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发展困境及对策论文_李扬,于爱莲,李晓娟,任阳,徐冉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发展困境及对策论文_李扬,于爱莲,李晓娟,任阳,徐冉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为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但存在以下问题:对“双主体育人”、“双导师教学”、“学生双重身份”认识模糊;各种合作驱动机制没有有效建立起来;考核评价体系需要在各方参与下完善健全。必须强化联动协同,搭建深度融合体系;强化优势互补,协同解决运行中的难题。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校企合作 发展现状 分析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培养优秀技能人才的新路子,是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关键举措。

我国职业教育在探索中不断发展,随着试点工作的推行,一方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深入人心,为供给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另一方面,其各项运行机制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改革以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概况

现代学徒制于2014年进入国家顶层设计,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联合下发或分别出台相应方案,各省市也陆续出台具体落实细则,一时间,现代学徒制成为全国上下炙手可热的“新名词”。

现代学徒制在教学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能够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与方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利用合理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保证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科学的方式建立多元化的教育机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1]。现代学徒制归根到底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通过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和师傅联合教学,以职业技能为主培养学生,是校企合作的“升级版”。现代学徒制的形成基础以及意义、价值均不同于传统的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实施的主体、形式、制度以及师生关系均发生了变化[2],要真正实现由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实施人才培养,设立规范化的企业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等,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提高,技能型人才备受现代众多企业欢迎,这种发展趋势使得现代职业院校的招生率日益攀升[3]。在国家支持的大背景下,国内的职业类学校纷纷出台相关措施,开始积极探索实践,以期构建以现代学徒制新模式为主的育人体系,全面提升各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例如,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护理学院率先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与泰安市唯一一家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泰安市妇幼保健院联姻,护理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已顺利开班。护理专业是力明学院重点发展的传统优势专业,在其战略规划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力明学院护理专业的领导团队和全体师生紧贴国家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突出方向、创新方法,明确以推进医教融合、适应需求、提高质量为目标,以校内、医院双课堂育人为着力点,注重整体谋划、增强协调力度,加快形成具有力明学院医护专业特色的现代学徒制模式,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从现代学徒制在各地的实践来看,各试点主体培养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清晰、课程体系健全。今后会持续加强以现代学徒制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成果支持,这对于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代学徒制在高等职业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学徒制从提出试点到在各地政策落地、机制落地、模式落地用了四年时间。四年来,各地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诸多探索,较快提升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但随着实践探索的深入发展,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各主体“双重身份”认识模糊

现代学徒制是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联动发展,学徒制的出现是为了弥补学校作为单一教育主体的不足,传统学徒制强调企业作为育人主体,而现代学徒制的运行关键是明确了合作共赢,职责共担的原则,具体来讲就是坚持校企双主体育人、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和职业院校学生双重身份, 签好学生与企业、学校与企业两个合同,形成学校和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机制,分工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4]。但是,在实践运行中我们发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在现代学徒制实践中均表现出双重身份适应性差、认识不足,企业更多侧重提供学徒岗位,学校更多侧重提供学徒,学生则认为“学徒即实习”,走出校门与学校教育脱节,走回校门即与企业岗位脱节。

(二)未有效解决各主体的合作动力机制

互利共赢是各种合作模式得以运转的基础。在现代学徒制试点中普遍存在“校热企冷”的现象,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而企业的根本任务是创造利润和更多社会价值,学校和企业两个关键育人主体的诉求不同,因此需要一个机制杠杆调节。对企业而言培养学徒的成本较高,效益短期内无能显现,对高层次技能人才的客观需求不高;对学校而言将学生送至企业也面临育人风险、教育盲区等不可控因素。

(三)多方参与的监督考核评价机制有待建立健全

考核评价是人才培养的导向。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评价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质量遇到了障碍瓶颈,教学评价方法的探索也未取得实质进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国家和省市有关文件中提出“建立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5],但没有具体的落实指导方案,因此缺乏对参与企业、学校、学生的激励和惩罚机制。

三、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发展的对策探析

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在探索、实践、试错中不断发展,需要有关各方及时反思、总结、梳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的进一步完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足功夫。

