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制度的发展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主义国家论文,民主制度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民主是资产阶级实现阶级统治的形式。资产阶级民主是在反对封 建专制的斗争中逐渐形成的,它是与其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等价交换相适应和一致的 。资产阶级民主是其经济发展在政治上的反映。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经历几百年的丰 富和发展,资产阶级民主在组织形式、完善程度、制度化、法律化等方面,形成了从普 选制到议会立法,到政府监督等一套较完备的制度。选举制、议会制、政党制等资产阶 级民主制在二战后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一、选派制度更为完善
选举是民主的本质要求。按照民主政治的原则,权力的合法性来自选举,不同权力主 体通过不同的选举方式产生。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化过程,比较集中地体现为普选制的 实现过程。20世纪初在资本主义世界兴起的法西斯主义,使西方资本主义民主面临着严 峻的挑战,在巩固资产阶级民主的过程中,选举作为民主政治的重要因素得到了比较充 分的发展。普选制的切实推行是这种发展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成果。普选制的全面 推行,在使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体系更趋完备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选举制度的建设 和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选举制度的发展出现了六大趋势:一是选举权 进一步扩大,实现普选制。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制最初对选民个人附加有财产、教育、 性别等多方面的限制。二战后,基本上都实现了普选制,即凡是公民就有选举权,取消 了其他的资格限制。在这方面,英国议会于1969年通过的《1969年人民代表制法》产生 了重要影响。该法案将选举年龄从21岁降到18岁。1971年3月,美国国会也通过宪法修 正案,把公民享有选举权的年龄从20岁降到18岁,这样一下就扩大了1100万人的选举权 ;1971—1972年国会众、参两院还先后通过了男女权利平等的修正案。法国在经过民意 调查并在广大青年的强烈要求下,德斯坦总统于1974年7月5日颁布法令,也把享有公民 权和政治权的男女公民年龄降至18岁。二是从不平等选举发展为平等选举。历史上存在 过的不平等选举表现为每个选民或者拥有的投票数不相等,或投票数虽然相等,但其效 力不相等。现在这种不平等选举已被平等选举所取代,即一人一票,且每票效力相等。 三是选举更加直接。即由间接选举发展为直接选举。间接选举是因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的限制所实行的民主程度较低的选举,即由公民选出代表,再由代表选出当选人。为了 能够更真实地体现民意,现在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直接选举制,即由公民投票直接选出 当选人。例如,法国总统就由间接选举改为直接选举。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在解释这个转 变时说,为了使今后的总统“有充分的能力和义务担负最高责任”,为了使共和国“继 续有很大的可能保持公正、有效和得人心,他们必须直接得到全体公民的授权委任”。 四是选举程序更加完善。选区的划分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选民登记更细致,候选人的 提名更严肃,并且从公开投票发展至秘密投票。公开投票即记名投票,这种方式容易增 加投票人的顾忌,不利于体现选民的自由意志。现在大多数发达国家都采用秘密投票的 方式,即无记名投票;与此同时都强化打击选举腐败的力度。五是选举投票从强制投票 变为自由投票。强制投票也称义务投票,即认为公民有投票的义务,如无故不尽义务, 则受相应的制裁;自由投票则认为投票是公民的权利,公民既可行使也可放弃这一权利 ,不应进行干涉。目前,美、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采用自由投票制。而且选举 制度运行稳定而规范,不仅保证了权力移交的稳妥性,而且也保证了政治参与的稳定性 。六是选举手段日趋现代化。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选举手段的现代 化步伐大大加快,以互联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民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它将把 人类带入“电子民主”的时代。同时信息技术的介入使资本主义选举制度也面临如何全 面创新的问题。
选举制度的发展,是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也是保 障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有效运作的重要力量。
