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研究进展论文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研究进展

塔 娜,卢 松*

(上海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上海 200034)

摘要: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并研究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相关问题,是社区可持续旅游的必要问题。文献搜索方面,外文文献以Web of Science中2007~2017年480篇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中文文献以CNKI中2007~2017年490篇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并利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对所收集的数据分析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并分析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中研究者们所关注的相关问题与热点。国外文献主要包括社区参与旅游主体、居民参与感知、态度和影响以及管理等方面;国内主要包括社区参与旅游模式、相关理论、社区参与权利、居民参与、存在的问题与影响等5个方面。最后从研究理论、研究方法、社区增权以及研究主体等方面进行国内外研究比较。

关键词: 社区参与旅游;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iteSpace

0 引言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指在旅游的决策、开发、规划、管理、监督等旅游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社区的意见和需要,并将其作为主要的开发主体和参与主体,以便在保证旅游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全面发展[1]。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国内外愈来愈多的学者研究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并认为社区参与是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除此之外,国内外学者逐渐认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把社区和当地居民视为旅游发展的主体,并且在社区可持续旅游发展过程中充当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研讨并通过了《21世纪议程》(又称《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是一份鼓励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的全球可持续发展计划的重要文件[2]。文件中提出社会所有阶层都有参与可持续参与旅游发展的机会。在此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促进妇女和本地人参与适当形式的旅游开发,并保证妇女、本地人、年轻人和老人都能够得到培训和晋级的机会[3]。此外,中共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的“有效治理”是基础—“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呼吁大家抓住机遇,积极参与。

国外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较早,因此国内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理论及研究方法均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进行研究。Cevat Tosun提出的发展中国家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中存在诸多局限与中国社区所面临的问题相符[4]。近年来,国内学者较多研究的是关于社区参与模式及社区去权、社区失权、社区增权等参与权力,利益分配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社区冲突较多,但在问题的解决方面还没能得到较好的解决方案。如安徽宏村,宏村经营权的转变是政府主导(1986~1996年)—社区自营(1997年)—企业主导(1998年),其中社区自营的一年是通过上访、法律手段等居民自身的努力争取到的经营权,但政府主导时期以及企业主导时期宏村居民并没有真正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西递村的发展情况与宏村完全不同,西递是由村办企业主导的社区自营型(1986~2012年),旅游发展的主导权是属于社区的,自2013年开始由于村办企业经营不善、常年不盈利,被政府收回经营权变为政府主导型社区旅游发展模式。其次是参与程度方面的研究,在旅游业刚刚兴起时,由于居民受教育程度、参与意识态度等个人因素,还有社会资本、参与权利和社会冲突等外在因素居民的参与程度较少,但随着政府的推广和培训政策、社区决策权的扩大以及社会收益的提高而大幅度提高。

1 近10年国内外研究概况

1.1 相关概念

在提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过程”之前有必要理清“社区”与“参与”的概念。“社区”(即共同体)一词早在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腾尼斯在他的著作《共同体与社会》(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德语)一书中提出[5],并被学者们广泛引用。社区不仅与社会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旅游与社区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旅游是在社区之间展开的活动,社区是旅游发展的依托,没有社区的健康发展,就没有旅游业的健康发展[7]

“参与”是人们之间相互接触的一个进行中的过程,是一种本能和权利[8]。学者们认为,参与式发展方式将有助于实现可持续旅游业发展的原则,为当地人民创造更好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从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中获得更大,更均衡的收益[4]。其程度高低可以折射出社会民主、文明的进程[7]

国外关于社区参与旅游的概念定义比国内早,国内对社区参与的概念也是在国外的定义基础上。“社区参与”概念是20世纪50~60年代,西方社会将其作为发展的一个要素提出来的[9]。社区参与是一种工具,可以重新调整平衡权力,重申当地社区对开发商或地方当局的看法,或重新定义专业性,这是决定参与成功的条件并防止在参与过程中操纵社区[4]。Cevat Tosun将“社区参与”作为一个学术术语,分析社区参与类型,认为社区参与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允许居民、经营者参与不同的层次(地方、区域或国家)和各种形式(控制、胁迫、诱导、被动、资源等)的社区[4]。总的来说,国外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下有着不同的定义 国内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概念,唐顺铁提出社区旅游的主要涵义以及特点[11],此后国内关于社区参与旅游渐渐引起重视,相关研究愈来愈多,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定义也逐渐达成共识。国内引用最多的是保继刚、孙九霞提出的概念,简称“社区参与”[1]

