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礼仪教育培养智障生人际交往能力探研论文

加强礼仪教育培养智障生人际交往能力探研论文

加强礼仪教育培养智障生人际交往能力探研

李旭辉

(甘肃省民勤县特殊教育学校,甘肃 民勤 733399)

摘 要: 智障学生在日常表现中与正常学生有一定的差异,他们的语言、动作以及行为往往不合乎正常的礼仪规范,因此教师要注重对智障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教师通过直观示范、模拟场景、开展活动、参与实践等方式可以积极有效地对智障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让智障学生在为人处世上有章可循,逐渐养成正确的礼仪习惯,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关键词: 礼仪教育;智障生;人际交往能力;直观示范;模拟场景;开展活动;参与实践

智障学生由于自身的原因会表现出一定的语言障碍,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用封闭的方式保护自己,以致与他人交往时存在弱势。这就需要教师对智障学生进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加强礼仪教育,培养智障学生的礼仪习惯,增强他们与人交往的信心,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现结合教学实践,对加强礼仪教育,培养智障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直观示范,释放榜样力量

智障学生的智力发育水平比同龄人滞后,教师单纯进行语言教育往往达不到良好的效果。根据智障学生的发育特点,教师应该以最简单的方式、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开展礼仪教育。教师可以开展直观示范教育,通过实际的行为举止案例,给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让学生学习榜样,模仿榜样的行为,逐渐产生交往意识,并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

例如,小Y是一名女生,存在中度智力障碍。她平时在课堂上表现比较乖巧,但属于半自闭,在通常情况下同学与她说话时,她都没有回应,只有在少数情况下同学多次重复后,她才会有所反应,但也只是看看同学,并没有任何语言交流。根据小Y的表现,可以看出她在语言方面存在沟通障碍。于是,教师对她及其他学生采取了如下教学策略。教师先是进行语言示范,模拟学生早晨上学时在校门口遇到老师打招呼,微笑着说道:“老师好!”然后让学生们进行练习。接着,教师又示范了几句话,继续让学生们练习。第二天早上,教师便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们。看到每位学生时,教师都让他与自己打招呼,尤其是看到小Y后,更加关注她的表现。小Y经过这种直观的锻炼,逐渐懂得了如何与别人打招呼,恐惧心理也得到了一定的消除。

不仅是智障学生,即使很多智力发育正常的孩子在与他人交往时,也会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这种恐惧心理除了有心理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不知道如何与别人交往,不知道怎样说话、说哪些话。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简单直观的示范,释放榜样的力量,让学生真正掌握与他人交流沟通的方法,学会与他人交往。

二、模拟场景,纠正细节问题

模拟场景是指教师用比较生动形象的语言营造一种相应的场景,让学生在场景中思考、感受、观察和体验,观察别人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明白什么样的行为举止才是正确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模拟的场景一般分为五类:与家里人沟通,与客人沟通,与同学沟通,探望与被探望以及接受服务与服务他人。

用实践锻炼引导智障学生,能够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将学到的礼仪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实践锻炼是学生接触外界的一种有效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智障生的整体素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参观、联谊等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与他人交往,用语言激发学生与他人沟通的愿望,促使学生逐渐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沟通习惯和交往能力。

教师在模拟场景的时候,应该设计不同的场景,并不断变换交流的主题,让学生在同一场景能够锻炼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场景提升语言能力。在细节问题的纠正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让学生不仅在细节上注意,还要学会举一反三,进而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三、开展活动,打破心理壁垒

例如:在《正方形、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就是以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展开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