1.选举制为“主权在民”原则的实现提供了具体的政治程序
公民通过这种程序可以挑选执政者,执政者一旦当选就要对选民负责,其行为若违反 民意,选民可经由选举程序更换、罢免执政者。如美国有十多个州规定选民可以直接罢 免州长。只要有一定数量的选民签署就可以提出对州长的罢免议案,被罢免者亦可据理 答辩,最后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州长的去留。此外,法、德等国的宪法都规定议会两院的 会议公开举行。法国宪法还规定,议会两院的全部议事记录须在《政府公报》上发表。 这种公开议政的作法,可以使选民直接看到自己选举的代表是否对选民负责,以便决定 自己对其的态度。由于选举投票是公民参与人数最多的政治活动,所以在西方政治学观 念中,投票是政治参与的中心问题。通过竞争而开放的选举,选民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意 愿和要求,同时也对国家权力的归属和政策取向作出了选择。在这个过程中,选民行使 了公民权利,而国家或政府则因经历选举的“洗礼”重新获得了与社会的平衡与协调。
2.沟通和整合了利益关系
选举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利益表达。在选举过程中,各种利益代表为了赢得选民往往从 所代表的特定利益出发表达利益要求和政策愿望。美国政治社会学家利普塞特认为,选 举是民主的阶级斗争表现形式。正是因为有这种民主的形式,因而这种民主的阶级斗争 不仅被容纳在一定的制度和规范之内,而且通过这个制度和规范使斗争各方的利益和要 求获得了沟通和协调,并最终整合出斗争的基本结构。显然,选举是利益斗争的重要舞 台,同时又是利益协调和整合的重要机制。
3.选举制为资产阶级统治提供了合法性基础
由于选举是在国家制度规范下进行的,虽然选举的结果可能导致政党的交替、政权的 更迭和政策的转型,但是不会直接危及国家制度本身。相反,国家制度因实现了政权的 和平转移获得了新的合法性的支持。同时,只有经过选举产生的政府或领袖才具有行使 管理国家事务的合法权力,因而对具体的政党或政府来说,其权力的获得经历了选举所 形成的“权力委托”过程而获得了合法性支撑。国家政权获得有效的合法性支撑,是民 主政治条件下保持政权权威和政治稳定的关键。
4.实现权力的和平转移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多党政治相适应的选举是竞争性选举。虽然,竞争性选举给 选举本身带来了许多问题,但是竞争性选举使权力竞争公开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由于 竞争各方能严格遵守竞选的规则,竞争性选举在客观上带来权力的和平转移。
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涉及到中央和地方的各个层次,范围十分广泛。以美国为例,除 总统和国会议员需要由选举产生外,各州的州长和议员以及许多市、镇的地方议员和官 吏,均须由选举产生。据统计,美国有52万公职人员需要通过选举产生,因此美国每年 在全国各地,需要进行13万次的选举。广泛而频繁的公民选举投票,使资产阶级国家日 益显示出“全民国家”的表象。
二、政党政治的范围和基础更为广泛,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政党是资产阶级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资产阶级政党是资本集团培养、选拔 自己的政治家的大学校。近代意义的政党产生于英国。最早的近代政党是产生于1679年 的英国的“托利党”和“辉格党”,分别代表封建贵族和城市资产阶级。在发达资本主 义国家里,党派政治在国家权力系统内具有双重身份。如在英国,首相必须是议会下院 多数党的领袖。这样政党实际上参与了国家权力的决策和行使过程。再者,政党的成员 或党的支持者同时又是选民,是对国家政治生活具有重要影响的社会力量。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因为历史传统、阶级关系、政体形式的不同,存在着一党制、 两党制、多党制等各种政党体制,多数政党参与议会政治。两党制的典型是英国和美国 ;多党制的典型是法国、德国、意大利等;一党制主要指一党长期执政,其他各党作为 陪衬,其典型是日本。党派力量对比,政党体制变化对国家权力结构和政府政策有决定 性影响,这种影响在战后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加强,特别是在西欧国家,党派政治 渗入各个方面,几乎无孔不入。在19世纪,对于普通劳动者来说,政党政治实际上是离 他们很遥远的事,而在20世纪,特别是二战后,由于普选权以及由于社会民主主义的兴 起及政治代表在西方各国政党政治竞争中相继取得一席之地,政党政治的基础更加广泛 了。在党派政治中,意识形态界限趋于模糊,党派活动日渐活跃,不少社会党执政或参 与执政,甚至共产党也曾参与执政。如法国共产党自1944年起曾连续五届参加联合政府 ,有8个领导人曾出任部长和副总理,目前它仍是法国主要政党之一。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变化,为 了适应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需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政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