1.2 国外研究概况

刘少奇于1932年冬离开上海前往赤都瑞金,先后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执行局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委员长,直至1934年10月长征撤离此地。由于他具有群众观点和全局观念,注重维护工人阶级的团结,善于把工会工作跟党和政府各项中心任务紧密结合,从而对革命事业多有建树,且留下了不少动人故事,兹选录数则以飨读者。

图1 Web of Science 2007年~2017年相关文献历史分布

Fig.1 The historical distribution of relevant literature from 2007 to 2017 of Web of Science

图2 社区旅游研究关键词共引网络图

Fig.2 Co-citation network of map of key words on community tourism

1.3 国内研究概况

2.2.3 社区参与旅游模式研究

在确定变量、控制变量分析后,学生能明白控制哪些变量及如何控制变量,基本形成实验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上,学生还需要思考选择最佳实验思路,围绕变量将已确定的变量处理方法变成具体的、可操作的实验步骤,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从而顺利地达到预期效果。

[7]李勇,左连凯,刘亭立:《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比较研究:美国的经验与启示》,《会计研究》2005年第12期。

总之,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这一模式是非常常见的,将具有着非常重大的价值、效用。在此模式下,不仅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集体精神的增强,对其有效学习的实现,也有着非常大的效用。但是,在实际应用时,教师也应有意识地减少盲目性,结合具体的教学需求、学生学情加以应用,实现合理运用,为教学活动的有序展开保驾护航。

图3 CNKI收录的2007年~2017年社区参与旅游文献历时分布

Fig.3 The diachronic distribution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documents from CNKI between 2007 to 2017

图4 国内社区参与旅游研究关键词共引网络图

Fig.4 The map of Co-citation network of keywords on domestic community tourism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外研究进展

旅游的发展给旅游目的地社区带来了广泛的影响,社区居民是这些影响的主要承担者。国内学者对于社区居民的研究较多的是其对于旅游感知、态度、行为等方面与社区的关系,以及社区权利的研究,即社区去权、社区失权、法律权利、社区增权等方面。

通过文献的详细梳理,并对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发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居民对社区旅游的参与研究、移民的社区旅游的参与研究、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游客、旅游公司、政府的社区旅游参与等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研究方法较多使用问卷调查、访谈法和观察法(表1)。Hallak、Brown、Lindsay等研究调查了南澳大利亚地区经营的298家中小型旅游企业(SMTE)对当地社区的支持如何影响他们的企业绩效,以及业主的地方依恋程度如何影响他们为社区提供的支持水平,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两者之间不仅有显著性影响还互相影响彼此[14]。许多作者对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进行了分析。Vargas-Sanchez等以西班牙米纳斯德力拓因的旅游发展各阶段(初期—发展—衰退)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社区满意度,并研究居民参与社区旅游的态度[16]

2.1.2 影响社区参与的因素研究

国外对于影响社区参与的因素研究分为居民的个人因素、地方政府、旅游企业、物理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地理环境因素五大类(表2)。居民对社区参与旅游的影响因素较多。如居民参与旅游的方式[23]、居民个性[24]、性别、情感团结,知识、参与程度、意识、居民态度[14,25]、收入、教育[4]。Rasoolimanesh等将感知分为正面和负面感知,并认为居民的积极感知对社区参与有着显著的影响,居民负面感知对社区旅游发展的影响不显著,除此之外还分析了社区居民的兴趣偏好对社区参与的影响[18,19]。除上述居民因素外还有地理环境因素,包括社会资本[25]、气候、移民和资源与文化[26,31]。上述学者均是从居民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影响方面研究,然,还有一些学者从社区旅游发展对居民和经济等方面的影响[11,25]

表1 国外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主体及研究方法

Tab.1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methods of community tourism participation in foreign countries

资料来源:根据参考文献[14]~[22]整理.

