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建设具有较强的系统性,10kV配网供电的稳定性,能够为电力系统功能的发挥创造有利条件,与电力工业发展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配电系统与用户联系密切,其主要功能在于电能供应与分配,因此科学开展10kV配网供电工程设计,对于供电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强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10kV配网供电工程的设计现存问题进行阐述,进一步从供电元件和配电网结构这两方面入手,探讨设计优化方法,旨在提升10kV配网供电工程设计的科学性,促进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10kV配网;供电工程;设计要点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随着电能需求的不断增加,电网工程迅猛发展,做好电网规划设计就成为决定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城市与农村中,10kV配网占据着重要地位,加强对其规划设计的研究,提高规划设计的合理性,是配网运行稳定和安全的保障,对电网工程建设进步有重要作用。
1重要意义
在当前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电力发挥着重大作用,其影响着社会生产效率、人们生活质量,10kV配网的规划是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提高供电的可控性,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因此,在10kV配网的规划设计中,需要将其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两者间的协调,在保证配网安全基础上,充分发挥配网的作用。对于电力系统而言,配网是电力供应的基础保障,关系着电能传输的质量与可靠性,配网规划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是配网运行环境良好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需要对10kV配电的网架结构、电力设备等进行全面设计优化,提高10kV配网运行的水平,为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对于经济建设来说,10kV配网规划设计关系着电网运行时间的长短,安全运行时间越长,可以有效减少停电故障造成的损失,降低电能消耗,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进步。
2 10kV配网供电工程中现存问题分析
2.1负荷设计适应性较差
当前城市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对10kV配网的负荷能力要求不断增长,但在许多配网规划设计中,并没有考虑到此点,只是根据当前的需求进行设计,没有考虑长期增长的需求,也未适当调整城市配网格局,导致配网运行处于超负荷状态,负荷的适应性较差,供电压力增大,严重影响到配网线路运行的安全性。
2.2自动化程度不高
配网供电工程的自动化程度是判断其运行使用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但在实践设计控制过程中,配网自动化水平无法满足预期的补正要求,这就降低了配网供电结构的互补性。此外,10kV配网供电还会受到变电站自动化水平的影响,进而导致线路单线运行的负荷较重,最终降低配网供电运行的可靠性。为此,10kV配网供电工程设计人员应结合上述问题,找出最具针对性的设计技术,以优化电力系统的配网供电环境。
2.3电源点分布设计不合理。电源点是配网供应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在10kV配网的电源点分布设计中,存在着数量相对较少、位置科学性较低、供电半径过大以及线路损耗严重、电压偏低、主变负荷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给配网运行的实用性、经济性带来不利影响,限制着电力行业的发展。
3 10kV配网供电工程设计要点
3.1供电元件设计优化
就10kV配网供电工程建设的现实情况来看,要注重供电元件设计的合理优化,就开关设备来说,必须要对断路器运行使用情况形成一个正确的认知,明确故障发生频率,并立足现实情况出发科学选择开头设计,为10kV配网供电工程设计的顺利推进打下良好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一过程中,出线开关一般选用真空开关,这与其突出性能存在一定联系,以此来替代老式少油开关,能够为设备运行创造有利条件。城市开发区变电站在对供电元件进行设计时,要注重提升供电稳定性,科学应用断路器,找准最佳设置位置,落实高效设计控制,从而降低出线故障发生几率,满足稳定供电的现实需求。在10kV配电线路设计过程中,要立足现实情况出发,科学选择配电形式。一般情况下,电缆线路运行故障率较低,但经济性不足,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架空线路运行过程中极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故障,往往无法保证供电可靠性。就架空线与电缆线对比来看,架空线以铁塔为载体对绝缘子串进行固定,通过空气来实现绝缘。而电缆线主要以绝缘介质为主,满足金属导体与外界隔离需求。架空线的优势在于低成本,但其局限性在于占用过多土地资源,电缆线的优势在于敷设便捷且占用土地资源少,局限性在于成本较高。从制造工艺等方面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架空线的安全性更高,故障率也比较低,因此在10kV配网供电工程设计中,一般在城市郊区范围内选用架空导线,而在市区范围内选用绝缘导线,此种设计方式下可保证线路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设计人员要适当控制好故障影响范围,以便于通过相邻线路设置来满足互为备用需求,以免对用户正常用电造成不利影响。在设计配电变电器时,需要注重运行环境的合理控制,一般情况下可通过变压器轻载控制、超负荷管理等途径来保证运行环境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在发现变压器运行故障时,可充分发挥故障检测技术的应用价值,保证故障诊断的规范性和实时性,便于加强故障检修质量控制,促进变压器维护水平的提升。通过科学化的设计,能够为供电系统稳定运行创造优良条件,缩短故障影响时间,并将故障影响范围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供电半径与变压器容量控制不失为减轻变压器损耗的有效方式,为满足供电要求,设计过程中可通过消弧杆跌落式熔丝来促进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以确保在检修过程中可实现正常供电。
3.2做好配网架构的设计
在配网架构中,需要考虑到规划设计方案的经济性,结合初始投资、运行维护以及线路损耗等相关影响因素,比较不同接线方式的费用限值,确定性价比最合适的方案。以某镇为例,某镇当前配网情况来看,变电站数量相对较少,主要接线形式为单辐射、三分段两联络以及三分段单联络。在规划设计中,随着变电站数量的增加与优化,需要对配网架构进行改进,逐步统一为多分段多联络方式,采取环网接线。在配网架构中,需要对线路分段情况进行优化,线路适宜分段数量为3~4个,各段线路负荷量要尽量等同,每1~2个线路分段上必须设置1个联络,且每段线路联络不能同时存在2个,以便于倒出非故障线路段的负荷。在实际接线中,应当根据客观情况进行区分,其中,用电负荷密度相对较小的区域,适宜选用单环式,并做好电缆通道、设备的预留,为未来向双环式转变提供基础条件;对于供电负荷密度相对较大的区域,采取扩展型双环式接线。在配电线路中,要使用馈线自动系统,提高配网的自动化水平,其中,柱上负荷开关通常采取真空灭弧、SF6气体绝缘,开关内设有三相隔离刀闸,并在开关两侧安装电压互感器。
3.3提升防雷能力
架空敷设的形式使得10kV配网容易受到雷击的影响,必须以提升线路的防雷能力,如将应用陶瓷作为绝缘子、在电缆头附近设置避雷器、安装接地引线等,尽可能降低雷击对于线路的影响,提升供电的可靠性。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10kV配网供电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开展综合分析,以此为入手点进行科学设计,保证供电元件与配电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优化线路运行环境,确保符合市场环境并满足行业发展对于供电稳定性的现实需求,从而为用户用电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小华.分析10kV配网供电工程设计要点[J].通讯世界,2018 (05):255-256.
[2]樊定龙.10kV配网工程设计浅议[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 (07):232.
[3]董海伟.关于10kV配网工程设计的有效探讨[J].今日科苑,2015 (03):102.
[4]吴文庆.10kV配网的设计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9):120.
论文作者:李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线路论文; 工程设计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负荷论文; 过程中论文; 故障论文; 网架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