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与应用论文_杨海宾,吴园平,张朋

浅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与应用论文_杨海宾,吴园平,张朋

河北双诚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主体结构质量是一项重要内容,对工程项目整体质量影响极大。随着我国经济水平高速发展,我国建筑事业取得了诸多成就,为避免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问题的发生,可将工程检测方法运用其中,加快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速度。基于此,以下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与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应用研究

0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检验,是项目管理的主要构成部分。随着当代建筑行业技术的逐步发展,主体建筑工程施工品质受到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研究表明:准确把握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监管要点,是工程施工质量科学把握的有效途径。因此,研究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是国内建筑行业技术深入性剖析的理论参考。

1我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基本特点

结合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实际情况来看,其基本特点主要包括:首先,合法性。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是由国家方面要求和发起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落实的一项工作,在检测工作中需全面遵循《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中的各项要求,体现了该项工作的合法性特点。其次,公正性。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主体受到相关利益者的委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通过细致的质检工作而出具检测报告,各项工作环节严格而标准,体现了该项工作的公正性与公平性。再次,真实性。检测部门最终所出具的检测报告体现的是真实的检测结果,因此具有真实性和有效性特点。第四,准确性。检测部门的检测工作以相关法律及规章制度为原则,对检测中的相关资料及凭证进行保留,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2.1缺乏完善的政策与法规

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相关政策法规、技术标准是确保检测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然而从现阶段情况来看,相关政策法规覆盖范围有限,导致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无法顺利实施。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许多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均得到有效开发,但由于与之相关的技术标准尚未出台,对工程质量检测的实施造成一定限制。

2.2质量监管要点把握不到位

工程主体结构,是建筑项目施工的主体部分,质量监管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对工程的安全性产生影响。但从实际情况来看,80%以上的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过程,均是对建筑整体框架定位稳定情况等大框层面的要点整合。该种质量管理方法,虽然能够在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并未全面且综合的把握住具体实践要点,施工效果较差。

2.3工作制度有待完善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质量,检测部门需结合工作需求制定全面性的工作规章制度,为各项工作的严格落实提供有效依据,但目前很多工程质量检测规章制度效能水平较低,无法及时发现工程主体结构质量问题。同时,部分监督管理部门管理工作形式闭塞,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管理工作缺乏严谨性,工程质量存在严重隐患。

3质量检测对策分析

3.1混凝土质量检测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关于混凝土的材料检测是主要的检测内容,混凝土的检测对于建筑项目工程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情况下,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来检测混凝土的施工结果,检测人员在计算超声回弹的速度的基础上,根据声速以回弹的数值进行相关参数的计算和获取,最后得到过梁、圈梁以及构造柱等各个构件部位的混凝土强度。在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构件检测的过程中,检测人员要根据相关的技术规定以及现场的检测条件进行操作,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钻取芯样进行实验检测来获得相关数据,然后来精确的计算和比对得到的强度值。通过严谨的检测方法得出的检测结果,对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性十分重要,对于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工作以及长期的运营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2构建一支高素质的质量检测队伍

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中,检测人员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其专业素质直接影响检测结果。因此加强对检测人员的培训是保障检测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人员的素质水平,相关部门还应加强对检测人员的管理与培训,构建一支高素质检测队伍。在教育培训中主要对检测人员的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加以强化,同时还应对检测人员的职业素质进行强化,使其在检测工作中更加认真谨慎,通过对工程质量监管手段的完善来提高工作效率,以此来提高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3.3明晰质量监管要点

想要将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做到位,首先要明晰质量管理要点,全面、综合的进行质量管理要素调控。质量检测人员进行工程主体结构检验时,其实践的要点就归纳为:①外观、尺寸核对检验。检验人员先采取视觉观察法,对房屋建筑的女儿墙、外墙等部分,是否存在裂缝、麻面、以及疏松等情况进行勘察;同时,勘察混凝土层施工垂直/水平高度,预埋件位置设定等方面进行剖析,并相应进行质量检查情况记录。②结合本次房屋建筑的施工图,对房屋建筑的大小、结构、外观施工情况进行质量审核。如,房屋墙体建筑占地面积、空间规划是否达标等方面,均是该部分质量审核的内容。③施工资源核查检验。对项目施工中所应用的混凝土、钢结构捆扎方法进行核对。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进行纠正。

3.4提升检测手段的科学性

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查工作过程中,应确保检测手段的科学性,以此来提升检测工作的效果。检测时检测人员应确保结构检测的整体性,同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检查,主要包括:建筑结构尺寸、结构规格、混凝土强度等。检测人员还应具体了解建筑工程的整体情况,并以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来编制检测方案,并确保其实用性与可行性。

3.5检测工作管理对策分析

在检测工作中,需细致把握墙面坑洞与裂纹问题及混凝土粗糙情况等的检测,采用高精度检测设备对构件尺寸等进行测定。同时成立专项监督小组对检测工作展开严格监督,确保检测结果的公平性与准确性。与质量评估管理工作相比,监督检查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但其在工程主体结构质检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检测工作规范性,控制经济损失问题。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还需制定完善的管理监督制度体系,并保障其在整个工作过程中的全面落实。结合检查结果判断工程项目整体检测质量,在具体检测工作中,检测人员要确保样本容量的科学性,提高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并且由监督人员遵照相关法规制度对具体评估方法实施监督管理。抽样比例需以各部分检测要求为准,一般情况下,构件数量较多,那么抽样的比例则较小。如果样本容量大于主体结构整体容量的一成,则表明该方法检测准确性较强。

结束语

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不同类型建筑物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检测人员对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非常必要,这不仅是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保证,也是对居民居住安全的质量保证。因此落实主体结构检测方法,把控质量检测流程,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为居民提供质量更可靠的建筑产品,进而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宇.探讨建筑工程中主体结构检测的重要意义及常用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48):49-50.

[2]王松松.工程实体质量监督中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探讨[J].江西建材,2018(13):38-39.

[3]贺忠明,陈航.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167-168.

[4]罗运兴.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6):47-48.

[5]朱秀猛.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的检测途径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1):166.

论文作者:杨海宾,吴园平,张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与应用论文_杨海宾,吴园平,张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