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的市场行为:从垄断到竞争——以汽车工业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跨国公司论文,汽车工业论文,竞争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一些外商投资企业垄断了中国同行业市场。之后由于国内同类竞争者的形成、多家跨国公司进入、进口商品大量增加等因素的影响,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结构的影响开始向竞争性转变。这种转变给我们的启示是: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市场结构的影响不能纯粹的界定为垄断性或竞争性;引进外资时,不必担忧跨国公司在市场上会长期处于优势地位,他们对国内企业具有带动作用。
中图分类号:F27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656(2004)01—0059—06
一、问题的提出
截至2002年,中国引进外资已连续7年超过400亿美元,连续9年稳居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之首。并且,2002年中国引进外资也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跨国投资的第一大东道国。2001年,外商直接投资(FDI)占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0.73%,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4.06%;跨国公司投资企业的资产占工业资产总额的10.1%,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24.6%,销售收入占全部工业销售收入的26.8%,利润占利润总额的29.2%,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50.8%;提供的增值税占全国增值税的25.91%。可见,跨国公司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对于跨国公司进入对中国市场结构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论。有的学者认为,为了保证自身利润最大化,跨国公司在进入中国后,必然会利用其优势,控制中国国内产业,从而形成市场垄断(王允贵,1998;滕维藻,1999;张纪康,1999;闵宗陶,2001);有的学者认为,随着东道国国内同类竞争者的形成、多家跨国公司进入,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市场上难以形成垄断,并且有助于加强东道国市场的竞争性(王洛林,江小涓,卢圣亮,2000;江小涓,2002)。
跨国公司进入在东道国市场上行为的影响分析是跨国公司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此问题,许多经典跨国公司理论都进行了论述。在垄断优势论中,海默和金德尔伯格·(Hymer & Kindleberger,1970,1977)认为,无论在东道国还是在母国,跨国公司都有垄断意愿,但在东道国比在母国市场上更容易形成垄断行为,因为在东道国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较少,串谋容易,企业就会产生串谋的意愿和行为。凯夫斯(Caves,1982)对垄断优势论发展后提出,通过串谋,将价格维持在一个相对高位,跨国公司就有可能获取相对稳定的较高利润。在寡占反应论中,尼克博克(Knickerbocker,1973)认为,寡占反应能够激发跨国公司的投资,而这种投资行为又使寡头企业相继走向海外市场,并在东道国市场上迅速建立起与国内市场相似的寡占市场结构,从而造成对东道国市场的垄断。UNCTAD(1997)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大型跨国投资特别是采用并购方式的投资,往往被用来消灭竞争。当然,认为跨国公司进入会增强东道国市场竞争性的观点也同样存在(江小涓,2002):由于跨国公司海外投资增加了东道国市场上的企业数目,使生产和市场的集中度降低,因此加强而不是削弱了东道国市场上的竞争(Fishwick,1981;Gorechi,1976)。有的学者注重研究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假定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具有垄断优势,而东道国企业间却是彼此竞争的关系,在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的较早时期,有可能增加东道国市场的垄断性,但长期来看,技术溢出是一种必然现象,免费搭车的当地企业迟早会变得足以与跨国公司相抗衡,最终结果,增强了东道国市场的竞争性(Das,1987)。另一些研究也显示,一旦一家企业的海外投资行为扰乱了市场上已经建立起来的均衡,其竞争对手必然会做出强烈反应以确保其市场地位,或者扩大投资,或者结成同盟,或者寻求并购,努力使市场不被其竞争对手所控制(Mehta,1999)。
实际上,跨国公司进入在东道国市场行为是多角度的,也是动态的,并非可以简单地划分为垄断性或竞争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市场行为会发生改变。在中国,这种改变具体地表现为从垄断性走向竞争性。
二、不完全市场上的跨国公司垄断行为
