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冶方流通理论的回顾与再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再认论文,理论论文,孙冶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孙冶方①是中国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他以劳动价值论为根本出发点形成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构想,流通理论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孙冶方流通理论曾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流通理论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学界为此开展了非常广泛的学术讨论,并有很多学者开始探讨如何建立一门“流通经济学”。遗憾的是,在当今的学术讨论中,鲜有学者再探讨孙冶方流通理论,认同或坚持“流通经济学”理论构建的学术圈子依然不大。孙冶方流通理论是否已经过时?本文对孙冶方流通理论的形成过程和核心思想进行了梳理和解读,并对相关的学术争论进行了回顾和评论。
一、孙冶方流通理论的形成
孙冶方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要把计划工作建立在流通领域基础上”(孙冶方,1962,第94页)。流通理论成为孙冶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高涤陈(1984)称其为孙冶方整个经济理论体系的四大支柱之一。在20世纪60年代讲授和写作《社会主义经济论》的时候,《流通概论》是孙冶方亲手写成的唯一一章(张卓元,1983)。孙冶方为何如此重视流通?他说:“计划经济代替市场经济,不是代替企业内部的生产关系。而是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自觉组织起来,这正是流通问题……我们要用计划组织的流通来代替市场自发的流通……”(孙冶方,1962,第74~94页)。因此,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优越性关键在于自觉地、有计划地组织好流通过程(孙冶方,1981)。孙冶方抓住了计划经济的要害,找到了当时阻碍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病根,即“无流通论”。
孙冶方的社会主义流通理论研究是从破除“无流通论”开始的。他敏锐地指出,“无流通论”首先在理论上混淆了流通与商品流通,从而“认为流通就是商品流通,除此之外,就没有流通”(孙冶方,1962,第75页)。针对这个错误认识,孙冶方开创性地提出了“流通一般”。马克思所关注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流通问题,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下来研究流通问题的,他所谓的“真正的流通”或狭义的流通就是指商品流通,因而没有提出“流通一般”,也就不能解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产品流通问题(夏春玉,1997)。因此,“流通一般”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的宝库。孙冶方说:“我的经济学思想……可以引以为自己的安慰的,那就是逻辑上的一贯性和系统性”(孙冶方,1962,第171页)。因此,要深入理解孙冶方的“流通一般”就必须找到他的“逻辑上的一贯性和系统性”。
1.从商品价值论到产品价值论
孙冶方说:“我的全部政治经济学思想,都是从我的价值论中派生出来的”(孙冶方,1962,第166页)。因此,深入理解孙冶方的“流通一般”须从他的价值论出发。孙冶方对价值论的独创性在于区别了商品价值论与产品价值论。他在1956年发表的著名论文《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曾遭到很多学者的批判。②他们认为,“价值”是代表商品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因而批判孙冶方不懂“价值”这个概念,并用错了地方。孙冶方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即他们对“价值”与“交换价值”的混淆。“交换价值反映着资本主义和个体经济的商品生产关系的特性,而价值则是物化在产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本身,并非商品经济所特有的”(孙冶方,1959)。然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价值在商品交换或商品流通过程表现出来,因而就容易被理解为交换价值,如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穆勒就明确指出:“价值一词……在政治经济学上,通常是指交换价值”(穆勒,1991,第492~493页)。马克思曾对这两个概念有过详细分析(孙冶方,1959),但他所关注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因而很多情况下把“价值”当做“交换价值”使用。国内很多学者混同了这两个概念,将价值误解为资本主义制度下价值的特殊表现形式,即交换价值,所以才把“价值”排斥在社会主义之外。实际上,马克思的价值有时指价值,有时指交换价值,前者是价值实体,后者是价值形态或表现形式(孙冶方,1962,第19~20页)。