表2 国外影响社区参与的因素

Tab.2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foreign countries

资料来源:根据参考文献[4]、[11]、[14]、[23]~[26]、[31]整理.

2.1.3 可持续发展与社区参与

社区参与旅游是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在《关于旅游业的 21 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只有保证社区成员都能享受旅游所带来的益处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2,9]。以社区为基础的发展是可持续做法的基础,因为它有能力造福当地人口,同时减少旅游业的负面影响[27]。参与式发展方式将有助于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原则,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从地方发展的旅游发展中获得更大和更均衡的利益,从而导致更积极的态度、更积极的保护当地[4]。值得一提的是,Idziak等学者以波兰5个主题村庄为例,研究社区参与在主题村庄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发现社区参与(社区整体而非个人)对于主题乡村的创造是有集中且广泛的加强效果,并提出7个步骤社区创造的可持续发展的村庄旅游业发展模型[28]。有学者研究影响社区参与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社区行为[29],社会资本[30]、游客量、资助机构等会影响可持续发展[31]。除此之外,有学者研究社区对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支持度以及态度。

显效:术中无疼痛等不适,无出现血压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心率、动脉压麻醉前后稳定;有效:术中轻度疼痛不适,心率、动脉压麻醉前后有一定波动;无效:术中明显疼痛,出现并发症,心率、动脉压麻醉前后明显波动。老年腹腔镜全麻手术麻醉效果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

2.1.4 其他

国外除了上述研究领域之外,还有社区赋权、社区恢复力、社区参与旅游的价值、社区旅游的成果等方面的研究。如Chen通过访谈贵州郎德村所属地的旅游局、文化局、发改局等部门负责人,村党委书记、居民和旅游业发展相关专家,研究了该村的组织演进,社区赋权,可持续发展等[32]。Weng、Peng以浙江省芙蓉历史村为例,考察了一个中国特有的历史村落社区,发现村民的权利意识薄弱,旅游发展只处于初级阶段[33]。Pawson等研究柬埔寨西北部Banteay Chhmar社区的社区居民等利益相关者们的感知、态度对旅游项目的价值研究[34]。Okazaki回顾了讨论社区参与的主要理论,包括“公民参与阶梯”,权力再分配,协作过程和社会资本创造[35]。除此之外,有学者研究易受危机影响的旅游社区中的脆弱性、复原力和适应周期[52],对参与式评估技术的纵向研究等[36,37]

2.2 国内研究进展

2.2.1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主体及研究方法

国内学者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研究主体主要以社区居民为主,也有一些研究人员除居民外,对游客、外来移民以及旅游企业为研究主体,研究主要内容为社区参与旅游程度,社区权利、信任,经济利益,决策对居民的影响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冲突等(表3)。研究方法与国外研究方法一样,也较多使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为主。通过表格可以看出,居民的研究主要围绕居民的参与旅游程度、社区权利与信任等[38-40]。学者王华以社区居民与移民为主体来研究广东省丹霞山瑶,农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决策行动的制度影响和约束[41]。社区居民与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外来务工人员相比较,正逐步陷入“边缘化”处境[42]。在参与村寨旅游发展的不同利益群体中,村寨居民天然的处于获益的弱势地位,应建立多层次参与途径,保障居民有效参与;凸显居民主体地位,全面提升村寨居民增权感知。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开发的产品[11],是全球最大、覆盖学科最多的综合性学术信息资源,收录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生物医学等各个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超过8700多种核心学术期刊[12],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期刊数据库及搜索平台。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以“community tourism”为关键词进行“标题”搜索,共获得直接文献480篇。本文分析的文献下载时间为2018年10月10日,检索时间跨度为2007年至今。将文献类型选择为“Article”、“Book Review”和“Proceedings Paper”,最终获得文献459篇。通过对459篇文献进行分析与整理,发现总体相关研究量持上升趋势(图1),2010~2012年有些许下降,但从2014年之后的文献数量迅速增长,其中2007年的文献数量最低,共11篇,2017年的文献数量最多,共92篇。通过使用 CiteSpace 软件分析关键词词频分析(图2),发现社区参与旅游研究主题主要集中与“社区参与”、“影响”、“态度”、“感知”、“管理”、“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表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与居民、社区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

表3 国内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主体及研究方法

Tab.3 Research subjects and methods of community tourism participation in China

资料来源:根据参考文献[38]~[43]整理.

