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析探讨论文_李庆宇

关于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析探讨论文_李庆宇

深圳市工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工民建筑工程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当前我国工民建筑工程仍旧存在很多问题急需解决。其中,最为常见的结构施工裂缝问题,其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水平。因此,如何做好混凝土结构施工裂缝控制已经成为当代建筑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本文就对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展开分析探讨。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

1、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概述

在工民建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当中,由于其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性裂缝容易导致渗漏,并对工民建工程结构的正常使用功能、工民建设计指标、外形的美观以及设计使用年限等诸多方面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因此,工民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就应当从根本上进行工民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混凝土施工管理工作,从而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开裂渗漏等问题的出现。另外,为了使得工民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宽度能够保持在合理可控的范围以内,乃至对于一些特别重要或关键的部位而言甚至要根除裂缝的现象,就非常有必要对于其开裂渗漏的原因进行科学地分析和研究,把握其裂缝的特点与机理,从而最终在工民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设计与混凝土施工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抗裂防渗的混凝土施工措施,以此来使得其设计中的相关指标能够得到有效实现。

2、工民建筑中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

随着工民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在不断地提升,与此同时工民建筑中出现混凝土结构性裂缝的概率相比以前也有了大幅的增加。工民建筑出现混凝土结构性裂缝首先会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如果没有想办法进行修补的话,还会钢筋砼内的钢筋提前锈蚀,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性能,降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所有,非常有必要对工民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性裂缝的成因进行分析,然后研究出控制措施。导致工民建筑中出现混凝土结构性裂缝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2.1原材料问题

原材料是混凝土结构性裂缝的一个重要成因。第一:在水泥的品种和质量方面,有些水泥在出厂之前没有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质量不达标,施工方在购买水泥的时候缺乏认真考虑,例如,水泥质量不合格,存在受潮、结块、过期等问题;第二,混凝土的外加剂和掺选材料用量不当,例如,混凝土的添加剂性能不好,沙石、泥土不符合规格,有害物的含量较大等,导致混凝土的收缩增大;第三,骨料粒径过细、用水量较大、用灰量较大等,例如,水量过多,混凝土表明积水导致裂缝;第四,用于制作钢筋砼的钢筋物理性能不达标,降低了钢筋硅的强度。原材料出现问题就很容易导致混凝土结构性裂缝现象的出现。

2.2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不合理

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提高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水泥、水、泥沙、骨料、添加料等原材料的配合比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配合比不合理,就很有可能导致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

2.3操作不当、养护不合理

搅拌混凝土的时候方法不正确,都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对于钢筋砼,需要经过搅拌、现场浇捣和养护。首先,水泥和水的用量比例不符合标准,其他添加材料的用量不合理,都容易使混凝土的质量不达标,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性能;第二,对于现场浇捣方面,在装模的时候,没有将模板完全湿润,使混凝土中的水分部分被模板吸收,从而是混凝土的性能降低。如果模板变形或者模板装配不合理,都很容易出现漏浆的现象,造成钢筋硷产生孔洞。钢筋在装模的时候发生移位,没有及时处理,使硷的保护层的厚度不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往搭建好的模板中注人混凝土的时候,没有处理好次序,浇注的方法不正确,加入了泥块等其他杂物,在对其进行捣拌的时候,使水泥和卵石、水分离,产生了部分气泡,没有正确的操作,都容易导致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不达标,导致出现混凝土结构性裂缝。在进行抹面操作的时候,没有两次抹面,容易产生麻面和表面裂缝。在高空浇注混凝土的时候,由于风速较大或者烈日的暴晒,都容易使得混凝土的收缩值加大,产生裂缝。

3、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措施

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可以通过施工中的一些方法来进行处理,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对已出现的裂缝进行处理。通常在施工过程中对裂缝的控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期预控阶段、过程控制阶段和现场施工养护阶段。

3.1前期裂缝预控措施

在确定建设项目之后,应当反复的对图纸进行审阅,充分了解设计内容,从施工的角度给设计部分以建议,尽可能完善施工设计图,注意设计中采用混凝土浇捣时容易产生裂缝的地方,与设计部门进行沟通,确定在设计过程中已经做过充分的考虑并采取了相应的设计措施予以避免。通过对设计图纸的认真研究,科学、合理的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在施工过程中体现出对关键环节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处理,结合建筑结构特点有针对性的对混凝土裂缝可出现的墙角等处进行特殊施工,并再次确认施工工艺与结构设计的切合程度。

3.2施工过程中的裂缝控制措施

首先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采用的材料进行控制,在材料选择过程中,坚持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混凝土,安定性不能够达到标准的混凝土坚决不予使用。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添加其他建筑用料,例如粉煤灰、膨胀剂、减水剂等,从而改善混凝土的工作强度,降低混凝土的用水量,避免失水收缩造成的开裂。在材料配比过程中,要采用低水灰比的方法,特别是不能再混凝土浇筑时不能任意加水,严格配比的精确度。钢筋的品种、硬度要进行反复核对,出现钢筋批次不同,标注不确定的情况下,必须经过技术人员核查后才能使用。模板质量直接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质量,因此模板构造要合理,要在混凝土水土化热峰值过后才能够进行拆除,避免温差变化引起裂缝。

3.3现场养护过程中的措施

混凝土施工过后的养护工作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养护工作做不好,一方面会大大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另一方面也容易在硬化过程中发生失水收缩,引发裂缝。尤其夏季温度较高或湿度较低的施工条件下,更需要经常进行浇水养护,这样不但可以防止收缩裂缝,同时也可以减少温度裂缝。对水泥砂浆地面也要保持湿润的养护状态,这样才能够抑制地面裂缝的产生。众所周知,管线密集的地方是最容易出现裂缝的地方,我们在观察毛坯建筑时,不难发现在管线密集处都是经过专门的防裂缝处理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在预埋管线直径较大的地方,增设抗裂短钢筋,增加钢筋的密集度,以此来提高混凝土的附着程度,减少因管线边界产生的裂缝。最后,施工缝和后浇带的处理也是避免裂缝出现的关键。施工缝应清理干净,去掉施工残余杂质,进行水润处理后铺设上比例相同的砂浆,保证两次的混凝土交接处连接紧密无缝隙、杂渣。后浇带施工必须认真反复研究设计图纸,按照设计要求来设计附加筋,后浇带施工中采用的混凝土应添加膨胀剂,保证混凝土的强度需要。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在工民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技术管理过程中,务必做到认真细致、精益求精,既不能弄虚作假,也要杜绝瑕疵和错误。只要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能够踏实完成上述工作,工民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乃至裂缝防治的圆满实现都是可以得到确保的。

参考文献:

[1]谭侃.简述工民建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预防措施[J].民营科技.2011.

[2]于国臣.工民建裂缝的控制措施与管理浅析[J].改革与开放.2011.

[3]江丛彬.浅谈工民建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论文作者:李庆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  ;  ;  ;  ;  ;  ;  ;  

关于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析探讨论文_李庆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