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振兴武汉制造业(论文文献综述)
李莎莎[1](2018)在《“工业4.0”对武汉制造业的影响和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已初步进入了以智能制造为主的新时代——工业4.0时代,世界各发达国家包括德国、美国和日本,纷纷进行产业转移并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协调发展一二三产业,并发展自身优势产业。制造业是兴国之本,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每个国家都不容忽视。进入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对制造业有了进一步认识,开始在世界各地建成大型制造业工厂,特别是在中国。为了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中国经济的发展需着力于实体经济,大力发展制造业。如今,国家对区域性的发展越来越更加重视,开始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武汉制造业步入了发展的机遇期。作为老工业基地,制造业更是武汉最重要的经济发展之源。本文以武汉制造业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了国际比较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两种方法。通过国际工业4.0版本的横向比较,以及具体的、典型的案例分析,总结了工业4.0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客观描述了其对武汉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和对策分析。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从整体上,提出论文写作开展的文献基础以及研究的意义及思路;第二,在经过广泛的文献阅读以及对时代背景的充分了解后,对工业4.0背景下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性总结,包括信息化趋势、柔性化趋势、智能化趋势、绿色化趋势和服务化趋势五种趋势;第三,有针对性的从历史发展层面、特征层面引出世界各发达国家对于工业4.0路径的成功运用,并结合案例分析其各国工业化特点;第四,阐述了武汉制造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现状,基于大量的统计数据,合理分析武汉制造业的行业结构,并结合工业4.0路径在武汉制造业的典型应用,总结性提出工业4.0对武汉制造业的启示;第五,根据工业4.0对武汉制造业的影响与启示,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具有较强现实指导意义的对策建议。
何曼莉[2](2017)在《随迁子女中等职业教育需求研究 ——基于武汉市2所中等职业学校的调研》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以“举家迁移”的方式将其子女带到城里来接受教育。随迁子女家庭多属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教育需求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目前,国家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与我国经济生产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武汉市处于经济结构转型之际,正全力打造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武汉市近年来不断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并努力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笔者通过对武汉市两所中职学校的实证调查分析,发现随迁子女平均占在校生人数的62.2%,这一数据反映出武汉市随迁子女对中等职业教育存在强烈需求。鉴此,笔者有意对武汉市随迁子女中等职业教育需求进行相关研究,并着重探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随迁子女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影响因素有哪些?2.随迁子女选择什么专业?影响专业选择的因素包含哪些?不同专业选择体现了随迁子女何种中职教育需求?3.不同专业的中职学生毕业预期如何?本文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研究的背景,梳理了相关文献,提出了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理论分析,将随迁子女中等职业教育需求纳入需求理论的框架,并解释了教育分流对随迁子女中等职业教育需求的影响。第三部分为武汉市随迁子女中职教育需求探索性分析。第四部分武汉市随迁子女中职教育需求深入分析。最后,根据数据分析和访谈分析得出基本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刘茜[3](2016)在《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影响着我国社会总体的发展和进步。河北环绕京津冀,是一个人口大省、教育大省,它现在人口七千万,各级在校生的人数接近一千三百万。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提供了另外一条可以选择的道路,也为社会培养了很多的实用型的人才。但是发展到现在显现出很多问题,学校数量逐年减少,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也在减少,内部管理松懈,师资力量不足,学生方面生源质量差,厌学、打架、逃课现象严重。本文作者认为目前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从学校内部进行改革,完善管理体制及改善教学质量,加强内部管理,其次加强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外部支持,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分别从学校、社会传统思想、政府三方面入手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对地方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有所帮助,提高政府、学校及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及时了解老师及学生的需求,相应的调整学校的服务内容。并且发挥地方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使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更快速、更加稳步,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
孙欣[4](2013)在《武汉市职业教育的回顾与前瞻》文中指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武汉市(以下简称"我市")的职业教育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一系列改善现状的措施和办法,旨在加快和推动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夏黎[5](2012)在《促进武汉城市圈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对策分析》文中指出制造业在历经机械化阶段、电气化阶段,进入信息化阶段即现代制造业之后,要求技能型人才的知识、能力不断高移,从而使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面对武汉城市圈现代制造业发展中的人才瓶颈,结合现代制造业的新特点和新要求,高技能人才的教育只有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人才培养的一体化机制,在人才保障和激励措施上实现突破,才能促进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圈制造业基地建设实现持续成长。
