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期间的心理调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调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2年的学习,1年的复习准备,一切的结果都将在3天内得出分晓,你调整好了吗?考场上,竞争激烈,拼的是实力,同时拼的也是心态。良好的应考心态在考试期间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模拟考试已经结束,第二次模拟考试即将来临,很多初三、高三的同学们开始日益感受到心里的压力。具体表现有:心情过度紧张,有的学生会退缩,想放弃;过度的担心,提前焦虑;假设自己复习得不全面,盲目给自己加码;自己很想放松,但是发现自己不像以前那么放松;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烦躁、厌学的消极情绪;生理上的表现是头脑发胀、失眠,不想吃东西等等。
如果说平时的知识储备是硬件的话,良好的心态无疑是考试成功必不可少的软件因素。对于广大考生来说,距考试越近,心理调节越重要。这里,为大家提几点考前心理调节的方法:
★学会倾诉
当你为考试而坐卧不安,担心焦虑时,不妨将你的感受说出来,让他人与你共同分担,一个忠实的听众能帮助你减轻因紧张带来的压抑感。此外,你还可以把你的感受写成信,然后扔到一边,给自己留出一定的“忧虑”时间,随后再去解决。千万不可郁积在心,使压抑情绪潜滋暗长,最终忧虑成疾。
★调整认识
要调整对考试的不正确认识,消除思想顾虑,增强自信。中考、高考与以往大大小小的考试并没什么两样,反倒较为科学、客观和公正。一般来说,只要准备充分,考出好成绩是没有问题的,完全没有必要将其神圣化而为此担心忧虑,整日忧心忡忡。另外,还应转变成才观念,只要刻苦钻研、努力拼搏,不上大学照样可以成才。
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自然会坦然面对考试,消除紧张与不安,做到“我已尽了力,考不上也问心无愧”、“考上最好,考不上仍有路”,而不会再为考不上便无路可走而焦躁不安、心烦意乱。
★加强体育锻炼,保持乐观心境
英国教育家斯宾认为“健康的人格寓于健康的身体”,只有保持身体健康才会保证心理健康。有许多精神紧张、压抑者通过体育锻炼,出一身汗,精神就轻松多了。科学研究证明,一些呼吸性的锻炼,例如慢跑、游泳或者暂时丢下书本漫步于户外,看春华秋实,听蝉鸣鸟啼,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可使人信心倍增,精力充沛。因为这些活动让人肌体彻底放松,消除紧张和焦虑。
因此,繁忙的学习之外一定要抽出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最好能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客观条件制订出一个体育锻炼的计划,务必拥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
★不断进行自我激励
激励即激发、鼓励,它使人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90%。这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至4倍。你可以用白纸黑字写出你的可行性计划,不妨每天两次,大声朗诵你写下的计划的内容。一次在晚上就寝之前,另一次在早上起床之后。
★确立成功的自我意象
心理学家证明:让一个人每天坐在靶子前面想象着他对靶子投镖,经过一段时间后,这种心理练习几乎和实际投镖练习一样能提高准确性。其实,自古以来的许多成功者都曾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此法来获得成功。拿破仑在带兵横扫欧洲之前,曾经多年在内心“演习”其军事设想。因此,要想取得考试的成功,就必须在内心确立成功的自我意象。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爱默生认为:“生动地把自己想象成失败者,这就使你不能取胜;生动地把自己想象成胜利者,将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考试前,你尽可放松神经,在心里想着你真正要达到的目标,然后让你的创造性成功机制来承担任务而不必过分地用有意识的努力或钢铁般的意志力去施加影响或过分担心。
★科学作息
古人云: “人之心不可一日不用,尤不可一日不养”,因为心“不用则滞”而“不养则瘦”。所以日常复习中一定要注意科学作息,劳逸结合,不可暴学暴嬉。最好是制订一份科学的作息制度,努力做到早睡早起,不开夜车,不打疲劳战。这样才能保证考试时具有充沛的精力,清醒的头脑。此外,复习期间的饮食也相当重要。
★考前不妨开怀一笑
据科学研究,当人在大笑的时候,心肺、脊背和身躯都得到了快速的锻炼,胳膊和腿部肌肉都受到了刺激。大笑之后,血压、心率和肌肉张力都会降低,从而使人放松。笑的过程还能使大脑皮层形成一个特殊的兴奋灶,使其他区域被抑制,从而使大脑得到休息。笑可以消除人的戒心,在关键时刻稳定情绪、消除恐惧感,使心情平静下来,思考对策,争取胜利。
大考当前,别无选择,只能全力以赴向自己的目标冲刺!衷心希望同学们能够以平常心去面对一切,既要相信自己的实力,更要相信自己的运气。让我们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