排斥于社会主义之外的应该是交换价值这种特殊的价值形态,而不是价值(实体)。显然,社会主义的劳动成果(产品)也需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因而必然有价值。“单讲使用价值不讲价值,……再承认社会必要劳动量也是一句空话”(孙冶方,1962,第21页)。因此,“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产品,仍然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孙冶方,1962,第14页)。这就是社会主义产品的二重性。区分了价值与交换价值,价值规律也就不是交换价值规律了。研究交换价值规律实际上是在“研究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而不是研究价值规律的作用了”(顾准,1957)。而价值规律是指“形成价值(实体)的社会必要劳动的存在和运动的规律”(孙冶方,1959)。
2.从产品价值论到流通一般
社会主义产品有价值也必须遵循价值规律,因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差别不在于有没有价值规律,而在于如何利用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通过商品流通过程自发发生作用,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则是有计划地、自觉地利用价值规律(孙冶方,1956)。但在当时,价值规律是被排斥的,尤其是国营企业间的物资供应。“把千千万万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产品,集中在物资管理部门进行统一分配(更确切的用语是‘实物配给’),造成了供产销的严重脱节和采购员满天飞的局面……”(孙冶方,1979)。这种对物资供应进行统一调拨的方式,是建立在一种错误认识的基础上,即可以把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当做一个大工厂进行计划管理。而这种错误认识又根源于对企业内部的技术分工和社会分工的混淆(孙冶方,1962,第86~87页),从而将企业内部技术分工的计划盲目地移植到社会分工中来,社会主义计划成了对技术分工的计划(冒天启,1984)。当把整个国民经济当做一个大工厂管理时,物资供应也就犹如车间主任分配工作一样,破坏了企业的独立核算功能,隔断了企业间的交换关系,使企业间不能实现价值的补偿和使用价值的替代,从而违背了价值规律。
不同于企业内部分工,社会分工下的每个企业都是独立的核算单位,因而它们之间的关系必然通过产品交换来实现。因此,有社会化大分工就有流通过程,这就是流通一般(孙冶方,1981)。也就是说,不论是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之间、国营企业之间,还是私有制下的企业之间,只要存在社会化大分工,就有流通。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流通过程是通过自发的市场组织的,即通过“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因而主流的经济学也往往假定流通过程会自发组织好,从而不给予特别的关注;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流通过程是通过计划自觉组织的,这就必须以掌握流通过程的规律为前提。因此,孙冶方提出把计划建立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并大声疾呼要重视社会主义流通理论研究。
3.从流通一般到流通理论的研究框架
孙冶方提出的“流通一般”揭示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关键在流通领域,其背后的理论根基是价值论。基于此,并结合当时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孙冶方提出了社会主义流通理论的研究对象和范畴,即商品流通或产品流通,包括生产资料流通和消费资料流通。当时的物资供应完全靠实物配给,没有企业间的产品交换关系,完全排除了流通,严重阻碍着经济发展的进程。因此,孙冶方对“无流通论”的批判首先针对的是物资供应的无偿调拨和实物配给制。他特别指出:“最复杂的问题倒是发生在国营企业(即国家)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流通过程中,特别是国营企业和国营企业相互之间的流通过程中……”(孙冶方,1962,第223页)。况且,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流通也是一种完全崭新的流通方式,无论在旧社会还是当时强调无流通论的苏联都无经验可借鉴。因此,物资或生产资料流通成为最迫切又最复杂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孙冶方提出流通一般主要就是为了揭示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商品流通和国营企业之间的产品流通,这在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突破,为社会主义流通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对于消费资料,孙冶方从所有权的角度论证了消费品具有商品的性质,因而提倡大力发展零售贸易(孙冶方,1959)。孙冶方的总体设想是运用价值论对生产资料流通和消费资料流通开展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个初步的研究框架,但对于流通过程的组织形式、流通渠道等具体问题,还没有来得及探讨。这一方面是由于社会主义流通理论作为整个《社会主义经济论》的组成部分,强调流通过程一般规律的研究,而且一些问题还存在争议;另一方面是由于孙冶方精力和生命有限。无论如何,孙冶方的贡献是卓越的。他为我国流通理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激励了众多的学者参与相关问题的讨论,引发了一场学术大争鸣,促成了更多的研究成果,为流通理论研究留下一笔宝贵的学术遗产。
