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良知说”对儒佛道三教思想的会通
刘晓民
(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摘 要: 王阳明在提出“良知”概念后,开始关注“万物一体之仁”,他基于儒家一贯的存有论传统建构“天人合一”的良知说。王阳明认为天地以仁心生物,人与万物一体。良知即天理,是得之于天而在于人的生生之仁德。须存天理而灭“人欲”,致吾心之良知,顺应良知之自然面目而不自私用智,挺立良知的绝对性。王阳明以儒家为本位,以良知为载体,借鉴佛道的心性论和自然工夫论为理论框架,构建了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心学体系。儒家生生不息的仁爱精神成为良知理念的核心价值,禅宗心性理合一的心性论、禅宗和道家顺任自然天性的工夫论,帮助王阳明凸显了良知的绝对性。
关键词: 王阳明;良知;存有论;儒佛道;三教融合
有的学者认为阳明思想中不存在存有论,其思想之枢要在于心意。如陈来即认为阳明哲学中不涉及存有论:“对于这一类命题,与其用存有论的方式去考察,不如从境界论方面去理解”。对于“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之类的这些表述,陈来把它看成是“文学性的夸张语言”[注] 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71页。 。对此,笔者深表怀疑,在阳明之前,儒家事实上一直存在着存有论的传统,何独阳明之学就不存在了?
通过对西部矿业企业竞争环境及财务指标的分析,发现西部矿业企业在同行业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增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的竞争砝码,针对问题提出进一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一、 明代之前儒家思想存有论传统
从先秦到宋明,儒家一直有一个天地实存、天人合一的传统。从“天之大德曰生”到“民胞物与”,从“太极阴阳”到“理气”,这都是儒家存有论的有力证据。阳明把万物集中于“意之所在”是阳明揭致良知教之前的事情,阳明揭致良知教之后又发万物一体之论,凸显了天人合一的绝对地位,把万物收摄进良知。阳明晚年也说心外无物,然而此时的心和良知只是天地生化的灵明在人心者,并不是说除了心就没有万物的存在。有的学者认为阳明借鉴了佛教心性论,认为良知心体的实质是无滞性,认为心体有“无”的理。其实良知心体的无滞性在本质上,只是心体完满而多不得一毫的体现,并不是心体里有一个无的理。儒家的核心精神就是仁爱万物,这是以承认世界的真实存在为基础的,如果心体里有一个无的理,阳明学就真的是“阳明禅”了。简言之,儒家重视父兄之爱,为了给爱以神圣性并推广之,儒家把本体也家庭化了,当人们相信了“乾称父、坤称母”之后,儒家亲亲仁民、仁民爱物的追求就会实现。故理清陈来所否定的存有论问题,有利于分析王阳明心学三教融合的实质。
枸杞子干燥成熟的果实不仅可以入药,对于质量可靠、性质优良的宁夏枸杞子也是国家药品标准物质对照药材的品种之一。对照药材系指中药材粉末,用于药材(含饮片)、对照提取物、中成药等鉴别用的国家药品标准物质。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承担了我国药品标准物质的制备生产工作。对照药材的制备流程主要包括药材的预处理、粉碎、分装和包装。粉碎是对照药材制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得到一个粉碎粒径均匀,颗粒或粉末混合均匀的样品,一直是对照药材研究所追求的目标。
儒家的存有论,一言以蔽之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辏泊处就在于,天地生生之理赋予人心的仁德。孔子提出了仁,从《易传》开始,到思孟,到董仲舒,再到张载、程朱陆王、王夫之,他们的学问追求都是要把这个仁置于天地之间,求得天人合一,即都有一个宇宙论,或者说存有论。中国哲学的形而上学,特别是儒学、道学,是一个兼宇宙论兼本体论的学问。
