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抽象原则、协调原则到交付原则--论动产法律协调的可能性(四)_法律论文

从抽象原则与合意原则到交付原则——论动产物权法法律协调之可能性(之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原则论文,合意论文,动产论文,之四论文,抽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四、合意原则的批评与修正

(一)合意原则的批评

如上所述,在处理买卖契约与所有权转移(Eigentumsübergang)关系问题上,抽象原则倍受批评,但这并不表明与抽象原则对立的原则(注:萨科(对此参见,鲁道夫·萨科(Rodolfo Sacco),“通过生前法律行为转让特定动产所有权之比较法研究”(Le transfert de lapropriété des choses mobilières détérminées par acteentre vifs en droit comparé),载《民法杂志》,1979年,第1期,第442 页以下(第452页)。),第455页,提及“存在法国法体系与德国法体系两个体系,观念完全对立,(deux systèmes-le francaiset l'allemand-qui s'inpirent de deux idées opposées)”,参见,鲁道夫·萨科,《比较法导论》(Introduzione al dirittocomparato),第4版,都灵,1990年,第142 页以下。),即合意原则或者契约原则,就没有不足。首先,有关法国法的德文文献,指出了它对取得人的不利,它表现在:“根据法国法,买卖物意外灭失的风险,不随物之交付(参见《德国民法典》第446 条)而转移,而是自买卖契约缔结时就已转移,对此,《法国民法典》第1138 条第2款有明文规定。”(注:拉仑茨(卡尔·拉仑茨(Karl Larenz),《债法教科书:第2卷第1册,各论》,1986年,第16页。),第17页。)买卖契约缔结时起,买受人即已成为买卖标的物之所有权人, 根据“物属其主” (res perit domino)原则,标的物意外灭失风险应由其承担(注:《拿破仑民法典》生效后不久,该原则的有效性就受到控制,参见,1812年11月11日民事庭《1813年汇编》第1卷,52页(Cass.civ.11.11.1812,S.1813Ⅰ52),对此,争议已久。)。因此,法国法中,“对待给付风险(die Gegenleistungsgefahr)总是指,不管标的物是否已交付于他,买受人应支付价金。”(注:费利德/松嫩贝格尔(如此论述者,穆拉德·费利德(Murad Ferid ), 汉斯-于尔根·松嫩贝格尔(Hans-Jürgen Sonnenberger),《法国民法》,第2版,1986年,第54页。),第60页。)至于该物是否已经处于买受人支配范围之内(注:艾里克·雅逸梅(Erik Jayme),“意大利民法典中之合意原则与债法买卖契约”,载《米尔(Mühl)祝贺文集》,1981年,第339页。)则无关紧要,买受人必须提供对待给付。

该原则[物属其主(res perit domino)]同样适用于比利时和意大利,这些国家都有与前述《法国民法典》第1138条第2 款相适应的条文,其中,《意大利民法典》第1464条第1款规定有该原则。 对(《意大利民法典》)该规定,加尔甘诺总结认为,“为所有权人者承担物的灭失的风险:尚为所有权人的出卖人或已为所有权人的买受人(此谓‘物属其主’)。如系特定物买卖,自契约缔结时起,所有权即转移至买受人(《意大利民法典》第1376条),该物交付前,基于不可归责于出卖人的原因而使该物灭失的风险,由买受人承担,买卖价金仍应予以支付(《意大利民法典》第1465条第1款)。 ”(注:弗兰西斯科·加尔甘诺,《私法》(Dirrito privato),帕多瓦,1987年,第308页以下。)

合意原则还可基于其他理由予以批评。“占有提供名义”(possession vaut titre)原则不仅适用于法国(注:对此参见,克里斯蒂安·拉罗梅特(Christian Larroumet),《民法:第2卷,标的》(Driot Civil,Band Ⅱ,Biens),巴黎,1985年,第529页以下。),也适用于意大利(注:关于该原则,参见,阿尔贝托·莫恩特(Alberto Montel),《论占有》(Ⅰl possesso),米兰,1962年,第302页以下。),它支持自非权利人的善意取得:通常, 甲自乙处买一特定物,却未为交付,因此,(善意的)丙得因与乙的契约而成为所有权人,若乙非所有权人,丙得援引“占有提供名义”[possessionvaut titre(possesso vale titolo)]原则。不管交付具有要因性还是具有抽象性,在以交付原则为基础的法律中,该风险均通过交付得以预防,该情形下,交付目的不仅在于(与合意一起)使所有权转让成为可能,还在于(注:诸如威尔施帕赫(参见,莫里茨·威尔施帕赫(Moritz Wellspacher),《民法外部事实之信任》,维也纳,1906年;同一作者,“自然法与与奥地利一般民法典”,载《奥地利一般民法典祝贺文集》,第1卷,1911年,第173页以下。)等已提到,鉴于奥地利法中交付仅有此功能,这不符合实际。对此,参见,《西班牙民法典》(Codigo Civil)第609条、第1095条。此外参见,马努勒·耶稣·加尔齐亚·加利多(Manuel Jesus Garia Garrido),“西班牙法民法典中买卖契约之债法效果”(Los efectos obligatorios

