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稻田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永州市稻田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邓小华[1]2003年在《永州市稻田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永州市稻田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较系统的统计资料、样区实地调查、发放相关问卷,广泛收集研究区域内58种主要种植模式的详细资料;通过引用前人研究成果和分析,对其中14种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稻田种植模式进行了较系统的经济效果剖析和全面的综合评价,并将农业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相关原理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实际进行集成判断,得出以下结论: 1、初步筛选出适合永州市高效持续发展的13种稻田高产高效种植摸式,即:烤烟—晚稻、春玉米—晚稻、早稻—荸荠、马铃薯—晚稻、西瓜—晚稻、早熟春菜—晚稻、花生—晚稻、大豆—晚稻、百合—晚稻、稻—草—鹅、两优—蒜、稻—稻—亚麻、稻田香芋等。 2、遵循“规划科学、特色鲜明、规模布局、基地生产、产业运作”的思路,按照山地、丘盆、城郊叁种不同的稻田种植模式地域类型和优质水稻产业带、优质烤烟产业带、无公害蔬菜外销产业带的产业布局,重新构架了永州市稻田高产高效种植摸式的区域布局。 3、从系统整合的角度,根据作物与环境相适原理,通过优化稻田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内部结构,强化整体功能,初步配套集成入选各模式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4、从资源优化配置、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地方特色经济产业化发展的高度,提出了永州市稻田种植模式改革的主要措施;① 加强领导,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使职能部门在稻田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主导和引导作用,加强财政、金融、税收等领域的宏观调控;② 农业技术部门应加强对稻田种植模式的深层次研究,为稻田种植模式改革提供科学的依据;③ 提高农民文化技术素质,经常性地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稻田改制操作环节的科技含量;④ 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有针对性地推广一些高产高效稻田种植模式;⑤ 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以龙头企业带动稻、田改制发展,以稻田改制后形成的产品优势促进龙头企业的腾飞。⑥ 实现规模效益与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大稻田改制成果。⑦ 实现高产与优质的统一协调发展,促进稻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刘慧敏, 邓小华, 郑贤陆, 陈晖[2]2003年在《永州市稻田种植制度新特点及优化模式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分析了永州市稻田种植制度新特点,讨论了稻田改制的主要模式及经济效益,提出了值得推广的几种主要稻田高效种植模式。