孔子罕言“性与天道”,但是他为后世言“性与天道”立下了根本,那就是仁。自孔子之后,儒生们推天道以明人事,建立了天人一体的儒学之形上学。《易传·系辞》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揭示了这样的宇宙生化顺序,并对天地生化表示了积极的推崇。天地生化是气化,而气化的开始和主导是代表天的乾阳,乾阳之德是生,《周易·乾》:“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由乾阳主宰的气化赋予了万物的本性,那就是生生,在人则为仁。在人的仁就是形而上的道。《易传》曰:“生生之谓易”“天之大德曰生。”这都表明天地间最大的德行和规律就是生生。万物都由太极气化产生,所以秉承了生生之仁。《易传》把儒家的道德观念赋予气化流行,为两汉儒学、宋明理学奠定了基础。乾阳统天,儒家的天人合一其实就是人与仁合一。
数学知识的编排既要符合知识本身的发展规律,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知识编排常常散布于不同年段,学生习得的知识点往往以“碎片化”的方式贮存。唯有及时地梳理和盘点,才能将“碎片化”的知识点穿成线、集成块、连成网,[2]使学生的经历由知识结构走向认知结构的过程。
孟子虽未就天人合一的本体论多做论述,然孟子是以《周易》《中庸》所言的天人本体论为基础提出自己学问的。孟子的贡献在于提出了“良知”概念,为天人合一找到了人心的依据。《孟子·公孙丑上》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孟子提出气,并把气与天地和道德联系起来,可见其理论和《易传》有着一定的联系,其实此处的浩然正气恰似于“大哉乾元”。《孟子·尽心》又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把心性天结合在一起,并作为终极追求说明了孟子对儒家天人合一本体论的认同。由此看来,儒学的概念都是实存的,用“意向性”“类本质”等现代术语来阐释儒家的“心外无物”“道德心性”思想,只能是今人的“六经注我”。
宋代理学继承了先秦两汉儒家对于形上学的建构,进一步强化了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从宇宙生化到体用不离,宋代理学坚固了儒学的形上学,完善了儒学体系。
二程又以天理作为本体来统摄形而下的气,《遗书》卷十一说:“理者,实也,本也”。他们认为天理是实在的,天理就是万物生生之理,在人就是仁,理气体用一源,世间千变万化都是天理仁心的流行,所以人应当求得万物一体之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注] 程颢:《识仁篇》,《儒佛道哲学名著选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0页。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注] 《遗书》卷二上,《儒佛道哲学名著选编》,第170页。 。这为阳明提出万物一体之仁提供了理论借鉴。
其次,良知是太虚。我们说过良知是天理的灵明,那么良知的存在状态就是太虚。阳明说:“真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良知之无便是太虚之无形,日、月、风、雷、山川、民、物,凡有貌象形色,皆在太虚无形中发用流行。未尝作得天的障碍。”这是在说明良知作为天理虽然生天生地,但它是没有形状的,类似于朱子的“无极而太极”。良知是太虚才能遍在与万物,成为万物的本质。
苦瓜一般花后12~15天为商品瓜的适宜采收期,此时的果实瘤状突起饱满,果皮有光泽,商品性最好。及时采收可保证品质和增加坐果。采收后的苦瓜如不及时销售,应置于低温下保存,否则易后熟变黄开裂,失去食用价值。
王阳明在揭致良知教之前就曾对万物一体之仁提出过自己的想法,《传习录》曰:“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虽弥漫周遍,无处不是。然其流行发生,亦只有个渐。所以生生不息。”[注] 萧无陂:《传习录校释》,岳麓书社2012年版,第43页。笔者按,为避琐细,以下出自《传习录》之引文不另出注。 在这里阳明就程子的万物一体之仁说了自己的看法,这段话揭示出了当时阳明是认同“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的。阳明说“流行发生”,其实是认同了前儒所构建的宇宙生化理论。他又说:“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有这个性,才能生这性之生理。便谓之仁。这性之生理,发在目便会视。发在耳便会听。发在口便会言。发在四肢便会动。都只是那天理发生。以其主宰一身,故谓之心。这心之本体,原只是个天理。”阳明这里谈到了生、仁、心、性、天理一体,其实这也为后来的体用论作了铺垫。不过,此时“万物一体之仁”并没有引起阳明的足够重视。
