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金融全球化_货币政策论文

论经济金融全球化_货币政策论文

论经济、金融全球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金融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656(2000)05-0072-07

20世纪最后10年国内外理论界和决策者谈论得最多的话题之一是经济、金融全球化,诸如经济、金融全球化发生的原因,对各国和整个世界经济、金融带来的影响、机遇和挑战,以及面对这一形势各国和各微观经济主体应采取的对策,等等。在此基础上,人们又进一步预计在新世纪或新千年各国经济、金融必将进一步融合,甚至一体化。以上这些无疑是正确的;然而,我们认为,对经济、金融全球化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

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商品、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跨地区运动。从这个定义引申出来的是,就生产资源的跨国、跨地区运动而言,国界、洲界已经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全世界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各国都在这一大市场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取得自己的利益,从而实现生产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在这种背景下,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这些观点不能说不对,然而不完全,甚至有似是而非之感。

我认为,如果以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标志,或以此来定义经济全球化,是不确切的。

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一书中曾说:“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既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又是它的结果”。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产生那一天开始,就在一步一步地把世界各国囊括到一个经济大系统中。但我们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那时的世界经济就已经实现了全球化。因为,经济全球化不仅是市场问题,它应该包括更多的内容。下面对此加以详细说明。

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在世界取得统治地位时相比,今天国际经济交往的内容更加丰富,世界市场交易的规模也更加扩大。那么,又能否以此来说明当代经济才是全球化的经济呢?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交往内容的丰富和交易规模的扩大只是量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不仅是世界经济的量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

第一,从经济运动的角度说,当代经济全球化的标志是生产活动国际化、商品市场一体化、资本流动扩大化和经济信息无边界化。

1.生产活动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基础。生产活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以解决人们的衣、食、住、行的需要;生产活动又是最早发生的国家与国家关系的活动。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跨国公司成为生产活动国际化的主体。通过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和国际营销活动,各国的商品生产和销售逐渐成为一体。

2.商品市场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这里所说的商品市场既包括有形商品市场,也包括无形商品市场(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等)和金融商品市场。商品市场一体化的核心是以市场的扩大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效益。也就是说,商品市场一体化就是把受各种保护主义保护和分割的小市场统一起来,把孤立的有形商品市场、无形商品市场和金融商品市场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全球性的开放式竞争(主要是非价格的、集约式的竞争)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强,经济传递加速,经济效益提高,经济竞争向纵深发展。

3.资本流动扩大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变化形式。从量的角度说,资本流动的扩大既指资本存量的增加,也指资本流量的扩大和资本流动速度的加快。从资本运动的类型来看,世界市场形成时期(15世纪末至18世纪60年代),商业资本占支配地位;世界市场发展时期(18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产业资本占统治地位;世界市场扩大时期(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金融资本占垄断地位;而当代的世界市场则是这几种类型资本结合为一体决定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数量与方向、广度和深度。

4.经济信息无边界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前提。当代经济信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迅速传播,从而全球经济关系也越来越紧密,资本流动的速度也大大加快。

第二,从经济体制角度说,当代经济全球化的经济体制基础是全球性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当今的世界可以说是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的世界。历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在不断地调整自身的经济结构,以适应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的需要;历来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也在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或快或慢地向市场经济转轨。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不是封闭式的国内市场经济体制,而是开放式的全球市场经济体制。正是这种经济体制使全球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在这个市场上通行的是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是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通过这些规律和法则,生产资源在各国范围内和世界范围内得以优化配置。

第三,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看,高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当代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在世界市场形成、发展和扩大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代表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促进了大机器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极大地缩小了各国之间商品交换的时间和空间。以电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使世界市场正式形成。它不仅把各国有形商品的进出口商直接联系起来,使有形贸易迅速发展,而且也使国际资本流动和债权债务的清偿与支付顺利完成。以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特征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使国际交易从商品贸易扩大到金融贸易,再扩大到服务贸易;各种贸易的竞争更加剧烈,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界限日趋模糊;商品交易的时空界限基本上被取消,各种商品的价格逐渐趋于一致。

第四,从制度保证来看,各国经济政策在矛盾中求得协调,全球性的和地区性的多边贸易组织和金融机构维护着国际经济、金融秩序的正常运转,一些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的新的游戏规则出现。在这些组织和机构中影响最大的有发达国家的“七国集团”(G7)、发展中国家的“七十七国集团”(G77)、关贸总协定(GATT)、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和巴塞尔委员会,等等。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是在市场经济成为世界主要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在高新技术的支持下,在国际经济政策及新游戏规则的协调下,生产要素的跨时间、跨空间的运动。

