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万科南都房地产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建筑施工是一项多工种、多专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施工全过程顺利进行,以期达到预定的目标,就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施工管理。现场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它也是整个企业管理中最活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企业现场管理水平的优劣,最能体现该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的高低,要想把企业的管理水平搞上去,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是一条必由之路。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问题;优化策略
前言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是整个工程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贯穿于施工全过程的,是确保建筑物质量安全达标的基础保障,也是维持整个工程稳定有序进行并且顺利完成的必要前提。施工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展开,很大程度上为建筑施工免除了后顾之忧,因此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企业开始重视起施工管理工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完善健全施工管理制度体系,为工程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不过目前来说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仍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本文就对这些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管理模式不合理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对技术要求非常严谨,既需要理论知识做基础又需要实践经验来发展。在不同的项目管理模式下,对技术管理的要求也不一致,在D― B总承包模式、建设工程总承包模式、BOT模式中对企业的要求就极高,施工企业不仅要做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工作,还需要负责项目的设计、规划工作,如果企业没有对应的部门去从事这项工作根本就无法进行项目管理[1]。建筑施工行业比较特殊,建筑的类型、样式也繁多,规模要求也不同,受天气影响较大,这些在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加强管理,从而保证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而目前除了一些特大型施工企业集团具备完善管理能力外,绝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都没有做到。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有从功能化向艺术化发展的趋势,智能化、信息化的程度越来越高,需要大量的知识和技术储备。
(二)设备管理
在机械设备管理上,项目部没有根据工程规模、工期要求和施工总进度计划制定合理的机械设备需求计划,出现机械设备配置不合理、进场时间不合适等问题。机械设备操作人员不熟悉设备性能,缺少保养意识,让设备带病作业,使设备的利用率低、功效差。其实是管理部门管理机制不完善,缺少对机械设备的成本管理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原材料问题
在建筑工程的前期准备阶段,原材料问题往往是重点关注对象。首先,在选择材料阶段没有根据相关施工方案和业主的要求综合考虑材料型号规格,对材料的质量也没有仔细地检查,验收阶段不规范、有遗漏,致使一些假冒伪劣或者跟实际施工要求严重不符的材料进入现场,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给施工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阻碍[2]。其次就是在材料进场以后的保管阶段因储存不当出现的问题,致使材料的质量性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对建筑的基本构造产生影响;不同类型的材料混放,彼此影响,也有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质。最后,在材料使用阶段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材料使用不当、配比错误将会严重危害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甚至可能导致毁灭性后果产生,给建筑的总体强度性能和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
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非常重要,通过分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现场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材料管理
1、材料供应和采购
材料的市场价格变化较快,项目材料管理部门应该及时准确的了解国内外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的变化动态。要根据施工计划做好合理的材料用量统计,对材料市场进行调查,设法从厂家直接进货,降低材料成本,选择质优价廉的建筑材料;根据施工进度合理规划施工现场所需材料,确保施工现场的材料供应,加速材料资金的周转,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2、材料发放
对于施工现场的材料要制定出入库、领用的登记台帐,按照施工进度凭材料出库单发放材料,对发放材料的使用进行检查,避免材料的浪费,对水泥、钢材的使用进行控制[3]。同时,库管员要及时盘查材料的库存量。
3、材料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材料种类繁多,用量较大,有时还有新材料的出现。因此,施工现场要加强对材料的管理,分类存放,对需要垫板的要加上垫板,同时要合理有效的控制材料用量。
(二)建立完善的质保体系
建立完善的质保体系应该从两方面着手:市场外部和企业内部。
政府要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职能,规范市场运行,加大假冒伪劣建材打击力度,给建筑工程创造一个健康优质的原材料市场。同时,政府相关监督部门还要加大对施工现场各单位的监管力度,用法律武器去规范建筑工程行业的施工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杜绝一切违反相关要求的施工问题发生。
建筑工程企业单位要建立全新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将责任制的观念深入到每一处施工环节每一个施工人员身上,做到责任到人,让工程施工每一个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都有专人负责,不会出现死角,这样即使在工程质量出现问题时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出在哪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同时追查责任人,全面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顺利展开。
(三)技术方面
对一个工程建设项目来说,由于所包含的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较多,影响工程质量、进度的因素多,施工管理、施工工艺往往比较复杂繁琐。这就要求施工企业根据投标合同及施工现场的需要,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计划、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方案。
组织项目部全体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工作,领会设计意图,完善设计优化工作;在现有资源及气候环境条件下,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以横道图或网络图表示进度计划,从大到小、由线及点,确保每一分项工程能纳入受控范围之中。
做好技术交底,进行业务培训,让施工人员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熟悉新材料特性,做到正确施工、规范施工,以保证施工质量。
(四)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
随着近几年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在知识传播方面也大大加速,时间的压力要求作出快速反应和决策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对于建筑施工企业,不同的管理模式对项目的工期、技术、协调等方面要求也各不相同,很多工作都需要企业和项目部共同做出决策,传统的等级制会严重影响这种反应和决策,只有通过扁平化、网络化的管理模式才能适应这种迅猛变化的局面。世界上并不存在一种最好的万能的管理模式,只有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所以企业在实施前要根据自身的状况进行管理,在实施后也要根据实施的效果去进行修正,在实施管理过程中我们应做到,建立清晰的权责和规范的流程;形成良好的沟通协作文化;建立顺畅的信息交流平台。
总结
对于施工企业来讲,只有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满足适用要求的工程项目,才能在预定时间发挥效用。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做到做一项工程创一项名牌树一块丰碑,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物质文明创造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王英.浅谈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J].四川水泥,2017,(03):159.
[2]张亭亭.浅谈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J].智能城市,2016,(08):236.
[3]苏春富.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J].江西建材,2015,(04):292+296.
论文作者:杨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材料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企业论文; 阶段论文; 质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