剂、粘稠度、砂浆混合比例合理控制,抹灰前期铺设金属网结构,清理后洒水,保持湿润和清洁。仔细检查抹灰作业面的门窗位置以及墙体牢固程度。另外,需要切实加强砌体质量控制,检查材料的配比和生产日期,监督施工过程,重点检测剪力墙、框架结构、墙体、转角等。
3.4规范建筑质量监管行为
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从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等方面都要做好检查工作,施工中要用到大量的建材,要使建材的质量能被充分检验,需要质检人员进行灵活抽查,对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进行检查,对存在的质量问题能及时发现,同时也最大程度确保工程的质量安全。为避免质检人员自身存在的问题,施工单位要注重提升采购人员的专业素质,在质量检查中能够快速鉴别建材的质量,同时可以采用多组质检人员轮流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的安全可靠。最后,质检部门要善于学习先进的质检方法,利用科技来服务质检工作,减少人为检测代理的误差,提高检测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在城市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建筑企业的发展规模随之加大。但是在这一发展基础上的工程管理工作存在较多的质量监管问题,此类问题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此时,企业的管理者在构建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法律体系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就企业内部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进行培训,如此真正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最终为我国整体的建筑工程事业发展能力提升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严永龙.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有效策略[J].居舍,2018(35):139.
[2]姜倬.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J].居舍,2018(33):126.
[3]粟明坤.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J].价值工程,2018,37(32):84-85.
论文作者:汪绍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质量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质检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