张晓杰[6](2012)在《产业转移浪潮中武汉市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早在2004年,温家宝总理对武汉市提出了作为“中部崛起领头羊”的要求,时隔8年,在新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再次强调了要大力推进中部崛起。武汉作为国家发展中部崛起的区域核心城市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而想要在中部崛起中扮演好领头羊的角色,武汉就必须抓住时代的脉搏、顺应潮流而动。而在我国如今产业转移的浪潮中,武汉迎来了崭新的发展契机。目前,第四次全球范围的产业转移正在酝酿和进行中,此次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相比规模性、聚集性更加突出和明显。据有关数据显示,自2007年国际市场服务外包的市场总额达到112万亿美元后,每年的市场总额以年均30%的高速增长着。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深,产业转移的规模将逐渐扩大;产业转移的聚集性主要体现在地域的聚集和行业的聚集两个方面。地域的聚集性体现在东部地区产业转出的地域以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及其周边地区为主,而行业的聚集的具体表现为除了制造业发生转移,相应的诸多现代服务业也随之发生转移。然而随着产业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产业结构越来越复杂,在对自然资源、交通和政策提出要求的同时,人力资源才是这些转移的产业更加看重的地方。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域分层现象,青年大学生在就业时容易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造成中西部人力资源一定程度上的匮乏。这种情况不利于武汉承接产业转移进程的发展,更加影响到了武汉经济社会的建设。本文从产业转移的视角出发,第一章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得出本文选题空间,并且对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内容、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以及创新和不足进行陈述。第二章进行产业转移理论和人力资源理论的理论简介之后,对产业转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第三章首先对武汉市的经济特征进行归纳,并对其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战略选择进行分析,其次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从武汉市大学生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对武汉市人力资源开发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在产业转移中武汉市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四章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提出四点政策建议为产业转移中武汉市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参考。第五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有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艾险峰[7](2011)在《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文中研究指明博览会事业发展至今,其对人类科技文明的传播、思想的交流,以及城市建设诸多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武汉作为近代以来积极参与和率先举办博览会事业的城市之一,在展览业的发展历程上取得过令人瞩目的历史成就。本文选取晚清至当代以来的武汉博览会事业作为研究对象,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展开对武汉市博览会事业与武汉城市社会发展的整体研究,以全面把握武汉博览会事业,并谋求使武汉博览会事业更好地为推动地武汉城市社会的发展服务。第一,首先从宏观的层面考察我国博览会事业与城市发展之间互动发展的总体状况。重点考察博览会与城市社会互动发展中对意识形态的塑形,博览会对推进城市经济发展,塑造城市形象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第二,考察近代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近代,武汉参加了自20世纪初期开始举办的全国性博览会。湖北率先于1909年举办的武汉劝业奖进会,是中国第一次正式的地方性博览会。民国时期在湖北也举办了3次规模较大的国货展览会。博览会与城市社会是互动发展的。在近代,武汉城市社会的发展驱动了近代博览会事业的兴起和发展,博览会事业也促进了武汉城市社会的趋新发展。其作用可从博览会有利于城市发展的积极的宗旨和主观愿望,以及博览会的所作所为对城市发展所能起的效用看到。第三,考察建国后1949至1979三十年间展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变动的关联。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家政权和社会都开始发生异质性的发展演化,中国博览会事业也基本如此。新中国博览会事业更多强调展示、交流功能,以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为主,成为新政府巩固新政权,强化社会对新政权及社会主义认同的一种手段和工具。综合分析此段时期武汉的展览会,可以看出无论哪一种展览会都被高度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了。1949至1979三十年间展览会与武汉城市的互动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指武汉城市社会的变动以自上而下的行政督办力量,通过展览会展示出来。同样,这些展览会通过强化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与动员效力,又进一步推动了武汉城市社会的变动。第四,考察1980年代以来会展业与武汉城市社会的互动发展。1980年代后,武汉市一切工作围绕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力开展经济建设。近三年来,在“两型社会”战略指针下,大武汉城市圈获得了较大发展。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国大环境变动的影响下,随着武汉经济社会发生的变迁,1980年代后,武汉的诸多展览会也褪去了高度政治化的色彩,基本与经济和商品有关了。1980年代到2000年间,武汉的展览会基本是一种经贸活动,纯属为了推销商品;2000年以后武汉的展览会逐步开始具有独立性,回归博览会之本位,逐渐产生会展行业,形成了会展经济。武汉最有影响的品牌博览会主要是“机博会”、“光博会”、“食博会”和“农博会”。最后,在概述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的总体情况后,阐述了在武汉大力发展会展业的重要意义和如何促进武汉博览会事业的优化发展,以更好地促进武汉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刘长富[8](2010)在《辽宁装备制造业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辽宁省在前几个五年计划中曾创造过共和国的众多个第一,但由于逐渐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的影响,一度陷入了困境。