de la elcodigo civil espaol),载瓦齐亚(对此参见,易塔劳·毕劳奇(Italo

Birocchi),“欧洲普通法中的买卖与所有权转让”(Vendita e trasferimento della proprietànel diritto comine),载雷齐亚·瓦齐亚(Leizia Vacca)主编,《买卖与所有权转让之法律史比较研究》(Vendita e trasferimento della

proprietà

nelprospettiva storico-comparatistica),第1卷,米兰,1991年,第13页以下;恩斯特·兰茨贝格(Ernst Landsberg),《阿库秀斯》(Accursius)注释及其所有权学说:法律史及学说史研究,莱比锡,1883年。),第341页以下;恩里奎·拉拉古纳(Enrique Lalaguna),“西班牙法中所有权取得形式与目标在于所有权转移的契约”(Losmodos de adquirir la propriedad y los contractos de finalidadtraslativa en el derecho espaol),载《私法杂志》(Revistade derecho privado)(Rev.der.Priv.),1973年,第383页以下。)击破第三人善意。

(二)种类物买卖中合意原则的修正

合意原则,至少欧洲大陆特性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前述不足,还有不能前后一致、始终一贯的特点(注:对此参见,哈博/西蒙尼乌斯(参见,哈博/西蒙尼乌斯(Haab/Simonius),《瑞士民法典评论》,1977 年,第714条,边码21。还可参见,茨威格特/克茨(关于奥地利法中的所有权转让问题,参见,库尔特·拜尔(Kurt Bair),“动产所有权移转中的交付原则”,载《奥地利法学家报(JZ)》,1971年,第421页;弗兰克·彼得林斯基(Frank Bydlinski),“奥地利法所有权转让之法律行为要件”,载《拉仑茨(Larenz)祝贺文集》,第1卷,1973年,第1027页。此外还可参见,康拉德·茨威格特( Konrad Zweigert),海因·克茨(Hein Ktz),《比较法导论:第2卷,法律制度》,1971 年,第217页,此处尤其涉及奥地利法。作者指出,经过一番犹豫,“今天重新认识到,不仅是不动产,而且包括动产,欠缺有效名义,即欠缺有效基础行为,不发生所有权转让。”),第 216页,“抽象物权契约”乃抽象原则之基础,首先产生于19世纪,“此前学说汇纂现代实用坚持认为,物之移转须有名义与形式两方面。”),第714页,边码15。)。 正如费利德/松嫩贝格尔(注:费利德/松嫩贝格尔(如此论述者,穆拉德·费利德(Murad Ferid), 汉斯-于尔根·松嫩贝格尔(Hans-Jürgen Sonnenberger),《法国民法》,第2版,1986年,第54页。),第55页。)考察法国法(注:如无其他说明,以下关于法国法之思考,适用于比利时法和卢森堡法。)时指出的,“通过买卖直接转让所有权的原则,……适用于所有特定物买卖,而买卖契约缔结同时这些物已经是分别确定的。”(注:如无其他说明,以下关于法国法之思考,适用于比利时法和卢森堡法。)上列分析,对意大利法中关于“转移特定物所有权的契约(《意大利民法典》第1376条)”同样适用(注:关于意大利特色之合意原则,尤见,比安奇(对此参见,蔡塞勒·马西莫·比安奇(Cesare Massimo Bianca),“合意转移原则的思考”( Riflessioni sul principio del consensotraslativo),载《民法杂志》,1969 年,第1期,第 535页以下(第542页);由此可想起罗马法“持续至今者作为现行法”( andauerndals geltendes Recht hervorgehoben wurde)之原则。); 吉安弗兰乔·帕雷默(Gianfranco Palermo),《让与契约与取得名义》(Contratto di alienazione e titolo d'acquisto),米兰,1974年;斯托尔飞(对此参见,C·奥布雷(C Aubry),C·劳(C.Rau),《根据萨哈利埃方法的法国法教程》(Cours de droit fanncais d'aprèsla méthode de Zachariae),第2卷,巴黎,1935年,第388页;雨果·佩特罗尼奥(Ugo Petronio),“法国民法典与奥地利民法典中买卖与所有权转让与出卖他人之物”(Vendita e trasfertrimento dellaproprietà e vendita di cosa altrui nella formazione del codecivil e dell'Allgemeines Bürgerliches Gesetzbuch),载瓦齐亚(对此参见,易塔劳·毕劳奇(Italo Birocchi),“欧洲普通法中的买卖与所有权转让”(Vendita e trasferimento della

