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王军

王军(天津市泰达医院普外科 300457)

【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1 年9 月-2015 年1 月期间收治的260 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13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手术,予以观察组患者腹腔镜全胆囊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手术后,其手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以及胃肠恢复能力好于对照组,两组间以P<0.05 为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全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关键词】腹腔镜囊切除术;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090-02

近几年来,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其生活饮食习惯也发生了转变。因此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常见于老年人群。因为老年患者具有基础性疾病,会为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1]。此研究对我院2010 年1 月-2015 年1 月期间收治的26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260 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130)以及对照组(n=130)。在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为81 例,女性为49 例,患者年龄均在(25-74)岁,平均年龄为(59.7±6.9)岁;在观察组患者中,男性为90 例,女性为30 例,患者年龄均在(27-76)岁,平均年龄为(61.2±5.8)岁。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患者进行常规术前检查,在手术前12 小时禁食水,备皮。术中采取仰卧位,背部垫垫,全身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展单。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常规三孔法Troca 置于脐上、剑突下方以及右侧肋下腋前线。首先进行腹腔探查,分离周围粘连,充分暴露胆囊及胆囊三角,分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Hem-O-lock 夹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分别切段,电钩分离胆囊床,完全切除胆囊,使用取物袋由剑突下切口取出。

1.3 观察指标[2]观察组两组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以及胃肠恢复能力等。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及分析,两组间以P<0.05 为差异,表示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以及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经比较,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发生切口感染2 例,肠道损伤2 例,术后胆瘘2 例,肠粘连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38%;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4 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现象,2 例患者出现肠道损伤现象,8例患者出现术后胆瘘现象,4 例患者出现肠粘连现象,并发症发生率为11.53%,两组经比较。差异较为显著,以P<0.05 为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 讨论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通常是因为结石导致胆囊管梗阻而引起的慢性炎症。临床上胆道结石分为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均和胆道感染存在一定的相关性[3]。通常情况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在不发病时,无显著症状,多数患者均是在体检以及在急性发作的过程中被查出。

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右上腹部存在不适感,伴有肩背部不适,多于餐后或夜间阵法或持续发作,而根治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方法则是手术治疗。

在传统的手术治疗中,对慢性结石胆囊炎的主要方法是开腹胆囊切除术,此种治疗方法操作具有直观性,同时能够将胆囊充分暴露出来[4]。但是因为开腹手术具有较大的切口,同时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术中出血多,手术后耐受差,恢复时间较长等。随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逐渐被广大外科医生接受,成为治疗胆囊慢性炎症性疾病的首选方法。和传统手术方法相比较而言,对患者所形成的创伤性较小,且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也较少,大大缩短了患者的恢复时间[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通过10mm 的套管使用高清成像系统对腹腔镜行探查,在放大的视野下解剖分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随之将当囊完全切除[6-7]。虽然此项技术对患者的损伤小,但是对手术医师的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经过专门培训的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操,要对胆囊周围的解剖结构非常熟悉,处理异位胆囊和腹腔内严重粘连时需要仔细操作,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器官,必要时中转开腹手术[8]。在此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均好于传统治疗方法,有效的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1] 杨尚风,黎颖.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6):68-69.[2] 徐平,曹卫.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的疗效观察[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2,17(8):595-597.[3] 李季军.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9):244-244.[4] 龙生元.慢性结石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疗效观察[J].现代养生B,2014(4):136-136.[5] 叶巧.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8):2525-2526.[6] 张文俊,李晓红,张超等.腹腔镜治疗高龄患者结石性胆囊炎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5):474-477.[7] 吴年贵,吴心闩.肝硬化门脉高压综合征并结石性胆囊炎109 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J].临床误诊误治,2011,22(12):56-57.[8] 陈金明,王铁锋,程飞永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嵌顿性胆囊炎58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4(1):82-84.

论文作者:王军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3

标签:;  ;  ;  ;  ;  ;  ;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王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