改革开放以后,辽宁经济经历了从改革转型的“阵痛”到摆脱困境、从落后到追赶、由追赶到超越的振兴发展之路。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我国明确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装备制造业作为一种支柱产业,在辽宁省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能否重新振兴装备制造业,也关系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历史任务的完成。优质的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下,如何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如何重新振兴装备制造业,建立一支与振兴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相适应的人力资源队伍是当务之急。本文对装备制造业理论和人力资源开发理论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归纳了人力资源开发的方法。通过分析研究,揭示了辽宁装备制造业在人力资源现状上存在高级技能人才在总量、结构和素质上还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存在不足;人力资源的总体分布不平衡;技术工人年龄受限待遇低下;人才流失加剧等问题。在剖析人力资源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运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综合考虑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现状特点及发展特色,为其设计了符合本省装备制造业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主要是通过政府、企业和高校的通力合作,具体来说,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与高校合作,发展职业教育;企业与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并加强企业内部人才培训和制定完善健全的人才吸引和激励制度;按照实际需要吸引外来人才;结合当前科学发展,生态发展的大环境以及交通运输的瓶颈问题,吸引培育环境工程人才和交通运输人才,为了促进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和社会进步,在装备制造业内部形成以专业技术人才为支撑,综合各类相关人才的人力资源工作组。本文运用了人力资源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管理学等相关的论作支持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尤其提出要以促进本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目标来培育复合型人才和人力资源协作小组的特色。当前辽宁省必须着眼于新世纪发展形势的变化,立足于辽宁实际,坚持引进与培育相结合、调整优化与互利合作相结合,尽快建立起与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相适应的人力资源队伍,为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供人力保证。
黄贤文[9](2009)在《论武汉城市圈中等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文中提出职业教育直接为各国经济发展服务,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一些发达国家恢复和发展经济,无不得益于职业教育。我国要更加有效地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切实提高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不失时机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武汉城市圈的职业教育在“十五”期间逐步步入了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快车道,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发展进程中也遇到诸多障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的甚至相当突出,必须着力解决。如何有效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经验做法,分析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走出圈域职业教育有别于既往、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发展新路,在新的发展模式下,推动湖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国提供经验和示范,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模式及相关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分析,说明统筹发展武汉城市圈中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接着,在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走访、调查的基础上,论文对武汉城市圈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相关政策和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实现武汉城市圈中等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政策原则和政策措施的若干建议。
陈汉林,陈轲[10](2008)在《武汉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制约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针对武汉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劣势,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制造业企业竞争力不足、人才流失严重、技术创新能力差、金融服务对制造业支持不够、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等进行分析,探讨武汉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制约性,为武汉创造条件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振兴武汉制造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振兴武汉制造业(论文提纲范文)
(1)“工业4.0”对武汉制造业的影响和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工业4.0的研究述评 |
二、关于制造业的研究述评 |
三、工业4.0与制造业的综合性研究 |
第三节 选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工业4.0背景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趋势 |
第一节 信息化趋势 |
第二节 柔性化趋势 |
第三节 智能化趋势 |
第四节 绿色化趋势 |
第五节 服务化趋势 |
第三章 工业4.0路径在国外制造业中的典型应用 |
第一节 德国制造业的工业4.0版本 |
一、德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二、宝马莱比锡工厂的实施方案 |
三、德国现代工业的特点 |
第二节 美国制造业的工业4.0版本 |
一、美国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历程 |
