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建筑工程行业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质量监督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的重中之重,是一项必不可缺的关键内容,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整体建设水平。因此,现代建筑工程业主和施工企业必须强化质量监督工作,结合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解决措施,提高工程质量监督效果。本文将进一步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强化策略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对策
本文主要以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作为论点,通过阐述其存在的问题,比如缺少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监督管理方式比较单一化,信息化建设力度不足,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不高等,重点提出了几点完善对策,主要包括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创新质量管理方式、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提高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等,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创造有利条件,充分满足城市化建设的发展需求。
1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要点
一方面,要将时代和市场发展动态作为根本,建立健全更加系统化的质量督导机制和管理体系,并且从质量需求以及时代发展变革本质出发,提高质量管理的综合水平。尤其是在信息化发展时代背景下,要积极践行信息化质量监管机制。从建筑工程项目的角度分析,相关部门要完善质量督导流程,并且按照新时期管理要素的管理方式实现与时俱进的管理规划。从社会发展层面则要提升督导监管的实效性,有效完善质量控制责任的落实工作。另一方面,要全面夯实质量监督管理队伍,并且将质量监督工作列入常规化管控工作体系内,维护建筑工程项目的综合质量,并且强化建筑质量监管控制流程。要从新形势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管要素出发,提高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并且在实践中提升监督的高效性,发挥信息交流制度的优势,维护管理水平。
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缺少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不同建筑企业,所具有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之间不可能完全相同,比如对于小规模的建筑企业而言,没有结合相关规定要求,以此来加强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从而造成质量问题屡禁不止。此外,一些企业的发展规模已经形成,也加强了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但是也存在着较多的薄弱点和空白点,从而无法高效提升管理水平。
2.2质量监督管理方式比较单一化
目前,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管理方式的单一化现象比较严重。一般来说,在监督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等方面,往往都需要人员进行巡逻和检查,但是在实际监督过程中,很难及时发现质量和安全问题,其隐蔽性尤为明显,所以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3信息化建设力度不足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推动下,信息时代已经开始出现和盛行,所以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也要逐步朝着信息网络化的方向迈进,从而更好地实施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同时,相关部门要借助网络技术,对各项管理信息进行实时监督和管理,确保信息传递效率的稳步提升,并更好地提升监督管理工作水平。但是在实际上,信息化建设力度不足,有待进一步予以改善和强化。
2.4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不高
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而言,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而且也明确提出了对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因此,监督人员要注重自身专业水平和职业素质的提升,确保在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具有较高的胜任能力。但是在实际上,一些质量监督管理人员欠缺良好的综合素养,严重影响着开展监督管理工作。而且一些监督管理人员存在着较强的主观意识,所以也不利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强化策略
3.1有效划分质量监督管理权责与责任
积极推进监督法规的实施和执行,对招标、投标弄虚作假,工程项目转包、违法分包,挂靠和欺诈等违规行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贯彻落实《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依法建立承包商、供应商市场准入制度,实现有形建筑市场与政府部门机构分设和职能分离;实行强制性的以承包履约担保和业主支付担保为核心的工程风险管理制度。此外,建筑材料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极为重要的一环,需要结合建筑工程实施进程和实际情况对施工材料进行质量检查,做好物资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为后期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此外,质量管理水平还需要不断完善,统一质量管理的权利和责任标准,使权利和责任更加清晰,确保质量管理的顺利实施。
3.2保障施工材料的质量
施工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因此,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要做好施工材料的采购工作,选择与信誉良好且资质齐全的供应商进行合作,确保所采购的施工材料质量与性能等满足建筑工程施工要求。只有保证了施工材料的质量,才能够全面的保障建筑工程施工整体质量。
3.3提高施工人员整体素质
施工人员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执行者与实施者,其个人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与责任意识,使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各项操作,避免施工中出现违规操作而影响工程的开展,避免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隐患,为建筑工程使用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3.4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
完善的施工方案对于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开始之前,施工单位的首要任务是从实际情况出发,科学合理的制定施工设计与技术方案等,避免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任何的偏差,从而为建筑工程施工整体质量提供重要保障。此外,环境因素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应当展开对施工现场的调查,全面的了解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等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的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最终质量。
3.5建立有效的信息化质量监督体系
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要想提升创新管理效果,就要从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完整的监管模式。尤其是在施工阶段,要想提升质量监督的有效性,就要将监督水平的优化工作落实到位。第一,要结合实际发展对自身优势进行集中管理,确保能整合信息技术体系和运维管理结构,在信息化监督管理体系运行的基础上,要对建筑工程工作模式和适应性予以控制,并且保证发展和转变的完整性,从而提升监督创新管理的适宜程度。最根本的是,要对发展和转变模式予以监管,确保可靠性工作能得以落实。
第二,在质量监督工作开展和运维体系转型的过程中,要将信息收集工作、信息整理工作以及监管模式科学化升级工作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科学化质量监督管理策略,有效维护监管流程的完整性,并且提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综合能力。第三,要进行完整的人员建设体系,确保能结合工程信息系统进行制度约束和管理,维护控制模式的综合价值,也为全面优化质量监督效率奠定基础[2]。基于此,要将建筑行业稳定发展作为关键,切实提升信息化质量监督工作的整体效果和综合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工程企业而言,要想保证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完工,必须要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借助完善对策以此来予以解决,扫除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障碍性因素,保证良好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建平.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居舍,2019,(26):9.
[2]赵志杰,李星.浅析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9,(09):178,165.
论文作者:陈晓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0
标签:建筑论文; 质量监督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