1.出现了政党联合,由多党政治逐步走向两党政治的趋势
政党制度既是选举制和议会制发展和完善的产物,也是两者运行的方式和动力。政党 政治作为西方民主制度的三大支柱之一和西方社会公平、自由、民主的象征,受到统治 者的重视和支持,因而西方国家政党的活动普遍比较活跃。据统计,法国自1875年第三 共和国宪法颁布以来,先后出现过400多个政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仍继续活动的约有5 0多个。德国的政党目前约有130多个。西欧的一些国家,由于政党太多,在议会中往往 难以形成一个占有较大优势的政党,政府只能是几个政党的联合,参与联合的政党一旦 出现分歧,政府就有被推翻的危险。例如法国,从1946年第四共和国宪法颁布到1958年 第五共和国建立的12年间,先后更换了20届政府。其中较长的如戴高乐的第一届临时政 府和1956年的摩勒政府,都只存在了15个月,最短的如1948年9月组成的舒曼政府则只 存在了7天。政府的频繁更迭不仅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也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资 产阶级政府为了维护社会政治稳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使政党分化组合,形成阵线 分明的左右两大阵营。这种情况以德国和第五共和国时期的法国最为典型。
在德国,实行相对多数当选与比例选举相结合的制度。选民在选举联邦议员时都拥有 两票,一票是选民直接选举议员本人的,第二票是投给参加竞选的政党的。德国吸取魏 玛共和国时期小党大量进入议会的教训,对参与竞选的政党实行一种限制性的规定,即 参与竞选的政党在第二票中所得票数达不到总票数的5%(在联邦德国建立之初指在一个 州内所得票数,后改为在全德的总票数达不到5%),或在第一票中当选的本党议员不足3 人者,均须退出第二票的分配,它们所得的选票分配给其他得票多的政党并由这些党按 得票比例分配席位,这样就限制了许多小党进入联邦议院,能进入联邦议院的往往只有 3—4个大党。1990年12月2日,统一的德国首届大选,进入联邦议院的政党,只有基民 盟——基社盟、社民党、自民党、民社党和绿党联盟。基民盟和基社盟从1949年以来在 联邦议院中一直是组成一个议会党团,作为一个大党来行动,人们称其为“姊妹党”。 民社党的前身是德国统一社会党,虽在原东德执政40年,但两德统一后,凝聚力大大下 降,而绿党联盟尚未成熟。所以统一后的德国仍旧保持着以基民盟——基社盟与社民党 为两极的政党格局。
在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第一届国民议会成立之前,戴高乐一改过去的比例代表制,实行 “单记名多数两轮投票制”。根据这种选举办法,法国本土划分为465个选区,每个选 区选出一名议员,在第一轮投票中获得绝对多数票的候选人方能当选,否则就必须实行 第二轮选举,而只有在第一轮选举中得票超过5%的候选人才有资格进入后一轮角逐。这 种选举制度客观上促使法国政党格局向左右两翼集合。每经历一次选举,法国的政党便 重新进行一次分化组合,1975年5月底的法国总统选举后,法国最终形成“两派四党” 的政党格局。这种政党格局对法国的政治稳定发挥了重大作用。
2.传统的左、右翼政党呈现中间化趋向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传统的左、右两极政党格局逐渐向中左、中右两极对垒的方 向演进。左翼政党向中间靠近,右翼政党向温和方向倾斜,究其根源是左、右翼政党都 深刻认识到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等新变化的形势, 为了在新的环境里继续执政、参政或其他需要,这些政党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从而出 现了这种趋向。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就业结构中,知识型劳动者迅猛增加,由这 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就业者所构成的新中间阶层的不断发展和扩大,对政党的活动也产生 了新的影响。许多政党为取得政治活动中的有利地位都把争取这个阶层的支持和认同作 为活动的基点。这样,中间阶层普遍具有的求稳、怕变、怕乱的心态,厌倦党派之争, 不满极端保守或极端自由,支持政党推行中间路线等政治倾向,就必然会在政党的主张 和活动中有越来越突出的反映。发达国家传统左、右翼政党的中间化趋向,最主要体现 于政党意识形态差异和区别的日益减小。随着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在政党决策中的作 用下降,选民的政治态度日益趋中,不再以政党的政治理想和纲领主张作为选择标准, 而是愈来愈多地以社会问题及其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政党当政的政绩作为投票选择的依据 。在这种情况下,左、右翼政党都不断调整自身定位,变得更加务实和温和,其结果是 模糊了两翼党派的意识形态界限,如英国工党、德国社民党所倡导的“第三条道路”、 “新中间道路”,其特点就是抛弃过去的意识形态的束缚,采用实用主义立场而非意识 形态来制定务实政策,解决目前面临的社会经济等问题,以满足面向21世纪新技术条件 下竞争的需要。