proprietànel diritto comine ), 载雷齐亚·瓦齐亚(Leizia Vacca)主编,《买卖与所有权转让之法律史比较研究》(Vendita e trasferimentodella proprietà nel prospettiva storico-comparatistica),第1卷,米兰,1991年,第13页以下;恩斯特·兰茨贝格(ErnstLandsberg),《阿库秀斯》(Accursius)注释及其所有权学说:法律史及学说史研究,莱比锡,1883年。),第169页以下(第174页);吉乌塞佩·斯托尔飞(Giuseppe Stolfi),“论所谓‘合意原则’”(Appunti sul c.d.Principio consensualistico),载《商法杂志》,1977 年,第1期,第1页以下(第5页)。)。正如费利德/松嫩贝格尔对法国法(注:参见,费利德/松嫩贝格尔(如此论述者,穆拉德·费利德(Murad Ferid),汉斯-于尔根·松嫩贝格尔( Hans- JürgenSonnenberger ),《法国民法》,第2版,1986年,第54页。),第59页。)和雅逸梅(注:见,雅逸梅(参见,费力坡·散塞里( FilippoCancelli),《买卖作为合意契约的罗马法起源》(L'originedelcontratto consensuale di compravendita nel diritto romano),米兰,1963年。),第342页。)对意大利法的研究中着重强调指出的,契约原则涉及到任意法原则,而非如帕雷默(注:参见,帕雷默(关于意大利特色之合意原则,尤见,比安奇(对此参见,蔡塞勒·马西莫·比安奇(Cesare

Massimo Bianca),“合意转移原则的思考”(Riflessioni sul principio del consenso traslativo),载《民法杂志》,1969年,第1期,第535页以下(第542 页);由此可想起罗马法“持续至今者作为现行法”(andauernd als geltendes Rechthervorgehoben wurde)之原则。);吉安弗兰乔·帕雷默(Gianfranco Palermo),《让与契约与取得名义》( Contrattodialienazione e titolo d'acquisto),米兰,1974年;斯托尔飞(对此参见,C·奥布雷(C Aubry),C·劳(C.Rau),《根据萨哈利埃方法的法国法教程》(Cours de droit fanncais d'après la méthodede Zachariae),第2卷,巴黎,1935年,第388页;雨果·佩特罗尼奥(Ugo Petronio),“法国民法典与奥地利民法典中买卖与所有权转让与出卖他人之物”(Vendita e trasfertrimento della proprietà evendita di cosa altrui nella formazione del code civil e dell'Allgemeines Bürgerliches Gesetzbuch),载瓦齐亚(对此参见,易塔劳·毕劳奇(Italo Birocchi),“欧洲普通法中的买卖与所有权转让”(Vendita e trasferimernto della proprietànel dirittocomine ), 载雷齐亚·瓦齐亚(Leizia Vacca)主编,《买卖与所有权转让之法律史比较研究》(Vendita

etrasferimento

dellaproprietà nel prospettiva storico- comparatistica),第1卷,米兰,1991年,第13页以下;恩斯特·兰茨贝格(Ernst Landsberg),《阿库秀斯》( Accursius)注释及其所有权学说:法律史及学说史研究,莱比锡,1883年。),第169页以下(第174页);吉乌塞佩·斯托尔飞(Giuseppe Stolfi),“论所谓‘合意原则’”(Appunti sul c.d.Principio consensualistico),载《商法杂志》,1977年,第1期,第1页以下(第5页)。),第4页。)所谓涉及到一种教义( umeinDogma)。