第一,把好选苗关。种龟试蛋产出的苗和病龟产蛋孵化出的龟苗都会出现体质较弱的特点,在饲养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年轻种龟苗抗病能力低,老种龟苗为上选;最傻瓜的方法:买大不买小,还要搞清楚是自然孵化出的还是加温孵化出的,前者抗病能力强。
阳明53岁时才“只发大学万物同体之旨”,并说“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阳明认为天地以生生之精神生物不息,人心秉承了天地生物生生之理,人心将天理显现出来,所以说是天理的灵明。天生万物,所以人心以仁心与万物一体。阳明承认了天地生生的宇宙论,他说:“太极之生生,即阴阳之生生。就其生生之中,指其妙用无息者而谓之动,谓之阳之生,非谓动而徒生阳也;就其生生之中,指其常体不易者而谓静,谓之阴之生,非谓静而后生阴也;若果静而后生阴,动而后生阳,则是阴阳动静,截然各自为一物矣。阴阳一气也,一气屈伸而为阴阳:动静一理也,一理隐显而为动、静。”从这段话来看阳明也承认天地是气在流行,这种理论相当于朱熹的理气不离不杂理论。承认太极生生、一气流通也更加证明了阳明学的实在性。此生生在人就是良知,就是心。良知完整地体现了生生之理生化万物的特性:“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由此可见:“人心与天地一体”,阳明从生发意义上说:“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责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人与物可以相知相养,由这一段话可以断定,阳明学是有存有论、承认世界存在的。之后阳明发《拔本塞源论》描述了万物一体之仁的重要性,同时也将求得心体万物一体之仁、泛爱天下作为学问境界追求:“夫拔本塞源之论……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圣人有忧之,是以推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以教天下……天下之人熙熙皞皞,皆相视如一家之亲。……盖其心学纯明,而有以全其万物一体之仁,故其精神流贯,志气通达,而无有乎己之分,物我之间……此圣人之学所以至易至简,易知易从,学易能而才易成者,正以大端惟在复心体之同然,而知识技能非所与论也。”这种天人一体的理论和追求将儒家的高度提升到了天地境界。
二、 王阳明“良知说”之儒家存有论基础
洪修平的《中国禅学思想史》认为:“慧能南宗禅,从思想上看,(佛教中国化)最突出的就是它站在佛教立场上对老庄玄学的自然主义哲学态度和人生态度以及儒家心性学说的融会吸收。”[注] 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3页。 与禅宗类似,阳明学正是站在儒家的基础上来融会佛老,因此,阳明学虽然从心性和工夫论上借鉴了佛老的思想,但儒家的天地生生、仁义孝悌始终是阳明的核心追求。王阳明继承儒家核心价值,以其存有论为基础,倡导天人合一,融汇佛家和道家智慧,建构其良知思想。阳明学对佛道的借鉴是从理论框架上的借鉴,而非理论内核的继承。通过对阳明“存有论”、核心观念“良知”的分析,可以揭示王阳明融合“儒佛道”三教的本质,挺立阳明学中的儒家价值追求。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则提出了无极而太极的宇宙生化理论。“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太极图说》详细描述了天地生化的顺序,并提出了人极与天道,人极和天道是一体的,它继承了儒家一贯的本体论,为宋明理学本体论确定了框架。
朱熹继承了周敦颐的万物生化理论和二程的天理概念,他认为无极而太极,太极至高无形就是理,理气浑然一体,理主宰气生化万物:“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注] 《朱文公全集》卷五十八,《儒佛道哲学名著选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1页。 朱熹又说:“天地以生物为心”[注] 《朱子语类》卷一,《儒佛道哲学名著选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页。 。朱熹认为天地生生是理,天心人心是一。由此,朱熹也构建了他的本体论,为阳明的理论奠定了形上学基础。从儒家的天地生生和体用一源两个传统来看,儒家的形上学应该是宇宙论和本体论的合一,道、理和性既是本源又是本质。