三、对政府的监督和制约的内外因素大大加强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对政府进行监督的主体有法院、压力集团等,但在资本主义 国家的监督体系中,议会对政府的监督仍然是最主要的。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 议会通过宪法赋予的质询权、调查权、倒阁权等,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监督政府的作用 。
1.人事监督权
在资本主义国家,议会主要通过对政府人事问题的同意和弹劾有劣迹的官员来完成对 政府的人事监督。任命权是一项重要的权力,一般是由议会和政府共享的。虽然各国规 定不一,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由议会将内定官员人选提交国家元首,由 国家元首任命,国家元首只能在议会推荐的基础上加以任命。荷兰、奥地利、比利时等 国家皆如此。如奥地利总统根据国民议会的提议任命一名宪法法庭法官,根据联邦议会 的提议任命三名宪法法庭法官。二是由议会直接选举和任命官员。如法国高等法院的法 官,半数由国民议会选出,半数由参议院选出;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法官,也是一半由 联邦议院选举产生,一半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三是政府任命高级官员,但政府的任命必 须得到议会的批准。美国、日本等皆如此。如美国,根据宪法,总统有任命高级官员之 权,政府各部部长、各独立机构的负责人、驻外使节、最高法院法官等都由总统任命, 但这些官员的任命都必须得到参议院的批准。在多数情况下,参议院都能批准总统的提 名,但有时参议院也会否决总统的提名。例如,1989年布什提名前参议员约翰·托尔为 国防部长,但在审查中有人指控他有酗酒的习惯,并且与某些防务承包商关系过于密切 ,尽管托尔拒绝上述指控,并保证如果被批准入阁,将不再饮用酒精饮料,但参议院仍 以53票对47票否决了对他的提名。1993年克林顿提名佐伊·贝尔德任司法部长,但由于 20年前她曾雇佣两名非法移民,被认为是违犯了联邦移民法,尽管她早已缴了罚款,但 参议院仍以不能信任有违法记录的人担任司法部长为由对其进行了调查,贝尔德面对种 种压力,被迫要求克林顿撤回了提名。此外,在某些情况下,总统解除高级官员的职务 也要经过参议院的同意。这种议会参与官员任命的程序,是议会监督、制约政府的重要 手段。
弹劾是议会对犯有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轻罪的政府官员的严厉惩治。资本主 义国家各国议会的弹劾程序不尽相同,但归纳起来大致也有以下三种方式:一为由众议 院提出弹劾案,由参议院审判定罪,如美国。二为由议会两院共同组成特别机构来行使 弹劾权,如日本。三为由议会通过弹劾案,由宪法法院或普通法院进行审判,如德国、 意大利、比利时等国。1972年6月17日晚,有5个人因闯入华盛顿的水门大厦民主党全国 委员会的总部进行窃听活动而被捕。其中一人是支持尼克松的“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 的工作人员。虽然尼克松采取许多措施平息这一事件,并于1972年11月再次当选连任, 但民主党人仍穷追不舍,1973年底美国掀起了一个群众性的弹劾尼克松的运动。1974年 8月4日,众议院司法委员会提出了弹劾尼克松的报告。在这种情况下,尼克松不得不于 8月8日宣布辞职。水门事件虽然是财团间争夺和党派倾轧的反映,但也是广大人民运用 宪法赋予的权利制约总统非法行径的一个成功范例。西方学者认为,弹劾权的有效行使 是资产阶级民主最重要的体现。应当说,弹劾确实体现了议会对政府的监督,它是一种 剧烈的手段,虽并不常用,但它的威慑力却是巨大的。它是议会悬在执政党政府高级官 员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剑,使他们不得不谨言慎行。
2.施政监督权
在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议会的监督权是不一样的。一般地说,在议会制国家,由于 政府对议会负责,而政府又是在议会中居多数议席的政党执掌,监督权要相对弱小。比 较而言,在典型的三权制衡国家,议会的监督作用相对大些。如美国国会委员会往往通 过听证会和作证形式来监督一个行政部门的工作。当需要就某一事件进行调查时,可以 把调查的工作交给一个常设委员会,如越南战争期间,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举行了一系列 的听证会。也可以设立一个特别委员会,如水门事件爆光后国会成立的以欧文参议员为 首的调查委员会等。举行听证会时,国会可以传唤行政官员到听证会作证,这种调查往 往对政府官员形成一种压力,因为调查可能揭露他们工作中的错误。许多调查就是直接 针对政府的,如1976年国会为防止情报机构滥用权力,就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举行 的听证会等,被国会传唤的人如果拒绝到会作证,国会可以以藐视国会罪论处。
3.不信任监督权