2.2.2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权利及社区参与程度

2.1.1 社区参与旅游主体及研究方法

有限元模型计算范围在水平方向左右两侧取值为隧道跨度的3~4倍,竖直方向向上取至地表,本次模拟大跨断面埋深130 m,连拱断面埋深210 m,小净距断面埋深350 m,向下取值为隧道开挖轮廓尺寸的3~4倍;边界条件设置为位移边界条件,左右两侧和底面均为法向约束条件,上部顶面为自由边界;岩体本构模型选用Mohr-Coulomb弹塑性模型;围岩自重应力场作为初始应力场;钢拱架模拟采用弹模等效原则折算给初喷混凝土层;围岩与初衬单元采用CPE4R 4节点平面应变积分单元,锚杆采用T2D2二维二节点桁架单元[6]。材料参数列于表2,数值模拟开挖步序如图2所示。

课内联赛是教学比赛的升华,是通过学生组成小组,按照一定数量的课时进行的班级内部的对抗赛。课内联赛能最大化地体现出学生在课堂内的主体地位,通过组内分工合作加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学生在课内联赛担任不同角色如教练员、裁判员、统计员等也能更好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增权既是一个过程,同时又是这种过程的结果,也是目的地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通过个体、组织和社区3个层面共同实现,且个人增权先于社区增权的观点[44]。旅游业发展初期阶段对社区居民去权的形成机制是政府发展战略与制度设计、社区精英关系网络与居民个人社会经济条件和社会支持综合作用的结果[45]。社区在实现了经济增权、心理增权和部分政治增权的基础上进行制度性增权,真正凸显社区在旅游发展中的主体地位[46,47]。也可从法律上确立旅游吸引物权,以助于系统的解决民族地区及农村社区权益保护的不足[48]。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失败的原因可以归结为3个方面:权利失败、机会缺失与能力匮乏[44]。除此之外,大多数村民担心其维权行为会使其社会生存环境恶化,由此形成的权力关系造成了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结构性障碍[49]。权力、信任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效应[38]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知识门户网站,是中国知网的核心信息资源[13]。对 CNKI中 “期刊”数据库所收录的地理和旅游“CSSCI”期刊和核心期刊进行搜索,为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以“社区参与+旅游”和“社区旅游”为关键词,截止2018年10月9日共搜集到490篇文献,除去“会议论文”、“期刊目录”和“评述”等无关的文章,最终收集文献463篇。早期2007年发表了26篇,2008年的时候发表最多,共55篇,总体呈上升趋势(图3)。通过使用 CiteSpace 软件分析关键词词频分析(图4),发现社区参与旅游研究主题主要集中于“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旅游开发”、“社区居民”、“增权”、“影响因素”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通过分析所收录的文献,以“社区参与旅游模式”、“相关理论研究”、“社区参与权利”、“社区居民参与”以及“社区参与问题与影响”等研究热点方面进行了综述。

国内很多学者对不同地区的社区参与旅游模式进行了研究,社区参与旅游的不同开发模式,其特点不尽相同(表4)。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模式没有统一的标准,应根据当地社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尽量通过不同模式的探索实现当地文化的保护和持续发展[51]。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类型可分为社区主导型、企业主导型、政府主导型以及混合主导型等方面;其中社区主导型是由传统村落居民及其村委会作为直接利益主体,设立旅游开发公司,自筹资金,自主开发,经营权与所有权统一;特征是村民自主性强,外部矛盾较少,且民主参与程度高、能较有效解决当地就业更利于长久发展,但管理方面不太专业、资金有限且客源组织能力弱。企业主导型是由企业投资,进行规划开发、宣传推广、客源组织和经营管理等,一般由企业租赁古村旅游资源,付给村租赁费或实行门票分成,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特征:资金足、管理水平高且开发速度快,但易造成过度开发,主要利润流出社区而地方收益少的现象,不利于长远发展。政府主导型是政府投入,统一规划、开发、管理,管理权与经营权统一;特征:整体规划强、注重保护和社会效益,但村民利益难协调、市场敏感度低且资金压力较大。混合开发型是政府+企业+农户,政府负责发展规划、制度设计和市场监管,企业负责投资建设基础设施、组织客源,农户参与经营;特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避免过度开发与商业化,但多头管理,经营协调较为困。