低尽责性消费者通常表现为没有条理的,漠不关心的,容易冲动的。因此,品牌可以推出平价系列,包装设计遵循简约原则,节约成本。

(4)改善沟通方式,优化信息系统。信息沟通贯穿于内部控制的每个环节之中,及时准确的信息是内部控制的凭证和依据。但是根据问卷调查,发现高校沟通主要是自上而下单方向的,这导致师生的声音很难通过正式的渠道到达学校高层管理者耳中。而且也造成学校信息相对闭塞,全员对信息不够了解,不能主动、有效参与内部控制中,这需要改善沟通方式,让信息沟通系统得以升级,让全员对学校的财务、计划安排、组织架构和岗位职责等信息进行动态追踪,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完善的地方以及执行不到位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这样不仅有事前控制,还实现了事中控制,可以为内部控制的效率效果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开展活动的方式能够积极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观察。如果出现学生之间产生矛盾、学生没有融入活动等问题,教师应该及时调节和调整,给学生们提供更多建议,让活动开展得更加有意义。

例如,小L是一名男生,存在中度智力障碍,平时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不听老师和家长的劝说,一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同学中,他表现得比较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同学和他说话也不理睬。在这种情况下,对小L的一般性引导是没有太大作用的,教师便决定采取活动的方式来帮助小L。教师先后开展了“我和小伙伴一起读书”的合作读书活动、“我们是好朋友”的小组合作表演活动等,用相互合作的方式来制造学生之间相互接触的机会,同时用丰富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动学生们积极参与,在活动中教会他们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在各种活动的熏陶下,小L逐渐有了转变,能够倾听同学的讲话,也能够与同学进行简单的交流,朋友逐渐多了起来。

开展活动是指用活动向智障学生做出心理暗示,让他们在活动中表达自我、释放自我,学习正确的礼仪规范,这是一种活动引导。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再对学生进行语言的引导和行为的示范,及时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使学生自觉融入到活动中来。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一些文明交往、友好沟通的礼仪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思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四、参与实践,形成良好习惯

例如,小M是一名男生,存在中度智力障碍,他在同学中算是交往能力比较好的,见到家长时能够主动打招呼,也能与同学进行交流。但是,小M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细节问题,如在与人说话时眼睛看着别处、手抓着衣服等,这些细节班里的其他学生或多或少也有。为了帮助学生们纠正这些细节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招待客人”的场景,让学生们进行现场的锻炼和表演。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现场的提醒和纠正,每当学生犯一些细节上的错误时,教师就会及时用语言提醒,或者用动作示范给学生看,并让学生做出正确的行为。教师通过这样反复的示范引导,使小M和同学们逐渐改正了错误,学会了如何与他人交往。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去医院就诊”实践活动。教师事先要与指定的诊所进行沟通,向医生讲明情况和需求。然后,教师将班级学生组织起来,共同来到诊所,让医生、护士们与学生们进行沟通。医生问道:“你哪里不舒服?”学生回答:“我头疼。”……在这个过程中,医生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帮助学生学会表达和沟通。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去银行取款”“打扫卫生”“发放宣传单”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们积极融入到活动中,通过实践学会如何沟通,跨越交往的障碍,让沟通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实践性的交往通常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自信,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内容,增加学生锻炼的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对沟通有所向往,并逐渐进行正常的沟通。

(7)雙魚宫亥次,攝訾神君,宰衛地并州分野。(《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呪妙經註》卷一,《中华道藏》30/534)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老师以及社会各界的关爱,尤其是智障学生,他们本身对外界就有一种恐惧、自卑的心理,教师在教育和引导的过程中,应该帮助他们克服这些不良心理,帮助他们逐渐从自我封闭的世界里走出来,学会与他人沟通、分享和交往,全面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跞.智障儿童的教育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03).

[2]刁庆俊.正确运用生活实际培养中度智障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4(02).

[3]金莉,赵族.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智障生养成教育活动略谈[J].基础教育参考,2016(05).

[4]张德军.智障人群交往礼仪训练指导方法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5(01).

[5]董朋杰.浅谈对智障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22).

中图分类号: G7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3561(2019)26-0021-02

基金项目: 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自筹课题“智障学生礼仪常规培养的行动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1296

作者简介: 李旭辉(1982-),女,甘肃民勤人,中小学一级教师,从事特殊教育研究。

标签:;  ;  ;  ;  ;  ;  ;  ;  

加强礼仪教育培养智障生人际交往能力探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