在当今世界上,凡实行议会制的国家,通常都由在议会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内 阁执掌政府行政大权,而议会则对内阁进行监督。如果议会不同意执政党的施政纲领、 一般政策,可以提出不信任案,即倒阁。从西方国家议会的实践来看,议会对政府表示 不信任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议会通过对内阁的施政纲领或内阁组成的不信任案。二 是议会拒绝通过有关政府重要决策的议案,如政府的预算案、财政案,或拒绝批准政府 缔结的国际条约。在英国这样的内阁制国家,由于预算案是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执政 党的内阁提出来的,因此预算案一般都能顺利通过。与此不同的是像美国这样的总统制 国家,为了控制政府的支出,不让政府滥征税、乱花钱,政府收入和开支的细目都要得 到国会的批准,政府的开支只能限于国会同意的范围。在1994年的国会选举中,共和党 获胜并控制了参众两院后,国会主张为了实现收支平衡,应大幅度削减联邦预算,减少 老人医疗保险,削减学校的免费午餐等。国会与政府双方难以达成妥协,拖到10月1日 新的财政年度开始时,预算仍未通过,联邦政府只能一再要求国会通过临时拨款来维持 政府运转,但双方依然相持不下,结果演出了一场政府被迫三度关门的喜剧。三是政府 就某一重大决策主动向议会提出要求信任表决,但在表决中失败。四是议会通过一项反 对政府提案的反提案以及通过对政府的谴责案。对政府提出不信任案,迫使政府总辞职 ,或由国家元首解散议会以及随之而来的重新举行大选,并诉诸选民公断这一整套做法 ,被西方政治家或学者视为议会监督政府的有效手段。
此外,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大众传媒和公众舆论对政府及政府官员的监督作 用越来越大,成为监督和约束政府的强大力量。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政府官员的贪 污渎职,到竞选者的桃色事件,无不在媒体和舆论的注视之下。
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宪法中都明文规定,公民享有言论和出版自由。美国宪法修正 案还特别规定: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言论或出版自由,或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 伸冤的权利。[1](P15)这里的言论或出版自由是对言论或出版物不作事前的约束,在发 表前,无须征得政府官员的同意,政府无权阻止一个人撰写、出版及分发小册子或图书 ,政府不得禁止传递意见,但在一个人发表言论之后,政府可以因他所发表的言论而处 罚之。美国立法者在言论出版自由的立法时,立法的要旨十分明显,即要使公务讨论不 受任何限制,坚持政府权力必须加以约束,而不能让它变成极权。自由发言(言论出版 自由)作为发展公众舆论的一种方式,对政府及其官员的政务活动起着重要的监督作用 ,当然言论出版的自由也可能给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是从政府及其官员有可能滥 用职权,导致腐败的可能性出发,“公务讨论的不受任何限制”,在没有挑拨犯法的情 况下批评政府,政府就决不能对他提出起诉。这一规定不仅有利于对政府及其官员的权 力给予制约,也有利于公民(包括新闻工作者)权利的保护。因此,在美国许多州里,人 们可以自由地针对一个官员、一个官职的候选人或其他公务人员发表任何评语,只要你 认为你的陈述是真实的,即使以后发现你的陈述有错误,也无须对你的陈述所可能导致 的损害负责。在这里,政府及其官员更应该注意到自己是被舆论监督的对象,在舆论的 监督面前,首要的是要强化义务意识而不是权利意识,这种观念不仅被美国所提倡,就 连西欧的法国等国对此也有同样的规定。
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报纸、电台等新闻媒体对政府官员发挥着重要的监督作用。 新闻媒体甚至可以对一件正在进行中的审判案件进行自由评论,只要报纸等媒体的攻击 不构成对“司法的迫切的威胁”,它就无须受到惩罚。如有一家报纸曾对某一件进行中 的审判作了不公平的报道,并指控一法官采用了“高压手段”,可最高法院仍认定这些 言论不须受罚。1998年克林顿的绯闻案更具有典型意义。1998年2月,克林顿曾一口咬 定与莱温斯基这位白宫女实习生没有不正当关系。但事有凑巧,关键时刻适逢英国首相 布莱尔来访,在克林顿与他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记者未等总统开场白结束即大声 发问:“请问总统先生,莱温斯基本来可以过平常人的生活,但是因为你,现在看来她 的一生都将改变,你对此有何感想?”当时克林顿真是尴尬至极,脱口说出:“那很好 ,很好。”招待会大厅内一片哄然。随后,全美广播公司、美联社等美国各大媒体都粉 墨登场,追踪克林顿绯闻,一时间全世界都传得沸沸扬扬。最后克林顿不得不承认与莱 温斯基有“不恰当关系”。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众传媒对政府官员的监督作用。因 此,在西方发达国家大众传媒被称为除立法、行政、司法之外的“第四种权力”。发达 资本主义国家的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介作为舆论工具,它无疑是为资产阶 级服务的;但它同时也为人民大众提供了自由发表意见的阵地和机会,使社会不满在平 时有发泄之处,不至于将矛盾积累到总爆发的程度,起到了“减压阀”的作用。
四、文官制度更加完善,资产阶级的统治秩序趋于稳定
