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测绘技术是工程建设的基础,随着全站仪、GPS等数字化测绘仪器设备的普及,迅速取代了传统平板仪为主的模拟测绘技术,因此本文对现阶段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数字化测绘;工程测量;应用
数字化测绘技术是指将星载(如GPS、北斗测量系统)、空载(航天遥感、无人机遥感等)、船载的传感器及地面测量仪器获得的空间数据,借助通信技术与数字化方法进行处理、分析、管理和应用的技术,其技术特点包括测绘仪器电子化与自动化、数据处理计算机化、测绘生产与产品数字化、测绘成果分发网络化[1]。相比传统测绘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具有测量精度高、安全性优、灵活性好、直观性强、储存空间大、测量效率高等显著优势[2]。因此,本文对现阶段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1 数字化测绘技术原理与方法
1.1 数字化测绘技术原理
要理解数字化测绘,应该从模拟测绘说起。模拟测绘也就是过去人们熟知的白纸测图技术,野外采集数据借助平板仪、钢尺等工具,将地形、地物等按比例投影到白纸上或聚酯薄膜上,内业再利用三角尺、圆规等绘图工具进行精修、细绘、拼接。这种测绘技术完全靠手工操作,测绘效率低、精度差,不便修改、快速复制和分发,保管占用大量空间,而且查询也很费事。数字化测绘技术利用全站仪、GPS等工具采集地形、地物数据,业内通过计算机及成图软件进行编辑处理,属于全解析、自动化、高精度测图法,易于编辑、修改、分幅和接边,其成果是数字地图,可无限分发和共享。对于需要精确测绘建筑外形的,例如古建筑测绘,还可利用三维扫描技术,生成点云数据,经三维数字化建模,更加逼真直观地再现古建筑原貌,并包含大量准确的细节信息,这是传统测绘技术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3]。
1.2 数字化测绘技术方法
1.2.1 地面数字化测绘技术方法
目前,地面数字化测绘技术常用方法包括全站仪与GPS联合测图、GPS与全站仪组合成图、POG与全站仪组合成图等。全站仪与GPS联合测图的典型方法是将RTK定位与全站仪测绘相结合,即在较开阔区域采用RTK采集地形、地物数据;而在RTK容易受到干扰或建筑物密集区域,利用RTK测量少数图根点,再利用全站仪进行碎步测量。GPS与全站仪组合成图是指将GPS测量与全站仪测量集成在一起,而不同于全站仪与GPS联合测图作业,其典型做法就是利用“超站仪”自由设站,不做静态控制测量。FOG与全站仪组合成图是指光纤陀螺仪(FOG)与全站仪配合使用的一种技术,当无法获得足够满足要求的GPS控制点时,利用FOG可实现只有1个控制点即能快速测站定向和后续测量。
1.2.2 航空航天遥感成图技术方法
航空航天遥感成图技术主要包括卫星遥感、载人飞机航空摄影和无人机低空航测。卫星遥感(RS)以人造卫星为平台,通过高空摄影或扫描,采集地形、地物数据,经计算机软件处理,生成数字地形图。载人飞机航空摄影与卫星遥感的原理类似,其平台为载人飞机。无论卫星遥感,还是载人飞机航空摄影,都存在分辨率较低、精细度差的问题,无人机低空航测可弥补这方面的不足。目前,无人机低空航测可制作1:1000的地形图。
1.2.3 空-地一体化成图技术方法
将航空航天遥感成图技术与地面数字化测绘技术结合起来就成为空-地一体化成图技术。目前,这种技术有GPS/PDA土地调查作业系统、GPS/TS/PDA地籍调查技术系统等。以GPS/TS/PDA地籍调查技术系统为例,该技术以GPS/PDA技术为基础,集成PDA、GPS、GPRS、全站仪等技术设备,通过VRS网络实现免控制点测绘、PDA现场成图,再利用GPRS网络将数据传回数据中心,实现外业测绘与内业处理同步、数据库实时更新的目标。
下面以全站仪与GPS联合测图技术为例,分析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2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2.1 工程背景
测量工程为丘陵地貌,场地呈南北长、东西窄的不规则条形,其中南北长约1.8km,东西最宽处约0.6km,面积约60hm2。场地高差近60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作业流程
资料收集→首级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图根控制测量→碎步测量(RTK碎步测量、全站仪碎步测量)→业内数据处理、精度校核→数字化地形图输出。
2.3 控制测量
2.3.1 控制点布设原则
控制点布设合理性不仅决定数字化测图精度,也影响数字化地形图的后续利用。选点时,应保证相邻点通视;远离信号干扰源,例如距离高压输电线路不小于50m。
2.3.2 平面控制测量
在测区内,布设23个一级控制点,主要沿道路布设。通过联网方式将5个已知点与18个待测点连成整体GPS控制网。外业按GPS规程观测并采集数据,内业利用南方平差易软件进行平差处理。输出平差结果用于实地绘制点之记。一级控制点埋设标石。
2.3.3 高程控制测量
以测区内保存完好的三等水准控制点作为高程起算依据,布设四等水准附合路线。布设水准路线时,综合三等水准控制点所在位置、测区自然条件、交通状况、水系情况、工程进度、技术要求等多种因素。收集数据后采用南方平差易软件进行高程平差。
2.3.4 图根控制测量
图根控制测量可与首级控制测量同步进行,或在首级控制测量之后进行。该工程考虑到平场土石方量计算的需要,在50×50图幅内5×5方格网中,RTK测图图根点不少于1个,全站仪测图图根点不少于2个,且图根点相对于临近控制点(或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图上的0.1mm,而高程中误差不大于基本等高距的10%。图根控制点上设置木桩标记。
2.4 碎步测量
2.4.1 RTK碎步测量
RTK基准站距移动站距离小于10km,满足RTK测量的可靠性要求,通过移动站采集数据质量有保障。测量时,先架好基准站,再由1人携带RTK设备流动设站。遇到信号遮挡时,可利用RTK快速定位原理,定位图根点后用全站仪施测。
2.4.2 全站仪碎步测量
全站仪测量可采用草图法、编码法或内外业一体化成图法。采用草图法时,1人操作仪器,1人绘制草图,1人跑尺。绘制草图的人要准确记录各测点编号,并与仪器记录点号保持一致,同时记录地形地物空间关系和属性名称。
2.5 数据处理
RTK和全站仪采集的坐标数据要与南方数码公司软件CASS要求的数据格式一致,所以数据要进行处理,简单的做法是导入Excel软件中,调整符合要求后存为*.csv格式,再改为*.dat格式,其数据格式为“点号,,Y,X,H”。
2.6 图形生成
在CASS软件中生成图形文件,再利用外业草图编辑成图。
2.7 精度校核
经校核,控制点中误差为1.6cm,高程中误差为1.9cm,碎部点相对于临近图根点平面位置的误差不超过±0.5cm,符合规范要求。
3 结语
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不但提高了测绘工作质量和效率,在“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测绘工作者要关注测绘技术的发展,掌握最新前沿知识,以便从容应对测绘事业中的挑战,迎接测绘新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 宁津生,王正涛.从测绘学向地理空间信息学演变历程[J].测绘学报,2017,46(10):1213-1218.
[2] 康亚菊.土地测量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管窥[J].北方经贸,2016(3):95-96.
[3] 黄巍,缪远.点云-数字化测绘方法在宫庙建筑测绘中应用[J].福建建筑,2018(4):141-144.
论文作者:梁石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测量论文; 技术论文; 全站仪论文; 遥感论文; 碎步论文; 数据论文; 地物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