二、流通理论的学术争鸣与再认识
1.商品、产品、商品流通、产品流通
将所有权转移视为商品交换的基本性质,除有少数学者反对(顾准,1957;关梦觉,1959;卓炯,1983),基本上得到学界共识,尤其是西方的制度经济学和国内外的流通理论,都将其视为商品流通所不可缺少的交易或商流。当然,这也符合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孙冶方基本上遵循了马克思关于商品的理解,并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商品的性质,认为不存在“纯粹的商品”,只要符合所有权转移这个最基本特点,就可认为具有商品经济的性质(孙冶方,1962,第33~38页)。这表明孙冶方并没有将商品经济视为资本主义的特有产物,因为社会主义经济也存在所有权转移的经济关系。
(1)所有权的转移决定社会主义流通的性质。根据所有权的转移这个基本特点,全民所有制企业(国营企业)与集体所有制企业之间的产品交换具有商品交换的性质;而国营企业与国营企业之间产品交换则不具有商品交换的性质。对于生活消费品的交换而言,由于存在所有权的转移,因而具有商品经济的性质。可见,孙冶方强调“产品流通”主要是指国营企业之间的流通,并没有排除掉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一般的设想都是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全民所有制将会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因而国营企业之间的产品交换将越来越重要,是一个产品流通替代商品流通的过程。而在当时普遍将流通视为商品流通的背景下,孙冶方非常强调“产品流通”,实乃大智慧,因为这样一方面反对“无流通论”,同时又避免滑向自发的自由竞争市场。因此,他认为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交换过程,使商品由非使用价值的人手里,移到是使用价值的人手里……一个商品,一经到达它当做使用价值的地方,就会由商品交换的范围,落到消费的范围去。”这段话中的“商”字改成“产”字,就完全适合于社会主义社会(孙冶方,1962,第77页)。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背景下,再强调产品流通似乎表现出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因此,有学者建议把孙冶方所说的产品、商品二重性、产品交换和产品流通、产品价值规律及产品等价交换原则等等中的“产”字改为“商”字;有的学者则对此表示坚决反对,认为只有“产品”才体现了孙冶方社会主义流通理论的特色。争论的焦点就在于国营(有)企业(后文简称国企)之间的产品交换是否发生了所有权的转移。
(2)关于国企间流通性质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只要企业是独立经营主体,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企业间的交换就发生了所有权转移(于光远,1959等)。这种观点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因为国企间的产品交换要发生所有权的转移,前提是国企拥有产品所有权。在支持和鼓励发展商品经济的政策背景下,很多学者自然会致力于寻求国企拥有产品所有权的理论依据。一种解释是,国企对生产资料拥有“相对所有权”或部分所有权,从而也就有部分产品所有权(杨永朴、刘世义,1984;苏海潮、周群峰,1986)。这种解释不能阐明其中的“部分”和“相对”,因而难以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同。另一种观点认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国企拥有产品所有权(黄荣武,1986)。这种观点得到很多学者的支持,也成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但就目前国企改革的进程看,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国企改革从1987年就开始了,至今仍未得到满意的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理论上没有把国有企业产品的性质研究透彻,实践上也难免走更多弯路。