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对外资优惠政策的逐步实施,不同行业的跨国公司开始进入中国市场。这一时期,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影响突出表现是,一些外商投资企业在某些重要的产品市场上地位突出,一、两家企业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以汽车工业为例,表1列举了1990年以前进入中国市场的世界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厂商情况。从表1中可以看出,生产轿车的跨国公司只有德国大众和标致/雪铁龙两家公司,其他类型车辆的生产公司都只有一家。实际上,1983年4月第一辆桑塔纳轿车在上海组装成功,1985年3月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后,上海大众在长达10多年的时期内垄断中国轿车市场:20世纪80年代末期,桑塔纳轿车几乎占有国内同档轿车100%的市场份额,20世纪90年代初期还占有90%的市场份额。在这种市场结构中,跨国公司难免会产生垄断动机和垄断行为,典型的表现是生产技术水平低、产品价格居高不下。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外商投资企业中被认定为技术先进企业的仅为2%左右,技术先进企业的投资额也仅占全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5%左右(江小涓,1993)。汽车业,从1983年到1999年长达16年的时间内,上海大众的第一代桑塔纳车型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并且这种车型还是母公司已在全球市场上淘汰的车型。桑塔纳轿车的市场价格在中国市场上始终处于高位,同比,其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水平高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近一倍。
表1 1990年以前进入中国市场的世界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厂商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统计年鉴》各相关年份。
跨国公司在此期间之所以能够形成垄断,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市场的不完全性,国内还没有发展起来对跨国公司具有竞争性的同类企业、由于诸多原因致使多家同行业跨国公司同时进入的市场格局尚未形成、多年来的较高进口关税和较多的非关税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垄断地位。随着国内同类企业的成长、多家跨国公司的进入及进口的增加,一、两家跨国公司占有较高市场份额的情形会逐步得到改善,市场的竞争性也在逐渐增强。
三、从垄断到竞争: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经过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调整,90年代中期以来,由少数跨国公司居垄断地位的许多行业的市场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的竞争性明显增强。这种变化的显著特征是,跨国公司生产的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的价格水平降低。
1.生产技术水平提高
以国内企业作为参照系,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技术可以划分为填补国内空白技术、国内先进技术和国内一般技术。按照这一标准,一项对33家著名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项目的研究表明,有17家企业提供了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占被调研企业的52%。另一项对日本在中国的40家跨国公司的调研表明,这40家跨国公司绝大多数技术先进,产品有竞争力,使用新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技术或先进技术的企业加在一起共有39家,占全部被调研企业的95%以上(王志乐,1996,1999)。汽车工业方面,1998年,一汽捷达、二汽富康、上海通用别克、广州本田雅阁等新车型不断上马;1999年,德国大众将全球流行车型帕萨特引入上海大众,使B2级的桑塔纳跃升三个等级,一次性升为B5级的帕萨特;2001年和2002年,世界著名汽车跨国公司至少将11款全球流行的新车型提供给了中国的生产、消费者。
2.产品市场价格水平降低
由于市场竞争加剧,许多跨国公司不得不逐渐改变长期坚持的产品价格高位战略,产品价格在逐步走低。以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第一代桑塔纳为例,1998年底到2001年底的三年时间里,其在北京汽车市场上的价格就下降了近40%。其他跨国公司在中国生产的汽车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表2是2001—2002年跨国公司投资生产的部分汽车的报价情况。表中所列车型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这些车型在中国市场上又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表2 2001—2002年跨国公司投资生产的部分汽车的报价一览表单位:万元人民币
资料来源:http://www.sina.com.cn 2002年1月18日
中国汽车市场从垄断性向竞争性变化,起重要促进作用的因素有三个方面:
1.中国国内同类竞争者的形成
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已有相当的内资企业竞争力迅速提高,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强有力的竞争者。在汽车行业中,轿车已经有天津夏利、一汽红旗、安徽奇瑞、沈阳中华、浙江吉利等,中重型车有一汽集团的解放、东风集团的东风、重汽集团的黄河等,轻型车有一汽集团的解放、东风集团的东风、跃进集团的跃进等,这些颇具竞争力的国内品牌车在市场上的出现,而且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给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垄断地位造成了很大冲击。据北方网资料显示,2002年国产轿车销售量112万辆,其中,吉利集团4.78万辆,天津夏利突破10万辆,安徽奇瑞48000辆,三家企业的销售量达到19.58万辆,占当年国产轿车销售量的17.48%,而近40家跨国公司投资轿车厂家销售量的比例为80%多一点。国内同类竞争者强劲的竞争力由此可见一斑。