因此,正如哈博/西蒙尼乌斯(注:见,哈博/西蒙尼乌斯(参见,哈博/西蒙尼乌斯(Haab/Simonius),《瑞士民法典评论》,1977年,第714 条,边码21。还可参见,茨威格特/克茨(关于奥地利法中的所有权转让问题,参见,库尔特·拜尔(Kurt Bair),“动产所有权移转中的交付原则”,载《奥地利法学家报(JZ)》,1971年,第421页;弗兰克·彼得林斯基(Frank Bydlinski),“奥地利法所有权转让之法律行为要件”,载《拉仑茨(Larenz)祝贺文集》,第1卷,1973年,第1027页。此外还可参见,康拉德·茨威格特(Konrad Zweigert),海因·克茨(Hein Ktz),《比较法导论:第2卷,法律制度》,1971 年,第217页,此处尤其涉及奥地利法。作者指出,经过一番犹豫,“今天重新认识到,不仅是不动产,而且包括动产,欠缺有效名义,即欠缺有效基础行为,不发生所有权转让。”),第216 页,“抽象物权契约”乃抽象原则之基础,首先产生于19世纪,“此前学说汇纂现代实用坚持认为,物之移转须有名义与形式两方面。”),第 714页,边码15 。)和戈特海纳(注:参见, 格特海纳(也有人对此分为三种主要制度,见, 汉斯·格奥尔格·格特海纳(Hans Georg Gottheiner),“论动产买卖之所有权转移:特别关注北欧法之比较法与冲突法研究”,载《拉贝尔外国法与国际私法杂志》,1953年,第 356页以下(第357 页);拉贝尔(关于商事买卖与所有权转让间的关系,参见,恩斯特·拉贝尔(Ernst Rabel),《货物买卖》,第1卷,1936年,第32页以下。),第27页。),第358 页。)所指出的,例如,当涉及种类物买卖的情形时,契约原则就不能规制买卖契约与所有权转让的关系,此种情形,所有权并非契约缔结即告转移,而是随“特定化(individuazione)”,即取回(Aussonderung)而转移,因此,买卖契约仅发生债法效果而不发生物法效果,至少意大利法中如此。正是由于这个理由,在这样一种如雅逸梅(注:对此之德文文献,参见,雅逸梅(艾里克·雅逸梅(Erik Jayme),“意大利民法典中之合意原则与债法买卖契约”,载《米尔(Mühl)祝贺文集》,1981年,第339页。),第342

页,第344页。 )所强调的情形下,就有了“债法买卖契约(vendita obbligatio)”(注:对此参见,弗兰西斯科·加尔甘诺,《民法与商法》(Dirrito civile e commerciale),第2卷之2,帕多瓦,1990年,第19页以下。)的表述方式(die Rede)(注:“债法买卖契约”(vendita obbligatoria)涉及种类物买卖,还涉及其他契约不包含物权法效力的任何情形,无论(该契约不包含物法效力)是基于法律还是基于当事人意思。关于债法买卖契约(vendita obbligatoria),参见,安东尼奥·加萨拉(Antonio Gazzara), 《论债法买卖契约》(La vendita obbligatoria),米兰,1957年。)。于是, 出现契约原则修正。金钱所有权转移的情形,人们认识的出发点乃在于它可以是所有权的标的(注:施皮罗斯·西米提斯(Spiros Simitis),“论金钱的法律地位”,载《民法实务档案》1960年,第406页以下(第445页),则认为,金钱不得为所有权标的;对该问题,又见,卡洛·安格里奇(Karlo Angelici),“城市债券归类于给予信用的债券”(L'inquadramento dei titoli del debito publiconellafattispecie dei titoli di creditio,Banca borsatitolt dicredito),1988年,第1卷,第474 页以下。),甚至是对具有要因特征的向交付原则的接近(Annhrung),因为“(财产)权转让只能通过交付实现,而对于一个完整的转让而言,交付似乎是绝对必要的”[diritto(di proprietà)si trasferisce unicamente