李小勇[3]2011年在《南方稻田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资源利用效率及生产力优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挖掘南方双季稻田的粮食生产潜力和保障粮食安全,应对因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南方季节性干旱问题,促进南方稻区“粮-经-饲”结构协调发展,提高稻田生产系统的综合效益,促进稻区农业可持续、健康和低碳发展,为稻田种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在高产栽培条件下,以传统双季稻种植模式(R-R)为对照,通过2年大田定位试验和土壤-作物系统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系统地研究了稻田“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M-R)的生产力、资源利用效率及氮素利用特征;土壤背景供氮对M-R模式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及不同施氮水平和耕作方式对M-R模式中晚稻产量形成的影响,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M-R模式的周年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优势显着,与传统R-R模式比较,产量和物质生产效率分别提高了20.0%和23.2%;土地资源利用率,光、温、水资源生产效率和光能利用率分别提高了9.75%,14.7%,20.4%,12.1%和19.1%;周年总产值和产投比分别提高了16.7%和8.04%,体现了M-R模式高产高效和资源高效利用的特点。2.M-R模式的N肥利用效率与R-R模式不同。与传统R-R模式比较,M-R模式的周年氮素收获指数提高3.01%~3.98%;氮肥籽粒和干物质生产效率分别提高10.8%~12.6%和12.7%~20.6%,氮肥吸收利用率(RE)增加13.0%-20.3%,而氮肥偏生产力(PFP)、农学利用率(AE)和生理利用率(PE)偏低,但与R-R模式差异均不显着。3.与R-R模式的连作晚稻比较,采用同一耕作方式,M-R模式的晚稻产量增幅为2.13%~6.47%;增产原因主要是由于叶面积指数增加,抽穗后剑叶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PSⅡ的光化学量子产量(EQY)提高,热耗散(qN)降低,表现出光化学利用效率优势,最终使晚稻总干物质重增加了3.7%~6.8%。与常规翻耕栽培(CT)比较,免耕移栽(NT)使M-R模式的晚稻产量显着增加10.5%,增产效应显着的原因在于单位面积有效穗和颖花量增加(8.53%和6.77%);采用翻耕+秸秆碳(CTC)、翻耕+秸秆还田(CTS)处理可使M-R模式晚稻产量分别增加6.4%和3.3。4.采用同一耕作方式,M-R模式晚稻收获后土壤全量养分与R-R模式比较,差异不显着;但速效钾、速效磷和碱解氮(CTC除外)有不同程度提高。正常翻耕条件下,与R-R模式比较,M-R模式晚稻收获后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了4.44%,且土壤pH值略有降低;采用免耕、秸秆还田和添加生物碳等措施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10.8%,3.41%和44.4%。5.与R-R模式的连作晚稻比较,采用同一施氮水平,M-R模式的晚稻产量增加2.41%~6.32%,增产的原因主要是每穗粒数和单位面积颖花量的增加,生育后期(齐穗期后15天)LAI提高了1.34%~17.5%,叶片SPAD值提高0.75%~2.64%,剑叶净光合速率(Pn)提高7.77%~11.1%;同时提高PSⅡ的EQY和电子传递速率(ETR),降低热耗散(qN),辐射利用率(RUE)提高,最终使总干物重增加(1.64%~4.22%)而增产。6.在低土壤背景氮下,与NoNo比较,M-R模式NoN处理的晚稻产量显着增加41.8%,增产原因在于施氮处理显着提高了单位面积有效穗,在生育后期,LAI和叶片的SPAD显着提高了52.0%和13.0%;剑叶Pn明显提高13.2%、EQY、ETR和qP上相对优势较大,qN较低,RUE提高了4.49%;最终导致总干物质积累量显着提高了21.2%;高土壤背景氮下,与NN比较,M-R模式NNM处理的晚稻产量提高了4.73%,增产原因在于单位面积颖花量和有效穗的增加。7.晚季不同土壤背景供氮下,采用同一施氮水平,与R-R模式比较,M-R模式晚稻收获后的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降幅分别为5.44%~15.1%和1.4%~10.3%;土壤pH值略升高;在低土壤背景氮下,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平均降低了4.65%,13.7%%和10.5%;在高土壤背景氮下,碱解氮平均增加2.33%,速效钾平均降低了12.0%。在两季不施氮肥情况下,M-R模式的晚稻土壤碱解氮含量比R-R模式降低了9.30%,晚季增施氮肥能明显提高其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但会降低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在两季施氮情况下,土壤碱解氮则提高了2.5%,晚季增施有机肥能明显提高其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但降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特别是速效钾的含量。8.整个生育期间,M-R模式晚季稻田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表现出与R-R模式一致动态特征:土壤pH呈“先降后升,再略降低”的趋势;有机质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再略升高”的趋势;全量养分含量变化较小;在低土壤背景氮下,速效养分含量均呈“先持续下降,后略升高”的趋势;在高土壤背景氮下,土壤速效钾和速效磷与低土壤背景氮的趋势一样,而碱解氮呈“先持续下降后升高,再略下降”趋势。

