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性策略论文_赵春东

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性策略论文_赵春东

身份证号:13100219890426XXXX

摘要: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自动化技术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因为电气自动化技术对电力系统而言,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而电力系统对我国人民而言,又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因为目前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升高了,所以便加大了对电力资源的需求。因此,为了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更好地为人们服务,相关人员则需要在电力系统中合理使用自动化技术。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重要性运用自动化能力

引言

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的同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愈来愈广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和电气工程领域的融合之后,就能从整体上提高电气工程的发展水平。

1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性

电气自动化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进而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监督和评估的技术方式,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可实现自动化控制的灵活性和直观性。电气自动化在系统控制应用中具有自动化、集成化、综合性和及时性的特点,和其他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专业相比,电气自动化显著的特点是其是一门以强电为主,弱电为辅,强弱电结合、软硬件结合、元件和系统结合的学科。主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等实现电能的转换和监督控制,实现对发电、变电、输配电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数据监控,从而保证用电安全。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2.1变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电子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的范围比较广,涉及面也比较大,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系统中的应用能发挥其积极作用,主要是将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以及电气自动化技术综合性应用,从而提高变电系统的整体运行管理的质量水平,在成本的控制方面也能发挥其积极作用,为变电站的整体运行提高经济效益。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当中,能有效实现变电站内设备的全面监控,从而给维护方案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提高变电站的整体运行效率。通过计算机的技术应用对电气信息的传输安全稳定得到了保障,信息的收集处理效率有效提升。

2.2发散监控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发电厂中的发散监控系统当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是比较关键的,能有效发挥该技术的积极作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应用后对发电厂的运行系统就能有效的监控,降低一些安全事故发生率。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和发散监控系统紧密的结合起来,从个环节实施监控,提高监控的整体质量,做好数据的收集处理工作,保障整体的运行状态,最大程度的演唱设备使用寿命,这就能从整体上提高发电厂的运行效率。

2.3引入了计算机技术

想要在电力系统中实现“自动化”这一功能,则需要在其中引入计算机技术。因为在其中运用计算机技术,不仅可以利用智能化的方式加快电力系统的工作进度,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相应的规范。比如说,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电力系统的相关数据进行监督和设置,以帮助电力系统进行自动化发展。计算机技术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而言,有着较强的推动作用。

2.4引入了逻辑控制器技术

在我国,人们普遍倡导着城市化建设。而想要更好地顺应这种趋势,就需要合理应用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因为对电力系统的电气自动化而言,如果没有编程技术的支持,其很难拥有较强的发展质量。事实上,控制器技术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电力系统的电气自动化建设,使其趋于标准化。以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更加趋于稳定化。即可编辑的控制器技术能够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的发展做好良好铺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利用PLC实现自动化控制与数据监控和采集

第一,PLC在开关逻辑量中的自动化控制,在应用时,PLC可以替代继电器控制系统实现对机械设备的逻辑控制。第二,在整个工业生产中,通过对电压、电流等模拟量的控制,采用PLC技术以历史值和当前值等模拟量为参考依据,实现对过程量的控制,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第三,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工业生产中的自动化控制网络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采用PLC技术可结合实际情况完善通信功能,研发专用网络系统,实现对网络通信之间的相互控制。

2.6适应光电互感器的新型继电保护和测控装置

将光电互感器技术和二次设备连接起来,不但可以节省内部隔离互感器的应用,还提高了电气装置运行速度。将来自不同光电互感器的数据实现同步化采集、实现高效率高速度的数据交换是当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该领域应用需要解决的难题。

2.7电力一次设备智能化

利用强信号电力电缆和大电流控制电缆实现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连接,实现一次设备结构和二次设备部分或全部功能,节省电力信号电缆,降低了安装成本,同时实现一次设备的自带测量和保护能力。不过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一次设备的智能化也可能会因为受到现场大电流的影响而出现高强度的电磁场干扰。

3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电气自动化技术整体发展趋势为:第一自开环监测向闭环控制方向发展;第二从高电压等级向低电压等级发展;单个元件向部分区域和全系统方向发展;单一功能向多功能一体化方向发展;性能朝着数字化、灵活化和快速化方向发展;在运行目标上从提高运行的安全性、效率朝管理和服务的自动化方向发展。具体来说,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如下:

3.1统一监控方式

电力工程信息化的实现需要利用不同的服务器,但是这些服务器监控内容不同,为避免在监控操作时出现错误,采用统一化的监控方式一方面可降低工作时间和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还能方便运行维护。这种统一化监控的方式以现存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作为运行中心,采用相应技术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遥测量和遥控量接入,实现了统一化管理,又不会对其他通信平台产生不利影响,既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又能将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功能充分发挥。

3.2总线监控方式

总线监控方式可以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的目的性,也就是作为通信网络可以增强基层设备信息和生产运营中信息的交流,为信息数据的分享流通提供一个更加方便的通信平台。总线监控方式的应用使工业化生产更加透明,使各种信息得以顺利流通,保证各部门和岗位可以自动化获取数据,实现了通信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3.3计算机监控技术

在未来,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变得更加紧密。在电气自动化在工业全面应用的形势下,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检测技术,能有效预防电力设备的安全隐患,增强对计算机系统的主动性保护,使计算机故障范围得到自动控制,当发生故障时不会对系统中的其他电力设备产生不利影响,使对设备的预防管理工作从被动性预防变成了主动性防范。

结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下,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逐步有了较大的突破。目前,其在电力系统的应用方面,已经有了不可小觑的影响。事实上,对电力系统而言,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对其整体的稳定性和运行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其对电力系统而言非常重要。因此,人们需要推动电力系统的电气自动化全面发展。即让“电气自动化技术”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为电力系统及电力企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宇思.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J].商情,2012(04).

[2]徐佳.有关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3(22).

论文作者:赵春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0

标签:;  ;  ;  ;  ;  ;  ;  ;  

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性策略论文_赵春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