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也必然带来金融全球化。

在定义金融全球化时,人们或者从全球金融市场联为一体的角度,或者从国内金融机构走向国际、按国际惯例开展业务的角度为金融全球化下定义。我们认为,这些只是金融全球化的一部分,而不是金融全球化的全部。

我们的看法是:金融全球化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货币的国际化。

在金融国际化的探讨中,人们往往忽略了对货币国际化的探讨。事实上,无论从金融的定义来说,还是从资本的运动来说,都离不开货币的运动。因此,我们探讨金融国际化不能不探讨货币的国际化。再者,各国的经济活动一旦进入国际范围,就必然伴随着货币的国际运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没有货币的国际运动也就不可能有商品的顺利的国际交换。因此,我们在探讨金融国际化时必须首先探讨货币国际化。

从历史和现实来说,货币的国际化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在以贵金属(黄金)为本位货币的时代,一、两个国家发行的货币取得了等同于黄金的地位而成为国际货币。在19世纪典型金本位制度下,由于英国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地位,在金币流通的同时,英镑纸币也执行着国际货币的职能。在20世纪40至70年代的金汇兑本位制度下,由于美国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及丰富的黄金储备,美元纸币也在国际上充当着国际货币。二是多数国家的货币通过货币可兑换的若干阶段,或者成为完全可兑换货币,或者在成为完全可兑换货币后成为国际货币。在这里,我们把货币的完全兑换和货币的国际化加以区分。一国货币的完全可兑换是该国货币国际化的前提,但并不等于说实现了完全可兑换的货币就自然成为国际货币。只要一国货币满足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八条款的要求,则该国货币就实现了经常项目的可兑换;只要一国对资本流进流出的汇兑无限制,则该国就实现了资本项目的可兑换;只要一国货币实现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可兑换,则该国货币就成为完全可兑换的货币。然而,一国货币在完全可兑换后是不是国际货币,重要的是看该国货币能不能作为出口商品的报价货币和结算支付货币、资金融通和信用接受货币、外国官方的储备货币。三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区域性单一货币——欧元取代欧元区内的国别货币(其中一些是可兑换货币,一些是国际货币)而成为国际货币。欧元成为国际货币的基础是欧元区国家的经济总量可以与美国经济总量相媲美。欧元的出现的重要意义人们已经谈得很多了,但我们认为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欧元向世界展示了未来世界货币一体化的前景。如果欧元的出现消除了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统一大市场(1992年正式形成)的最后一道障碍,那么,如果出现世界单一货币,可以预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广度和深度都将进一步加快和加强。

第二,资本的国际化。

在金融国际化中资本国际化是人们谈得最多的。人们或者以资本国际化来定义金融国际化,或者把两者看成是同一的概念。

我们认为,资本国际化应包括以下内容:

1.资本运动的国际化。

资本运动的国际化不仅指资本在国际上运动的量(存量和流量)的增加,而且指(或者说更是指)几种形态的资本单独地或融为一体地超越国界运动,且有许多与过去运动不同的特点。

商业资本的国际运动既表现为国际贸易量的增大,更表现为部门内部贸易的显著增加(注:有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跨国公司的内部交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30%至40%,而1996年这一比例为22%。),从而出现经营全球化的特点;既表现为国际交易的有形商品种类的增多,更表现为商品技术含量的提高,甚至出现纯粹的技术贸易,且技术贸易额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商品贸易额的增长速度(注:据联合国统计,世界技术贸易总额以5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1985年世界技术贸易额为500亿美元,而1965年仅30亿美元。)。

产业资本的国际运动是随跨国公司的发展而来的。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跨国公司数量增加了5倍多。数量急剧扩大的跨国公司通过控制的90%以上的直接投资,把产业资本的触角伸到了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地,控制了世界生产的40%。

如果说商业资本、产业资本的国际运动是以商品生产经营为依托,那么,我们这里所说的金融资本的国际运动则是指由资本的追求高收益的本性所决定的、与商品生产经营无关的纯粹的资本运动,尤其是衍生金融资本的运动。据国际清算银行(BIS)1999年3月公布的资料,国际银行的债权净额1996年底为4200亿美元,1997年底为4650亿美元,只增长10.7%。但截至1998年6月底占场外交易(OTC)衍生金融市场未清偿的合同就达70兆份,总币值达24,270亿美元,其中利率工具合同占67%,总币值为11,600亿美元;外汇工具合同占30%,总币值为7990亿美元。