张智, 李小坤, 丛日环, 任涛, 黄铁平[4]2016年在《稻田优化施肥效果与氮、磷环境效益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针对稻田氮磷钾肥施用不合理引起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的现象,从粮食高产高效和环境效益的角度分析稻田化肥的合理施用与管理策略。【方法】选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5—2010年在湖南省间布置的735个早、中、晚稻肥料田间试验,选取不施肥(CK)、农民习惯施肥(FP)和优化施肥(OPT)3个处理,对比分析了早、中、晚稻OPT较FP处理的增产效果与氮、磷、钾肥偏生产力的优势;通过筛选OPT处理产量或/和氮肥偏生产力前25%的试验点,建立高产、高效和高产高效3种方案,结合氮肥用量与氮素损失(N2O的排放、N的径流与淋失、NH3挥发)之间的经验模型,评估稻田节氮减排潜力;通过计算早、中、晚稻磷素表观平衡,分析稻田磷素残留状况;并引入湖南省早、中、晚稻种植面积,估算区域稻田氮、磷的环境效益。【结果】多年多点田间试验研究表明,与CK处理相比,FP和OPT处理分别可增产41.9%和52.0%(早、中、晚稻的平均值);与FP处理相比,OPT处理早、中、晚稻可增产7.0%—8.3%,氮、磷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16.8%—19.6%和5.5%—37.3%,而OPT处理钾肥用量的提高对钾肥偏生产力的负效应较小(早、中、晚稻平均降幅为6.4%)。节氮减排评估结果表明,高产组产量高而氮肥用量相对较高,高效组氮肥偏生产力高而产量相对较低,用高产高效组表征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的潜力更可靠;高产高效组早、中、晚稻每年可节省氮肥用量共81 kg·hm~(-2)(其中晚稻最多,为32 kg N·hm~(-2)),减少氮素损失15.5 kg N·hm~(-2),温室气体N2O减排约20%。湖南省稻田节氮总潜力为12.5×10~4 t,减少氮素损失2.35×10~4 t,主要对象为早稻和晚稻。优化施肥可提水稻的磷素总吸收量,早、中、晚稻从FP处理的59—66 kg P2O5·hm~(-2)增加到OPT处理的63—71 kg P2O5·hm~(-2)。磷肥用量与水稻磷素吸收量之间的关系显示,两者并不能达到显着的正向相关关系,说明当磷肥投入总量满足作物需求后,多余的磷素对当季作物磷素吸收无效,从而残留在土壤中;早、中、晚稻分别有46%、44%和15%的样本出现磷残留现象,通过筛选并分析磷残留样本得出,早、中、晚稻OPT处理磷残留比例明显低于FP处理,且磷残留量分别可降低到1.36—5.30 kg P2O5·hm~(-2),较FP处理下降了33.7%—48.5%;从全省范围来看,磷残留总量可减少18.14×10~3、3.59×10~3和5.30×10~3 t;另一方面,农民习惯施肥中,仍有不施磷肥的现象,这对土壤养分的耗竭影响较大,应重视平衡施肥。【结论】稻田优化施肥是产量和环境安全的重要保障,氮肥减量施用可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素损失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磷肥总量可有效地避免土壤磷素残留带来的污染风险。

陈玉君[5]2008年在《稻田种植结构的生物多样性及对害虫和天敌种群的影响》文中指出农田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必然导致益害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在永州冷水滩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种植相比较,西瓜、蔬菜或其他作物与大面积水稻镶嵌式或插花式种植,可使水稻主要害虫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高峰期虫量分别减少314头/百丛,24 300头/hm2,25 800头/hm2,蜘蛛和捕食性天敌等高峰期数量增加64头/百丛;套间作辣椒的主要害虫茶黄螨危害率只有7.1%。合理的作物种植结构,可促使生物多样性向有利于作物高产稳产、降低农药使用量、改善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