二、特斯拉Fremont工厂的实施方案 |
三、美国现代工业的特点 |
第三节 日本汽车制造业的工业4.0版本 |
一、日本工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二、丰田元町工厂实施方案 |
三、日本现代工业的特点 |
第四节 国外工业4.0路径的共性特征 |
第四章 工业4.0背景下武汉制造业总体发展格局 |
第一节 武汉制造业的源起及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武汉制造业的现状 |
一、工业4.0与武汉制造2025行动纲要 |
二、武汉制造业的结构分析 |
三、武汉制造业的优劣势分析 |
第三节 工业4.0在武汉制造业中的应用——以武汉东风本田第二工厂为例 |
一、汽车制造业的竞争力分析 |
二、武汉东风本田第二工厂 |
第四节 工业4.0对武汉制造业发展的启示 |
第五章 工业4.0对促进武汉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内部发展 |
一、加快融合互联网和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进发 |
二、引导产业集群发展,注重产城融合的科技园区建设 |
三、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
四、强化制造业人力资源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 |
五、强化制造业品牌建设,打造本土特色品牌 |
第二节 外部保障 |
一、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提高政策协调性和针对性 |
二、健全管理机制,完善制造业服务化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随迁子女中等职业教育需求研究 ——基于武汉市2所中等职业学校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城市化进城加速凸显随迁子女教育需求问题 |
(二)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扩大了随迁子女教育需求 |
(三) 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中随迁子女占主流 |
二、研究意义 |
(一) 研究随迁子女中等职业教育需求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 |
(二) 研究随迁子女中等职业教育需求有利于解决结构性就业问题 |
(三) 研究随迁子女中等职业教育需求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
三、核心概念 |
(一)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
(二) 中等职业教育 |
(三) 随迁子女中等职业教育需求 |
四、文献综述 |
(一) 关于随迁子女中等职业教育需求的研究 |
(二) 关于学生专业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 |
(三) 文献评述 |
五、研究方法 |
(一) 定量研究法 |
(二) 问卷调查法 |
(三) 访谈法 |
第一章 随迁子女中等职业教育需求的理论分析 |
一、随迁子女中等职业教育需求的涵义 |
(一) 何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
(二) 如何理解“教育需求” |
(三) 随迁子女中等职业教育需求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
二、研究随迁子女中等职业教育需求的理论基础 |
(一) 需求理论 |
(二) 教育分流理论 |
三、教育分流与随迁子女中等职业教育需求 |
(一) 中等职业教育更贴近随迁子女的现实需求 |
(二) 随迁子女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将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
四、国家对个人中等职业教育需求的引导 |
第二章 武汉市随迁子女中职教育需求探索性分析 |
一、武汉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
二、武汉市随迁子女中等职业教育需求的调研设计 |
三、问卷调查的样本选取 |
四、随迁子女中职教育需求的一般性统计描述 |
(一) 随迁子女是中职学校的主要生源 |
(二) 随迁子女中职生父母受教育程度偏低 |
(三) 随迁子女中职生父母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 |
(四) 随迁子女中职生多选择易就业的专业 |
(五) 随迁子女中职生的毕业预期更务实 |
第三章 武汉市随迁子女中职教育需求深入分析 |
一、随迁子女中职生专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二、家庭背景与随迁子女毕业预期 |
三、随迁子女中职教育需求访谈分析 |
(一)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是学生专业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 |
(二) 随迁子女毕业预期影响专业需求 |
(三) 社会环境影响随迁子女专业选择 |
第四章 结论与思考 |
一、结论 |
(一) 大多数随迁子女中职学生将中职作为升学的工具 |
(二) 随迁子女中职生专业选择更务实而忽视了自身的个性发展 |
(三) 随迁子女中职生毕业预期偏低 |
二、对如何满足随迁子女中等职业教育需求的思考 |
(一) 构建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实现升学途径多样化 |
(二) 改善随迁子女家庭生存环境,加强对随迁子女家长的教育指导 |
(三) 学校重视对随迁子女的专业选择指导,助其规划职业生涯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 研究的方法 |
1. 调查研究法 |
2. 文献资料研究法 |
(四) 创新点 |
(五) 文献综述 |
(六) 研究的相关概念 |
1. 中等职业教育的概念 |
一、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一) 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
(二) 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
1. 学校数量变化情况 |
2. 学生及专任教师数量变化情况 |
3. 学生就业情况 |
二、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 “双师型”师资力量明显不足 |
(二) 专业设置不合理 |
(三) 教学质量差 |
(四) 生源质量较低 |
三、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 学校方面的原因 |
1. 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引进单一 |
2. 缺乏与市场需求的吻合 |
3. 缺乏竞争机制 |
4. 中等职业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尚待完善 |
(二) 社会传统思想方面的原因 |
(三) 政府方面的原因 |
1. 缺乏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 |
2. 经费投入不足 |
四、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
(一) 学校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
1. 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的章程 |
2. 提高职业教育体系“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质量 |
3. 调整专业设置及教学内容 |
(二) 改变社会传统思想 |
(三) 政府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
1. 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