如前所言,陈来等学者说阳明哲学中不涉及存有论。陈来还认为阳明的“心外无物”是一种“意向性”——“事物作为人的意向结构中的一个极,是不可能脱离主体的”。[注] 陈来:《王阳明哲学的心物论》,《哲学研究》1990年第3期。 通过对前儒天人合一形上学的梳理和阳明自身学术的考察,我们发现成熟的阳明学是有其存有论做支撑的。阳明思想前期的关注点在于修养论上,所以一切理论都围绕人的修养来说,此时阳明对于存有世界的确没有太多关注。阳明说“心外无物”是因为需要把一切的行为都统摄到心才更利于修养。不过诸如“心外无物”这样的概念,也随着阳明思想的发展由修养论概念,转变成形上学概念,物由前期的“意之所在”变成了后期的天地万物。把阳明学的心物关系说成是意向性,在前期阳明学或许说得通,但是阳明学的终极形态是万物一体之仁、含有宇宙生化的意思在。用现代西方哲学的概念来套阳明学,或许行不通。牟宗三说:阳明的良知说不仅是“实有形态的形而上学”,也是“境界形态的形而上学”[注]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98页。 。侯外庐《宋明理学史》认为:“心即理是王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是其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他的宇宙论……王守仁赋予了它(心)以主宰人身、化生万物的规定性。”[注] 侯外庐:《宋明理学史》,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07-208页。 这两个论述都认为阳明学并非没有存有论。
《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很明显《中庸》将天人并为一体并提出了顺性修道的修养论。《中庸》又将“中”提升到了本体论的地位,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此处的“中”其实就是本心仁体的不偏不易。“诚致中和”,“诚”成为了贯通天人的不二法门。《中庸》说的天人,不是个虚无的概念,而是一个实在的天地生物的天人。所谓“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又曰:“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诚”在于真正地顺从性之生生而成己成物,成己是仁,成物是万物一体之仁。做到诚,可以参天地之化育,可见《中庸》的天人一体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宇宙生化概念。
总体来说,阳明只是把学问的切入点放在心上,并没有否定世界的存在。事实上,王阳明提出了万物一体之仁的宇宙论和本体论,他将良知作为宇宙发生的起点,也将良知作为宇宙万物的本质。万物生于良知,统一于良知。其实,在天人一体问题上,王阳明的良知与程朱的天理一样。阳明学和朱学的差异其实就在于阳明把所有理论都收摄于心。王阳明良知理论的形成要归功于对佛道智慧的借鉴和吸收。因此,阳明学是纯正的儒学,并非否定了客观世界的存在。一些学者说的“心物双彰”其实就是体用不离的另一种表达,阳明学是兼本体论和宇宙论的,从宇宙生化的角度来说,阳明学依然是实在的。
“扎根中国,服务中国”是赛默飞对中国市场的郑重承诺。赛默飞将积极拓展本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将全球领先的科技融入本土化的实践中,帮助本土客户使中国变得更健康、更清洁、更安全。同时加大助推和培养本土创新,助力中国在医疗健康、制药与生物制药、食品安全以及环境监测等各垂直市场领域的蓬勃发展。(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三、 王阳明对良知的规定及对佛道思想的吸收
儒家历来重视天地生生之理,阳明也将天地生生之仁作为宇宙生化的起源。“天地间活泼泼地,无非此理,便是吾良知的流行不息。”良知作为天理生天生地、成鬼成帝、与万物一体互补,是实在的本源,阳明此言当是不虚。在阳明学中,良知作为天地本源和本质是同等重要的,只不过阳明更多的是就天地万物的本质来阐发自己的学问。良知在存有论基础上具有以下意义:
首先良知是天理的灵明。“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天地的心是天理,说人是天地的心是因为人心的良知灵明与天理为一,并将天理完全地显现出来。《传习录》曰:“先生曰:你看这个天、地中间,甚么是天、地的心?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甚么叫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问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地运行是天理流行,良知是天理的灵明,是天理最精灵处。良知的作用就是作为最纯粹的天理,将天地鬼神之理显现出来。
张载非常欣赏汉唐以来的元气理论,并将气作为天地生化的本源,发展了汉唐的元气理论。张载认为气是天地的根源,又可以称为太极,其存在状态是太虚。万物生化的同一根据为气,张载由此提出了“民胞物与”的思想。张载提出了备受程朱推崇的、其实也是王阳明万物一体之仁思想源泉的《西铭》:“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西铭》集中体现了儒家的价值追求和天人性命之学,将《周易》《中庸》的天人合一的理论整合一体,将“天地之性”作为学者为学的目标。
第三,良知是遍在的终极本体,是天地生化的本源。所谓天地生物,万物秉生生之德气化而生,生生之理即良知遍在于每个事物流行不息。良知不但遍在于每个事物,而且时时刻刻都融汇在天地的处处在在。阳明说:“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良知遍在是因为良知是天地生化的本源,是天地的本质。阳明又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这一句话集中的体现了良知是遍在的本体。正所谓:“天理在人心,亘古亘今,无有终始。天理则是良知,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作为终极本体的良知就是那天地生生之仁德。
既然良知是天之大德在人者,所以我们就需要求得良知,就是致良知。所谓致良知,首先是:“复得他完完全全,无少亏欠”,即悟透良知心体。其次是,“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把我心的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也是致良知。致良知作为一种修行方式,既有向内的修行路向,也有向外的实践路向,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圆满的修养方式。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致良知?在阳明的心路历程中,修养方式有过守静,也有过事上磨练,等阳明发明良知之后,阳明用良知统摄了所有的工夫。阳明说:“迩来只说致良知。良知明白,随你去静处体悟也好。随你去事上磨练也好,良知本体原是无动无静的:此便是学问头脑”。
4)CORDIC流水迭代运算单元:这一单元主要实现CORDIC迭代算法,由单次的迭代模块来构成逐级流水线的结构。
王阳明认为致良知首先要顺良知自然。阳明说:“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顺着真知发用流行将去,则无不是道”。要想致良知,不需繁琐的名目,只需顺良知天然之则,让良知自己流行发用。凡事循良知是因为良知具足天下之理,故阳明说:“真知只是一个,随他发见流行处,当下具足,更无去来,不须假借。然其发见流行处,却自有轻重厚薄,毫发不容增减者,所谓天然自有之中也”。良知具足,便可以事事以良知为标准:“先生曰:这些子看得透彻,随他千言万语是非诚伪,到前便明,合得的便是,合不得的便非,如佛家说心印相似,真是个试金石,指南针。人若知章良心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由于良知本自具足,致良知只须按良知的本来面目即可,所以良知学的工夫其实就是自然。虽说应该循良知自然,但是必须就事上磨练来致良知,不能空虚地说良知。只有遵从良知的天然之理在事上实实在在的为善去恶才是真正的致良知。所谓“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助,事物之来,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所谓忠恕违道不远矣”。
