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建筑在城市中拔地而起,虽然有效提升了国民生活的质量,但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现象也日益严重。针对于这种情况下,再加之人们也越来越来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在当前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得以有效应用,以此来实现建筑、资源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接下来本文将对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生态建筑;住宅设计;理论
引言
21世纪以来,住宅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究其原因,可以归于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环保呼声的高涨。
1生态建筑理论的特点
生态建筑的特点有健康、舒适、节能、环保、美观,在进行住宅建筑设计时要融入生态设计理念。在生态住宅的设计上,要以可持续发展为设计思想,并在“以人为本”基础上进行建筑设计,让人、建筑以及大自然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从而利用大自然的因素以及人为手段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住宅环境,让自然资源都得以利用,这样也能起来回报大自然的作用。从当前城市的整体建筑住宅来看,其生态景观效果并不是很好,尤其是人们生活居住的住宅建筑周边,更是存在着较多的噪声污染、污水污染、交通阻塞以及垃圾污染等,给住宅建筑活动带来诸多的负面效应,最多的就是建材污染、空间拥挤、能量耗散以及景观压抑等,这些现象对人们的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同时,在生态住宅设计的过程中要运用到生态学原理和相关的科学知识,做到综合效率最优的设计原则,最终获得高能、无污染、低耗且生态平衡的生态建筑,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生态住宅,但是在具体设计的时候还要进行具体的分析,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2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现状分析
2.1生态建筑设计不符合实际情况
现代住宅建筑的高能耗是主要的问题,随着住宅建筑规模的增加,这种问题更加严重,因此在应用生态建筑设计时降低能耗,节约能源是设计的重点。不过很多住宅建筑在设计中过于重视能源的节约,引入了大量的设备技术,资金投入巨大,但是并没有得到应用的收益,投入收益不均衡,又变相的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2.2生态建筑理论应用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我国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理论知识并不健全,另一方面缺少实践机会。所以我国生态建筑设计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比较缺乏,现有的设计人员对生态建筑知识的掌握并不全面,生态建筑技术水平不高,因此使住宅建筑的生态设计的运用有了很大的局限,无法发挥生态建设理论的实用价值。
3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建筑规划设计
建筑规划设计阶段与建筑能够体现出生态建筑的特点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规划设计开始时就要对建筑选址可能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考察,深入实地考察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自然平衡情况,在协调好自然关系及维护生态多样性的基础上再考虑建筑形态的美感,确保建筑外形能够现内部空间进行合理搭配,使建筑能够与自然有效融合为一体。
3.2科学设计与自然结合
近年来科学技术水平提升使许多新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广泛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当前建筑设计时,可以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将建筑与自然有效结合起来。利用电脑控制技术完成建筑设计,同时采用先进的物业管理方式来为建筑竣工后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将高科技手段与建筑设计有效结合后,在提高设计效率的同时,有效保证了建筑的质量,实现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3.3绿化设计
当前人们对建筑绿化越来重视,通过合理的绿化也能够有效提高空气的质量,减少室内外的温差。因此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对绿化与人的融合进行考虑,确保做到人与环境的协调性,同时注意水环境和绿化环境的合理搭配,进一步对建筑区域内气候进行改善。
3.4噪声和空气污染控制
噪声和空气污染会对建筑内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在建筑设计时,要实地对噪声和空气质量进行监测,使建筑尽量离交通线有一定的距离,在临街区域要进行绿化覆盖,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对建筑的影响。对于噪声超出标准的区域,要安装隔音玻璃;对于空气污染方面,尽量利用通风设计来进行改善,必要的可以增加空气净环设备,提高建筑区域内的空气质量。
3.5住宅建筑布局设计
住宅建筑的布局设计是生态建筑理论应用的重要内容,因为建筑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局部气候的改善,如果布局设计存在问题,有可能会造成局部气候出现恶化问题。住宅建筑的布局设计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例如建筑群的高度、密度,还有就是住宅建筑和周围环境的和谐等。在住宅建筑布局设计中,首先要对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勘察,尤其是盛行风对建筑的影响,并据此进行建筑布局设计。其次就是要分析建筑群中气流的流动情况,然后通过对建筑群中各个建筑的布局设计,使局部的气候得到明显改善。
4建筑住宅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运用发展对策
4.1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
国际建筑师联合会第十四次会议宣言指出:“经济规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应当是探索并满足人的各种需求”。我们在进行建筑物设计时,对其建筑物的使用者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具有合谐共存的状态。人与自然应该是融合的。
4.2善于因地制宜,尊重环境属性
建筑物使用生态设计理念时,就是对周边自然环境的经济利用,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的利用问题。但是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为了对有限的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在建筑空间的设计上,必须提高使用率。所以现在的建筑设计多是以高层低密度的人文生态建筑建设。生态建筑所强调的建筑与自然最合谐的关系,建筑的建设应该对其环境的原有生态进行保护,双方应该是共同生长的状态。
4.3要对住宅区域建筑进行合理设计、规划
比如说:住宅建筑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气流对小区通风的影响,并结合当地盛行风向对建筑进行合理规划。同时,要对小区住宅建筑的造型、朝向把控,利用小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因素,采取经济有效的手段,对小区环境进行调控。
结语
近年来人们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而且可持续发展观念也深入人心。建筑行业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则需要将生态建筑理论引入到具体设计中来。设计人员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需要针对建筑所处区域的资源、环境和气候等方面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做到因地制宜及就地取材,将生态建筑理论有效融入到建筑整体设计中来,从而打造出绿色、节能的建筑,为人们提供一个高品质的居住和生活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梁菲.对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8):765.
[2]朱心一.绿色生态型的住宅建筑设计方法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0):1032.
[3]王波.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展望,2015(1).
[4]何智杰.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1).
[5]张欢.试谈生态绿色思想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1).
[6]于洋.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5(29).
论文作者:沈帆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建筑论文; 生态论文; 住宅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理论论文; 布局论文; 环境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