2.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
3. 加强京津冀地区合作 |
4. 中等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化 |
5. 建立资格认证制度及与学历互通体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武汉市职业教育的回顾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一、武汉历史上的职业教育 |
二、我市职业教育的现状 |
1. 思路不明, 缺乏统筹。 |
2. 决策不科学。 |
3. 经费投入不足。 |
4. 规模不大, 专业设置不合理。 |
5. 供求关系不平衡。 |
6. 制度不健全。 |
三、我市职业教育的前瞻与展望 |
1. 转变思想观念, 把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列入目标管理。 |
2. 强化市级政府对职教工作的协调领导, 成立武汉市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 |
3. 科学统筹, 合理布局我市各级各类职业院校。 |
4. 加强对我市技工学校的统一管理。 |
5. 对我市职业学校的改制要慎重。 |
6. 面向现代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 调整和设置所需专业。 |
7. 确保职业教育经费到位和专款专用。 |
(5)促进武汉城市圈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武汉城市圈在发展先进制造业过程中的人才瓶颈 |
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特点对培养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
三、促进武汉城市圈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思路 |
(6)产业转移浪潮中武汉市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基础理论研究 |
2.1 产业转移理论 |
2.2 人力资源理论 |
2.3 产业转移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性分析 |
2.3.1 产业转移对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和影响 |
2.3.2 人力资源开发对承接产业转移作用 |
3. 产业转移中武汉市大学生人力资源的供需分析 |
3.1 武汉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及战略选择 |
3.1.1 武汉市经济发展特征 |
3.1.2 武汉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
3.1.3 武汉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 |
3.2 武汉市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
3.2.1 武汉市大学生人力资源的数量分析 |
3.2.2 武汉市大学生人力资源的质量分析 |
3.3 产业转移中武汉市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其原因 |
3.3.1 人才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匹配,人力资源有效性低 |
3.3.2 高端人才流失依然严重 |
3.3.3 政府人才管理“缺位”,体制不合理,缺乏配套措施 |
4 产业转移中武汉市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
4.1 转变观念,以武汉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规划为基调来规划人力资源开发 |
4.2 继续坚持教育投入,建立完善的各个层次教育开发体系 |
4.2.1 坚持高等教育投入,巩固武汉作为全国“人才大市”的地位 |
4.2.2 面向武汉制造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
4.3 大力改善人力资源市场环境,吸引高端人才流入 |
4.4 改革创新政府人力资源开发职能、体制和机制 |
4.4.1 职能创新 |
4.4.2 体制创新 |
4.4.3 机制创新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博览会与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的一般性论述 |
第一节 博览会与城市社会互动发展中意识形态的塑形 |
第二节 博览会与城市经济 |
第三节 博览会与城市形象 |
第二章 近代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 |
第一节 近代武汉城市社会之变动推动博览会事业的兴起与发展 |
第二节 近代武汉参加国内外博览会之概况 |
(一) 近代武汉参加国外博览会概况 |
(二) 近代武汉参加国内博览会之概况 |
第二节 近代武汉举办博览会之概况 |
(一) 武汉举办博览会之萌芽 |
(二) "我华万国博览会之起点"——武汉劝业奖进会 |
(三) 民国时期武汉举办的国货展览会 |
(四) 民国时期武汉举办的其他展览会 |
第四节 近代博览会事业推动武汉城市社会之发展 |
第三章 1949至1979三十年间展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 |
第一节 建国初期武汉社会环境与展览会事业的兴起 |
第二节 1949至1979年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的互动影响 |
附表(一) 建国初期三十年在武汉举办的中国展览会 |
附表(二) 建国初期三十年在武汉举办的外国展览会 |
第四章 1980年代以来会展业与武汉城市社会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下武汉城市经济社会之变迁 |
第二节 1980年代以来武汉博览会事业概况 |
第三节 武汉重要展会介绍 |
(一) "机博会" |
(二) "光博会" |
(三) "食博会" |
(四) "农博会" |
第四节 博览会对当代武汉城市发展的作用 |
(一) 场馆与武汉城市的发展规划 |
(二) 博览会与武汉经济的发展 |
第五节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优势与机遇 |
(一)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优势 |
(二)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机遇 |
第六节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劣势与挑战 |
(一)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劣势 |
(二) 武汉发展博览会事业的挑战 |
附表:1982—1997年在武汉举办的展览(销)会一览表 |
结语 |
一、对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
二、为何要大力发展会展业 |
三、如何促进武汉博览会事业优化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辽宁装备制造业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章 理论综述 |
2.1 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 |
2.2 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 |
2.3 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特征 |
2.4 人力资源开发的方法 |
2.4.1 在职开发方法 |
2.4.2 脱岗开发方法 |
第3章 辽宁装备制造业及人力资源概述 |
3.1 辽宁装备制造业概述 |
3.1.1 装备制造业的概念及内容 |
3.1.2 发展装备制造业对人才的要求 |