李建安[6]2010年在《湖南“油—稻—稻”叁熟制生态经济学研究》文中指出合理的耕作模式是实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农田生态经济学研究将确立一个较优的耕作模式,且生态经济学研究直接而简明,易于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能从生态经济效益的角度对湖南农业生产模式进行探讨,为今后的研究和生产决策提供参考。湖南是双季稻主产区,“油-稻-稻”种植模式是主要的耕作模式,本研究对湖南省“油-稻-稻”叁熟制的种植模式进行生态经济效益分析,通过对大气、土壤和水体环境影响的成本进行具体的量化,以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生态问题,这些生态学研究在文献中未见报道,也是本文创新之处。本文从生态经济效益的角度综合分析了湖南省“油-稻-稻”农业种植活动,主要结果如下:1、从环境成本分析可知,农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的成本每年高达40.4940亿元,并且在逐年增加,其中以土壤污染的总成本最高,有31.0389亿元/年,其次是大气环境成本,有5.7288亿元/年,水体环境成本最小,有3.7264亿元/年。湘北区域由于农田种植的氧气效益大于其温室气体污染成本,而从中受益,而湘中、湘南和湘东区域则需为大气污染支付经济成本。2、湖南省粮食生产成本在逐年提高,但由于产量的提高和粮食价格的上涨,全省“油-稻-稻”产区的总收益不断增加,并且2006年至2007年有个很大的跨越,增加了近20亿元收入。各个地市变化趋势与全省的一致,都是逐年增加,区域间以湘北收益最高。地市间以常德市和岳阳市的经济受益较大,平均每年有8亿多元的收益,郴州市的收益一直排在9个市之末,每年收益2亿元左右。3、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来看,2005年湖南省的常德市、岳阳市和邵阳市叁个市生态经济效益为正值外,其余六个市为负值,其中常德市的生态经济效益最高;2006年长沙市的生态经济效益由负转正,生态经济效益为正值的市达到了四个;2007年只有株洲市的生态经济效益为负,其他8市全部为正;2008年全省九个市的生态经济效益全部为正值。生态经济效益区域间的比较结果为湖南省的粮食主产区湘北最高,湘南最低。

全明川, 秦建桂, 李冬林[7]2011年在《稻田不同耕作模式效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稻田3种不同耕作模式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水旱轮作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培肥了地力,提高了作物产量,改善了产品品质,实现增产增收。综合效益表现最好的是超级稻—香葱—香葱耕作模式,产值达到295 278.0元/hm2。

李雄[8]2008年在《湖南农区牧草周年高效供青生产模式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区草业是近年来在中国农区兴起的一个新型产业,其基本内容是将牧草引入传统农区农业生产系统,形成农区草业系统,农区草业系统能产生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农区牧草周年供青则是为了提高种草养畜的整体效益,目前我省农区牧草周年供青的研究还处于空白,牧草周年供应成为农牧结合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本研究利用湖南农区6个当家牧草品种(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美国矮象草、玉米、红薯、一年生黑麦草泰德、白叁叶)进行单种、间种、复种、套种形成7种栽培模式(A:桂牧一号套种白叁叶、B:矮象草套种白叁叶、C:玉米复种白叁叶、D:红薯复种黑麦草、E:桂牧一号间种红薯再套种泰德、F:矮象草间种红薯再套种泰德、G:玉米间种红薯再套种泰德)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桂牧一号+红薯/泰德为湖南农区最合适的栽培模式,该模式青饲料产量最高,达339 196.7 kg/hm~2,且纯收益达36 346.84元/公顷,产投比达到3.4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栽培模式2.单一的栽培模式难以实现不间断供青,但可以利用几种模式共同实现平衡供青,兼顾产量和供青期,可以选择桂牧一号+红薯/黑麦草和桂牧一号/白叁叶两种模式相结合,在湖南低山丘陵农区基本可以保证全年向牲畜均衡提供优质多汁青绿饲草,解决饲草旺淡季供应不平衡的重大问题。另外各养殖户可根据养殖牲畜的规模和数量进行栽培模式面积的调整,确保从产量和养分供应上能满足养殖场的需要。3.通过对不同各模式不同牧草品质的比较,得出不同牧草相同刈次粗蛋白的含量以矮象草的平均值最高,为12.8%,暖季型牧草干物质产量以模式E最高,为30 879 kg/hm~2,冷季型牧草干物质产量以模式A最高,为12 876.77 kg/hm~2,总干物质产量以模式E最高(40 149.88 kg/hm~2),各模式之间总粗蛋白产量以模式A最高(5 949.28 kg/hm~2),各模式之间可消化干物质产量以模式A最高(22608.98 kg/hm~2)。4.通过对六种牧草不同时间段光合特性的测定得出,除桂牧一号的光合特性各因子的变化规律的曲线方程的相关系数较小,其它牧草变化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5,最大值A(R~2=0.9876),对数方程为y=7.868Ln(x)-5.3297。对不同牧草在不同时间段光合速率的测定得出光合性能除了与光照强度密切相关外,与栽培模式也有密切的关系,影响的程度取决于该牧草与其搭配的牧草类型本研究为湖南农区牧草周年高效供青生产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实践基础。

