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不应迷失在“救市”的论战中_中国股市论文

中国股市不应迷失在“救市”的论战中_中国股市论文

中国股市别在“救市”争论中迷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股市论文,救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期,有关“救市”与“不救市”的言论甚嚣尘上,各种消息扑朔迷离,管理层的沉默愈发导致投资者信心受挫,股市日趋萎靡。

由于急于求成的股权分置改革和诱导各种资金拉抬指数的不恰当“救市”策略,导致疯狂炒作,其结果必然会迎来快速暴跌。实际上,此轮暴跌远比上轮熊市更加猛烈,在短短半年时间里,沪市股指下跌了46%,市值蒸发了十万亿元左右,而且这一数据仍在进一步扩大之中。如果市场继续争论不休,管理层继续犹豫不决、毫无作为,指数必然会继续飞流直下。

因此,管理层在当务之急是应该有所作为,应该实施积极的股市改革措施,及时治疗“锁一爬二”导致的股改后遗症、限制“恶性圈钱”、打击操纵股价、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上市公司质量、革除畸形的制度规则,营造良好的股市投资环境,提升市场和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减少股市的大起大落,让市场更趋良性化和市场化。

回过头来看,中国股市以往的“救市”举措,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为了缓解燃眉之急,有时甚至自己携资金进场操纵龙头股,客观上造成诱导各方资金进入股市,以畸形的财富效应诱导投资者的投资热情。恰恰是这些不合理的“救市”举措,为日后指数的暴涨暴跌埋下了祸根。

对于这种“救市”和“救指数”的行为,我们要坚决摒弃,绝对不能让其继续危害市场,但对于救人心、救秩序、救市场信心,以及对于改革不合理制度,则没有理由反对。

所以,首先我们要弄清“救市”的概念和应该“救”什么,并要严格区分与以往的“救市”概念,为了避免混淆起见,笔者希望以后力谏“救市”的人们采用“挽救市场信心”一词,可以与以往的“救市”行为划清界限。

其次,别将“救市”(挽救市场信心)与“政策市”混淆。很多人担心“救市”是复辟“政策市”的误区,导致“救市”争论日盛和管理层观望、不作为。而管理层也逐渐想从市场中隐退,极力倡导“买者自负”的口号,想减轻股市对政策路径的长期依赖。但是,他们却忘记了在资金诱导下的“人造牛市”和大规模的融资、大起大落都与自己脱离不了干系,同时还征收了高额的税负,应该有义务维护市场的平稳。

第三,改革现行的监管体制,改变管理者不作为的现状。

如果仔细研究行情与管理者行为的关系,不难发现自2007年10月16日大盘创出高点后,在股市一路下跌中,管理层几乎没有任何作为,很多人认为这是中国官本位下的必然结果。笔者建议将证监会等权力监管部门从官本位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市场化监管机构,让政府来监管这个监管者,用监管的成绩去考核他们,而非按照官员的标准去考核。

第四,市场中的各类参与者应该进行彻底的反思,理性对待市场,千万别在争论中迷失自我方向。对于一个短期内暴跌近乎50%的市场,应该引起管理层的足够重视,而不应该像目前这样坐视不理。否则,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等杠杆工具出来后,仅将杠杆效应放大两倍,在理论上就会让所有投资者赔得一文不剩,市场完全崩盘。这样的管理现状和管理水平,能与之相适应吗?显然,防止股市大起大落不但是发展好当前市场的迫切需要,更是考验和衡量未来的标尺。

标签:;  ;  

中国股市不应迷失在“救市”的论战中_中国股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