盗墓者站起来,跨出小矿车。年轻人跟着,翻出小矿车。两人向煤壁摸去,铁器碰撞,金属声嗡嗡响。何良诸一阵紧张,他们要干啥?

“哈!难怪今天厚嘴巴像抹了蜜,屁股却辣似姜!”汪队长指点着他,“我可告诉你啊,你有家有口的,不要打我们女护士的歪主意。”

表4 国内社区参与旅游模式

Tab.4 Domestic mode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资料来源:根据参考文献[50]~[57]整理.

2.2.4 影响因素

农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实际上是一个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约束下的理性行动过程,其影响因素方方面面[41,57]。如表5所示,宏观的影响因素可分为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和文化等影响因素,地方依恋、职业认同、社区增权、自然保护、社会冲突等外在影响因素,和参与意识、参与态度、社区信任等内在影响因素。还有学者认为,文化归属、利益分配、效益认同、组织需求、政策支持、参与能力等6个因素是居民参与的主要影响因素,文化归属感是居民社区参与的首要影响因素[59]。除此之外,开发条件、资源禀赋、管理指导、居民素质、市场竞争能力、旅游发展状态[60],社区参与旅游对居民环保意识[40],等也会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表5 国内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影响因素

Tab.5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China

资料来源:根据参考文献[38]~[41]、[51]、[57]~[61]整理.

2.2.5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国内关于社区参与旅游的理论主要有社会交换理论、赋权理论(增权理论)、人力资本产权理论、扎根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恢复力理论和制度性嵌入理论等。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有学者研究居民支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探讨了公平感知、社区支持感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关系[40,62]、社区权利和社区信任对居民参与旅游程度的影响[38]、以及社区参与旅游的状况及原因[63]。赋权理论为旅游发展中的社区能力建设提供了可行的理论参照[64]。除上述所提到的理论之外还有学者以不同的视角使用了不同理论,丰富了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理论研究。陈佳等使用旅游效用理论,分析旅游开发的模式对农户生计变化和对社区的影响[66]。左冰、保继刚使用马克思地租理论和现代产权理论,探讨了制度增权中土地权利的变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中国农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土地权利变革之路[44]

2.2.6 可持续发展与社区参与

社区参与旅游是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合理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状况能够解决旅游地内部的社区利益纠纷,化解利益矛盾,尤其有利于增强社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构建和谐社会,还可以为探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效途径[40]。还有学者研究秦巴山区安康,分析居民社区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探讨在企业资本介入后如何让当地居民在社区旅游发展中成为真正的受益者,从而让他们产生主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内在激励,从内因方面解决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问题,从而实现少数民族社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67]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西方有关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是建立在其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盛行,非政府组织发展比较成熟,旅游发展处于较高阶段等基础之上,而这些都与中国存在较大差异。(1)研究理论方面,目前国内较多借鉴国外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案例分析为主。使用扎根理论、社会交换理论、赋权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制度性嵌入理论等较多,也有学者使用马克思地租理论、产权论(人力资本产权论、文化权理论)等理论,结合中国乡村社区旅游发展国情,注重多学科的交流合作,在借鉴国外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社区参与理论框架。(2)研究方法方面,为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无论是国外还是在国内,在研究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方面运用较多的研究方法为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运用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和非参与式观察法、扎根理论等质性研究方法来收集数据,并建立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进行定量评价,使用SSPS、AMOS和EXCEL等计量软件,Rost Conten Mining、Nvivo等内容分析软件,以及ARCGIS等制图软件,来分析所采集的数据和制作相关底图。其中很多研究者运用因子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等,对目的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进行研究,使研究结果更为科学可靠。(3)社区增权方面的研究较多。权利是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增权既是一个过程,也是获得社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社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应鼓励当地积极主动参与当地旅游发展的决策、开发、规划、管理、监督等过程中,充分尊重居民所提出的意见、发挥参与主体该有的潜力,实现社区的共同可持续发展。(4)研究主体多样化。关于研究主体方面更加注重中国背景下的居民、移民、游客、旅游企业、政府等群体,以及不同研究对象的对比分析,根据不同类型案例地、不同研究对象,探讨社区参与旅游在维度、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特征和差异。