(一)强化联动协同,搭建深度融合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代学徒制,必须确定学校和企业是双育人主体,确定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是双教学导师,确定学徒是企业员工和学生双重身份,这是基本原则,校企双方根据合作专业协商制订课程计划,并协同建设实践基地。力明学院护理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立项以来,落实责任制,采取定期会商制度,学校和医院共同解决运行中的各类问题,根据护理专业生源特点,待学生学完第1学年的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掌握专业所需各项基本技能后,后两个学年可以采取各种形式的学徒培养模式,推动了学校和医院的共同发展。

(二)加强优势互补,着力破解动力难题

一是应落实国家和省市出台的各项文件,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需宏观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明确学校、企业、学生等各方的权、责、利,规范与保障实行现代学徒制的学校和合作企业[6],对参与学徒制试点的企业、学校和学生要保障其各种权益,特别是经济利益和人身安全,调动和保护各方积极性。

二是校企双方要探索市场化的创新型运作模式,要基于各自优势,加强在人力资源开发、科技攻关、教育教学成果转化、科研立项等方面的合作。力明学院与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开展的试点合作,双方共同进行有关教材研发、衍生品设计、科研协作、教研市场化推广等,取得了可喜进展,较大地提高了校医双方的合作积极性。

三是建立育人成本分担机制。现代学徒制对师资、实习实训场地、教学设备等都有严格要求,育人成本相对传统学校课程明显提升。现代学徒制模式的深入实施,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办学经费的来源问题,可在分析国外现代学徒制特点的基础上探讨政府与企业、学校共同分担的成本投入机制[7]。力明学院与泰安市妇幼保健院的学徒制试点班,由力明学院承担学

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课时费、实训基地建设、实验耗材,妇幼保健院承担了学校外派教师和学生在学徒期间的食宿费、教学的产生相关费用,医院师傅指导学生学徒的基本工资仍由医院承担。

完善评价机制,充分激发育人活力。

现代学徒制是新时期培养职业人才的关键通道,育人评价标准是通道畅通无阻的基础。要严格把控评价标准,学徒需通过考核才能“出师”,师傅经过考核才能“出徒”。校企应共同构建全学程、多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课程考核评价采用教学、鉴定并行的操作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每学期校企双方共同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和企业师傅进行教学能力、水平与效果的评价,最终“出师出徒”考核采用“教考分离”的第三方模式,确保现代学徒制考核评价程序的公正。

当前,职业教育在现代学徒制引领下,呈现出了理念不断更新、环境逐步优化、质量显著提高的良好局面,作为一种新的育人模式,要增强学生对企业员工身份的认同感,要融入企业特色,使得学徒岗位更具有企业自身的针对性[8]。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抓手并得到广泛认同[9],现代学徒制只有更加接地气、更有实践性,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才能迸发活力、彰显魅力,不断突破职业教育发展瓶颈,引导各类技能型人才在推动改革发展中干事创业,最大限度激发职业教育学生在新时代建功立业。

参考文献

[1]张彪;;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反思[J];考试周刊;2018(19):

[2]杜启平,熊霞.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瓶颈与对策[J].高教探索,2015(3):74-77.

[3]鲁丽彬.职业教育中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实施探索[J].科教导刊(下旬),2015(10):7-8.

[4]徐春.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现状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5]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教职字[2015]22号

[6]欧阳丽,何文娟.校企协同试点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与实践――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5,5(06):5-10.

[7]郑玉清;国外现代学徒制成本分担机制探析——兼论现代学徒制企业的成本与收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5):63-68.

[8]欧阳忠明,韩晶晶.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意愿的叙事探究[J].职教论坛,2016(1):21-26.

[9]曾元源;胡海祥;;我国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制度瓶颈及突破[J];教育与职业;2017(21).

基金项目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资助项目,课题编号1710663。

论文作者:李扬,于爱莲,李晓娟,任阳,徐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  ;  ;  ;  ;  ;  ;  ;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发展困境及对策论文_李扬,于爱莲,李晓娟,任阳,徐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