Lagrange定理的几何意义:在闭区间[a,b]上的曲线y=f(x)上至少存在一点P(ξ,f(ξ)),曲线在点P(ξ,f(ξ))的切线和连接曲线两端点的直线AB平行(如图2所示)。
以自然为原则的致良知需要注意不能心上起心。人们很容易被道德知识和自我的执念所束缚不能致得良知的本来面目。佛老执着于空虚,俗儒执着于道德知识,即使能参破佛老俗儒的桎梏,也往往容易于自己心上有所执着。对于佛老,阳明说:“仙家说到虚,圣人岂能虚上加得一毫?佛氏说到无,圣人岂能无上加得一毫有?但仙家说虚从养生上来,佛氏说无从出离生死苦海上来,却于本上加却这些子意思在,便不是他虚无的本色了,便于本体有障碍。圣人只是还他良知的本色更不着些子意在。”阳明说圣人顺天理自然于虚空而不执着才是真正的道,其实佛道的虚无是本体上的无,而阳明说无是一切顺任良知而不加执着的无,所以是工夫上的无。阳明谈无论虚从来都不会离开良知,良知是无的前提。对于俗儒,往往执着于追求道德知识而忘记追求本心,并且执着于对佛老的偏见。阳明认为良知本心内含天理,向外追求道德条理和知识,是心外求道和支离事业。所以致良知要凸显良知的终极性,克服外在道德知识和门派纷争,让良知来知是知非。致良知还不能执着于七情,不能让七情影响良知本心的发用。阳明说:“七情顺其自然之流行,皆是良知之目,不可分别善恶;但不可有所着。七情有着,俱谓之欲,俱为良知之蔽。然才有着时,良知亦自会觉,觉即蔽去,复其体矣。此处能勘得破,力是简易透彻功夫”。致良知还应排除私心之累,良知不是自己悬空想个良知:“人孰无根,良知即是天植灵根,自生生不息;但着了私累,把此恨戕贼蔽寒,不得发生耳”。
阳明说良知之所以不应有所执着,首先是因为良知圆满具足不需外加一分,其次就是良知是太虚无形。良知作为理,不是气,是形而上的主宰气的生生之理,气是良知的物质基础,良知是气的主宰。良知是形而上的理决定了良知是没有形状的,但是良知遍在于天地万物。良知圆满、良知是太虚无形决定了良知不会被世间万物所牵绊执着,这也启示我们不应于良知之外的道德知识、私意安排、功名利禄有所执着。《传习录》这样描述太虚无形和良知的关系:“圣人只是还他良知的本色更不着些子意在。真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良知之无便是太虚之无形,日、月、风、雷、山川、民、物,凡有貌象形色,皆在太虚无形中发用流行。未尝作得天的障碍。圣人只是顺其良知之发用,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行中,何尝又有一物起于良知之外能作得障碍?”
致良知所应达到的境界是顺从本然具足的良知,于天地万物一过而化,甚至忘掉良知的存在,就像镜子一样:“圣人致知之功,至诚无息;其良知之体,皦如明镜,略无纤翳,妍媸之来,随物见形,而明镜曾无留染:所谓情顺万事而无情也。无所所住而生其心,佛氏曾有是言,未为非也;明镜之应物,妍者妍,媸者媸,一照而皆真,即是生其心处:妍者妍,媸者媸,一过而不留,即是无所住处……致知之功,无间于有事、无事”。阳明用镜子来比喻良知,明镜本来具足、照万物而不留滞,正是工夫上凸显了良知本体的终极意义,这个工夫就是顺任良知本体的自然发用,我们可以说自然是阳明学工夫论的最重要特征。
四、 王阳明“良知说”与佛道思想的关系
王阳明认为,儒佛道三教的智慧是平等的,都是圣学的一部分;儒佛道三教本来都是一间厅堂里的学问,但是孔孟后的历来儒者把一间厅堂分成三间,一间给儒家,一间给佛家,一间给道家。如果儒家没有佛家的心性和道家的清静自然理论来加强理论基础,不但在理论上是不健全的,也无法跟佛老并立为三。所以阳明说儒者所提倡的道德修养和佛老智慧都是圣学的枝叶。虽然阳明也批判佛教,但阳明知道什么是应该批判的,什么是儒家所没有的。等阳明揭致良知教和万物一体后,将三教智慧都归于良知。所以说:“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吾之用,是之谓大道。”佛道思想虽然在心性论和修养论上是值得借鉴的,但是佛老的空、无仍然执着于空念,不是真正的超脱;佛老外弃人伦、自私自利不利于用世;道教追求的长生不但不能实现,也是自私自利的。虽然阳明讲自然、讲无心、讲无善无恶,但是这一切都是为了凸显良知的重要性,讲无是为了论有。阳明学所说的虚无自然,都是以良知圆满具足,都是以万物一体之仁为基础的。阳明重视心体,但阳明把儒学最核心的观念“仁”作为心体的根本。所以说阳明学是真正的儒学,对佛道的借鉴只是工夫和境界论上的借鉴。天人合一、心性理论是儒家一贯的,阳明只是把生生之理与心之灵明打并为一,并不因为心而否认了天地。佛老所有的执着、清虚、空无在阳明学都是在良知的基础上才得以成立,否则便是悬空说个心体。阳明揭致良知和万物一体后,认为天地生化万物,万物一体,良知为造化生物精灵,是作为生生之理在人心者。致良知就是回复本心天理而不人为做作。将天理置于人心良知,把人心良知和天理看作是不二的,这其实是借鉴了禅家的心性论的理论框架,将心性和道统一为一体,以道家和禅宗的自然工夫论凸显道的绝对性。但是这个心性论中,终极依旧是终极,空和无已不是终极义,良知是心性论的核心。