mediantela traditio,che appare essere l'atto necessario esufficiente per compierne l'alienazione]。(注:查纳勒(参见,波蒂埃(Pothier),《作品全集》(Oeuvres complètes),第3卷,1821 年,第1页,此处作者表示反对合意原则。),第66页;对此,又见,安格里奇(施皮罗斯·西米提斯(Spiros Simitis),“论金钱的法律地位”,载《民法实务档案》1960年,第406页以下(第445页),则认为,金钱不得为所有权标的;对该问题,又见,卡洛·安格里奇(Karlo Angelici),“城市债券归类于给予信用的债券”(L'inquadramento dei titoli del debito publico nellafattispecie dei titoli di creditio,Banca borsa titolt dicredito),1988年,第1卷,第474页以下。),第480页;萨科(鲁道夫·萨科(Rodolfo Sacco),《契约论》(I1 contratto),都灵,1975 年,第626页。),第611页以下。)(注:该点不仅适用于意大利法,还适用于苏格兰法,对此参见,D·M.瓦尔克( D.M.Walker),《苏格兰法原理》,第3卷,牛津,1983年,第432页;关于德国法,此处仅引,马克斯·卡泽(Max Kaser ),“物权法上之金钱”,载《民法实务档案》,1937 年,第1页以下(第10页),作者强调指出,“金钱属于其占有人。”)

根据意大利统治说,种类物买卖领域,契约原则已被修正。与此相反,法国(注:关于法国之种类物买卖,见,F·高乐(F.Goré),《论种类动产买卖中的所有权转让》(La transfert de la propriétédans les ventes de chose de genre),1954年,边码175以下( D.1954 Chr.175ff.)。)则“通过下述办法,在理论上仍坚持维护契约原则,……按重量、数量和体积出卖的东西,在所有权转让意义上,买卖尚被视为未缔结”(注:费利德/松嫩贝格尔(如此论述者,穆拉德·费利德(Murad Ferid),汉斯-于尔根·松嫩贝格尔(Hans-Jürgen Sonnenberger),《法国民法》,第2版,1986年,第54页。),第56页。)。正如费利德/松嫩贝格尔已经明确指出的,这是一个“构思……并且与集中前已经发生的法律约束力不相符”(注:费利德/松嫩贝格尔(如此论述者,穆拉德·费利德(Murad Ferid), 汉斯-于尔根·松嫩贝格尔(Hans-Jürgen Sonnenberger),《法国民法》, 第2版,1986年,第54页。),第56页。)。更确切地说,此时契约已经成立,“因为法国法这一构思与德国法承诺买卖(mit demVersprechenskauf)相适应”(注:约金豪斯(阿尔内·约金豪斯(Arne Oeckinghaus),《德国法与法国法中买卖契约与动产买卖之移转》,1973年。),第110页。),这就等于对合意原则的修正。

(三)修正的其他情形

关于契约原则修正,除种类物买卖情形外,还有其他情形,例如,将来物买卖。“出卖时尚不存在之出卖物,买受人显然不能立即获得其所有权”(注:威尔布勒克(关于研究内容的类似限定,参见,米歇尔·威尔布勒克(Michel Waelboerck),《动产买卖中所有权转让之比较研究》(Le transfert de la propriété dans la vented'objets mobiliers corporels en driot comparé), 布鲁塞尔,1961年。),第26页。)。此种情形,无论是法国还是意大利(注:例如,乔瓦尼·弗尔吉乌勒(Giovanni Furgiuele),《将来物买卖及其中契约性质》(Vendita di”cosa futura”e aspetti di teoria del contratto),米兰,1974年。),一般(注:一个论述偏离该原则,涉及将来物特定种类,参见,费利德/松嫩贝格尔(如此论述者,穆拉德·费利德(Murad Ferid),汉斯-于尔根·松嫩贝格尔( Hans-Jürgen Sonnenberger),《法国民法》,第2版,1986年,第54页。),第55页;弗里德里希(鲁道夫·弗里德里希(Rudolf Friedrich)对此早有论述,“移转”(bereigung),载弗兰茨·施勒格贝格尔(Franz Schlegelberger)编,《本国与外国比较民商法简明词典》,第6卷,1938年,第606页以下(第608页)。),第619页;约金豪斯(阿尔内·约金豪斯(Arne Oeckinghaus),《德国法与法国法中买卖契约与动产买卖之移转》,1973年。);威尔布勒克(关于研究内容的类似限定,参见,米歇尔·威尔布勒克(Michel Waelboerck),《动产买卖中所有权转让之比较研究》(Le transfert de la

