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 探讨献血前征询体检对献血者主动退出状况及干预状况对梅毒和HIV检测状况的影响。方法 择2014年7月到2014年12月间6622例无偿献血者设为常规组,择2015年1月到2015年6月间6786例无偿献血者设为干预组,实施献血前征询体检干预,对比不同组别献血者主动退出状况及梅毒和HIV检测状况。结果 干预组主动退出及保密性弃血发生率、献血前梅毒和HIV检测率较常规组明显升高(P<0.05);干预组团体献血、个人献血、互助献血梅毒和HIV检测不合格及总不合格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献血前征询体检可提升献血者主动退出率及献血前梅毒和HIV检测率,便于提升血液质量。
关键词:献血前;征询体检;献血者;主动退出;梅毒;HIV
无偿献血是当前较为常见的社会公益活动,是指献血者将自身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拯救他人生命的行为。无偿献血是献血者的终身荣誉,目前我国人民综合素养逐渐升高,无偿献血人群也逐渐增多。但献血人群中也存在梅毒、HIV感染状况,梅毒、HIV均可通过血液传播,影响患者输血安全性[1]。因此,不断加强无偿献血前相关筛查过程,促进高危人群主动退出是提升血液质量的重要途径。为此,本研究对2015年1月到2015年6月间6786例无偿献血者实施了献血前征询体检干预,现将干预效果进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2014年7月到2014年12月间6622例无偿献血者设为常规组,择2015年1月到2015年6月间6786例无偿献血者设为干预组。常规组含有男3584例,女3038例;年龄跨度18-42岁,平均年龄30.7岁(s=8.8);团体献血1875例,个体献血3905例,互助献血842例;干预组含有男3689例,女3097例;年龄跨度18-42岁,平均年龄30.6岁(s=8.5);团体献血1924例,个体献血3965例,互助献血897例。常规组与干预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独立样本检测结果符合对比研究标准(P>0.05)。自愿签署武无偿献血同意书人员。
1.2 方法
对干预组实施献血前征询体检干预:①环境干预:采取隔音板辅助为献血人员建立独立保密征询体检区域,在保密环境下采取一对一方式引导献血者填写登记表,指导献血者按实际状况填写。②知识宣教:由相关工作人员对献血者介绍献血相关注意事项,并耐心、细致征询献血者高危献血状况,引导高危人员主动退出献血。③献血前筛查:对于初次献血人员及相关存在风险人员,可耐心指导献血者进行献血前检查,进行梅毒、HIV等相关高危献血疾病筛查。④团体献血前干预:团体献血前,由相关人员提前到献血单位发放相关宣传资料,并进行献血知识讲座,引导相关高危人员自行退出献血。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不同组别献血者主动退出状况。
②对比不同组别献血者献血前实施梅毒和HIV检测状况。
③对比不同组别及不同来源献血者梅毒和HIV检测不合格状况。以抗-TP和抗-HIV阳性表示不合格。
1.4 数据统计
用SPSS20.0软件处理,用率表示计量资料,X2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组别献血者主动退出状况分析
常规组主动退出及保密性弃血共12例,干预组主动退出及保密性弃血36例。干预组主动退出及保密性弃血发生率0.53%较常规组0.18%明显升高,X2=11.463,P=0.001。
2.2 不同组别献血者献血前实施梅毒和HIV检测状况分析
常规组献血前实施梅毒和HIV检测0例,干预组为17例。干预组献血前梅毒和HIV检测率%较常规组0%明显升高,X2=16.610,P=0.000。
2.3 不同组别及不同来源献血者梅毒和HIV检测不合格状况分析
干预组团体献血、个人献血、互助献血梅毒和HIV检测不合格及总不合格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见下表1。
3 讨论
无偿献血过程是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当前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但人类多种感染性疾病可通过血液传播,如梅毒、HIV等,不断提升血液质量是保障受血者治疗效果的关键,也是控制梅毒、HIV等相关传染性疾病发生率的重要途径[2]。
本次研究主要从血液源头——献血者,实施血液质量控制。目前改善血液质量的方式主要为高危行为献血者主动退出及高危献血者在献血后通过专线电话实施主动保密性弃血[3]。本研究中干预组主动退出及保密性弃血发生率0.53%较常规组0.18%明显升高,说明实施献血前征询体检过程可有效提升献血者认知,进一步提升主动退出及保密性弃血发生率,提升血液质量。献血前梅毒及HIV筛查是了解献血高风险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中干预组献血前梅毒和HIV检测率%较常规组0%明显升高,王爱红[4]等人的研究中梅毒检测人数也由干预前0例变为干预后35例,进一步说明实施献血前征询体检可提升献血者对血液质量的重视,促进存在风险人员配合早期筛查过程。
在最终检测结果中,干预组人员检查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常规组,证实了干预过程可提升血液质量。干预前后不同来源中,互助献血不合格率均最高,个人献血不合格率均最低,分析原因可能是:互助献血者多与用血者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社会关系,多为紧急献血,许多献血者受多种因素影响常出现隐瞒健康状态状况,导致血液不安全风险高;团体献血时工作量较大,献血前征询过程实施难度加大,经献血前企业内宣教过程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献血者认知,改善血液质量。而个体献血多为长期固定献血人员,献血前征询实施效果好,血液质量最优[5]。
综上所述,献血前征询体检可提升献血者主动退出率及献血前梅毒和HIV检测率,提升血液质量。
参考文献
[1]濮云峰,曹锁春.2011~2014年常州市无偿献血人群梅毒/HIV/HCV/HBV感染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6,18(2):119-121.
[2]方放,桑列勇,鲍红日,等.献血高危人群行为干预实施和效果评价[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8):917-918.
[3]王爱红,陈丽雯,姜勇,等.2009-2013年江山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J].健康研究,2016,36(2):121-122,125.
[4]王爱红,鲁梅华,陈丽雯,等.献血前征询体检对献血者主动退出及梅毒和HIV检出的干预效果[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6,21(1):53-55.
[5]贠赟,杨洁.2010年~2014年某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梅毒感染情况的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1):85-86.
论文作者:黄源昆 王乐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1
标签:梅毒论文; 献血者论文; 主动论文; 血液论文; 常规论文; 状况论文; 无偿献血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