3.2 讨论

通过国内外文献综述,可以发现关于国内传统村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首当其冲的是居民与外来旅游企业之间的关系。目前社区和旅游业的发展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的根源是社区与旅游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社区参与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旅游发展中社区与开发商之间的矛盾冲突,但这一理念在理论基础以及实践的可操作性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次是社区权利问题。通过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发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中存在“无权”或“失权”的现象,社区从社区失权、去权到增权是一个漫长的争取属于自己合法权益的过程,需通过沟通协商、公开听证会、城镇会议、居民组织请愿、公开示威等集体行动,以及采取法律手段来获取权益。国内有些学者探讨在企业资本介入后如何让当地居民在社区旅游发展中成为真正的受益者,解决资源开发和保护问题,激励居民积极参与旅游发展,从而实现社区参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性。其他还有相关的环境破坏、经济发展不稳、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和文化入侵等问题。相比之下国外学者较多研究居民赖以生存的社区居民参与的价值观、行为、态度及生活方式等对社区旅游发展的影响,从而实现有效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社区环境,土地使用,社区安全等以游客需求为前提的社区管理等对国内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保继刚,孙九霞.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中西差异[J].地理学报,2006,61(4):401-413.

[2]张广瑞.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一)——实现与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J].旅游学刊,1998,13(2):49-53.

[3]张广瑞.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二)——实现与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J].旅游学刊,1998,13(3):52-56.

[4]Cevat Tosun.Expected nature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development[J].Tourism Management,2006,27(3):493-504.

[5]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7]刘纬华.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若干理论思考[J].旅游学刊,2000,15(1):47-52.

[8]金桑.交换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9]廖军华.国内外社区参与旅游研究综述[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34-39.

[10]唐顺铁.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化及社区旅游研究[J].地理研究,1998,17(2):34-38.

[11]李艳琴,束晟.基于Web of Science的社区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17,32(8):116-126.

[12]https://baike.baidu.com/item/ISI%20Web%20of%20Science/5270876?fr=aladdin.

[13]https://baike.baidu.com/item/cnki/316067?fr=aladdin.

[14]Hallak R,Brown G,Lindsay N J.Examining tourism SME owners’ place attachment,support for community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the role of the enlightened self-interest model[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3,21(5):658-678.

[15]Wang H,Yang Z,Chen L.Minority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A case of Kanas Tuva villages in Xinjiang,China[J].Tourism Management,2010,31(6):759-764.

[16]Vargas-Sanchez A,Plaza-Mejia M,Porras-Bueno N.Understanding Residents’ Attitudes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Tourism in a Former Mining Community[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9,47(3):373-387.

[17]Iorio M,Wall G.Behind the masks:Tourism and community in Sardinia[J].Tourism Management,2012,33(6):1440-1449.

[18]Rasoolimanesh S M,Ringle C M,Jaafar M.Urban vs.rural destinations:Residents’ perceptions,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support for tourism development[J].Tourism Management,2017,60:147-158.

[19]Rasoolimanesh S M,Jaafar M,Kock N.The effects of community factors on residents’ perceptions toward World Heritage Site inscription and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7,25(2):198-216.

[20]Ruiz-Ballesteros E.Social-ecological resilience and community-based tourism An approach from Agua Blanca,Ecuador[J].Tourism Management,2011,32(3):655-666.

[21]Lai I K W,Hitchcock M.Local reactions to mass tourism and community tourism development in Macau[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7,25(4):451-470.