propriétédans la vente d'objets mobiliers corporels en driot comparé),布鲁塞尔,1961年。),第26页以下。)均自物产生(注:意大利民法典第1472条如此表述,“买卖,以未来物为标的者,物一经产生,即取得所有权。以树木或者土地之孳息为标的者,树木一经被砍伐(die Bume gefllt)或者孳息一经分离,即取得所有权。”)时发生所有权转移。在法国,该规则还适用于尚不存在的自然物(注:参见,约金豪斯(阿尔内·约金豪斯(Arne Oeckinghaus),《德国法与法国法中买卖契约与动产买卖之移转》,1973年。)。),而在意大利,买受人只能通过“分开( separazione)”,即分离,根据“实质组成部分不早于其分离”(注:弗里德里希(鲁道夫·弗里德里希( RudolfFriedrich)对此早有论述,“移转”( bereigung),载弗兰茨·施勒格贝格尔(Franz Schlegelberger)编,《本国与外国比较民商法简明词典》,第6卷,1938年,第606页以下(第608页)。),第619页。)而取得所有权之规则,成为所有权人(注:参见,加尔甘诺(对此参见,弗兰西斯科·加尔甘诺,《民法与商法》(Dirrito civile ecommerciale ),第2卷之2,帕多瓦,1990年,第19页以下。),第20页。)。

根据买卖标的物性质对合意原则进行修正以外,还有另一修正,涉及出卖非属出卖人之物(注:关于意大利法中该问题,参见,罗塞拉·卡瓦罗·包齐亚( Rossella Cavallo Borgia),《出卖他人之物的法律分析》(Profili giuridici della vendita di cosa altrui),米兰,1972年。)。这种情形,买受人并非自契约缔结时起取得所有权,而是自出卖人取得物之所有权履行其义务时起取得所有权。(注:参见,加尔甘诺(对此参见, 弗兰西斯科·加尔甘诺,《民法与商法》(Dirrito civile e commerciale),第2卷之2,帕多瓦,1990年,第19页以下。),第21页。)该规则仅适用于意大利,在法国(注:意大利民法典1865年民法典生效之时,法国之解决方案同样适用于意大利。参见1865年意大利民法典第1459条。),“最后……所有权转移对于买卖来说是实质性的,根据《法国民法典》,出卖他人之物无效”(注:威尔布勒克(关于研究内容的类似限定, 参见, 米歇尔·威尔布勒克(Michel Waelboerck), 《动产买卖中所有权转让之比较研究》( Letransfert de la propriété dans la vente d'objets

mobilierscorporels en driot comparé),布鲁塞尔,1961年。),第21页。)。为限制《法国民法典》第1599条所确定规则在经济交往中之不足,司法确定了一些原则,例如“对他人之物不享有出卖权利的任何人,没有权利出卖该物”(注:1973年6月20日民事庭第三分庭判决,载《公报》1973年,第3卷,第314页[Civ.3(3右上角为e)20.6.1973: Bull.1973 Ⅲ314]。)。此外还有前述《法国民法典》第1599条所确定的无效“是只有买受人可以主张的相对无效”(注:1973年4月16 日民事庭第三分庭判决,载《公报》1973年,第3卷,第218页[Civ.3(3右上角为e)16.4.1973:Bull.1973 Ⅲ218]。)。

合意原则在其他情形下也有修正,例如,对于选择买卖,无论是法国(注:参见,费利德/松嫩贝格尔(如此论述者,穆拉德·费利德(Murad Ferid ), 汉斯-于尔根·松嫩贝格尔(Hans-JürgenSonnenberger),《法国民法》,第2版,1986年,第54页。),第 56页。),还是意大利(注:见,雅逸梅(艾里克·雅逸梅(Erik Jayme),“意大利民法典中之合意原则与债法买卖契约”,载《米尔(Mühl)祝贺文集》,1981年,第339页。),第343页。),一俟给付确定,所有权即告转移。