孙艳华[9]2004年在《湖南省宁乡县新型种植制度功能效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湖南省宁乡县水田和旱土的新型种植制度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宁乡县1991—2001年统计年鉴,实地调查,广泛收集当地主要种植模式的详细资料,彻底摸清了宁乡县种植业的生产优势、潜力、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选出了12种具有代表性的水田和旱土种植制度进行能量转换效益研究、物质循环状态分析、经济效益分析和总体功能评价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1、从能量转换效益研究的角度看,湖南省宁乡县水田的无机能与有机能投入之比为1.07:1,强调有机能和无机能投入并重,旱土的无机能与有机能投入之比为1.75:1,以无机能投入为主。一般来说随着能量总投入的增加,产出也相应地增加,且产出以经济产品为主。在系统熵值方面,水田的6种模式均达到了能量的负熵流,旱土只有玉米/包菜/小白菜模式和豇豆/生姜/香芋模式为负熵流。 2、从物质循环状态分析的角度看,湖南省宁乡县水田生态系统中养分的输入以纯N投入为主,其次是纯K_2O的投入,投入比重最小的是纯P_2O_5,这是由于N和K_2O的吸收量、消耗量及带出系统外的量较大的原因。旱土生态系统中养分的输入仍以纯N输入为主,且平均纯N的输入量超过了平均养分总输入量的一半以上,其次是纯P_2O_5的输入量,养分输入量最低的是纯K_2O。从养分循环通量来看,旱土生态系统的平均养分循环通量大于水田的平均养分循环通量,表明旱土的养分流动强度大,水田的养分流动强度相对较弱。水田生态系统中投肥效益大小依次是K素>N素>P素,旱土生态系统中投肥效益大小依次是N素>P素>K素。在水田和旱土各种植模式生态系统中,除早稻机播—低桩再生稻模式中K素亏缺外,其它各模式中的各种养分均有盈余。 3、从经济效益分析的角度看,湖南省宁乡县水田种植模式的平均物化成本投入大于平均活劳动成本投入,水田中物化成本和总成本最高的是优质烤烟—优质食用稻模式。旱土种植模式的平均活劳动成本投入大于平均物化成本投入,物化成本和总成本最高的是豇豆/生姜/香芋模式。在水田和旱土种植模式中利润最高的分别是青花菜—地膜花生—食用稻模式和香菜—香菜—莴苣模式。 4、从总体功能评价分析的角度看,湖南省宁乡县水田的6种主要种植模式的平均经济功能评分是0.213,平均生态功能评分是0.466,平均社会功能评分是0.421;旱土的6种主要种植模式的平均经济功能评分是0.295,平均生态功能评分是0.212,平均社会功能评分是0.714。12种主要种植模式的总体功能评分大小排序为:玉米/包菜/小白菜>马铃薯/玉米一超级杂交稻>斑豆/生姜/香芋>香菜一香菜一葛芭>优质烤烟一优质食用稻>空心菜一红菜苔一包菜>超级杂交稻一双低油菜>大白菜一辣椒“葛芭>马铃薯一中稻抛栽高桩再生稻>青花菜一地膜花生一优质食用稻>早稻机播一低桩再生稻>芦笋。

