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桩基的施工技术及应用论文_闻柏超

建筑工程中桩基的施工技术及应用论文_闻柏超

江苏柏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宿迁 223800

摘要:桩基础施工技术是我国一直沿用至今的一项基本的建筑技术,对于不同环境的施工,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土壤的性质以及水文情况加以详细勘察思考,设计出符合具体工程的桩基,来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文中对建筑工程中桩基的施工技术及应用,做了具体概述,希望能给同行带来借鉴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应用

1导言

桩基实际上是一种深基础,其通过一定的连接方式,有效的把桩基与柱顶的承台连接在一起。近年来,在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中都普遍运用着桩基础技术。特别是在极易出现低级质量问题的建筑中,比如说建筑的地基浅或者施工场地土质疏松,在此种工程中运用桩基础施工技术,能够对建筑工程的强度带来很大的改善,还可以满足稳定性以及变形方面都不符合建筑物基础的建筑工程。广泛使用桩基础施工技术,能够很好地增强建筑工程的承载力,并且减少底层的不良沉陷,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的施工质量,桩基础施工技术与浅基础技术合用,还可以进一步的对地基的加固起到很好的作用。

2桩基处理原则

当桩基发生质量问题后,若处理不及时,结果给工程留下隐患。为了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处理方法如下。

2.1处理前应具备的条件,事故性质和范围清楚;目的要明确,应有预定处理方案。

2.2事故处理应满足的基本条件。对事故处理方案要求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对未施工部分应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

2.3事故应及时处理,防止留下隐患。桩成孔后,应检查桩孔嵌入持力层深度、岩石强度、沉渣厚度、桩孔垂直度等数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只要有一项不符合设计要求,就应及时分析解决,方能灌注砼、移动钻机,防止类似问题产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基桩开挖前必须全面检查成桩记录和桩的测试资料,发现质量上问题,必须经研究后方能挖土,防止基桩开挖后再来处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4应考虑事故处理对已完成工程质量和后续工程质量和后续工程开展的影响,如在事故处理中采取补桩时,应考虑会不会损坏混凝土强度和较低的邻近桩。

3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准备

在桩基础施工前,应做好现场踏勘工作,做好技术准备与资源准备工作,以保证打桩施工的顺利进行。桩基础施工前的一般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施工现场准备

在施工前,应对桩基施工的现场进行全面踏勘,以便为编制施工方案提供必要的资料,也为机械选择、成桩工艺的确定及成桩质量控制提供依据。现场踏勘调查的主要内容如下:查明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气候及其它自然条件;查阅地质勘察报告,了解施工现场成桩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分布情况、形成年代以及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了解施工现场地下水的水位、水质及其变化情况;了解施工现场区域内人为和自然地质现象,地震、溶岩、矿岩、古塘、暗滨以及地下构筑物、障碍物等;了解邻近建筑物的位置、距离、结构性质、现状以及目前使用情况;了解沉桩区域附近地下管线(煤气管、上水管、下水管、电缆线等)的分布及距离、埋置深度、使用年限、管径大小、结构情况等。

3.2技术准备

施工前应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成桩机械、成桩方法、施工顺序、邻近建筑物或地下管线的保护措施等。根据工程总进度计划确定桩基施工计划,该计划应包括进度计划,劳动力需求计划及材料、设备需求计划。制定质量保证、安全技术及文明施工等措施。进行工艺试桩。为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在施工前应进行工艺试桩,由此确定工艺参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机械设备准备

施工前应根据设计的桩型及土层状况,选择好相应的机械设备,并进行工艺试桩。

3.4现场放线定位

桩基础施工现场轴线应经复核确认,施工现场轴线控制点不应受桩基施工影响,以便桩基施工作业时复核桩位。定桩位时必须按照施工方格网实地定出控制线,再根据设计的桩位图,将桩逐一编号,依桩号所对应的轴线、尺寸施放桩位,并设置样桩,以供桩机就位定位。定出的桩位必须再经1次复核,以防定位差错。桩基施工的标高控制,应遵照设计要求进行,每根桩的桩顶、桩端均须做标高记录,为此,施工区附近应设置不受沉桩影响的水准点,一般要求不少于2个。该水准点应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予以保护,不使其受损坏。桩基施工中的水准点,可利用建筑高程控制网的水准基点,也可另行设置。

