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 湖南常德 415001
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小儿内科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6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为对象,均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儿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和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率的差异。结果 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住院时间较短,治疗费用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期间加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病情康复,增进护患关系。
关键词:小儿;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方法
多重耐药菌是指对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耐药的细菌。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滥用,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小儿机体各系统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耐受力较差。如不能有效控制感染,不仅增加患儿的痛苦,还可能导致多重耐药菌的流行和传播[1]。本研究分析了小儿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方法和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小儿内科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6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为对象,均因呼吸道感染症状入院,经痰标本采样、培养后检出多重耐药菌感染。研究对象剔除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严重低蛋白血症、糖尿病、智力障碍等患儿。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30例,包括男孩16例,女孩14例;年龄2岁~10岁,平均年龄(5.63±1.45)岁;体重9.5kg~32kg,平均体重(15.27±3.68)kg;病程3d~12d,平均病程(6.22±1.71)d;患儿家属文化程度包括本科3例、大专10例、高中12例、初中5例。
实验组患儿30例,包括男孩18例,女孩12例;年龄2岁~11岁,平均年龄(5.75±1.48)岁;体重9kg~34kg,平均体重(15.33±3.72)kg;病程2d~14d,平均病程(6.35±1.80)d;患儿家属文化程度包括本科2例、大专12例、高中10例、初中6例。
对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其在性别、年龄、体重、病程、母亲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
1.2护理方法
所有患儿均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遵医嘱建立有效静脉通路,给予全身抗感染治疗。治疗期间加强病情观察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尽量将患儿安置于单间病房,或同一病种患儿安置于同一病房,实行专人管理,床旁隔离。体温表、听诊器等医疗器械固定,使用后及时消毒[2]。
实验组患儿加强综合护理干预。首先与患儿家长进行深入沟通,使其认识到患儿病情的严重性。同时告知家长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型抗生素的研究问世,只要选择敏感抗生素品种,一般均可有效控制感染,以缓解家长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以积极的心态主动的配合治疗和护理操作。在执行侵入性护理操作时预先向患儿及家长说明,对恐惧情绪强烈的患儿进行安抚,哭闹不肯配合者可在家长帮助下完成护理操作[3]。
隔离病房门上、病床前挂接触隔离警示标识,在连续3次标本培养阴性后方可解除。患儿前往辅助科室进行诊断、检查时由护理人员陪同,预先向辅助科室说明,并实施接触传播的预防措施。接触患儿黏膜、体液、排泄物等诊疗护理操作时加强个人防护,严格遵守无菌技术规程,加强手卫生控制。接触患儿前后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步骤洗手,并使用手部专用消毒液消毒[4]。
加强病房环境卫生管理,定时开窗通风。每日采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60min。病房地面、物体表面采用含氯消毒液擦洗,并进行细菌学监测。嘱患儿家长注意手卫生消毒,勿带患儿串病房,相互之间勿交换零食、玩具等[5]。
根据病情指导患儿家长准备营养丰富、可口的饭菜。鼓励患儿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对不肯进食患儿及时进行鼓励和说服教育,以满足营养需求,增强机体抵抗力[6]。
1.3数据处理
将本研究中所涉及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对比分析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对比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比较
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住院时间较短,治疗费用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注:与对照组对比,*表示P<0.05
3.讨论
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机体各系统、各器官尚未发育完善,自身免疫功能处于相对低下的状态,易发生细菌感染。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导致耐药菌株的大量形成。加之部分患儿及其家长缺乏卫生知识,卫生习惯不良,导致小儿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治疗也较为棘手。
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不仅要控制患儿本身的感染症状,还应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本研究对小儿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期间加强综合护理干预,严格实施预防隔离措施,遵医嘱实施抗感染治疗措施,并针对小儿自我控制力差、配合度不佳等特点,重视与患儿家长的沟通,使其正确认识疾病,掌握相关的护理知识,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措施,并做好饮食和生活照护,共同帮助患儿康复。
本研究中加强综合护理者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护理者,治疗费用低于常规护理者,这一结果表明:在小儿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期间加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感染症状,促进病情康复。加强综合护理者家长满意率高于常规护理者,这一结果表明,在小儿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期间加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增进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杨新娥,王肇俊,李有莲.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及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2012,26(2):563~564.
[2]张荣洁,肖年英.小儿内科多重耐药菌的耐药分析及护理[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3(5):727~728.
[3]韦少玲.小儿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661.
[4]蒋秀花.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分析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405 ~406.
[5]刘洪艳,付春芳.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消毒隔离及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2013,7(1):160~161.
[6]黄英肖,庞丽.60例小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7):1767.
论文作者:屠泽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6
标签:患儿论文; 小儿论文; 内科论文; 实验组论文; 家长论文; 统计学论文; 病程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