黄凰[10]2014年在《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南方双季稻区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1.75%和36.89%,是重要的水稻主产区。但2012年,南方双季稻区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60.51%,各环节的机械化水平指标值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机械种植水平为12.7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将近20个百分点。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发展水平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技术模式不清晰、组织模式不明确、产业化经营不完善、机械化生产的发展与环境不匹配等多个问题。为了提高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论文在系统工程和唯物辩证方法论的基础上,运用田间试验对比分析、计量分析、GIS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对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构建、模式评价和优选、模式优化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运用系统工程理论,构建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系统框架。论文构建了以主体、客体、需求、目标、技术路线/工艺和装备配备等基本要素构成,并受到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农艺制度、体制/机制等环境影响的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系统框架,分析了模式的特征和表达方式,总结了南方双季稻区典型的4种技术模式26条技术路线,探讨了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机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特点。(2)基于全局最优的角度,建立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评价体系,并构建了以评价模块为核心的模式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论文从目标原则、指标筛选、权重设置、标准值设定、评价方法选择等几个方面研究模式评价,建立了以评价指标和分析指标为主要内容的指标体系。从系统设计目标、设计原则、总体结构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功能开发、软硬件配置等几个方面建立了由基本信息查询模块、田间试验模块和模式评价模块组成的“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3)农机与农艺融合,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分别对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组织模式和模式环境进行了优化,并对工程模式进行空间布局优化,提出了模式优化方案。提炼出粮食安全前提下的品质提升原则、技术适宜前提下的鼓励先进原则、经济可行前提下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和组织配套前提下的适度规模经营原则等4项模式优化原则。在总结日本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双季稻区的特点,对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工厂化育秧与拌浆育秧、不同育秧基质育秧、机插秧与人工抛秧、窄行距插秧、乘坐式插秧和手扶式插秧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农机与农艺融合,提出了技术模式优化的方向。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模式研究当中,以地势、交通、距稻田距离作为主要因素,探讨了组织分布优化的方法。采用泰森多边形分析方法,研究了能使距离成本最低的作业服务范围优化的方法。从作业服务内容、实现全程机械化的方式、合作行为、合作社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扶持措施、农机合作社与农民合作社等方面重点研究了农机合作社的组织运行机制优化问题。利用比较分析和调查统计的方法,对模式环境的4个要素优化进行了研究。运用GIS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确定了南方双季稻区适宜于不同工程模式的4大类区域类型。

参考文献:

[1]. 永州市稻田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研究[D]. 邓小华. 湖南农业大学. 2003

[2]. 永州市稻田种植制度新特点及优化模式分析[J]. 刘慧敏, 邓小华, 郑贤陆, 陈晖. 作物研究. 2003

[3]. 南方稻田春玉米—晚稻种植模式资源利用效率及生产力优势研究[D]. 李小勇. 湖南农业大学. 2011

[4]. 稻田优化施肥效果与氮、磷环境效益评价[J]. 张智, 李小坤, 丛日环, 任涛, 黄铁平. 中国农业科学. 2016

[5]. 稻田种植结构的生物多样性及对害虫和天敌种群的影响[J]. 陈玉君. 作物研究. 2008

[6]. 湖南“油—稻—稻”叁熟制生态经济学研究[D]. 李建安. 湖南农业大学. 2010

[7]. 稻田不同耕作模式效益分析[J]. 全明川, 秦建桂, 李冬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11

[8]. 湖南农区牧草周年高效供青生产模式的研究[D]. 李雄. 湖南农业大学. 2008

[9]. 湖南省宁乡县新型种植制度功能效益研究[D]. 孙艳华. 湖南农业大学. 2004

[10]. 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研究[D]. 黄凰. 中国农业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  ;  

永州市稻田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