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设计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罗芬

浅析工程设计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罗芬

罗芬

中科合成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01407

摘要:工程设计质量是直接影响工程最终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工程质量控制的第一道防线,也是项目投资控制的重要阶段。提高工程设计质量不但可以提高工程设计单位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投资成本,更是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基础。分析了现阶段工程设计质量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力求从源头上抓好工程质量,为工程设计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一点建议。

一、工程设计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现阶段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工程建设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工程质量的好坏除了与施工过程有关外,与工程设计工作的合理性也有很大关系。拟建工程在建设中能否保证进度、保证质量和节约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质量的优劣。工程建成后,能否获得满意的经济效果,除了项目决策外,设计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设计质量的优劣取决于设计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因为工程设计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专业知识,而这些技术条件和专业知识所需的技术力量和技术工作亦需要组织管理水平来支撑和实施,而对于整个工程设计过程中的质量都要进行系统的管理以保证设计的质量。又有国外资料表明,在设计阶段节约工程投资的可能性未88%;我国工程质量事故统计资料表明,由于设计方面原因引起的质量事故占40.1%;设计进度、设计事故、设计不便于施工等,均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因此对设计质量严加控制,是顺利实现工程建设三大控制目标的有力措施。

二、现阶段工程设计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工程设计质量管理中实际设计人员的资格问题

在我国现阶段经济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繁多的背景下,部分设计单位将工程设计的重点放在了工期和进度上,大多数设计单位为追求经济效益不惜将设计项目转包、分包。更有部分设计单位俨然是个皮包公司,专门收取资质挂靠费用。这些设计单位通常为降低经营成本经常将设计项目全部分包,或者按专业分解成建筑、结构、水电等几部分肢解分包。而承接设计分包的通常是所谓的游击设计人员,这部分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个别人员根本未具备设计人员资格,质量意识淡薄。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不周,设计结构构造不合理,计算简图不正确,计算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有误,沉降缝及伸缩缝设置不当,对建筑材料不熟悉等,都成为影响工程质量问题的因素。这种不合理的设计承包增加了工程设计质量管理中对于控制实际设计人员设计资格的难度,进一步导致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2.2设计单位质量管理意识淡薄

质量意识是人们对质量的认识和态度的综合表现,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也是搞好质量管理的第一关。一些设计单位未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或有制度却不落实。”质量第一”的口号讲的较多,但落实的很少。这些设计单位把主要目标锁定在抓经营、保工期上,对质量如何进一步提高很少重视。不是千方百计地协助设计人员提高质量意识,改善设计工作质量,加强设计图纸的最终质量审查,而是仅仅把目标重点放在经营的成本利润或进度方面。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重数量而不重质量,在设计行业中造成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风气。

2.3业主价值取向的问题

所谓工程设计的质量管理就是要追求质量的合理化。合理的质量就是指一定投资额下,能达到业主所需的最佳功能和质量水平。但是现在个别业主过分强调节省投资,追求投资越少越好,工期越短越好,回报越多越理想。在工程设计阶段要求设计人员牺牲必要的功能和降低质量标准来节省投资。在投资与质量两者之间,项目投资居主导地位,质量目标则由投资控制。部分设计单位为了承揽设计项目盲目听从业主不合理要求,以牺牲功能和使用价值为代价满足业主投资最小化的目标。造成业主的价值取向严重干扰了工程设计的质量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设计与实际差异

由于工程的特殊性,不同的工程项目有不同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法,即使相同设计方案的工程,也会因地点不同而设计有差异,所以没有完全一致的设计。这样在进行设计时,对不同的工程不进行专门的设计会造成潜在的工程质量问题。部分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缺乏针对性,这便造成了设计与实际的差异问题。一些项目在进行设计时,没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未能对现场设计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三、加强工程设计质量管理的应对策略

3.1加强准入制度,使设计质量管理制度化与设计人员专业化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工程设计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等级标准的设计单位承担。要加强建立市场准人制度,要禁止设计单位出卖资质,随意转包、分包设计项目;又要严厉打击游击设计队伍。通过依靠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监督、监理单位的检查中通过对设计单位的资质材料、设计人员的上岗证书及相关责任人进行确认。一方面使设计质量管理制度化,不要让”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成为一句空话;不要让质量管理制度成为一种摆设。各设计单位抛弃经济效益第一的经营理念,本着对国家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保证工程设计质量,是对设计的质量管理制度落到实处。严格控制、执行设计图纸审核的程序,把好设计产品的质量关。另一方面要培养专业化的设计人才,提高设计人员的技术素质和道德素质。技术素质要求设计人员专业对口,知识过硬,能够熟知国家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道德素质要求设计人员的具有职业道德和质量意识,能坚决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允许范围内进行设计工作。

3.2大力宣传,提高业主方质量意识

除了设计人员的质量意识对设计质量有影响外,业主作为投资人他的价值取向决定着设计的最终质量。要通过宣传使业主方明确投资的意义并不是以牺牲项目的功能和使用价值为代价而达到投资的最小化,而是满足一定功能、使用价值及一定质量标准所应有的投资。任何工程设计项目都必须先满足国家法律、法规、规范及技术标准的规定,然后才达到业主所需要的设计要求。

3.3在设计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

对勘探结果的真实性、可靠程度进行理性论证。根据实地制定设计方案。设计深度能指导实际施工一方面对于地质勘察资料应先判别其是否准确,是否能够提供设计所需的数据,然后应根据实地地质勘探的实际结果,结合业主对建筑的各项要求进行计算而定方案,不要全部套用书本上的条框。例如为减少结构墙体裂缝,应加强地基基础的验算,确保建筑的整体均匀沉降;对超长的高层建筑应按规范规定设置沉降缝和伸缩缝。另一方面在制定设计方案时应实地到工程地点进行考察,在根据周边的环境合理选用设计方案。设计还应详尽,具有能指导实际施工的深度。应有节点及细部构造的详图,还应在施工前向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

3.4明确政府职能,完善管理体制

建立工程设计质量诚信评价的监督体系。督促各地区强化工程设计不良记录管理,加大对工程设计质量投诉问题的查处力度,利用信息化手段,把工程设计责任主体的违法违规行为记录入档,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加强对不良记录的公示和社会监督,形成对工程设计行业的诚信评价监督体系,并为社会提供各方责任主体质量信誉信息平台。突出工程设计质量监督重点,抓住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合理配置监管资源,进一步落实工程设计质量监督,逐步从目前以施工质量监督为主,向勘察、设计、设计、监理、设计图审查、检测等综合质量监督执法转变。

四、结语

工程设计质量管理是整个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其中之一,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与水平,是通过设计使其具体化,据此作为施工依据的,工程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功能、使用价值、投资的经济效益和质量水平。加强工程设计的质量管理是保证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构建和谐的人居社会重要条件之一。

[1]毛鹤琴.孙锡衡,张毓贤,等.工程建设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庄智桑.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质量问题研究[J].科技信息,2009(9).

[3]黄杰敏.建筑设计项目质量管理问题与对策[J].建筑设计管理.2009(8):12-13.

论文作者:罗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  ;  ;  ;  ;  ;  ;  ;  

浅析工程设计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罗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