(3)产品流通的再认识。从上文可以看出,国内学界关于国企之间的产品交换是否发生所有权的转移,并未达成一致。其实连孙冶方自己也承认,国营企业间的产品交换不得不带有一定的商品性质(孙冶方,1959),但最后还是用产品代替了商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强调“产品流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商品经济占主导,但不可忽视的是,国企之间的交换关系有不同于其他商品交换关系的特殊性质。在把这个性质研究清楚之前,用一个不同于商品交换的术语来表示国企之间的交换关系,无论对于学术研究还是国企的进一步改革都是必要的。即使在市场经济较为完善的发达国家,也有学者注意到了区别不同性质交换类型的重要性。例如,波朗尼的“互酬、再分配和市场交换”被很多西方学者引用和讨论(夏春玉,2005),在讨论这三种交换方式的过程中,Pandya和Dholakia(1992)指出:“私有企业与公有企业之间的交换属于市场交换……由于属于国家所有,因而公有企业与其他公有企业之间往往发生再分配这种交换关系……”。这里的“再分配交换”与孙冶方的“产品流通”大同小异,因为二者都属于国家所有权下的产品交换,都没有所有权的转移。因此,对于市场经济还不完善的我国而言,区分“商品流通”与“产品流通”就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2.流通理论的研究对象
孙冶方流通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生产资料的流通和消费资料的流通,也就是狭义的流通。孙冶方流通理论的初稿就是围绕这两个流通过程形成的。初稿虽然还只是个提纲,但理论体系还是很明确的,那就是从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方面对流通过程开展研究。1961年孙冶方主持了香山会议,专门就这个初稿进行讨论。讨论中争议最大的就是研究对象是否应该包括广义的流通,③即资金流通(循环)。④
孙冶方基本上反对将资金流通作为流通理论的研究对象(孙冶方,1962,第96~101页)。首先,资金流通并不包括在流通一般中,如固定资产的周转,即价值向产品中转移,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其次,孙冶方认为资本循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现问题,而社会主义的资金在计划做到位的情况下不存在这种实现问题。很多学者并不赞同孙冶方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资金也存在实现问题。孙冶方认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不存在实现问题,可能是因为他对计划的估计过于乐观。他说:“应当承认,使我们得以比较精确计算社会必要劳动耗费的这种可能性,是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孙冶方,1962,第67页)。正是在此基础上,社会主义才能发挥计划调节的优越性。然而,计划调节同样存在信息不完全的缺陷。孙冶方晚年承认了社会主义也存在实现问题(张卓元,1983),但由于重病在身,未能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论述,影响了其理论体系的逻辑一致性(冒天启,1985)。
尽管国内学界广泛认同社会主义资金存在实现问题,但对资金循环是否应作为流通理论的研究对象,依然争论不休。有学者认为,既然社会主义存在资金实现问题,那么资金循环与商品流通就是不可分割的,因而资金流通应该作为流通理论的研究对象(赵效民,1986)。但也有学者认为,研究商品流通并没有排除商品领域的资金运动,而以资金流通为研究对象则远远超出了流通领域(黄黎明,1986;郭道夫,1987),因为资金流通一部分发生在流通过程之内,一部分发生在流通过程之外,因此,流通理论应当以狭义的流通为研究对象(曾洪业等,1981;高涤陈等,1988,第34页)。这些早期的争论至今依然持续,有学者称之为“宽派”和“窄派”两大流派(徐从才,2006)。
强调将资金流通(循环)作为流通理论研究对象的学者主要受到《资本论》的影响,认为流通理论作为政治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对象应当与政治经济学相一致。如果将流通理论建设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即流通经济学,就不再受到这个限制。况且,如果流通经济学依然以广义的资金流通为研究对象,则无法同政治经济学区分,失去了专业特色(郭道夫,1987;林甫生,1994)。此外,资金流通是金融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而商品流通过程则是被学界所忽视或研究相对薄弱的领域,这自然应该成为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不难看出,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流通理论也都是以商品流通为研究对象。因此,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加深,会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支持“窄”派。
3.流通经济学
我国流通经济学的产生也与1961年的香山会议密切相关。根据赵效民(1984)的回顾,当时学者们认为按照马克思《资本论》设计流通过程篇的理论构架会导致流通问题的分散化,而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也无法对流通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从而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流通学”的设想,即介于政治经济学和各个流通部门经济学之间的专业经济学,这实际上是流通经济学的前身。改革开放以后,有很多学者探讨了流通经济学相关问题(黄黎明,1981;张永东,1985;郭道夫,1987;时珍、韦奇,1986;林甫生,1994)。