2.引进多家同行业跨国公司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引进外资的政策取向是,一个行业中只引进少数几家跨国公司,以便给国内企业留下市场空间。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政府开始放弃这一政策取向,允许同行业有更多的跨国公司进入。由于中国市场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许多跨国公司为了获得较高利益和保持竞争均衡,也主动跟随先行投资者,竞相进入中国市场。多家跨国公司的进入使跨国公司之间在中国市场上展开了相互竞争。
汽车制造业方面,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许多著名汽车跨国公司相继进入中国市场,原来已经进入的也增加了投资力度。表3(见下页)是1996年《财富》500强中世界最大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厂商进入中国市场的情况。另据一项资料,到2001年底,全球汽车业购并后形成的九大汽车集团通用集团、大众集团、福特集团、丰田公司、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本田公司、雪铁龙—标致集团、雷诺日产集团、宝马集团全部在中国有大规模投资,建立了中外合资汽车制造企业。这些汽车制造商正在中国市场上层开激烈竞争。
表3 1996年《财富》500强中世界最大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厂商对中国市场的进入
资料来源:JAMA,Fortune。转引自张纪康(1999)。
3.进口关税下调带动进口商品大量增加
长期以来,中国较高的进口关税和过多的非关税壁垒,对中国市场上的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都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在跨国公司占垄断地位的行业中,贸易壁垒主要保护了跨国公司。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进一步加快了“入世”谈判步伐,并最终于2001年成功实现“入世”。伴随“入世”谈判,中国进口关税税率不断降低,“入世”后,为了履行义务,关税税率更有明显降低。以汽车行业为例,根据2001年关税税则,中国轿车税率为70%—80%,按照中国入世协议,到2006年7月,轿车和客车的关税将降到25%,因此到2006年,轿车关税税率将降低45—55个百分点。表4是1997—2001年中国轿车的进口情况。从表4中可以看出,在中国“入世”前,轿车的进口已在逐年增加,随着“入世”后进口关税的大幅度降低,汽车的进口必然会以更大幅度增加。在汽车大量进口的情况下,如果跨国公司继续在中国使用其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失去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或者向中国消费者索取明显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中国消费者就会转向购买进口汽车。表2所列中国境内多家汽车制造商下调产品价格,应对“入世”后进口汽车的竞争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表4 1997—2001年中国轿车进口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年鉴》,2002年版。
四、几点结论
以上分析表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商投资的不断增加,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结构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强。这种影响以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分水岭,由垄断性走向竞争性。以汽车业为例对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行为进行的分析,为我们加深对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制定有关引进外资的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市场上的行为不能纯粹的界定为垄断性或竞争性。一般而言,在引进外资的初始阶段,由于跨国公司一般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在东道国市场上会形成暂时的垄断。但随着东道国国内企业的发展、更多跨国公司的进入以及东道国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带来的进口的增加,这种暂时的垄断就可能被打破,从而形成内外资企业“同台”竞争的市场局面。
2.通过对中国汽车业市场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垄断性市场上,产品的技术含量一般比较低且更新速度缓慢,而产品的价格却比较高且长期变化不大;竞争性市场上的情形则相反,产品的技术含量比较高且更新速度快,而产品的价格却比较低且逐步走低。因此,在有跨国公司投资企业的市场上,可以简便地以产品技术含量高低及更新速度快慢、产品价格高低及走势来判断该市场的垄断性或竞争性。
3.在分析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结构影响时,不应将在中国进行投资的所有的跨国公司视为一个整体,因为不同的跨国公司来自不同的国家,有各自独立的利益。在中国市场上,他们之间主要是竞争关系而不是串谋关系。如果将在中国进行投资的所有的跨国公司视为一个整体,很容易得出“跨国公司已经垄断中国市场”的结论。而这一结论显然是不符合市场现实的:尽管跨国公司在总体上占有较高市场份额,但这个份额往往为多家跨国公司所分割,而多家跨国公司分割的市场就应该视为竞争性而不是垄断性的市场。
4.引进外资时,有人担忧,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的规模存在很大差距会导致跨国公司在市场上的绝对优势地位。其实,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汽车业的开放实践显示,中外企业完全有可能实现共同发展,并且跨国公司还对国内企业具有带动作用。因为引进外资的同时,技术、管理、营销、观念等诸多因素必然产生外溢效应,推动国内企业竞争力的提高,进而促进国内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