资本主义经济上的竞争,导致各资本集团力量对比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要求政治上 的竞争与此相适应,也就是说要求不断改变政治权力的分配状况,而政治上的竞争是通 过政党制度,即通过政治领袖人物的不断更迭来实现的。正是政治领袖人物及政务官员 的走马灯似的不断变动,才给资本集团提供了一种选择适当人物代表他们要求的机会, 并由这些人制定政策,适应其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竞争导致的 政治上不断进行权力再分配的需要,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国家都规定了政治领袖人物的 任期制,例如美国在1947年共和党占绝对优势的第80届国会上提出了一项宪法修正案, 把总统的任期定为最多不超过两届。政治上的竞争与领袖人物的更迭是有利于资产阶级 统治的,但更迭频繁时,就会与统治秩序的稳定产生矛盾,尤其在多党制的国家显得更 加明显,这是各资本集团所不愿看到的。就资产阶级整体来说,需要的是稳定的有秩序 的统治。因此,必须找到一种与政治竞争、领袖人物更迭相适应的方法,既能顺利地转 换权力,以适应经济竞争,又不致影响资产阶级整体统治秩序的稳定性。
同时,在政党出现后,也随即出现了在竞选中取得胜利的执政党只使用本党的党员或 本党的支持者担任政府官员的情况,而且愈演愈烈。政党分赃的后果十分严重,它不仅 导致了公职人员的大批轮换,造成了公职人员的短期行为和使许多工作缺乏继承性,而 且由于任人惟亲,平庸无能之辈充斥政府,导致行政效率的极度低下,引起公众的强烈 不满,要求改革官员任用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正是在上述情况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的文官制度应运而生了。
在文官制度建立之初,尽管各国因具体情况而有所差异,但基本原则是一致的:一是 把政府官员区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即文官或公务员),政府根据大选的结果进行定期或 不定期的换届,政务官便随之变动;而维持日常行政的事务官则“不与政府共进退”, 即不受政府换届和政务官变动的影响,仍然依法行政。二是通过公开考试选拔文官,从 低级公务员开始,选拔遵循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三是凡通过公开考试录用的文 官,除违法者外,不得因政治原因(指政党竞争或政府更迭)而被免职。四是文官在政治 上保持中立,不参与政党的竞争活动。此外,各国对文官的招聘、试用及考试作弊、行 贿受贿的处分等,也都作了相应规定。
尽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西方发达国家已初步建立起了文官制度,但文官制度的真 正确立和完善则是在二战以后。二战后,随着经济规模的增大和社会事务的日益复杂化 ,特别是由于国家对经济活动干预的加强,使政府的规模、职能和工作的复杂性也随之 变化,原来的文官制度已无法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于是各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 规,逐步形成了统一、完备的文官制度。1945年10月,法国政府颁布了《关于对某些方 面的公务人员的培养、录用和规范而建立公务指导局、常设民政顾问委员会和国家行政 管理学院的法令》,建立了统一的公务员管理机构——“公职管理总局”,后又更名为 “行政与公职总局”,建立了国家行政学院和统一规范的高级公务员的录用、培训和任 用制度,第二年又通过了国家《公务员总章程》。美国在1978年根据卡特总统提出的文 官制度改革计划,国会通过了《文官制度改革法》,确立了美国文官“功绩制”的基本 原则。德国在二战后也先后颁布了《德国公务员法》、《联邦公务员工资法》、《公务 员劳保法条例》、《公务员工作时间条例》、《公务员休假条例》等一系列法律和法令 ,对文官的录用、晋升、奖励、进修、工资、福利、退休等做了详细明确的规定。其他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都相应地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法律法规,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文官制度 。
通观各发达国家的文官制度,其基本内容主要是:保证人人机会平等,经过公开竞争 的考试,仅根据能力、知识、技能来决定文官的录用和提升;所有的求职者和文官,不 论党派、种族、宗教、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国籍、肤色,在人事管理方面都应受到 公平合理的待遇;同工同酬,对于工作优秀者给以适当奖励;所有在职者应保持正直、 高尚的情怀,应关心公众利益;应有效率和有效益地使用文官,工作成绩良好者继续任 职,不够好者改进,不改进者免职;为文官提供有效的教育和培训机会,以改进文官工 作;保护文官免受上级的专横行为或个人好恶之害,避免他们被迫为政党的政治目的而 进行活动,并禁止文官使用其权力和影响去干预选举的结果;保护文官不因进行合理的 揭发而遭受打击报复。各国还都普遍给予文官比较优厚的待遇。比如德国规定,工资与 物价挂钩,与资历挂钩,随物价和工作年限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工资之外还有各种补贴 ,有职务津贴、岗位津贴、特殊负担津贴、额外工作津贴、地区津贴和国外工作津贴等 。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系统、完善的文官制度,保证了公务员录用、晋升的公开、公正和 平等,保证了文官队伍的高素质和队伍的稳定,进而保证了政府政策的连续性,无论政 府、领袖人物如何更迭,文官始终是常任的,从而成为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稳定 器”。