契约原则修正的另一种重要情形是自非权利人取得(注:关于自非权利人取得,除可参考注140所列文献外,还可参考, 鲁易吉·门格尼(Luigi Mengoni),《论自非所有人取得》(L'acquisto a nondominio ),米兰,1976年。):除需具备名义与善意外,通常还需要标的物占有。这种情形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更接近于交付原则。合意原则向要因交付原则接近,较少具有奥地利或者瑞士法特点。因为如前所述,该法律制度以分离原则(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之区别)为基础,合意原则则立足于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一体性(注:以契约原则为基础的许多法律中,几乎完全不区分处分行为与负担行为。)。前述这种接近,更多的考虑到了“一体契约交付原则”(注:格拉芬霍斯特(伍尔夫·格拉芬霍斯特(Wulf Gravenhorst),“比利时、德国、法国、卢森堡、意大利和荷兰的动产担保”,载欧共体委员会编,《欧共体物权法》,1976年,第5页以下(第15页)。),具体来说,当“一体原则”(不区分买卖契约与物权行为)与交付原则(注:拉仑茨(卡尔·拉仑茨( Karl Larenz),《债法教科书:第2卷第1册,各论》,1986年,第16页。),第17页。)联系在一起时,例如,普鲁士普通邦法( daspreu?ische Allgemeine Landrecht)(注:对此参见,格拉芬霍斯特(伍尔夫·格拉芬霍斯特(Wulf Gravenhorst),“比利时、德国、法国、卢森堡、意大利和荷兰的动产担保”,载欧共体委员会编,《欧共体物权法》, 1976年,第5页以下(第15页)。);拉仑茨(卡尔·拉仑茨(Karl Larenz),《债法教科书:第2卷第1册,各论》,1986年,第16页。),第17页。)规定的情形,就会产生这种原则。

(四)通过当事人意思的修正

除买卖标的物性质外,合意原则任意性质(die dispositiveNatur ),对于合意原则修正也同样具有决定作用。在意大利法、法国法(注:关于法国法之德文文献,参见,费利德/松嫩贝格尔(如此论述者,穆拉德·费利德(Murad Feird), 汉斯-于尔根·松嫩贝格尔( Hans-Jürgen Sonnenberger),《法国民法》,第2版,1986年,第54页。), 第59页;约金豪斯(阿尔内·约金豪斯(Arne Oeckinghaus),《德国法与法国法中买卖契约与动产买卖之移转》,1973年。),第102页;舍福尔德(Schefold), 《法国法中动产有体物买卖之所有权转移时间》,1968年,第115页以下。 )等前述法律中,“对买卖契约物权效力的任意性(die Abdingbarkeit)一般”(注:雅逸梅(艾里克·雅逸梅(Erik Jayme),“意大利民法典中之合意原则与债法买卖契约”,载《米尔(Mühl)祝贺文集》,1981年,第339页。),第 342页。)都予以承认,这只不过意味着“物权因素不属于买卖契约本质”(注:雅逸梅(艾里克·雅逸梅(Erik Jayme),“意大利民法典中之合意原则与债法买卖契约”,载《米尔(Mühl )祝贺文集》,1981年,第339页。),第344页。)。因此,对于所有权转移时间,当事人可以约定迟于契约缔结时间(注:此乃法国法之统治说。对此可参考诸如,费利德/松嫩贝格尔(如此论述者,穆拉德·费利德(Murad Feird),汉斯-于尔根·松嫩贝格尔(Hans- Jürgen Sonnenberger),《法国民法》,第2版,1986年,第54页。),第59页;加不利尔·马特(Gabriel Marty),皮尔罗·拉闹德(

PierreRaynaud),《民法:标的》(Driot civil.Les Biens),巴黎,1980年,第62页;马塞尔·皮拉尼奥尔(Marcel Planiol)乔格斯·李皮特( Georges Ripert),《民国民法典实务研究》(Traité pratique de droit civil francais),巴黎,1952年,第631页以下;威尔布勒克(关于研究内容的类似限定,参见,米歇尔·威尔布勒克(Michel Waelboerck),《动产买卖中所有权转让之比较研究》(Letransfert de la propriété dans la vente d'objets mobiliers corporels en driot comparé),布鲁塞尔,1961年。),第20页。意大利法中,该可能性首先由司法确定;对此参见,1969年4月3日民事庭第692号判决,载《意大利司法》(Giur.it.),1969年,第1卷,第2162页。[Cass.civ.4.3.1969,Nr.692,Giurisprudenza