佛老主张空、无、自然,阳明也主张空无。其主要是工夫上的不执着,不执着于道德伦理教条,不执着于功名利禄,不执着于自私的心念,这与佛家和道家的自然工夫论非常相像。“佛氏着在无善无恶上,便一切都不管。不可以治天下。圣人无善无恶。只是无有作好,无有作恶……不作好恶,非是全无好恶。却是无知觉的人。谓之不作者,只是好恶一循于理。不去又着一分意思……只在汝心。循理便是善。动气便是恶”。阳明对佛教的“无”继承批判,提出了自己的良知自然说。顺良知自然其实借鉴了佛道的自然工夫论,即是不执着于事物、心念、私意,一任良知本体流行,甚至不执著于在家和出家,这相比于佛老的空、虚更为客观和彻底。牟宗三认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是就至善者心之本体而说。无善无恶是谓至善。然则无善无恶者是无有作好无有作恶之意。”[注] 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页。 牟宗三还认为,无善无恶是一种“无”的工夫,这种无的工夫是儒佛道三教圣人共用之修行法门,“儒圣亦不能违背此主观功夫上的“无”之智慧,尽管他不只此,因为他正面还讲“仁”。然而“仁”之体现岂能以有‘心’为之乎?尽管他不欲多言,然而并非无此意。此则周海门已知之矣。是故自陆象山倡言心学起,直至王阳明之言‘无善无恶心之体’,乃至王龙溪之言‘四无’,皆不免接触‘无心为道’之境界,即自主观功夫上言“无”之境界。此非来自佛老,乃是自本自根之自发。此其所以为圣者生命之所共者。”[注] 牟宗三:《才性与玄理·原版自序之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牟宗三指出致良知的工夫就是“无”,这是儒佛道三家之共性,自主观功夫上言“无”之境界乃是儒家自本自根之自发,这在逻辑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现实中儒佛道三教交融也必然推动了“无”之境界的形成。
这样,从本体到工夫,阳明就把三教智慧融为一体了,而良知就是道枢。从思想史来看,禅宗借鉴了先秦儒家的心性论成就了自己的心性论,阳明又借鉴禅宗的心性论和儒家心性论成就了自己的良知心体,并将心、性、天理统一为一体,凸显了心的绝对性;道家主张自然的本体论和工夫论,禅宗借鉴了道家的自然工夫论成就了自己的工夫论,阳明借鉴了道家和禅宗的工夫论成就了自己的工夫论,自然工夫挺立了良知心体的绝对性。王阳明从本体、工夫和境界层面上都吸收了佛道的智慧,但是对佛老本体的吸收不是就空无的意义上来吸收。阳明借鉴的佛老本体,在于借鉴禅宗的心体理论框架,然后把儒家的纯然的良知放到心性本体里面去。也就是说,阳明的心性论和禅宗的心性论是同一套框架,但是不是同一个内容。
以良知融会三教,阳明认为致良知教并不是吸收三教智慧为自己所用,而是三教智慧中都有本心良知的一隅,良知天理圆满无缺。都说阳明以儒为核心,吸收借鉴了佛老智慧,勿宁说,阳明独创了一门非原儒、原佛、原道的智慧,在这个思想体系中,儒家的仁是核心,佛家的心性是载体,佛老的空、无、自然是功夫和境界。我们不能把善归儒,性归佛,其实一个完备的理论是广大悉备的,阳明纠正得很好。对于自己的理论,阳明总结说:“二氏之用,皆我只用。即吾尽性至命中完养此身谓之仙,即吾尽性至命中不染世累谓之佛。但后世儒者不见圣学之全,故与二氏成二见耳……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吾之用,是之谓大道。”[注] 吴光等:《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423页。 阳明一过而化,只任良知,不执着道德教条,亦不执着山林出世,乃真洒脱也。
收稿日期: 2018-03-17
作者简介: 刘晓民,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阳明心学。
中图分类号: B2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7902( 2019) 02-0046-06
(责任编辑: 胡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