[22]Stone L S,Stone T M.Community-based tourism enterprises: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for community participation;Khama Rhino Sanctuary Trust,Botswana[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0,19(PII 9270126141):97-114.

[23]Rasoolimanesh S M,Jaafar M,Ahmad A G.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World Heritage Site conserva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J].Tourism Management,2017,58:142-153.

[24]Moghavvemi S,Woosnam K M,Paramanathan T.The effect of residents’ personality,emotional solidarity,and community commitment on support for tourism development[J].Tourism Management,2017,63:242-254.

[25]Yang J,Ryan C,Zhang L.Social conflict in communities impacted by tourism[J].Tourism Management,2013,35:82-93.

[26]Salazar N B.Community-based cultural tourism:issues,threats and opportunities[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2,20(1):9-22.

[27]Matarrita-Cascante D,Brennan M A,Luloff A E.Community agency and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the case of La Fortuna,Costa Rica[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0,18:735-756.

[28]Idziak W,Majewski J,Zmyslony P.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sustainable rural tourism experience creation:a long-term appraisal and lessons from a thematic villages project in Poland[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5,23(8-9SI):1341-1362.

[29]Hwang D,Stewart W P,Ko D.Community Behavior and Sustainabl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12,51(3):328-341.

[30]Ooi N,Laing J,Mair J.Social capital as a heuristic device to explore sociocultural sustainability:a case study of mountain resort tourism in the community of Steamboat Springs,Colorado,USA[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5,23(3):417-436.

[31]Taylor S R.Issues in measuring success in community-based Indigenous tourism:elites,kin groups,social capital,gender dynamics and income flows[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7,25(3):433-449.

[32]Chen Z,Li L,Li T.The organizational evolution,systematic construction and empowerment of Langde Miao’s community tourism[J].Tourism Management,2017,58:276-285.

[33]Weng S,Peng H.Tourism development,rights consciousness and the empowerment of Chinese historical village communities[J].Tourism Geographies,2014,16(5):772-784.

[34]Pawson S,D’Arcy P,Richardson S.The value of community-based tourism in Banteay Chhmar,Cambodia[J].Tourism Geographies,2017,19(3):378-397.

[35]Okazaki E.A Community-Based Tourism Model:Its Conception and Use[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8,16(5):511-529.

[36]Stone M T,Nyaupane G P.Protected areas,tourism and community livelihoods linkages: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pproach[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6,24(5):673-693.

[37]Stone M T,Nyaupane G P.Protected areas,wildlife-based community tourism and community livelihoods dynamics:spiraling up and down of community capitals[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8,26(2):307-324.

[38]时少华,李享,吴泰岳.社会交换视角中的权力、信任对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影响效应分析——以北京前门社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36(5):127-133.

[39]魏雷,孙九霞.少数民族旅游社区现代性的本土化实践——以泸沽湖大落水村为例[J].旅游学刊,2017,32(10):47-56.

[40]刘静艳,李玲.公平感知视角下居民支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喀纳斯图瓦村落为例[J].旅游科学,2016,30(4):1-13.

[41]王华,郑艳芬.社区参与旅游的权利去哪了?——基于我国旅游法律法规条文的内容分析[J].旅游学刊,2015,30(5):74-84.

[42]余丹.旅游开发背景下的社区居民“边缘化”[J].社会科学家,2008(8):91-93.

[43]赵倩倩,褚玉杰,赵振斌.基于场所依恋的乡村社区妇女参与民族旅游问题研究——以新疆布尔津县禾木村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29(8):859-862.

[44]左冰,保继刚.制度增权: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之土地权利变革[J].旅游学刊,2012,27(2):23-31.

[45]韩国圣,吴佩林,黄跃雯,等.山地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的去权与形成机制——以安徽天堂寨旅游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3,32(10):1948-1963.

[46]王纯阳,黄福才.从“社区参与”走向“社区增权”——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J].人文地理,2013,28(1):141-149.

[47]陈志永,李乐京,李天翼.郎德苗寨社区旅游:组织演进、制度建构及其增权意义[J].旅游学刊,2013,28(6):75-86.

[48]保继刚,左冰.为旅游吸引物权立法[J].旅游学刊,2012,27(7):11-18.