3.1.3 辽宁装备制造业现状 |
3.1.4 辽宁装备制造业优势及劣势分析 |
3.2 辽宁装备制造业人力资源概述 |
3.2.1 辽宁装备制造业人力资源现状 |
3.2.2 辽宁装备制造业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辽宁振兴装备制造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 |
4.1 辽宁装备制造业所需人才分类 |
4.2 辽宁装备制造业对人才数量及质量的要求 |
4.2.1 装备制造业人才数量需求预测 |
4.2.2 装备制造业人才质量需求提升 |
第5章 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
5.1 人力资源开发目标 |
5.1.1 规模目标 |
5.1.2 行业与能级结构目标 |
5.1.3 人才配置目标 |
5.2 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策略 |
5.2.1 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 |
5.2.2 加强企业内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
5.2.3 制定政策,吸引外部人才 |
5.2.4 加强复合型人才和相关产业人才培养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9)论武汉城市圈中等职业教育统筹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2 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
2.1 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相关概念 |
2.2 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相关理论 |
2.3 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主要模式概述 |
2.4 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模式的经验及启示 |
3 武汉城市圈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及政策指导 |
3.1 武汉城市圈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特点 |
3.2 武汉城市圈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关政策指导 |
4 武汉城市圈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4.1 粗放型管理不适应职业教育事业发展需要 |
4.2 被动式增长不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
4.3 创新性不足不适应两型社会建设总体要求 |
5 实现武汉城市圈中等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政策建议 |
5.1 武汉城市圈中等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政策原则 |
5.2 武汉城市圈中等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对策建议 |
结束语 |
注释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武汉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制约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武汉制造业发展现状 |
二、 武汉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制约性分析 |
1.外部制约性分析 |
2.内部制约性分析 |
① 产业结构不合理 |
a.产业关联度低, 产业链延伸有限 |
b.产业结构趋同 |
②制造业企业竞争力不足 |
③人才流失严重 |
④ 技术创新能力差 |
⑤金融服务对制造业支持不够 |
⑥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 |
三、 武汉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对策 |
1.立足科教优势, 强化武汉对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吸引力 |
①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②提高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
③加强职业教育,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 |
2.优化产业结构, 为武汉参与国际制造业转移提供切入点 |
3.增强企业竞争力, 为武汉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奠定良好的基础 |
①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完善企业管理体制 |
②重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
③强化品牌意识, 实施“名牌战略” |
4.优化外部环境, 为武汉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创造有利条件 |
①完善资本流动转让制度, 吸引更多的资本投入 |
②加大金融业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 |
③完善中介服务体系, 降低转移企业运营成本 |
④进一步开放市场, 拓宽引资渠道 |
⑤改善用人机制, 解决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 |
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振兴武汉制造业(论文参考文献)
- [1]“工业4.0”对武汉制造业的影响和对策分析[D]. 李莎莎.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2018(01)
- [2]随迁子女中等职业教育需求研究 ——基于武汉市2所中等职业学校的调研[D]. 何曼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1)
- [3]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刘茜.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2)
- [4]武汉市职业教育的回顾与前瞻[J]. 孙欣.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3(01)
- [5]促进武汉城市圈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对策分析[J]. 夏黎. 现代企业教育, 2012(09)
- [6]产业转移浪潮中武汉市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研究[D]. 张晓杰.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0)
- [7]博览会与武汉城市社会互动发展研究(1909-2010)[D]. 艾险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8]辽宁装备制造业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研究[D]. 刘长富. 大连海事大学, 2010(10)
- [9]论武汉城市圈中等职业教育统筹发展[D]. 黄贤文. 华中科技大学, 2009(03)
- [10]武汉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制约性分析[J]. 陈汉林,陈轲.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