4桩基分类和桩基础施工技术

4.1桩基分类

桩基工程,有很多的类目,是一个系统化的建筑工程。因不同的标准而有不同的分类。根据承载力情况能够分成:端摩桩、摩擦桩以及端承桩;根据成桩能够分成:预制桩以及灌注桩。预制桩还包括静力压桩以及锤击桩等,灌注桩根据成孔来划分能够分成挖孔、冲孔以及钻孔等等;根据桩性质能够分成钢桩、木桩、粉喷桩等;根据桩的横截面可以分成:矩形桩、异状桩、方桩等。

4.2沉桩施工技术分析

水平高度在很大程度上对建筑物的施工有着限制,桩基础的原理是通过一根根的状结构对土质的支撑以及平衡来进行调节,在建筑工程的沉桩施工技术当中,就是通过对桩结构高度进行控制,使其达到统一。

4.3静力压桩

静力压桩没有很大的工程噪音,其原理是通过压桩机器的自重和配重而实现的一种装技术压桩技术。静力压桩技术比较适合软土结构的施工,此技术对工程的机械有很高的要求,只有达到足够的重量,才可以将把桩基础很好的挤压的土壤深处达到稳固的目的。伴随着建筑工程的遍地开花,人们对建筑的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未来施工环境的发展方向必将是静音施工环境,在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更要给人们带来安静的生活空间,力争做到施工不扰民。

4.4预制小方桩复合桩基技术

小方桩复合桩基技术是由小方桩与承台下的地基土共同承担外荷载的桩基技术。通常情况下,小方桩桩身截面边长都会在250mm以下。桩间距与桩截面边长相比要多出5~6倍,这样可以对桩侧面的摩擦阻力进行充分发挥。这种主要技术应用于多层建筑及小高层建筑当中,预制小方桩复合桩基技术的沉桩方式目前主要用到的有两种:静压法和锤击法,这种施工设备在施工应用中较为灵活,在应用中不能选用重锤作为锤击方式。目前这种桩基施工技术在中小城市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5沉管灌注桩技术

沉管灌注桩可采用锤击振动、振动冲击等方法沉管开孔。锤击沉管灌注桩的常用直径(指制桩尖的直径)为300~500mm,桩长常在20m以内,可打至硬黏土或中、粗砂层。对直径340mm和480mm的桩,当锤的质量各为1t和2~-3.5t时,单桩轴向承载力分别约为250~350kN和500~700kN。这种施工设备简单,打桩进度快,成本低,但很容易产生缩颈(桩身截面局部缩小)、断桩、局部夹长、混凝土离析和强度不足等质量事故。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缩颈常发生在软硬土层交界处,或软弱土层处。因此,拔管的速度应该放慢,例如为0.8m/min;管内混凝土量应充足,应达到1.10~1.15。

结束语

作为一种最古老的基础形式,桩基础在社会发展中也产生了极大的改变,特别是近年来,从形式、工艺及规模等方面桩基础都发生了跨越式的发展。桩基工程因为其较高的承载力和较好的抗震性能已经成为了重要工业建筑及高层建筑的主要桩基础形式,属于隐蔽工程,为了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及地区的相关标准,必须重视桩基础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在现场施工中,必须坚持以设计方案为基础,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由技术人员随时监督桩基础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同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才能进一步确保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的安全和稳定,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欧熙.关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技术的应用探究[J].建筑知识,2016,36(09):72.

[2]王彩军.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应用要点分析[J].智能城市,2016,2(08):60.

论文作者:闻柏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中桩基的施工技术及应用论文_闻柏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