[49]翁时秀,彭华.权力关系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影响——以浙江省楠溪江芙蓉村为例[J].旅游学刊,2010,25(9):51-57.

[50]杨立国,刘沛林,李强,等.旅游小镇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以首批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为例[J].经济地理,2017,37(7):191-197.

[51]郭迪,鲁小波,丁玉娟.近十年国内外社区参与旅游研究综述[J].世界地理研究,2015,24(2):148-157.

[52]郭文,黄震方.乡村旅游开发背景下社区权能发展研究——基于对云南傣族园和雨崩社区两种典型案例的调查[J].旅游学刊,2011,26(12):83-92.

[53]郭文.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轮流制模式及社区增权效能研究——云南香格里拉雨崩社区个案[J].旅游学刊,2010,25(3):76-83.

[54]罗培,秦子晗.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社区参与模式——以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为例[J].地理研究,2013,32(5):952-964.

[55]吕凯,郑路.从冲突到合作:旅游发展与当地居民关系的整合——政府引导型社区参与在扬州彩衣街项目的实践与启示[J].城市规划,2014,38(3):78-82.

[56]蔡碧凡,陶卓民,郎富平.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比较研究——以浙江省三个村落为例[J].商业研究,2013(10):191-196.

[57]王华,龙慧,郑艳芬.断石村社区旅游:契约主导型社区参与及其增权意义[J].人文地理,2015,30(5):106-110.

[58]孙琼.历史文化街区居民对旅游开发经济影响的感知研究——以南锣鼓巷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6(7):81-85.

[59]路幸福,陆林.乡村旅游发展的居民社区参与影响因素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11):1054-1056.

[60]吕君.欠发达地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系统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2,21(2):118-128.

[61]时少华.社会资本、旅游参与意识对居民参与旅游的影响效应分析——以北京什刹海社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4(3):101-106.

[62]胥兴安,孙凤芝,王立磊.居民感知公平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社区认同的视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12):113-120.

[63]孙九霞,史甜甜.茶叶经济主导下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案例分析[J].旅游论坛,2010,3(3):299-305.

[64]孙九霞.赋权理论与旅游发展中的社区能力建设[J].旅游学刊,2008,23(9):22-27.

[65]孙九霞,苏静.旅游影响下传统社区空间变迁的理论探讨——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反思[J].旅游学刊,2014,29(5):78-86.

[66]陈佳,张丽琼,杨新军,等.乡村旅游开发对农户生计和社区旅游效应的影响——旅游开发模式视角的案例实证[J].地理研究,2017,36(9):1709-1724.

[67]崔晓明,杨新军.旅游地农户生计资本与社区可持续生计发展研究——以秦巴山区安康一区三县为例[J].人文地理,2018,33(2):147-153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DEVELOPMENT RESEARCH

TANA,LU Song

(Tourism College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4,China )

Abstract :With the rapidly development of tourism,more and more scholars pay attention to and study the issues related to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development,which is a necessary issue for sustainable tourism in communities.In terms of literature search,the foreign literature takes 480 relevant literatures from 2007 to 2017 in Web of Scie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Chinese literature takes 490 relevant literatures from 2007 to 2017 in CNKI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USES Cite space,an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software,to analyze the network knowledge map of collected data analysis keywords,as well as the related issues and hot spots that researchers pay attention to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involvement in tourism.The foreign literatures mainly include the subjects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residents’ perception,attitude,influence and management,etc.China mainly includes five aspects,including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tourism model,related theories,community participation rights,residents participation,existing problems and influences.At last,the thesis compares the research theories,research methods,community empowerment and research subjects at home and abroad.

Key words :community tourism participation;Web of Science;CNKI;CiteSpace

收稿日期: 2018-09-25;修订日期:2018-11-2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旅游发展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演变的影响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以徽州地域文化景观为例”(41371159).

作者简介: 塔娜(1995-),女(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与人文地理.

*通信作者: 卢松(1974-),男,安徽省黄山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与人文地理.

中图分类号: F590. 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7852(2019)01-0030-10

标签:;  ;  ;  ;  ;  ;  ;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研究进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