(1)建立流通经济学的必要性。对于建立流通经济学的必要性,学者们提出以下几点:其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流通的研究是为了揭示整个社会经济关系的一般规律,而非流通领域中的各种特殊规律。其二,商业经济学、物资经济学等都是基于行政部门划分的部门经济学,这种部门划分法显然把流通过程割裂开了。其三,从社会经济运行的整体来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既是统一的有机整体,又各自是独成体系的特殊领域,每个领域都需要专门的经济学研究。
早期对于构建流通经济学必要性的认识,对今天流通理论研究仍然有参考价值。然而,目前国内依然有学者不赞同建立流通经济学,认为流通经济学缺少必要的基础和生存条件。实际上,尽管西方的主流经济学缺少流通理论,但在非主流经济学以及西方的营销学中都有丰富的流通理论(夏春玉、丁涛,2011;吴小丁、张舒,2011)。这些流通理论与我国已有的研究成果都可作为建立流通经济学的必要基础。况且,西方主流经济学正在面临现实的严重挑战,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吁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的复兴(贾根良,2004),这为流通经济学的建立创造了历史机遇。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市场经济还不完善,流通问题突出,因而有必要对流通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但当前国内的相关经济学科还不能承担这个重任,因此,有建立流通经济学的必要。
(2)流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和贸易经济学。国内很多学者对流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和贸易经济学的相关概念没有进行必要的区分,尤其是流通、商业和贸易这三个概念的混淆可能对深入的学术交流造成障碍。在孙冶方《社会主义经济论》的《流通过程篇》中,“流通”是一个涵盖面更广的概念,包括各种交换形式,同时包含着国营零售商业和集市贸易(孙冶方,1962,第179~241页)。在1961年的香山会议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流通学包括两个部分,即生产企业的流通过程和社会范围的流通过程(赵效民,1984),⑤其中后者包括了各种商业和对外贸易。⑥可见,在早期的讨论中,贸易和商业都属于流通。这基本上符合今天我们对贸易、商业和流通的理解(夏春玉,2006)。贸易是指不经过生产制造环节,将购买的商品再销售给买者的行为,即“转售”行为,包括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生产者的采购行为或将商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行为,以及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都不属于贸易。因此,流通包括贸易,但贸易不是流通的全部。商业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商业是泛指一切以营利为目的的事业,即英文中的“Business”,这种理解因过于宽泛而缺乏明确的研究对象;狭义的商业是指专门从事商品交换(转售)活动的营利性事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贸易业,既包括国内商业也包括国际贸易或进出口贸易业,国内商业又可分为批发业与零售业。人们更习惯将国内商业称为商业,以此与国际贸易业或进出口贸易业相区别。作为消费者个人和作为生产者的制造商从事着大量的流通活动,这些流通活动不是由专业化的商业组织或商业部门来完成,因而不属于商业活动。因此,商业无法涵盖流通的全部内涵。此外,日本学者也认为流通是比商业更广的概念,他们把由商业者承担的流通活动称为商业(石原武政、加藤司,2004)。从这几个概念的区分可以明显看出,商业或贸易都不是流通的全部,因而商业经济学或贸易经济学都不能把全部的流通问题纳入到它们的分析框架中,只有流通经济学以整个商品(产品)流通过程为研究对象。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商业或贸易都属于流通,因而也都属于流通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从孙冶方流通理论及其相关争论可以看出,流通经济学显然是作为一门理论经济学而产生的,而商业经济学和贸易经济学都属于部门经济学,更注重实践。当前很多学者更倾向于将流通经济学视为一门应用经济学,但主流经济学由于缺少流通理论而限制了“应用”。因此,流通经济学的首要任务还是要注重基本理论的建设,为商业或贸易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当然,孙冶方的“流通理论”包涵着更深刻的中国经济社会背景,是一笔珍贵的学术遗产,应该继承和发展。总之,建立包括商业和贸易在内的“流通经济学”不仅有助于国内和国际化的学术交流,而且能够继承孙冶方等先辈们的学术遗产。
三、小结