但是,我们认为,更为重要的是应该看到,当代资本的运动不是各种形态资本的单独的运动,而往往是几种资本形态交叉或融为一体的运动。例如,为了促进商品的进出口,特别是资本货物的进出口,银行资本提供进出口信贷;直接投资所需资本可以通过在本国或第三国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或债券来筹集,或在离岸金融市场发行欧洲债券来筹集,或向国际银行借款,或从政府取得贷款;国际银行也利用各种衍生金融工具及其组合从事表外业务,以促进表内业务的发展,提高经营效益,等等。

2.金融市场的国际化。

金融市场是资本运动的场所。金融市场国际化是资本运动国际化的必然。

对金融市场国际化,人们谈论得最多的是:(1)金融市场在空间上的拓展,即从只允许本国居民参加的国内金融市场发展为允许非居民参加的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在岸金融市场),再发展到非居民之间进行交易的离岸金融市场;(2)金融市场在时间上的连续,即全球金融交易一天24小时连续运转;(3)金融市场的交易工具不断创新,即在原生性交易工具的基础上,衍生交易工具及其组合层出不穷;(4)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是自由化和资产证券化,等等。这些无疑是正确的。然而,我们认为,这些只是金融市场国际化的表现形式,而并没有抓住金融市场国际化的本质特征。

我们的看法是:金融市场国际化的本质特征是金融商品价格在各个金融中心(市场)有一致化的趋势,这种一致化的趋势来自于以下四个方面:

(1)套利活动使不同金融市场上的各种金融商品的价格用同一种货币表示趋于一致。如果同一种金融商品的价格在不同市场上不相同,套利者就会在价格低的市场买进,在价格高的市场卖出。这种交易会一直持续下去,直至两个市场的价格大体相等,或在扣除成本后无利可图时停止。在这里,套利活动实际上涉及了金融商品自身的价格和外汇的价格两个因素。当然,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市场是不完全的市场;由于交易规则的限制,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因此在短期内两个市场的价格不会完全一致,但在长期内趋于一致却是必然的。

(2)一些经济理论为价格趋于一致提供了理论依据。例如,购买力平价理论为即期汇率的决定奠定了理论基础。而购买力平价理论依据的就是一价定律,即任何商品的本币价格和外币价格经过汇率的折算后是相等的。当然,一价定律的成立有许多暗含的假设,如没有交易费用、没有贸易壁垒,等等。又例如,利率平价理论为远期汇率的决定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利率平价理论所依据的是无风险套利技术。这一技术表明,套利资金在国际间流动使汇率发生变化(即在外汇市场上利率高的货币的即期汇率上升,而远期汇率贴水,反之则反是);在两种货币的利率一定时,赚取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之差(远期汇差)的套汇活动将停止于远期汇差大致等于两种货币的利差之时。当然,如果计算出的远期汇率与市场实际的远期汇率不同时,套利仍会进行,直至两者趋于一致。

(3)一些金融工具定价的数学模型也为金融工具价格趋于一致提供了数学依据。例如,由费·布莱克和梅·斯科尔于1973年提出的选择权定价模型就使选择权的定价建立在易于计算的数学基础上。有人评论说,这一模型使选择权得到合理的、一致的定价。

(4)金融商品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交易双方单个或联合的预期的均衡。从纯经济的角度,这种均衡价格反映了金融商品供给与需求的数量信息和价格信息。

3.金融机构的国际化。

金融机构的国际化包括金融机构的跨国发展和它们的国际性的经营战略。

一般意义上的金融机构的跨国发展是指它们在世界各地普遍建立分支机构,以适应日益扩大的上述各种交易的需要。但在当代,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跨国金融机构的发展突出地表现为金融机构在国内和国外的联合或兼并。1998年全球企业并购浪潮中,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的并购占并购总额的40%。这种并购是适应全球金融竞争的需要的举动,也是化解不良债权的需要的举动。它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各金融机构在世界排名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它表明金融全球化程度的加深。

金融机构国际化的另一个方面是金融机构的经营战略、方式和业务的国际化。为了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和竞争、避险的需要,国际金融机构在不断推出新金融工具和业务的同时,逐步从专业化经营向多样化、全能化的混业经营转变。同时,各金融机构通过并购做到优势互补,取得规模和竞争效益。