italiana(Giur.it.)1969,Ⅰ 2162.]),正如意大利司法判例最近对此作出的决定(注:参见,1987年9月12日雷考法院( Trib.Lecco)判决,载《意大利司法》,1989年,第1卷,第807页(Trib.Lecco,21.9. 1987,Giur.it.1989,Ⅰ,807);关于该判决,参见,吕齐亚·加尔达尼·坎图尔西—李思(Lycia Gardani Contursi-Lisi),“买卖”(Compravendita),载《民法杂志》,1992年,第2期,第253 页以下(第 254页)。)。这不仅意味着合意原则修正,买卖契约的直接物权效力的任意性,还进一步意味着合意原则与交付原则接近的可能性:当事人约定所有权自交付时起移转,即属此种情形。此种情形属于前述“一体契约交付原则”;正如文献与司法判例中反复强调的,合意原则仍然存在,因为“这种情形所有权转移表现出契约的物权效力:该效力并非立即发生而是嗣后发生。”(注:加尔甘诺(对此参见,弗兰西斯科·加尔甘诺,《民法与商法》( Dirrito civile e commerciale),第2卷之2 ,帕多瓦,1990年,第19页以下。),第19页。)因为如果没有买卖标的物交付即不能转让,因此,前述“一体契约交付原则”就会实现。此外,如果认为关于所有权转让的合意在负担行为中已同时表示,那么,交付原则与分离原则的接近同样也有可能。

五、结论

以上分析表明,前述法律所确定的调整买卖契约与所有权转让关系的不同原则的法律现状,彼此间差别并不特别大,正如有些法律文本研究所表明的,双方并非互不相容(注:萨科(鲁道夫·萨科( RodolfoSacco),《契约论》(Ⅱ contratto),都灵,1975年,第626页。),第624 页,认为(彼此)系互不相容之对立面。)。更进一步的地说,上列法律所涉及关系,在特定条件下服从于相同规则,即要因交付原则的规则,要因交付原则因此而被错误认为是“物权法中的回潮(Atavismus des Sachenrechts)”(注:特奥多尔·居思(

TheodorSüβ),“交付原则——物权法中的回潮”,载《M·伍尔夫( WolffM.)祝贺文集》,1941年,第141页以下。)。未来物、 种类物买卖的情形以及当事人达成协议的情形,在以合意原则为基础的法律制度中均适用该原则。但立足于抽象原则上的法律制度,例如德国,要因交付原则适用将将处分行为与负担行为互相联系乃至存亡与共的情形,例如条件关联或者适用《德国民法典》第139条的情形。

不过,如果所有法律(或多或少地以隐蔽方式)都适用要因交付原则,那么,迄今阻碍我们所研究的所有权转让与买卖契约关系上的统一化——例如通过公约方式——的理由也就失去了说明力,我们不能因为“由不同国家法律制度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注:弗里德里奇(参见,路易斯·弗里德里奇(Louis Frédéricq),“前言”(Préface),载威尔布勒克(关于研究内容的类似限定,参见,米歇尔·威尔布勒克(Michel Waelboerck),《动产买卖中所有权转让之比较研究》( Letransfert de la propriété dans la vente d'objets mobilierscorporels en driot comparé),布鲁塞尔,1961年。),第5页以下;弗里德里希(鲁道夫·弗里德里希( Rudolf Friedrich )对此早有论述,“移转”(bereigung),载弗兰茨·施勒格贝格尔( FranzSchlegelberger)编,《本国与外国比较民商法简明词典》,第6 卷,1938 年,第606页以下(第608页)。),第620页;拉贝尔(关于商事买卖与所有权转让间的关系, 参见, 恩斯特·拉贝尔(Ernst Rabel),《货物买卖》,第 1卷,1936年,第32页以下。),第29页;威尔布勒克(关于研究内容的类似限定,参见,米歇尔·威尔布勒克(MichelWaelboerck),《动产买卖中所有权转让之比较研究》(Le transfertde la propriété dans la vente d'objets mobiliers corporelsen driot comparé),布鲁塞尔,1961年。),第15页。),第6页。)而认为不可能找到统一规则。相反,我们可以寻找一个解决问题的统一方法,它即使不应与要因交付一致,至少也会接受同样的实质特征(注:相近结论,见,费拉利(对此参见,弗兰克·费拉利,“合意原则与抽象原则:一个比较法研究”(Principio consensualisticoedAbstraktionsprinzip:un'indagine comparativa),载《契约与企业》(Contratto e impresa),1992年,第889页以下。)。

标签:;  ;  ;  ;  

从抽象原则、协调原则到交付原则--论动产法律协调的可能性(四)_法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