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血型,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是通过参加无偿献血、健康体检或生病住院等方式,经过筛查,了解了自己的血型。过去很多人可能一生也不知道自己血液的血型,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现在只要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医院都会筛查出新生儿的血型。因为每个人的血液有着不同血型,平添了人们对血型的强烈好奇心,也自然成为了茶余饭后,人们谈论的话题。议论最多的是血型与性格的关系:“你看某某人性格急躁,争强好胜多半是A型血;你看她性情随和、不争名利,可能是B型血;多愁善感、性格内向的就是O型血,AB型血人的性格就看他偏A还是偏B。”在没有学习医学知识以前,我也被蒙蔽了,但学习医学后,才发现可能很多人错误的把心理学中对性格类型的分类A型、B型和C型性格,与A、B、O血型错误的画了等号。其实血型的差别只是取决于红细胞表面的某种多糖物质,实验表明,只要采用几种特殊的酶,很短时间内就可以把B型血变成A型血,所以说血型与性格有关没有科学根据。1 血型遗传1900年发现第一个人类血型系统以来,血型被用来描述红细胞表面抗原的差异,后来相继发现了血液中的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清都有各自的型,如今血型已作为各种血液成分的遗传多态性标记。人类的血型遗传方式有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形和性染色体X连锁显性遗传三种。2 红细胞血型系统这里主要给大家介绍红细胞血型系统,也就是大家常说的ABO、Rh、H血型系统。红细胞血型系统是人类红细胞膜表面各种血型抗原系统的统称。根据国际输血协会(ISBT)的认定,截止到2011年共发现有30种主要血型系统,328中抗原。2.1 ABO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是奥地利医学家卡尔.兰德斯坦那(Karl Landsteiner)于1900年发现的人类第一个血型系统,国际输血协会的命名为ABO,001。其血型基因位于第9对染色体上,基因名为ABO,由A、B、O三个等位基因控制遗传。其中A和B基因为显性基因,O基因为隐形基因,因此表型为A 的个体基因型可能是AA或AO,同样表型为B的个体基因型可能是BB或BO。目前发现的ABO血型系统的等位基因已有200多个。人们常说的ABO血型,就是根据红细胞膜上A、B抗原决定的。A型血的红细胞膜上具有A抗原,B型血的红细胞膜上具有B抗原,O型血的红细胞膜没有A、B抗原,AB型血的红细胞膜上同时具有A、B抗原。而每一种表型又有很多亚型,如A型有A1、A2、A3、Aint、Aend、Am、Ax、Ay、Ael等亚型,B亚型大致可分为B3、Bx、Bm、Bel等,它们都是经血型血清学实验检测,以抗原性弱为主要特征的多种表型。ABO血型抗体是存在于所有缺少相应抗原的人血清中,比如A型人血清中含有抗-B,B型人血清中含有抗-A ,O型人血清中含有抗-A、抗-B,AB型人血清不含抗-A、抗-B抗体。ABO血型不合输血,患者输入10-50ml即可出现寒战、发热、心悸、胸痛、腰背痛、呼吸困难、心率加快等症状,输入200ml以上可发生严重溶血反应,患者会出现弥漫性血管内溶血(DIC)、肾脏衰竭以至死亡。因此,输血前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检测并交叉配血相合,输血前15分中需要缓慢输注并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倘若发生不良反应,需立即停止输血,并及时给予诊治。ABO血型不合也是导致新生儿溶血病的最主要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2Rh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因最初是发现在恒河猴和多数人体内的红细胞上存在的抗原物质,故而得名为Rh血型,国际输血协会命名为RH,004。其基因位于第1对染色体,包括RHD和RHCE两个结构基因。目前Rh血型系统发现的等位基因已有280多个,主要具有临床意义的抗原有DCEce。Rh血型抗原只存在于红细胞膜上,不存在于其他在组织细胞膜及体液、分泌液中。Rh血型抗体是由妊娠、输血或其他明确原因产生的同种异体免疫抗体。目前临床一般所指的Rh阳性与Rh阴性,是指红细胞上是否有D抗原,有D抗原的为Rh阳性,没有D抗原的为Rh阴性。Rh阴性人在接受阳性血后,有可能会被D抗原致敏,在第二次接受该抗原血液时会发生严重的溶血反应。Rh阴性的妇女在第1次妊娠时胎儿如是阳性,则胎儿红细胞会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并致敏,当该妇女再次妊娠时,就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病。因为Rh阴性血人群比例不足0.3%,所以经常有用熊猫血来形容Rh阴性血的稀有和宝贵。2.3 H血型系统H血型系统,国际输血协会符号为H,018,位于第19对染色体上,该系统只有一个抗原H。除极为罕见的孟买型等外,几乎所有人的红细胞表面都有H抗原。只有H抗原,无A和B抗原的红细胞为O型红细胞。H抗原表位是由岩藻糖连接于前体糖链末端乳糖而构成,该岩藻糖又是A和B血型抗原的前体。经血凝抑制实验发现,约80%的人唾液中可检查出H抗原,称之为分泌型;另外20%的人唾液中检测不到H抗原,称之为非分泌型。罕见的H抗原缺失型有:(1)孟买型,非分泌型红细胞H抗原缺失;(2)类孟买型,非分泌型红细胞H抗原部分缺失;(3)OHm型和Hm型,分泌型红细胞H抗原缺失。常见的成人红细胞H抗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O>A2>B>A2B>A1>A1B。当造血功能受抑制时,H抗原型往往表达增强,而在急性白血病及一些肿瘤组织细胞中,H抗原表单减弱。其他具有临床意义的血型系统,还有MNS、Duffy、Kidd、Kell、Lewis、P血型系统,但目前临床输血至要求ABO及Rh同型输注。正因为ABO及Rh血型系统配血不合输血,可能造成严重的输血反应,甚至危机患者生命安全,从而得到了高度重视。血站将ABO及Rh血型列入常规检测项目,血液血型必须经初筛、复查、正反定性,以保证所筛查血液血型准确无误;同时,医疗机构成立了输血科(血库),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血型的鉴定及交叉配血,以保证输血安全。参考文献[1]输血技术/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编写.—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临床输血与检验/高峰主编.—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7[3]蔡玉冰. 稀有血型知多D[N]. 广东科技报,2011-08-13(004).
论文作者:青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6
标签:血型论文; 抗原论文; 红细胞论文; 系统论文; 细胞膜论文; 染色体论文; 阴性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