资产阶级政治领袖人物的不断更迭,是通过一定的程序,即选举制度来实现的,这就 给国民一种政治心理的满足感,似乎是担当了政党竞争的裁决人。尽管资本集团在选举 中经常进行种种非法活动,但形式上人民是仲裁人,是由人民决定政治领袖人物的统治 地位的。另外,人民还可以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几年以后的新一届政府的领袖人物身上 。同时,资本主义国家文官制度的确立和完善,给普通民众提供了平等竞争进入政界的 途径,文官制度又给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罩上了“公平、公正、平等”的光环,这在一 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国家政局和权力在资产阶级内部和平转移的作用。
五、国家的社会职能大为增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分析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时,揭示和剖析了资本主义国家两方 面的职能,一是阶级压迫阶级统治的职能,称为政治职能(或阶级职能);二是维护国家 安全和社会秩序的职能,称为社会职能。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职能无疑是其最基本的职 能,具有十分鲜明的阶级性,反映了资产阶级国家权力机构的阶级压迫和暴力特征。这 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中是直至今天都依然存在和不可否认的。二战后美国流行的麦卡 锡主义,发达国家动用军警对工人罢工、群众运动、种族骚乱的镇压就是明证。但是在 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态势驱动下,国家也不得不越来越加强经济文化的发展,协调社 会的进步,缓解社会的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国家不仅与垄断资本结合,而且还要大 力扶植非垄断的中小企业。国家通过调整利率、税率和汇率来促进经济发展;国家还通 过“国有化”和“政府直接投资”的途径建立一批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大都是私人企业 难以经营或无利可图的。国有企业还为私人企业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提供多方面的便利 ,如廉价的原材料和燃料,方便的运输和通讯以及最新的科技研究成果等。国家还大力 增加科技和文教拨款,尽力提高科技和文教水平,十分注重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经常 奖励和赞助各种科技研究成果。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变为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科 技、文教和人民生活在内的资本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推进器。国家还致力于建立并完善 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照顾社会各部分人士的权益,如失业救济、劳工保护、老人退休、 儿童教养、全民医疗保健、低收入者的补贴和减税等。国家还大力缓解劳资矛盾、钝化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对付工人阶级除了采取武力镇压、行政管治、法 律制约外,更加强了经济收买、政治妥协、文化影响、思想腐蚀和组织渗透。国家在某 些方面已经变为全民利益的重要的协调器和各种社会矛盾的关键的磨合器。国家对经济 过程的干预和调节,对社会各阶级、阶层、各利益集团经济利益的协调,特别是为缓和 社会矛盾而实行的一整套社会保障制度等,充分显示出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社会职能的扩 大和加强。这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和成熟的表现。当代资本主义只有更多地履行其社会 职能,才能继续进行统治。这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统治势力不得不作出的选择。
六、公民权利普遍扩大,政治参与程度进一步提高
二战后,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各国无产阶级及民主力量发展壮大的新形势,迫使各主 要资本主义国家统治者在制定宪法时,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作了更加详细的规定, 扩大了公民权利的范围,而且公民权利部分在宪法中的地位也提高了。例如,二战后日 本宪法对“国民的权利及义务”的规定有31条,其中规定国民可以享有的许多权利是过 去没有的。又如,法国过去的宪法根本没有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二战后的 新宪法,除了宣布“确认人权宣言所赋予人类及公民之权利与自由”外,还在序言中专 门列举了法国公民享有的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使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在宪法中 居于突出的地位。