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术后急性疼痛镇痛护理论文_王月宛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骨关节科 河南平顶山 467000

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骨关节术后急性疼痛镇痛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于我院行骨关节术后急性疼痛镇痛的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从护理技巧、心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的发生次数及疼痛的护理有效率。结果 术后1d、2d、5d、7d,观察组疼痛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73±0.22 vs 1.28±0.41,1.25±0.16 vs 1.73±0.39,1.79±0.52 vs 2.87±0.68,2.59±0.46 vs 3.57±0.65]次(P<0.05);疼痛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7.59% vs 37.93%)(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疼痛发生次数,缓解疼痛程度,促进术后早日康复。

关键词:急性疼痛;镇痛;骨关节;护理干预

术后急性疼痛是在手术结束后7d内发生的、持续时间较短、具有一定伤害性的疼痛,是临床急需处理的症状之一。骨关节术创伤大,影响因素较多,术后发生急性疼痛的的几率较其它手术来说相对较高(1)。骨关节术后急性疼痛如果处理不及时,则容易转换成慢性疼痛,加重患者的身心负担和经济负担。我院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的116例骨关节患者进行了术后急性疼痛的镇痛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术后急性疼痛镇痛治疗的骨关节患者共计116例为研究对象,男60例,女5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男31例,女27例;年龄25-52岁,平均年龄(36.6±10.7)岁;平均疼痛持续时间(10.6±5.7)min;因髋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术后发生急性疼痛的患者分别为22、17、8、11例。对照组:男29例,女29例;年龄23-50岁,平均年龄(36.7±10.4)岁;平均疼痛持续时间(11.1±5.1)min;因髋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术后发生急性疼痛的患者分别为20、16、10、12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结构、疼痛持续时间、类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骨关节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1)创造轻松的环境:患者在进入手术室时,受到医疗器械、医务人员的脚步声等的影响,心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等情绪。因此,医务人员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经各种器械准备完毕,并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跟患者进行有效交流,使患者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2)加强与患者沟通:手术完成后,密切关注伤口情况,防止有伤口渗血、血运不畅及感染情况出现。医务人员再进行术后护理及医疗操作时,要有熟练的技巧及丰富的理论知识,解答患者的疑惑及进行必要的讲解,提高患者的信任度;(3)术后心理辅导: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处于焦虑和抑郁的患者。对轻度情绪异常的患者,可以通过相互交流、听音乐等方式进行缓解;情绪异常较重的患者则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

1.3 疼痛评定标准(2)

疼痛的评定依据主诉疼痛的程度分级法(VRS法)分为4级:(1)0级:无任何疼痛敢出现;(2)Ⅰ级:偶有疼痛感出现,但是不影响日常生活;(3)Ⅱ级:疼痛感较强,不能自行缓解,患者主动要求药物镇痛;(4)Ⅲ级:疼痛感较剧烈,必须服用镇痛药物,严重影响睡眠,体位被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s)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分别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段内疼痛发生次数比较

术后1d、2d、5d、7d,观察组疼痛次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术后急性疼痛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心血管变化:术后急性疼痛可以起血管收缩,刺激心脏,使心跳加速、血管阻力增大,严重者心肌因得不到足量的氧供而出现缺血性坏死(3);(2)呼吸功能的改变:主要引起气体交换律下降功能障碍;(3)过度应激。疼痛会刺激儿茶酚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白细胞介素 1、6等的产生,导致血糖浓度增高及负氮平衡;(4)其它。因此,患者一旦出现术后急性疼痛,应给与及时的治疗(4)。

药物镇痛能够在短时间内患者的疼痛症状,但是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症状。部分患者因频繁服用药物而出现皮肤瘙痒、低血压等副作用。常规护理不能采取及时发现患者的变化,导致副反应进一步加重。而研究表明,及时预防术后疼痛的发生及纠正疼痛的源头才是治疗的重点(5)。在本次实验中,通过对术前、术中、术后的有效护理,骨关节术后疼痛的发生次数较常规组明显降低,疼痛的护理效果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与常规护理相比,系统护理可显著患者骨关节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姜辉,祝胜美,李剑等.急性疼痛管理小组对提高患者术后自控镇痛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03):120-123.

[2]罗爱林,郑华.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J].临床外科杂志,2015,23(01):21-23.

[3]宫兵.术后镇痛方法的临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03):126.

[4]韦莉芳.术后疼痛患者护理研究进展[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02):261-262.

[5]赵二龙,毕树雄.膝关节围手术期镇痛进展[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03):373-375.

论文作者:王月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5

标签:;  ;  ;  ;  ;  ;  ;  ;  

骨关节术后急性疼痛镇痛护理论文_王月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