孙冶方流通理论是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而价值规律也是孙冶方流通理论的核心。在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一般假定市场制度能够保证经济系统在遵循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运行,因而专注于供求分析,不再考虑价值规律。然而,事实证明,价值规律只是一个客观事实,任何人类行为都可能违背这个事实,因而自由放任的市场制度也会严重违背价值规律,使西方国家不得不增强国家计划干预的力度。市场和计划都是人类的手段,手段不是关键,关键是目的,根据目的选择手段,而不是把手段当做目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遵循价值规律。因此,在孙冶方看来,价值论是任何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根本出发点。这对我国当前的流通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孙冶方的产品价值论自然也成为他的流通理论内核。在当前流通领域的相关讨论中,很多学者已经提出,要想建立流通理论的研究范式,必须要确立一个自身的理论内核。那么,孙冶方流通理论为这一内核的确立提供了一种重要思路。从他的商品或产品价值论出发,可以找到商品流通或产品流通的价值论根基,即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交换,这实质上也就是商流和物流的价值理论基础。
孙冶方对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和相关争论对今天流通经济学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孙冶方关于产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认识在西方的经典理论研究中得到了支持,对深入探究国有企业性质和改革具有启示意义。他关于流通理论研究对象的认识及由此引发的争论为当前流通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以商品流通过程作为流通理论的研究对象不仅符合孙冶方流通理论的逻辑,也符合国内外研究的趋势。流通经济学不是凭空产生的,在孙冶方流通理论的相关争论中就已经提出,这增强了我们对构建流通经济学的必要性的认识,也有助于进一步澄清流通经济学、贸易经济学和商业经济学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主流经济学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非主流经济学已经成为21世纪的潜在潮流。在此背景下,西方很多学者在呼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复兴。这对建立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础上的孙冶方流通理论而言具有新的时代意义。
注释:
①孙冶方(1908~1983)原名薛萼果,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一生历经曲折,却为我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了卓越贡献;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是我国经济学界公认的最高奖项。谨以此文纪念孙冶方逝世30周年。
②孙冶方专为这篇论文附了后记,并特别指出:“还是在今年初夏,吴绛枫同志就提出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问题……”。可见,孙冶方这一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论文受到了吴绛枫的启发。吴绛枫是顾准用过的笔名。孙冶方临终一再叮嘱他的两位学生吴敬琏和张卓元,将来替他整理出版文集时,一定把这个后记原文附上,不能遗漏。孙冶方与顾准是莫逆之交。顾准1974年去世时,孙冶方还在牢中。孙冶方出狱后获知顾准的一半骨灰撒在三里河,每天清晨都要去河畔散步。
③对于流通一般、广义的流通、大流通、总体上看的流通等概念,比较容易混淆。国内有学者从资本流通或再生产的全过程来理解流通一般(左宪棠等,1985;徐从才,2006),即等同于广义的流通。但孙冶方提出流通一般主要是针对被忽视的产品流通,即除了商品流通外,还存在产品流通,二者都是流通一般的特殊形式(“产品流通”这个概念也由孙冶方首次提出)。广义的流通与总体的流通也不同,后者中的“流通”是狭义的商品(产品)流通,即总体上看的商品流通。“总体的流通”这个概念有助于解释商品流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其中的总体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流通反映纵向关系,而市场反映横向关系,总体的流通等于总体的市场(高涤陈等,1988,第109~110页)。大流通也不同于广义的流通,大流通是指马克思所谓的真正的流通;小流通则是指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劳动力商品的流通(高涤陈等,1988,第21~23页)。
④使用“资金”这个概念是为区别于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本”。
⑤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微观视角的流通或营销管理和宏观视角的流通理论(夏春玉,2006),但具体研究内容有所差异。
⑥孙冶方的流通理论中包括了“集市贸易”但未包括“对外贸易”,而是将其列入《全社会的总生产过程篇》考察。“为什么对外贸易不放在流通篇讲?”孙冶方自己提出了这一问题,但遗憾的是,他生前没有来得及对此进行解释。
标签:孙冶方论文; 交换价值论文; 商品价值论文; 政治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 产品概念论文; 价值规律论文; 资本论论文; 经济论文; 国营企业论文; 中国社科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