再如,二战前意大利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一共只有9条,二战后宪法 对公民权利与义务分4章作了规定,达42条之多。另如,二战后德国基本法,把公民基 本权利的保护列在第一章。第一条规定保护人的尊严,指出人的尊严不可侵犯,尊重和 保护人的尊严是全部国家权力的义务,承认不可侵犯和不可转让的人权是一切社会、世 界和平和正义的基础。第二条规定保护个人自由,指出人人都有生存权和人身不可侵犯 权,个人的自由不可侵犯,只有根据法律规定才能侵犯这些权利。第三条规定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男女享有同等权利,谁也不得因性别、门第、种族、语言、出身、籍贯、信 仰、宗教或政治观点而受到歧视或优待等。
公民权利的扩大不仅表现在政治方面,而且表现在经济方面,劳动者的经济地位有了 显著提高。首先,西欧发达国家普遍实行了“共决制”,即企业的重大事项由资方和职 工共同决定的制度。德国的共决制比较有代表性,其主要内容有:(1)“企业委员会” 制度。按照1952年颁布、1989年修订的《企业宪章法》,在一切企业中设立企业委员会 ,企业委员会由就业者或者就业者代表组成,它享有代表就业者讲话以及决定部分企业 内部关于就业者事务的权利。其权利主要包括:在集体事务方面如就业者的休假计划、 工作时间、职员宿舍的安排以及工作秩序、工人岗位劳动监督、企业新技术引进等问题 上,企业委员会拥有决定权;在企业对就业者的个人处置事务如就业者的培训、岗位调 换、解雇等问题上,企业委员会拥有知情权和建议权;在企业变更损害到20名以上的就 业者的利益时,企业委员会有为他们取得利益补偿和申请社会救济的建议权等。(2)就 业者参加企业监事会制度。根据前述德国《企业宪章法》、1951年的《产业企业共决权 法》、1976年的《共决权法》等法律,就业者有权在一切股份公司、两合公司、股份有 限公司中拥有监事会席位。法律对就业者席位的多少有明确规定,如在拥有500名以上 就业者的矿山、钢铁企业中拥有1/3至半数的席位,在企业集团如康采恩的监事会中拥 有至少20%的席位。在监事会中,就业者监事行使与其他监事同样的权利。在德国,企 业的重大问题,如关厂、合并、改变工艺、受雇、解雇、调职、晋升、工资等级、劳动 报酬、职工培训等,都由监事会和工厂委员会决定,每个代表一票,多数通过,这表明 ,工人直接参加了企业管理。其次,西欧发达国家广泛实行了集体谈判制度。职工的工 资、工时等由企业方决定转为由劳资双方集体谈判决定。例如,法国政府在1982年颁布 的新的劳资协议法案明确规定,劳资双方每年必须就工资、工时、工作环境进行谈判, 并具体规定了谈判的程序、范围、争议处理方式等。签订集体合同的基本原则是“有利 职工原则”,即在不违反现行法律的前提下,集体合同中所作的规定可以更有利于职工 。这一原则在各种类型的集体谈判中普遍适用。再者,西欧一些发达国家还专门设立了 劳工法院(如德国),或在法院中设立了劳资调解委员会,专门负责处理雇主和雇员之间 劳资契约方面出现的纠纷。这些措施的实行缓和了劳资矛盾,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利益 ,显著地提高了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公民政治、经济权利的不断扩大,不仅反映了人民斗争的 成果;同时也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新形势下,利用政治上、经济上的让步来巩固其统治的 明显意图。
政治参与是指公民在政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特别是对国家权力产生的影响作用。二 战后,发达国家的公民政治参与带有一定普遍性,并有所发展和提高。具体表现是公民 在法制范围内较为广泛地通过个人的政治、法律行为,或以团体、组织、政党为单位, 通过集体的政治法律行为,如投票(包括选举、全民公决、民意测验等)、竞选、参加有 组织的活动(如罢工、游行、示威、请愿、联名书信等),对国家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施加 压力,从而对国家权力意向的形成和有效行使产生影响。
公民政治参与的效力,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际政治过程中,较之国家权力系统中的 其他权力主体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各利益集团而言,还是很微弱的。再加上发达国家民 众对政治淡漠情绪不断加深,其效力可想而知了。在资产阶级统治下,民众的政治参与 无论怎样扩大,都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国家权力性质。政治参与只不过表明,资本主 义国家政权在处理与被统治者关系时,采用了各种手段;除必要时动用武力镇压外,在 一定范围内允许甚至引导民众参与政治,以达到疏导和减少社会压力,缓和冲突的目的 。
标签:政治论文; 民主制度论文; 美国政治论文; 美国政党论文; 英国政党论文; 日本政党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德国政党论文; 美国选举论文; 公民权利论文; 日本宪法论文; 自由资本主义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宪法监督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