第三,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国际化。

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国际化的提法表明,各国中央银行应该根据开放经济这一大背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开放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较之于封闭经济大大提高和加深。这样,一国的经济必须然受到其他国家经济的影响和冲击。表现在金融方面就是:(1)货币的国际价格不仅受货币的国内价值的影响,而且受国际社会对该国货币的供求关系、心理预期等的影响;本币利率的变动同外币利率的波动紧密相关;(2)以本币面值的金融工具的价格与收益率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国际价格和收益率所左右;(3)一国货币的供给量要受到该国国际储备量的影响;(4)一国通货膨胀也会传递到其他国家,等等。所有这些都给各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的目标、内容和工具赋予许多新的内容。例如,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就应从单纯的稳定币值转变为根据本国经济内外均衡的需要相机抉择:或者稳定币值(正常情况下),或者变动币值(特别情况下)。如果把稳定币值作为永远不变的既定方针,就缺少了运用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如果把稳定币值理解为控制国内的通货膨胀,那就忽略了通货膨胀国际传递的可能性;如果把稳定币值理解为稳定本国货币的对外价值(本币汇率),那就放弃了汇率政策对经济生活的调节作用。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国际化也包含着各国货币政策的协调问题。这就是说,一国央行在制定本国的货币政策时不仅要预测货币政策对本国的效力,也要考虑国际社会的反映。由于各国(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各国(地区)必定会就他国(地区)某种货币政策的实施对本国(地区)的影响作出反应。很显然,只有加强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才能化解矛盾和磨擦,在互利的基础上共谋全球经济、金融的发展。

最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国际化还表现为步调一致地实行金融监管,以共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共同减低金融危机的破坏性。由于全球性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实现、金融创新的深化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一国的金融风险或金融危机会通过汇率的波动、利率的变动、股价的涨跌、通货的膨胀或紧缩等渠道传递到或传染到其他国家(地区)。因此,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预测金融风险扩大为金融危机的可能,应该是各国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

从理论上说,或抽象地说,经济、金融全球化使生产资源的运动超越了国家边界,从而有利于生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的优化配置,各国也可从这一优化配置中取得绝对利益或比较利益。我们之所以用“理论上说”,是因为生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是符合古典的和现代的经济理论的;我们之所以用“抽象地说”,是因为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

第一,生产资源的全球流动虽使各国都可获利,但获利最大的是发达国家,尤其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而且全球的南北差距也因全球化而加大。

有人认为,美国从1992年以来进入了“新经济”时代,即经济增长、失业下降、通货膨胀下降、财政从赤字转为盈余。在分析出现这一经济现象的原因时,人们认为这是美国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的结果。关于前者,美国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造成的长期影响将使美国人今天关心的其他一切问题几乎都显得无足轻重。美国的就业的增加来自于美国在全球做生意。其一,美国每年生产的价值9万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中有1万亿美元在全球销售;其二,美国不怕竞争,欢迎竞争,因此,美国对外贸易逆差带给美国的不是忧虑,而是增加了美国的就业机会。关于后者,高新技术一直是美国保持经济强劲增长的关键性战略力量。

在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享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利益的同时,南北差距、贫富悬殊却在加大。据统计,乌拉圭回合生效10年内,全球经济收入可增加2000-3000亿美元,其中2/3为发达国家所有。但另一方面,处于环境恶化、食品短缺、贫困失业、经济压迫之下的人口每年以7000万的数量增长。占世界人口20%的最贫困的居民只消费着世界财富的1.3%,而30年前为2.3%。世界人口中1/5的富有者和1/5的最贫困者的人均国民收入之比从1980年的30:1扩大到1997年的74:1。世界上3名巨富的财富竟超过了48个不发达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全球200家大企业在世界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从1982年的24%上升到1997年的33%。而这些企业几乎都在最富有的七国集团。发展中国家有8亿人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超过了工业化国家目前的劳工总数。

第二,在金融全球化的同时,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也在扩大和加深。20世纪90年代的一次比一次严重的三次国际金融危机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从时间来说,东南亚危机延续的时间比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和墨西哥金融危机长;从涉及范围来说,前者也比后两者宽;从对经济的破坏来说,前者也比后者严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正好是与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深化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危机之后各国对外开放的政策并没有改变。因此,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金融风险、金融危机的传播和扩散也会更加剧烈,世界经济潜在的风险会进一步加大。

第三,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区域性经济集团在扩展,保护主义也在横行。

区域性经济集团有发达国家之间的,也有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还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甚至头号经济强国美国也加入了北美自由贸易区。这些经济集团一方面促进了集团内部贸易和金融的自由化、经济技术合作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由于它们的排他性,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实现。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被保护的商品从传统产品、农产品转向高级工业品、服务部门,受限商品的比重增大;保护措施也日益增多:按照有效保护税率设置了阶梯关税,加强了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的征收,非关税壁垒不断增高,等等。

一句话,经济、金融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但其间又充满着激烈的矛盾和斗争。天下绝不会因全球化而太平。

标签:;  ;  ;  ;  ;  ;  ;  ;  ;  ;  ;  ;  ;  ;  

论经济金融全球化_货币政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